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徽州园林艺术初论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明居 王木林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17-123,共7页
徽州园林与徽州建筑是相互渗透、彼此交叉的,显示出园林包孕建筑、建筑包孕园林的圆融性。徽州园林具有独自的徽派特色。这就是:随山采形,就水取势;隐僻清奇,闲雅村朴;巧于因借。
关键词 徽州园林 隐僻 清奇 闲雅 村朴
下载PDF
相反相成 化境八章(四) 被引量:7
2
作者 董豫赣 《时代建筑》 2009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作为对阴阳媾和这一中国文化生成机制的提炼,"相反相成"乃是"化境八章"的理论核心,"相反"规定生成机制里形象的差异性前提,"相成"则促成生成机制里的媾和结果;"相反相成"不但是中国... 作为对阴阳媾和这一中国文化生成机制的提炼,"相反相成"乃是"化境八章"的理论核心,"相反"规定生成机制里形象的差异性前提,"相成"则促成生成机制里的媾和结果;"相反相成"不但是中国艺术"形势"论的概括——"相反"是"形势"对"形"提出的差异性形象的前提,"相成"则是"形势"对"势"提出的异形媾和的期待;"相反相成"还是中国艺术"对仗"标准的展开——"对"要求"相反"的异象用以配"对","仗"要求异象媾和成相互仰仗的"相成"关系。对照于被西方建筑学"自明性"的标准,文章将从"相反相成"里提取"互成性"标准,并对计成《园冶》里的理论核心"因借"展开重点复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媾和 形势 对仗 反成
下载PDF
空间的小中现大——“因借”与“错觉”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阮忠 韩晌弼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06年第5期98-99,共2页
文章分析了在当代室内设计的空间形态的塑造中,创造性地运用镜面材料和动态装置等手法,突破现实空间的限制,形成新异的空间效果和体验;室内界面图像的夸张效果形成空间的扩张感,并产生前卫的整体效果。论述了掌控视觉心理的引导作用,是... 文章分析了在当代室内设计的空间形态的塑造中,创造性地运用镜面材料和动态装置等手法,突破现实空间的限制,形成新异的空间效果和体验;室内界面图像的夸张效果形成空间的扩张感,并产生前卫的整体效果。论述了掌控视觉心理的引导作用,是室内设计创意的重要表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视错觉 装置 体验
下载PDF
关于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理法之“巧借人文之宜”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薛晓飞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19-324,共6页
本文以传统园林为例,针对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理法中"巧借人文之宜"之手法进行研究,重点揭示人文要素对于传统园林设计的重要性。文章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剖析:第一是从传统园林的属性;第二是从地方文化风貌角度进行探讨;第三... 本文以传统园林为例,针对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理法中"巧借人文之宜"之手法进行研究,重点揭示人文要素对于传统园林设计的重要性。文章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剖析:第一是从传统园林的属性;第二是从地方文化风貌角度进行探讨;第三是从园林的所有者的角度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文之宜
下载PDF
以园林介入城市 从园林视角解读上海昌里园的适应性更新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琳 《时代建筑》 2022年第2期102-109,共8页
上海浦东昌里园项目将中国园林的造园策略引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之中,在高密度住区的边缘地带创造出了新的社区交往中心。这一策略的成功建立在园林与城市所共有的一种“构成”的整体性与历时性上。在昌里园的有机更新中,以“因借”... 上海浦东昌里园项目将中国园林的造园策略引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之中,在高密度住区的边缘地带创造出了新的社区交往中心。这一策略的成功建立在园林与城市所共有的一种“构成”的整体性与历时性上。在昌里园的有机更新中,以“因借”为主要方法的适应性造园策略采用一种动态协商,将场地上的各种因素通过多样的节点融入了稳定的整体结构;同时,其对“体宜”的追求也呼应了城市对场所及场所中人类活动的关注,因而催生出一种互动式的生长与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园策略 城市更新 构成 ""
下载PDF
因借用地人文属性 彰显植物文化内涵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乃昕 杨茂川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8年第5期86-88,共3页
一直以来,人们倡导植物造景应充分合理发挥生态作用,但随着景观设计的深入植物所承载的文化特性、地方特性渐渐突显出来。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挥植物的文化特性、地方特性首要一点就是要处理好植物与用地的关系。种植设计对用地人文属... 一直以来,人们倡导植物造景应充分合理发挥生态作用,但随着景观设计的深入植物所承载的文化特性、地方特性渐渐突显出来。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挥植物的文化特性、地方特性首要一点就是要处理好植物与用地的关系。种植设计对用地人文属性的因借就是要综合考虑用地的社会文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造景 用地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从外来语看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秀文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8年第3期62-66,共5页
