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基于模糊自调节算法的乒乓球机器人回球速度计算
被引量:1
1
作者
苏虎
徐德
黄艳龙
谭民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精密感知与控制研究中心
出处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3-931,共9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8AA042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5035)资助~~
文摘
提出了一种新的回球速度计算模型,达到以期望的落球速度定点回球的目的.首先,忽略了运动过程中马格努斯力的影响,以多项式拟合乒乓球的运动轨迹,利用LM算法求解得到回球速度的初始值.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域分割的经验数据存储与替换模式,经线性拟合经验数据得到回球速度,并与初始速度求加权平均值,作为模糊调节的初始值.分析了回球速度的各分量对落点误差的影响,根据预测的落点误差,利用模糊算法调节回球速度,将调整后的结果用于控制回球过程中的球拍位姿与击球速度.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回 球 速度
自调节模糊控制器
乒乓球 机器人
飞行模型
经验数据
Keywords
Desired ball velocity after striking
self-tunning fuzzy controller
robotic table tennis
flying model
experimental data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题名 女子横板反手台内拉球技术
2
作者
赵晖
出处
《乒乓世界》
2006年第7期90-93,共4页
文摘
组图A为王楠的反手台内拉球。王楠擅长中近台的正反手相持,回球速度快。在接发球环节,王楠对于反手位的台内球,通常采用直接台内拉球,从而形成上旋球相持的强项技术。接发球时,王楠首先判断对方来球的落点,握拍手一侧脚向前插入,大臂向身体外侧稍稍张开,前臂端起;当来球落向球台时,王楠开始转腰,使身体正对来球,同时前臂向怀中稍内收;击球时,前臂下沉,手腕自然下垂,摩擦来球的中上部;触球瞬间,身体重心上提,前臂突然向前上方展开,手腕同时向前上方转动;击球后,王楠迅速还原,准备连续进攻。王楠的台内拉球弧线控制得比较低平,速度较快,落点很刁钻。
关键词
拉球 技术
反手位
横板
女子
身体重心
回 球 速度
接发球
王楠
来球
上旋球
分类号
G846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题名 孔令辉实战技术解析
3
作者
李惠芬
出处
《乒乓世界》
1999年第8期21-23,共3页
文摘
正手抢冲半出台球参照孔令辉在比赛中的图片,当对方摆短稍长时,孔令辉利用正手侧身抢冲半出台球得分.首先让我们看一看孔令辉的站位,当孔令辉侧身时,双腿分开的距离比双肩大一些,左腿在前,右腿在后.为了抢冲半出台球,重心必须从后向前移动,如果站位平行,那么重心就容易向旁边移动,导致失误,或用不上力.
关键词
孔令辉
技术解析
攻防转换
拉球
位平行
击球 点
向旁边
向前移动
比赛中
回 球 速度
分类号
G846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题名 挑打虚晃 切长致命
4
出处
《乒乓世界》
2016年第1期86-87,共2页
文摘
马龙在第三板的上步中没有跟上对手的出球速度,再加上来球旋转比较飘忽,所以他选择了下降点处理,这时球的旋转已经减弱了很多,接起来相较容易控制。但这样的垫短除了对回球弧线的控制外,再无其它威胁,且回球速度很慢,给对方留出了充分的调整时间。
关键词
回 球 速度
旋转
三板
马龙
来球
分类号
G845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题名 反手撵防 借转加转
5
出处
《乒乓世界》
2017年第11期78-79,共2页
文摘
朱雨玲的反手轻拧在回球效果上增强了旋转,降低了球速,打乱了王曼昱的击球节奏,拧出了一板又轻又软又转的球到王曼昱球台的中路短球处,使对方无法借力打出高质量的回球,成功抑制了其后续进攻。王曼昱见势并没有慌张,而是抓住对方回球速度较慢的特性,及时找到应对策略,通过灵活的调节破解了这板旋转强、力量轻、落点刁的反手拧拉。
关键词
反手
回 球 速度
旋转
对方
击球
短球
球 台
进攻
分类号
G846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题名 尚坤发球后上步反手抢拉
6
作者
可晨立
吕海波
出处
《乒乓世界》
2017年第4期76-77,共2页
文摘
尚坤在发球后产生了错误的预判和起动,如图7-8,他的右脚有一个很明显的后撤动作,这是他准备抢拉反手位底线长球的步法调整。这个错误严重影响了尚坤下板球的衔接,好在他的逆侧旋发球不容易让对方借力,使对方在控短的时候降低了回球速度.
