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594例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 被引量:347
1
作者 陈惠萍 曾彩虹 +10 位作者 胡伟新 王庆文 俞雨生 姚小丹 唐政 王建平 朱茂艳 周虹 刘红 刘志红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01-509,共9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1979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 10 5 94例因肾脏疾病行经皮肾活检者的病理类型 ,并比较前后 10年间病理类型的变化。  方法 :参照WHO(1982年及改良的 1995年 )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修订方案 ,结合...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1979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 10 5 94例因肾脏疾病行经皮肾活检者的病理类型 ,并比较前后 10年间病理类型的变化。  方法 :参照WHO(1982年及改良的 1995年 )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修订方案 ,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免疫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特点 ,提出诊断设想 ,然后与临床医师共同讨论明确诊断。  结果 :本组 10 0 0 2例肾脏疾病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平均年龄 31.4± 13.0 (范围 1~ 78)岁 ,男女之比 1 30∶1;5 92例移植肾活检患者活检时的平均年龄为 37.5± 9.1(范围 16~ 6 6 )岁 ,男女之比为 2 .36∶1。除外移植肾活检者 ,本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 70 .5 8%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 2 2 .82 % ,遗传性和先天性肾脏疾病占1 0 1% ,小管间质性疾病占 3 .18% ,新发现和罕见的肾脏疾病占 0 .15 % ,终末期肾脏疾病占 0 .96 % ,未分类者占1 30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gA居多 (39.5 5 % ) ,其次分别为系膜增生性病变 (2 9.78% ) ,膜性肾病 (9.5 4% ) ,FSGS(5 .82 % )……。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变是狼疮性肾炎 (5 7.78% )。近 10年来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检出率逐渐增高。分析前后 10年间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脏病的检出率 ,证实近 10年来IgA肾病、膜性肾病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活检 回顾性分析 病理分型 肾疾病
下载PDF
1991~2000年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63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慢性并发症调查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7-451,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病情况与危险因素,为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除西藏、台湾、香港和澳门4个地区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在内分泌科住院的2449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 目的了解我国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病情况与危险因素,为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除西藏、台湾、香港和澳门4个地区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在内分泌科住院的2449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及回顾性分析。结果30个省、市、自治区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1.9%脑血管并发症12.2%心血管并发症15.9%下肢血管并发症5.0%眼部并发症34.3%肾脏并发症33.6%神经病变60.3%总患病率为73.2%。与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病年龄、病程、入院时收缩压。结论20世纪90年代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病率相当高,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均有其相关的可控制危险因素———收缩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1-2000年 中国 糖尿病 并发症 相关大血管病变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3100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266
3
作者 中国炎症性肠病协作组 王玉芳 欧阳钦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8-372,共5页
目的回顾性调查住院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探讨近年住院病例UC的特点。方法全国选取11个地区23家医院,调查1990-2003年期间住院符合UC诊断的3100例患者的诊断、治疗、逐年住院情况和同期内镜检出率,并粗略估计患病率。结果近14年UC住院... 目的回顾性调查住院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探讨近年住院病例UC的特点。方法全国选取11个地区23家医院,调查1990-2003年期间住院符合UC诊断的3100例患者的诊断、治疗、逐年住院情况和同期内镜检出率,并粗略估计患病率。结果近14年UC住院例数和内镜检出例数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UC粗略患病率为11.62/105。住院UC患者以轻度(35.4%)和中度(42.9%)为主。临床类型以慢性复发型(46%)和初发型(34.6%)为主,暴发型仅占2.4%。主要症状有腹泻 (75.8%)、腹痛(67.3%)、血便(63.3%)等。肠外表现(14.0%)和并发症(9.6%)少见。辅助确诊手段主要为结肠镜(95.0%)及病理(62.3%)。UC治疗上以氨基水杨酸类(66.8%)和类固醇激素(42.8%) 为主。仅2.1%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单纯内科治疗总有效率达93.6%,手术率3%,死亡19例 (0.6%)。结论 UC近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以轻中度为主,疾病类型以慢性复发型和初发型为主,暴发型少见。肠外表现及并发症较少。国内轻中度患者治疗以柳氮磺胺吡啶及类固醇激素为主,手术率、死亡率及癌变率均较国外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探讨 被引量:154
