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MAT的固定钨门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柴林燕 周灿 +1 位作者 王科峰 张晓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3409-3413,共5页
目的:比较固定钨门和常规非固定钨门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VMAT计划中的剂量学特点,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例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女性患者,分别设计固定钨门F-VMAT计划和常规非固定钨门N-VMAT计划,并比较两组计... 目的:比较固定钨门和常规非固定钨门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VMAT计划中的剂量学特点,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例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女性患者,分别设计固定钨门F-VMAT计划和常规非固定钨门N-VMAT计划,并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参数以及治疗效率的差异。结果:两组调强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相似,适形性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危及器官保护方面,F-VMAT计划的患侧肺,健侧肺的低剂量(<2 000 cGy)照射体积以及人体全身受照的V5明显低于N-VMAT组(P<0.05),且进一步保护了左侧肱骨头,脊髓PRV,对侧乳腺,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率方面,F-VMAT组的平均机器跳数比N-VMAT组增加了34.5%,多弧照射还增加了机架旋转次数,延长了治疗时间。结论:虽然F-VMAT计划延长了治疗时间,但其靶区剂量分布与N-VMAT相当,尤其是在危及器官的保护方面F-VMAT计划具有绝对优势,故F-VMAT计划在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固定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下载PDF
IMRT分野与固定钨门技术在大靶区宫颈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对比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涛 张丹丹 +2 位作者 周云泷 王明理 靳光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928-1931,共4页
目的:比较9野动态调强(9-IMRT)分野(split field)与固定钨门(fixed jaw)技术在大靶区宫颈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参数、治疗效率,为临床大靶区宫颈癌的计划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例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每例病人分别按照9野均分自动分... 目的:比较9野动态调强(9-IMRT)分野(split field)与固定钨门(fixed jaw)技术在大靶区宫颈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参数、治疗效率,为临床大靶区宫颈癌的计划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例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每例病人分别按照9野均分自动分野及固定钨门这两种方式设计计划,计划A为分野计划,计划B为固定钨门计划。PTV处方剂量为45 Gy/(25 f·1.8 Gy),GTV处方剂量为60 Gy/(25 f·2.4 Gy)。给予相同的优化参数,使所有计划均能满足95%的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同时比较两种不同技术下计划的靶区平均剂量(D_(mean))、均匀性指数(HI)和适应性指数(CI)以及膀胱、直肠、双肾、股骨头的D_(mean)、体积剂量、脊髓点剂量和机器的MU(Monitor Unit)值等参数。结果:两种方式优化后的计划均能很好的满足临床要求,其中B组计划中双侧股骨头平均照射剂量D_(mean)、直肠的V_(40)、膀胱的V_(30)等剂量学参数均优于A组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计划MU值,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分野与固定钨门技术在靶区剂量体积覆盖及危及器官(OAR)保护上差异不大,但是固定钨门技术能够让加速器的多叶光栅(multiple leaf collimator,MLC)行程降低,更低的MU值也意味着较短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RT 固定 治疗 大靶区 剂量学
下载PDF
双侧乳腺癌同步放疗设计中多射野中心及固定钨门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磊 李浦 +4 位作者 杨一威 翁邓胡 方敏 邵凯南 郑士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4期373-378,共6页
目的:拟利用双射野中心及固定钨门限定射野范围方式分别设计双侧乳腺癌的容积弧形旋转调强及三维静态调强放疗计划,并对两者放射治疗计划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此放疗技术在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例确诊且进行放疗的双侧乳腺癌患... 目的:拟利用双射野中心及固定钨门限定射野范围方式分别设计双侧乳腺癌的容积弧形旋转调强及三维静态调强放疗计划,并对两者放射治疗计划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此放疗技术在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例确诊且进行放疗的双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利用Ray Station v4.5系统,基于Trilogy加速器参数分别设计两种固定射野的调强计划:双射野中心容积旋转调强(D-VMAT)、双射野中心三维静态调强(D-sIMRT)。肿瘤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5 000 cGy/25 f,要求双侧乳腺靶区PTV-L、PTV-R均至少95%以上的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及计划系统的Clincal goal工具比较两者剂量分布、靶区剂量的均匀性及适形性和心脏、双肺、肝脏、脊髓等重要危及器官的剂量差异。结果:两种双中心固定射野的调强计划均可以满足双侧乳腺肿瘤靶区的处方剂量,同时重要器官的剂量满足临床放疗医师限定标准。D-VMAT计划在剂量均匀性指数(HI)及靶区适形度指数(CI)方面均优于D-s IMRT计划(P<0.05)。两者在心脏V_(20)、肝脏V_5和D_(mean)以及脊髓D_(max)保护上并无明显差异。D-s IMRT与D-VMAT计划在全肺的剂量上相比较,后者可以显著降低全肺区域的剂量受量,V5(47.9%±4.6%vs 42.2%±3.9%, P=0.001)、V20(22.9%±6.7%vs 17.5%±4.3%, P=0.021)、V_(30)(15.7%±5.8%vs 11.7%±3.6%, P=0.031)、D_(mean)[(1 222.5±246.7)cGy vs(1 009.5±161.3)cGy, P=0.009],且能更好降低心脏的平均剂量(P<0.05);机器跳数MU为(1 177±311 vs 908±130, P=0.036)。结论:双射野中心及限定射野钨门技术的调强计划均可以满足双侧乳腺癌的临床放疗实施,同时D-VMAT计划可给予靶区更好的剂量均匀性及适形性,降低心脏和肺放疗损伤剂量以及提高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乳腺癌 双射野中心 固定技术 容积旋转调强 静态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固定钨门技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刘博宇 杨金磊 +1 位作者 常艺 侯凯然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23年第6期762-765,共4页
目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大分割放疗是推荐剂量分割方案之一,本文通过比较两种不同大分割调强放疗(IMRT)技术在肿瘤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设计放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22例行左侧改良... 目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大分割放疗是推荐剂量分割方案之一,本文通过比较两种不同大分割调强放疗(IMRT)技术在肿瘤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设计放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22例行左侧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术后均接受放疗,参考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靶区勾画建议在CT模拟图像上勾画靶区,同时定义心脏、同侧与对侧肺、对侧乳腺为危及器官。入选均设计常规IMRT计划(IMRT)和固定钨门IMRT计划(FJ-IMRT)2个计划,均采用动态滑窗调强技术(DMLC),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种计划的均匀性(HI)指数和适形度(CI)指数无差异,但是FJ-IMRT计划的D2%(31.62±0.51)Gy和D98%(43.84±1.08)Gy两个指标显著劣于常规IMR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J-IMRT计划中患侧肺高剂量照射体积小于IMRT计划,两者V30和V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J-IMRT计划中心脏平均照射剂量和V5显著优于IMRT计划,但健侧乳腺的V10略劣于IMRT计划,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计划对健侧肺、健侧乳腺及食管的平均照射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中,FJ-IMRT技术在保持靶区剂量分布并无显著劣化的前提下,降低了放射性肺炎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技术 跟随技术 动态调强 乳腺癌 大分割放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