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固态生物转化后三七化学成分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马伟光 黄之镨 +3 位作者 范培红 Andrew Marston Karine Ndjoko Ioset Kurt Hostettmann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曲霉菌在不同营养条件下对滇产三七进行固态生物转化后其皂苷部分的化学变化,寻找药理活性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采用含量测定、高效液相和液-质联用(LC-MS)技术,对三七不同转化条件所得产物的化学成分变化进行初步的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曲霉菌在不同营养条件下对滇产三七进行固态生物转化后其皂苷部分的化学变化,寻找药理活性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采用含量测定、高效液相和液-质联用(LC-MS)技术,对三七不同转化条件所得产物的化学成分变化进行初步的研究分析。结果:含量测定表明,除1号样的R1有增加外,2个转化产物中的R1、Rg1、Re、Rb1都有所降低;在203.4nm和254.4nm波长下的HPLC图谱表明,原药材与2个转化产物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峰面积的改变上,而且有新吸收峰的出现;在LC-MS的检测中,2个转化产物中均未能检测出原药材中6个主要成分的色谱峰,但转化产物都出现了6个新的色谱峰,其中仅有1个相同。结论:三七经曲霉菌转化后总皂苷的化学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揭示了药理研究效果有差异的原因,同时也反映了微生物对转化底物的选择性受不同营养源的影响很大,这一新发现为采用固态生物转化法来进行天然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产三七 固态生物转化 曲霉菌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雷公藤固态生物转化产物的初步毒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伟光 毕云 +5 位作者 黄之镨 叶建州 张超 赵云丽 钱如贵 张小贵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43-947,共5页
目的:对雷公藤生药整体固态生物转化后的分段提取物进行小鼠脏器系数、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初步判断生物转化产物与原药材之间毒性的大小。方法:小鼠脏器重量测定、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转化后的产物依据菌种的不同... 目的:对雷公藤生药整体固态生物转化后的分段提取物进行小鼠脏器系数、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初步判断生物转化产物与原药材之间毒性的大小。方法:小鼠脏器重量测定、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转化后的产物依据菌种的不同,对毒性的影响也有差异。曲霉菌转化产物毒性降低较为明显,而单一的根霉菌,以及酵母与毛霉菌混合(复合菌)的转化产物其毒性对不同的指标表现不一,有降低的,也有增强的。与原药相比TW-2号样品毒性与其相似,TW-1号毒性小于原药,TW-3号毒性最小。结论:转化后样品与未转化的对照品(原药)在小鼠脏器系数,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提示转化产物的毒性有所降低,所含的活性物质基础有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固态生物转化 毒性研究
原文传递
单菌与混合菌固态生物转化大黄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兰慧 阳敬 +1 位作者 李姝梅 赵荣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788-3794,共7页
目的利用单菌与混合菌对大黄素进行微生物转化的比较研究,为提高中药材中大黄素微生物转化产率提供一种选择。方法采用58株单菌、26组混合菌进行大黄素固态生物转化,固态转化条件为温度28°C,时间5天,水分80%。采用HPLC对大黄素不... 目的利用单菌与混合菌对大黄素进行微生物转化的比较研究,为提高中药材中大黄素微生物转化产率提供一种选择。方法采用58株单菌、26组混合菌进行大黄素固态生物转化,固态转化条件为温度28°C,时间5天,水分80%。采用HPLC对大黄素不同单菌和混合菌下的转化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筛选出对大黄素转化率高,ω-羟基大黄素生成率高的菌株与混合菌。结果在筛选的58株菌株、26组混合菌中,YIM321801固态转化大黄素的转化率为30.7%,ω-羟基大黄素生成率22.8%;YIM3088固态转化大黄素的转化率为21.1%,ω-羟基大黄素生成率0.8%;而混合菌YIM321801:YIM3088固态转化大黄素,转化率达到60.1%;ω-羟基大黄素的生成率为32.9%。结论本研究发现混合菌YIM321801(青霉属Penicillium):YIM3088(台湾根霉Rhizopus formosensis)对大黄素转化率最显著,比单菌转化更有优势,为大黄素混合菌转化奠定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菌 混合菌 固态生物转化 大黄素 ω-羟基大黄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