4
作者 谢庆煌 柳晓春 +1 位作者 郑玉华 林育娇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除术(TVH)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6月至2003年6月间2086例非脱垂子宫TVH的临床资料,按子宫体积、既往有无盆腹腔手术史、有无阴道分娩史、是否同时处理附件等分别进行统计,比较手术...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除术(TVH)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6月至2003年6月间2086例非脱垂子宫TVH的临床资料,按子宫体积、既往有无盆腹腔手术史、有无阴道分娩史、是否同时处理附件等分别进行统计,比较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不同体积子宫比较:子宫体积>16孕周患者的非脱垂子宫TVH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盆腔感染率分别为(73±25)min、(237±86)ml、1.69%(7/413);子宫体积≤16孕周患者的非脱垂子宫TVH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盆腔感染率分别为(42±16)min、(101±58)ml、0.78%(13/1673),不同体积子宫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既往有无盆腹腔手术史比较:既往有无盆腹腔手术史患者的非脱垂子宫TVH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盆腹腔手术史患者非脱垂子宫TVH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升高;(3)有无阴道分娩史患者非脱垂子宫TVH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119例合并卵巢囊肿患者均成功行非脱垂子宫TVH。结论子宫体积≤16孕周患者的非脱垂子宫TVH是安全、可行的,子宫体积>16孕周患者的非脱垂子宫TVH手术难度较大,是否行TVH,需根据术者的经验及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可增加非脱垂子宫TVH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子宫体积≤16孕周的患者,有无阴道分娩史均不影响TVH的成功率;TVH同时处理直径≤6cm的卵巢单纯性囊肿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 非脱垂子宫 禁忌证 适应证 腹腔手术史 2003年6月 卵巢单纯囊肿 子宫体积 术中出血量 并发症发生率 TVH 手术时间 1992年 回顾性分析 手术并发症 分娩史 无阴道 统计学 临床资料 发生情况 指标比较
原文传递
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51
5
作者 朱蕾 钮善福 +6 位作者 张淑平 徐晓雯 李善群 李燕芹 方智野 蔡映云 白春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07-410,共4页
目的 评价经面罩机械通气 (FMM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比较FMMV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ETMV)的效果和效率。方法  (1 )根据呼吸机和面罩的性能、连接方式、通气方法分为初期、中期、完善期和推广... 目的 评价经面罩机械通气 (FMM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比较FMMV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ETMV)的效果和效率。方法  (1 )根据呼吸机和面罩的性能、连接方式、通气方法分为初期、中期、完善期和推广期 ,比较FMMV的效果和副作用。 (2 )选择进行FMMV ,以符合建立人工气道条件的患者与ETMV比较。结果 FMMV患者占总机械通气(MV)患者的比例、FMMV的有效率、住院患者的总有效率逐期上升 ,4期分别为 4 8% (1 1 / 2 3)、79% (1 5 /1 9)、85 % (2 9/ 34)、91 % (2 2 3/ 2 4 6 ) ;4 6 % (5 / 1 1 )、6 7% (1 0 / 1 5 )、83% (2 4 / 2 9)、89% (1 98/ 2 2 3) ;71 % (35 /4 9)、71 % (2 0 / 2 8)、81 % (34/ 4 2 )、88% (2 34/ 2 6 6 )。鼻梁部糜烂和胃胀气的比例逐期下降 ,4期分别为2 7% (3/ 1 1 )、1 3% (2 / 1 5 )、7% (2 / 2 9)、2 % (4 / 2 2 3)、4 6 % (5 / 1 1 )、4 0 % (6 / 1 5 )、2 1 % (6 / 2 9)、5 % (1 1 / 2 2 3)。与ETMV比较 ,FMMV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缩短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下降 ,住院患者的有效率升高。结论 技术因素、呼吸机和面罩性能是影响FMMV效果的主要因素 ,FMMV可用于大部分COPD呼吸衰竭患者 ,且较ETMV有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面罩机械通气 治疗 阻塞肺疾病 呼吸衰竭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不同化疗途径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9
6
作者 王平 彭芝兰 +3 位作者 张家文 刘辉 张崇淑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7-230,共4页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不同化疗途径对巨块型(肿瘤直径≥4cm)或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9月至2003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174例巨块型或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化疗途径的...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不同化疗途径对巨块型(肿瘤直径≥4cm)或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9月至2003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174例巨块型或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化疗途径的不同分为两组,动脉介入化疗(动脉化疗组)69例及静脉化疗(静脉化疗组) 105例,并对两组的毒副反应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动脉化疗组中,化疗有效率为81%,化疗后手术率为67%。