一 在语言学中,外来语也称为借词,即是一种语言由于某种原因借用于另一种语言的词汇。外来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是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做为一种语言现象,它也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
关键词 外来语 文化的特点 语言现象 语言学研究 社会文化 日本 重要内容 汉语词汇 中国文化
下载PDF
因地果还生——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复花园概念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烨 杜雁 高翅 《华中建筑》 2014年第3期56-60,共5页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积水潭医院庭院完好保留了原诚亲王新府花园的自然山水格局,历史遗貌历历在目。然而花园单一的休憩功能已不能满足医院的特殊环境需求,设计以期将传统的王府花园格局与现代的康复功能相结合,在保护原有山水格局和建...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积水潭医院庭院完好保留了原诚亲王新府花园的自然山水格局,历史遗貌历历在目。然而花园单一的休憩功能已不能满足医院的特殊环境需求,设计以期将传统的王府花园格局与现代的康复功能相结合,在保护原有山水格局和建筑遗存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如何利用山水空间创造有利于骨科病人复健的康复空间,赋予王府花园以新的生命,因借而活。表达禅宗中"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的最高境界,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府花园 康复功能 传承创新
下载PDF
探析折返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模糊空间 被引量:2
9
作者 庄艳 《山西建筑》 2017年第29期18-19,共2页
模糊空间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生命力。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建筑模糊空间表现形式和特点,提出因借传统建筑形式和空间构成手法,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创造新形态、探索新手法将使现代建筑的模糊空间创作大有可为。
关键词 模糊空间 传统
下载PDF
园林之法——芦笛岩水榭设计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康红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20-25,共6页
中国园林对东西方造园产生过重要影响,其造园方法更是宝贵的财富。芦笛岩水榭作为当代优秀的园林建筑,汲取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等造园手法,糅合古今中外经典作品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园林建筑。它的整体环境借鉴了颐和园山水模... 中国园林对东西方造园产生过重要影响,其造园方法更是宝贵的财富。芦笛岩水榭作为当代优秀的园林建筑,汲取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等造园手法,糅合古今中外经典作品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园林建筑。它的整体环境借鉴了颐和园山水模式,建筑平面、立面又借鉴拙政园的香洲,同时在立面又汲取了我国南方民居的样式,内部空间与网师园竹外一枝轩、巴塞罗那德国馆相似。从设计师、建筑环境及建筑比例、尺度等方面分析芦笛岩水榭的设计特点,以探析园林之法对当今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体宜 芦笛岩水榭 有法无式
下载PDF
体式与应变——镜清斋赏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豫赣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1-47,共7页
以疏密或错落这类术语讨论镜清斋于山水间的建筑布局,尚属建筑与园筑通用的"体宜"部分,而无法触及到园筑因借山水而应变的"因借"核心。将乾隆帝为镜清斋所写的诗歌意象,当成乾隆帝对镜清斋园林的理想愿景,以评估实... 以疏密或错落这类术语讨论镜清斋于山水间的建筑布局,尚属建筑与园筑通用的"体宜"部分,而无法触及到园筑因借山水而应变的"因借"核心。将乾隆帝为镜清斋所写的诗歌意象,当成乾隆帝对镜清斋园林的理想愿景,以评估实际建成的园林场景能否达成所愿,并以此评价这座园林在后世翻建中的意象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园筑 体宜 体式 应变
原文传递
重现、重塑、重构——中车成都机车车辆厂改造的思考与实践
12
作者 曾瑞 《建筑技艺》 2022年第S01期183-187,共5页
从对当下工业遗存改造中诸多现象的反思出发,以成都机车车辆厂的改造设计为对象,围绕场地特性、城市空间和新旧关系三个问题进行思考并作出回应。
关键词 箱体单元 开放空间 再野化 比衬
下载PDF
《园冶》造园理念对城市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润楠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0年第8X期148-149,共2页
《园冶》讲求"道法自然"、"因借体宜"的设计思想,主张在空间和时间上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营造宜人的生态环境。文章阐述《园冶》的造园思想以及对当前城市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园冶 生态 自然 宜人
原文传递
从老子造像计划看雕塑与景观的关系
14
作者 王展 马云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0-101,共2页
景观雕塑作为一种环境造型艺术,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它与周围的环境景观形成一种相互因借与点化的共存关系。本文从笔者参与的老子造像计划出发,试图探讨景观雕塑中雕塑与环境的具体关系。
