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在与求奇——南宋中兴诗人的六言绝句创作及诗史意义
1
作者
蒲柏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3,共10页
六言绝句缺乏单音节音步调剂的声律短板使其向骈俪化与尚古两种方向发展。围绕《题西太一宫壁》的讨论促使两条诗歌脉络交汇,“自在”由此成为六绝诗体标准。南宋中兴诗坛,求奇的六绝作者试图调和多层次关系以因难见巧。范成大大量创作...
六言绝句缺乏单音节音步调剂的声律短板使其向骈俪化与尚古两种方向发展。围绕《题西太一宫壁》的讨论促使两条诗歌脉络交汇,“自在”由此成为六绝诗体标准。南宋中兴诗坛,求奇的六绝作者试图调和多层次关系以因难见巧。范成大大量创作六绝,刻意回避江西体,吸纳乐府传统和四六技法,但“好奇而卒不能奇”。陆游以六绝为咏怀组诗,融合自在之趣与不平之气,实现了由群而我的诗体功能转变。杨万里以活法求奇,重视江山之助,终至浑成健雅的自在之境。赵蕃等人虽大量创作六绝,但因墨守江西而被潮流抛弃;尤袤仅存两首六绝,却因符合自在之旨而获得认可。总之“,自在”因其普适性固化为六绝标准,却也成为一流诗人有意求奇的枷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兴诗人
六言绝句
自在
求奇
因难见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除体初探
2
作者
勞翠勤
《新国学》
2008年第1期206-217,共12页
建除体是杂体诗的一种,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它也有自身产生与发展的轨绩。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建除体的特征、产生与发展,分析宋代建除体的创作达到顶峰的原因并试图客观地评价建除体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建除体的产生是诗...
建除体是杂体诗的一种,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它也有自身产生与发展的轨绩。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建除体的特征、产生与发展,分析宋代建除体的创作达到顶峰的原因并试图客观地评价建除体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建除体的产生是诗人创作的偶然事件与文学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宋代建除体的创作之所以达到顶峰,是与宋人的文人雅趣和宋代'以文字为诗'的创作追求分不开的;建除体的价值在于:它独特的嵌字形式是对诗歌形式的一次很好的创新,体现了'因难见巧'的审美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除体
以俗为雅
以文字为诗
因难见巧
原文传递
题名
自在与求奇——南宋中兴诗人的六言绝句创作及诗史意义
1
作者
蒲柏林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3,共10页
基金
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B项目“游:南宋士人心态与中兴诗学研究”(202201B015)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古今文学演变视域中陆游作品的经典生成研究”(22YJC751003)。
文摘
六言绝句缺乏单音节音步调剂的声律短板使其向骈俪化与尚古两种方向发展。围绕《题西太一宫壁》的讨论促使两条诗歌脉络交汇,“自在”由此成为六绝诗体标准。南宋中兴诗坛,求奇的六绝作者试图调和多层次关系以因难见巧。范成大大量创作六绝,刻意回避江西体,吸纳乐府传统和四六技法,但“好奇而卒不能奇”。陆游以六绝为咏怀组诗,融合自在之趣与不平之气,实现了由群而我的诗体功能转变。杨万里以活法求奇,重视江山之助,终至浑成健雅的自在之境。赵蕃等人虽大量创作六绝,但因墨守江西而被潮流抛弃;尤袤仅存两首六绝,却因符合自在之旨而获得认可。总之“,自在”因其普适性固化为六绝标准,却也成为一流诗人有意求奇的枷锁。
关键词
中兴诗人
六言绝句
自在
求奇
因难见巧
Keywords
Zhongxing poets
six-character quatrains
zizai
qiuqi
pursue the handiness to conceive outline in the difficulty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除体初探
2
作者
勞翠勤
机构
不详
出处
《新国学》
2008年第1期206-217,共12页
文摘
建除体是杂体诗的一种,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它也有自身产生与发展的轨绩。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建除体的特征、产生与发展,分析宋代建除体的创作达到顶峰的原因并试图客观地评价建除体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建除体的产生是诗人创作的偶然事件与文学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宋代建除体的创作之所以达到顶峰,是与宋人的文人雅趣和宋代'以文字为诗'的创作追求分不开的;建除体的价值在于:它独特的嵌字形式是对诗歌形式的一次很好的创新,体现了'因难见巧'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
建除体
以俗为雅
以文字为诗
因难见巧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在与求奇——南宋中兴诗人的六言绝句创作及诗史意义
蒲柏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建除体初探
勞翠勤
《新国学》
200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