静脉化疗组中,化疗有效率为83%,化疗后手术率为70%,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化疗期间未发现不能耐受的毒副反应。动脉化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70%;静脉化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71%,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巨块型或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静脉化疗使用简便、经济,无需特殊设备,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化疗途径 疗效比较 静脉化疗 毒副反应 晚期子宫颈癌 临床病理资料 动脉化疗 动脉介入化疗 临床应用价值 局部晚期 2003年 1997年 回顾性分析 5年生存率 巨块型 肿瘤直径 四川大学 化疗期间 特殊设备 手术率
原文传递
腮腺腺淋巴瘤的CT及MRI诊断 被引量:109
7
作者 刘其顺 梁长虹 +3 位作者 黄飚 张忠林 刘艳辉 林华欢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3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学改变,影像学分析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为了探讨腮腺腺淋巴瘤发病...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3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学改变,影像学分析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为了探讨腮腺腺淋巴瘤发病部位特征,在腮腺矢状面将其分成4个象限。30例中男29例(96.67%),女1例;50岁以上者26例(86.67%)。结果30例患者37侧发病,共44个病灶,其中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者25个(56.82%);多发者10例(33.33%);42个病灶边界清楚;22例行CT检查共发现32个病灶,其中增强CT值上升的平均值为(29.27±14.11)HU,3例CT延迟扫描显示3个病灶强化延迟。8例行MR检查,共发现12个病灶,其内信号全不均匀。结论>50岁的男性患者,CT和(或)MRI发现腮腺浅叶的后下象限病灶,边界光整,内部密度或信号不均匀,有明显强化,而且多发者,诊断时应首先考虑腺淋巴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腺淋巴瘤 MRI诊断 MRI表现 病理学改变 影像学特征 组织病理学 回顾性分析 影像学分析 50岁以上 病灶数目 发病部位 CT检查 病灶强化 延迟扫描 MR检查 患者 信号 象限 矢状面 平均值 CT值 密度 后下 多发 边界
原文传递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09
8
作者 何建苗 蒲永东 +1 位作者 曹志宇 刘卫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71-472,共2页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 1990~ 2 0 0 1年 5 87例胃大部切除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87例中有 2 6例出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 ,发生率为 4 4 %。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后 ,7~...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 1990~ 2 0 0 1年 5 87例胃大部切除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87例中有 2 6例出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 ,发生率为 4 4 %。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后 ,7~ 2 8天内治愈。结论 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 ,而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大部切除术 胃排空障碍 诊断 治疗 术后 病因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全国酒精性肝病的多中心调查分析 被引量:101
9
作者 全国酒精性肝病调查协作组 迟宝荣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1-234,共4页
目的对全国酒精性肝病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等进行多中心回顾研究。方法按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标准,将全国7家医院2000—2004年902例确诊为酒精性肝病患者纳入研究。回顾调查酒精性肝病患者占同期住院肝病患者的构成比,分析酒精性肝病的易... 目的对全国酒精性肝病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等进行多中心回顾研究。方法按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标准,将全国7家医院2000—2004年902例确诊为酒精性肝病患者纳入研究。回顾调查酒精性肝病患者占同期住院肝病患者的构成比,分析酒精性肝病的易感因素。结果2000-2004年,酒精性肝病患者占同期住院肝病患者的病例构成比分别为2.4%、2.7%、2.8%、3.4%和4.3%;酒精性肝病以40~49岁者居多,每日摄入乙醇量为80~159 g,饮酒年限以20~29年者居多;轻症酒精性肝病101例(11.2%),酒精性脂肪肝204例(22.6%),酒精性肝炎260例(28.8%),酒精性肝硬化337例(37.4%)。酒精性肝硬化组的饮酒量、饮酒年限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肝病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黄疸、腹胀、腹痛等;血清学改变以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升高为主。约19.7%患者出现乙醇相关性精神障碍表现,11.9%出现乙醇戒断综合征,10.8%有乙醇性肌病表现;乙醇性心肌和胰腺损害分别占4.6%和3.1%;0.3%有乙醇性性功能障碍表现。结论酒精性肝病占同期住院肝病患者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肝脏损害程度与饮酒量、饮酒年限相关,长期大量饮酒可造成多器官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 调查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国内22年肺隐球菌病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96