关键词 景观雕塑 自然环境 点化
原文传递
园林都市主义
15
作者 金秋野 高凤仪 《艺术与设计》 2022年第8期159-163,共5页
同园林一样,因为土地交易与自然演化,产生某种"多孔多窍"的特征,环境变得更有层次、更有厚度.我们主张"顺势城市设计",就是把城市自发形成的物质现实当成基础条件来实现内部升级.然而,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核心区容积... 同园林一样,因为土地交易与自然演化,产生某种"多孔多窍"的特征,环境变得更有层次、更有厚度.我们主张"顺势城市设计",就是把城市自发形成的物质现实当成基础条件来实现内部升级.然而,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核心区容积率几乎不可能变更,新建建筑的机会很少了,存量更新只能发生在屋顶下面,在既有的建筑边界内进行内部更新.这时造园的思路就可以发挥作用,造园中最重要的心法是什么呢?就是"体宜因借".把这个心法应用于城市营造,让城市空间获得某种园林的特征,提供"内向视野".我们尝试寻找一种适合本土的城市设计目标,其实是在讨论"好城市的标准",相信这个标准并不是单一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向本土城市寻求答案、向历史中寻找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交易 容积率 造园 新建建筑 城市营造 自然演化 园林
原文传递
浅议承德古建筑在建筑艺术方面的成就
16
作者 于飞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3-25,共3页
承德古建筑泛指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始建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建设之初就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承德古建筑在建筑艺术方面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重在因借的造园艺术和熔炼汉藏建筑于一炉的新... 承德古建筑泛指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始建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建设之初就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承德古建筑在建筑艺术方面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重在因借的造园艺术和熔炼汉藏建筑于一炉的新风格这三个不同角度对承德古建筑进行了剖析,让人们对它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 古建筑 推陈出新 汉藏建筑
下载PDF
从柳宗元与白居易园林中观中唐文人园林的“因借”与“再造”
17
作者 王依桐 崔禹彤 《园林》 2019年第11期38-45,共8页
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中唐时期的许多文人仕途不顺遭贬谪,也因此有机会纵情山水,开展园林营造。其中柳宗元与白居易的园林理论与实践是该时期园林发展的重要代表。本文在探讨客观社会背景下白、柳的生平经历,分析其影响园林观形成的内在... 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中唐时期的许多文人仕途不顺遭贬谪,也因此有机会纵情山水,开展园林营造。其中柳宗元与白居易的园林理论与实践是该时期园林发展的重要代表。本文在探讨客观社会背景下白、柳的生平经历,分析其影响园林观形成的内在动机的基础上,通过对他们园林营造的书面表征和实践经验的深入比较,分析二者园林观的异同,并将其总结为“因借”与“再造”的差异性表达。通过分析表明白居易与柳宗元不同的园林观对当下园林设计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提出目前园林设计中对柳宗元的核心园林观中自然意识复兴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观 柳宗元 白居易 再造
下载PDF
相反相成思想在传统私家园林中的体现
18
作者 宋黎欣 《山西建筑》 2010年第6期344-346,共3页
介绍了私家园林相反相成的哲学观念,详细阐述了私家园林中的相反异象,揭示出通过经营成对"相反"的关系来达到"相成"目的的造园思想,从而帮助人们对《园冶》的"因借"造园理论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私家园林 相反相成 位置经营
下载PDF
“巧于因借”在乡村聚落旅游规划中的传承与创新——以海螺沟“贡嘎·原乡”规划方案设计为例
19
作者 田勇 《中国艺术》 2012年第2期96-97,共2页
《园冶》一书中最为精辟的论断应属"巧于因借",同时它也是我国传统造园原则与手段的精髓。本文在分析乡村整体自然生态风貌优化、旅游景观开发与乡村发展互动关系的基础上,阐述"巧于因借"思想在乡村原乡旅游景观创... 《园冶》一书中最为精辟的论断应属"巧于因借",同时它也是我国传统造园原则与手段的精髓。本文在分析乡村整体自然生态风貌优化、旅游景观开发与乡村发展互动关系的基础上,阐述"巧于因借"思想在乡村原乡旅游景观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景观 景观创新 景观决策
下载PDF
借款人,你知道如何依法取得借款吗?
20
作者 杨峰 中瑞 彭艾 《市场研究》 1996年第10期40-41,共2页
办企业需要借款,个体工商户需要借款,个人有时为了生活的急需也要借款……。借款随时都可能与我们伴行。去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和今年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对借款人的... 办企业需要借款,个体工商户需要借款,个人有时为了生活的急需也要借款……。借款随时都可能与我们伴行。去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和今年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对借款人的种种行为进行了规范,对借款人的合法利益予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款人 贷款人 贷款通则 款合同 金融单位 取得贷款 抵押物 中国人民银行 偿还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