关键词
反手位
发球
回 球 速度
对方
动作
步法
板球
分类号
G846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题名 张继科超强的反手台内进攻技术特辑
7
作者
李晋
出处
《乒乓世界》
2010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文摘
通常,反手台内进攻技术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反手侧拧与反手挑打。反手侧拧技术会带有强烈的旋转,回球线路相对刁钻;反手挑打的回球速度快,比较突然。从实战中分析,反手侧拧技术的使用率更高,因为侧拧技术的稳定性好,摩擦球比较充分,有利于克服来球的旋转,制造更为合理的弧线。其实反手侧拧并不算一项新技术,从早期的科贝尔到孔令辉,对这项技术的运用都游刃有余。
关键词
进攻技术
反手
张继科
侧拧技术
回 球 速度
使用率
稳定性
新技术
分类号
G846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题名 截击制胜
8
作者
桐桐
冰沙
出处
《网球天地》
2014年第7期120-121,共2页
文摘
截击作为进攻型打法不可缺少的进攻手段,兼具回球速度快、力量重的优势,可以给对手造成很大威胁。随着网球爱好者对底线训练的重视,底线的稳定性不断提高,使企图依赖底线赢球变得越发困难,如何获得比赛胜利逐渐转化为拼网前技术,因而,熟练掌握截击技术,成为越来越多业余网球爱好者的追求。
关键词
进攻型打法
进攻手段
回 球 速度
爱好者
稳定性
网球
技术
力量
分类号
G84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题名 垫步接发
9
作者
谢意
庞季达
出处
《网球天地》
2017年第10期120-121,共2页
文摘
8月30日晚,球技宝典携手B.I.T.A国际网球学院李贞锡教练,为球友们带来了一堂双打接发球的练习课。在学员们简单的热身练习后,李教练来到底线一区接发的位置,一边演示一边说:“接发球可以简单地分为进攻型接发和防守型接发。进攻型接发球的回球速度较快,回球时重心要向前移动。”
关键词
接发球
回 球 速度
练习课
进攻型
防守型
教练
网球
球 技
分类号
G846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题名 林高远 高质量的正反手组合
10
出处
《乒乓世界》
2018年第6期74-75,共2页
文摘
林高远想通过这板拧拉的旋转给对方制造威胁,如果不能得分的话,至少也要通过旋转控制对方的回球速度,好为自己下板球的衔接争取更加主动的局面。
关键词
反手
质量
回 球 速度
对方
旋转
得分
板球
分类号
G846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题名 草地场的乐趣
11
作者
范·西亚斯
出处
《网球天地》
2010年第8期20-20,共1页
文摘
草地网球比赛在过去15年里发生了根本改变,而即使在1990年代早期,格拉夫对诺沃特娜,以及马丁内斯对纳芙拉蒂洛娃的温网决赛中还并非如此。这些选手在草场上展现出的一些得分方法——格拉夫攻击性极强的反手切削,诺沃特娜的全能打法,马丁内斯忽快忽慢的回球速度,以及纳芙拉蒂洛娃多变的左手发球,都已经几乎变成了过去的遗迹。
关键词
草地
乐趣
网球 比赛
90年代
回 球 速度
攻击性
马丁
赛中
分类号
G845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题名 业余VS职业距离有多远?
12
作者
老诚
出处
《网球天地》
2001年第9期75-75,共1页
文摘
每一个业余球员都不止一次地幻想过:与职业球员打球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这是业余球手的终极愿望。电视给了我们一个“淡化”的印象,让我们觉得好像我们也可以客串一下,和一位 ATP 或 WTA 的职业球员在场上演一段对手戏。“老夫子”——54岁的陈尘子是我居住市区的顶级网球名家,现任本市“铁鹰队”首席教练,他击球的速度、深度与稳定度,可能除了省队来的年轻球员以外,无人可以凌驾其上。我与这位老夫子有过多次“较量”,体会他的速度与稳定度只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接下来我与他的差异多多……只得溃不成赛了。既然是这位“老夫子”的马前败将。
关键词
职业球 员
球 手
稳定度
球 拍
回 球 速度
对手
球 带
眼力
觉得好
底线
分类号
G845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题名 无须侧身
13
作者
舒天
出处
《网球天地》
2001年第7期67-67,共1页
文摘
由于速度过快,在当今的比赛中你不可能总在充分侧身的位置挥拍击球。
关键词
重量传递
开放式
高尔夫
回 球 速度
网球 运动
棒球 运动
网球 比赛
击球 动作
网球 选手
运动员
分类号
G845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题名 网球发球——快、更快
14
作者
晓明
出处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02年第5期9-9,共1页
关键词
网球 研究
发球 速度
回 球 速度
飞行轨迹
分类号
G845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题名 每月话题
15
出处
《乒乓世界》
2003年第3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乒乓球
弧圈球
直板横打
器材
拉球 技术
回 球 速度
分类号
G846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题名 球速的秘密
16
作者
许晓非
出处
《网球天地》
2000年第3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普拉斯
回 球 速度
发球 速度
公开赛
速度 变化
接发球
比赛观赏性
网球 比赛
瞬间速率
网球 运动
分类号
G845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