10
作者 赖国祥 张玉华 +1 位作者 林庆安 柳德灵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 回顾国内 2 2年来肺隐球菌病的诊疗进展。方法 检索 1980~ 2 0 0 1年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CMCC)收录的有关肺隐球菌病的文献资料 ,统计分析并总结 6 7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隐球菌病好发于青中年男性 ,其临... 目的 回顾国内 2 2年来肺隐球菌病的诊疗进展。方法 检索 1980~ 2 0 0 1年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CMCC)收录的有关肺隐球菌病的文献资料 ,统计分析并总结 6 7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隐球菌病好发于青中年男性 ,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和无特异性 ,易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 (31 34% ) ,临床上极易误诊 ;确诊主要依靠各种临床标本的涂片、培养和病理学检查 ;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抗真菌药物的治疗。结论 临床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是提高确诊率的关键。强调抗真菌药物的治疗作用 ,尤其是术前术后应用 ,可减少术后隐球菌的播散导致隐球菌性脑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隐球菌脑膜炎 抗真菌药物 回顾性分析 临床 播散 确诊率 收录 生物医学期刊 CMCC
原文传递
绝经后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6
11
作者 吴鸣 沈铿 郎景和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7-488,共2页
关键词 绝经后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癌 相关因素分析 出血患者 回顾性分析 临床表现 临床资料 临床特点 大样本
原文传递
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95
12
作者 吴超英 任利容 王泽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行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硬膜外阻滞的190例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为镇痛组。另选择同期222例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行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硬膜外阻滞的190例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为镇痛组。另选择同期222例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临产产妇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结果(1)产程时间比较:镇痛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分别为(426±161)min、(54±27)min、(489±166)min;对照组分别为(364±167)min、(37±22)min、(409±170)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分娩方式比较:镇痛组阴道器械助产率为20.0%(38/1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4/2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组剖宫产率及阴道顺产率分别为20.0%(38/190)、60.5%(115/190),对照组分别为28.4%(63/222)、65.8%(146/22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pgar评分比较:镇痛组新生儿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7分者分别为7.9%(15/190)、2.6%(5/190),对照组分别为4.5%(10/222)、0.5%(1/22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有延长作用及增加阴道器械助产率,但对新生儿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方式 分娩镇痛 Apgar评分 器械助产率 产妇产程 1%罗哌卡因 回顾性分析 硬膜外阻滞 总产程时间 阴道顺产率 统计学 新生儿 足月临产 临产产妇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方式比较 剖宫产率 评分比较 出生结局 对照组 芬太尼
原文传递
近10年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89
13
作者 杨文林 杨健 黄新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19-721,共3页
目的:研究梅毒血清固定现象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过去10年的梅毒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每周1次,连续3次)肌内注射治疗,统计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率和形成时间,用多因素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梅毒血清固定与患者年龄... 目的:研究梅毒血清固定现象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过去10年的梅毒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每周1次,连续3次)肌内注射治疗,统计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率和形成时间,用多因素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梅毒血清固定与患者年龄、性别、梅毒分期、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初始滴度等因素的关系,并作前、后5年的比较。结果:423例梅毒患者2年内RPR试验阴转率为82.5%,有74例(17.5%)出现血清固定,其中一期梅毒血清固定发生率为3.8%,二期梅毒为17.5%,潜伏梅毒为4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梅毒分期是与血清固定发生有显著性意义的相关因素,在过去10年中,后5年各期梅毒患者的血清固定发生率都有不同程度增加,特别是潜伏梅毒患者的血清固定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病期不明的潜伏梅毒增多是后5年潜伏梅毒患者血清固定发生率显著增高的主要原因,加强对潜伏梅毒的筛查和及时治疗是减少梅毒血清固定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固定 回顾性分析 10年
下载PDF
7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分析 被引量:86
14
作者 韩晶 陈征 +2 位作者 田建华 徐克沂 王克荣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 对我院7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AIDS)职业暴露发生的类型、经过、危险程度及暴露后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并探讨暴露后实施预防措施及进行全面防护的方法。方法 结合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目的 对我院7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AIDS)职业暴露发生的类型、经过、危险程度及暴露后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并探讨暴露后实施预防措施及进行全面防护的方法。方法 结合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对我院7例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 例职业暴露人员在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后经过暴露后预防措施(PEP)的实施,进行6个月的临床医学观察后,未发现一例感染。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易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因此应加强医务人员全面防护的相关教育与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暴露后 HIV/AIDS 预防措施 职业暴露人员 临床医务人员 全面防护 回顾性分析 危险程度 防护工作 医学观察 护理过程 相关教育 卫生部 未发现
原文传递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与变应性因素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79
15
作者 王鸿 张罗 +4 位作者 周兵 张伟 刘华超 刘铭 黄谦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 探讨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8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前鼻腔分泌物涂片嗜酸粒细胞及变应原皮肤试验检查结果,并将其变应性症状和体征出现的比例与临床分型分期加以比较。结果 ① 188... 目的 探讨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8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前鼻腔分泌物涂片嗜酸粒细胞及变应原皮肤试验检查结果,并将其变应性症状和体征出现的比例与临床分型分期加以比较。结果 ① 188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60.4% (1137例)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变应性症状和体征, 25.3% ( 477例 )的患者合并变应性鼻炎, 2.1% (39例)的患者合并支气管哮喘;②在Ⅰ型 (708例 )和Ⅱ型 (823例 )各分期的患者中,合并变应性鼻炎及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和嗜酸粒细胞、皮肤变应原试验阳性率以及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出现的百分率分别由低到高出现,Ⅱ型 3期各项比例最高;③ 42.2% (795例 )的患者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其中 94.3%对常年性变应原呈阳性反应;④ 26.3% (495例 )的患者伴有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其中 99.8% (494 /495例)为常年性发作;⑤有前期手术史的病例占 38 9% (732例 ),其中合并变应性鼻炎者占有前期手术史例数的 38.3% (280例 ),占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的 58.7% ( 477例 )。结论 变应性因素特别是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病变程度和病变范围有关,同时变应性鼻炎也促进了疾病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鼻息肉 因素 变应原皮肤试验 相关 常年变应鼻炎 变应鼻炎患者 嗜酸粒细胞 症状和体征 支气管哮喘 临床症状 分泌物涂片 回顾性分析 变应原试验 检查结果 分型分期 不同程度 反应 病变范围 病变程度
原文传递
909例胸腔积液病因与诊断分析 被引量:84
16
作者 周一平 叶又蓁 +2 位作者 孙志强 陈小可 彭蕻琳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7-328,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09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9例病因的前5位依次为结核(54.5%)、恶性肿瘤(23.1%)、外伤(4.0%)、心功能不全(3.6%)、肺炎和脓胸(3.5%)。结核性胸腔积液以40岁以下患者为主...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09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9例病因的前5位依次为结核(54.5%)、恶性肿瘤(23.1%)、外伤(4.0%)、心功能不全(3.6%)、肺炎和脓胸(3.5%)。结核性胸腔积液以40岁以下患者为主,占75.5%;恶性胸腔积液中超过60岁患者居多,占52.8%,两种病因所致胸腔积液患者中,中年患者比例较大,尤其是恶性胸腔积液,占中年患者的31.2%。909例血清及胸腔积液癌胚抗原水平均为恶性组高于良性组(均为P<0.01)。结论胸腔积液主要病因是结核和肿瘤,但结核病患者以青年患者居多,恶性肿瘤以老年患者居多。血清及胸腔积液癌胚抗原含量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 诊断分析 结核胸腔积液 良恶胸腔积液 肿瘤 中年患者 回顾性分析 心功能不全 40岁以下 结核病患者 诊断方法 临床资料 住院患者 青年患者 老年患者 抗原含量 60岁 血清
下载PDF
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83
17
作者 刘栋才 李永国 +2 位作者 李铁钢 周建平 皮执民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12-413,共2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 1992年 1月至 2 0 0 2年月 1月收治的 3 2例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 19例 ( 5 9 4% ) ,漏诊 13例( 4 0 6% ) ;治愈 2 9例 ( 9... 目的 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 1992年 1月至 2 0 0 2年月 1月收治的 3 2例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 19例 ( 5 9 4% ) ,漏诊 13例( 4 0 6% ) ;治愈 2 9例 ( 90 6% ) ,死亡 3例 ( 9 4% ) ;发生并发症 9例 ( 2 8 1% )。十二指肠瘘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 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重要措施。早期手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十二指肠损伤 处理 预后 回顾性分析 肠瘘
原文传递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0
18
作者 段华 夏恩兰 +4 位作者 张玫 于丹 彭雪冰 成九梅 郑杰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3年1月至2004年11月10余年间,36例宫腔镜手术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并发症中,子宫穿孔或不全子宫穿孔11例,均发生在复杂的宫腔内手术操...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3年1月至2004年11月10余年间,36例宫腔镜手术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并发症中,子宫穿孔或不全子宫穿孔11例,均发生在复杂的宫腔内手术操作中,除1例中转开腹外,均在腹腔镜下行缝合修补;术中大出血5例,均由于对子宫肌壁破坏过深所致,经宫腔放置双腔导管压迫止血或子宫切除治愈;灌流液过量吸收综合征3例,给予利尿及补钠治疗,预后良好;空气栓塞1例,早期发现后积极抢救成功;输卵管绝育子宫内膜去除术后综合征4例,行子宫切除加单侧或双侧输卵管切除、宫腔扩探及粘连分离,治愈;宫腔粘连12例,分别行宫腔扩探、粘连分离、排除积血或子宫切除。结论复杂的宫腔内操作、宫腔灌流压力过高、子宫肌壁破坏较深以及子宫内膜残留,是发生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因素;术中腹腔镜或B超监护、提高术者处理复杂宫腔手术的能力和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降低并发症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并发症 临床分析 宫腔镜 子宫切除 子宫内膜去除 潜在危险因素 围手术期管理 子宫穿孔 子宫肌壁 粘连分离 2004年 1993年 回顾性分析 术中大出血 术后综合征 输卵管绝育 输卵管切除 官腔镜 预防措施 处理方法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肺癌患者临床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81
19
作者 刘枫林 马伟 《中国病案》 2021年第5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不同年份肺癌发病趋势和病理学特点,为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首次确诊为原发性肺癌患者8323例的人口学资料、手术情况、病理学特点等,回顾性分析肺...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不同年份肺癌发病趋势和病理学特点,为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首次确诊为原发性肺癌患者8323例的人口学资料、手术情况、病理学特点等,回顾性分析肺癌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学特点。结果随着年份增加收治男性和女性肺癌人数均呈现递增趋势,各年份肺癌患者男女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270,P<0.001);男性肺癌患者发病年龄高于女性(Z=10.241,P<0.001),随着年龄增加,男性和女性肺癌患者人数均呈上升趋势,不同的年龄段患者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352,P<0.001)。41岁~50岁年龄组女性肺癌收治患者多于男性,肺癌患者高发年龄在50岁以上;不同年份肺癌患者病理类型中,腺癌所占的比例呈现递增趋势,鳞癌所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不同性别病理类型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950.291,P<0.001)。结论男性和女性肺癌发病均呈现递增趋势,但女性肺癌发病增长趋势高于男性,女性肺癌患者病理特征主要为腺癌,男性为腺癌和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回顾性分析 病理学特点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8
20
作者 张洁 黄立 +3 位作者 陈妍华 张克军 朱立春 高素艳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59-661,共3页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4月间,我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5例(阴式组)及同期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5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4月间,我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5例(阴式组)及同期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5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阴式组为(76±21)min、(414±73)ml,对照组为(72±26)min、(404±68)m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式组患者术后的平均排气时间[(18±9)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8±0·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1±8)h、(7·8±0·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8个月,因月经过多手术者,症状全部改善;与对照组比较,阴式组患者术后康复快,对手术效果更满意。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好、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子宫切除术 阴道式 子宫肌瘤剔除术 阴式 临床分析 平均手术时间 术后康复 手术效果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