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联拱隧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文献江 《世界隧道》 2000年第2期44-50,共7页
联拱隧道因其结构紧凑、造型美观新颖、节省大量土地、便于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并被广泛运用于市政、公路工程中。文章介绍了福州市象山公路四联拱隧道设计及施工的经验。
关键词 四联隧道 结构设计 施工 公路隧道 市政隧道
下载PDF
四联拱隧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文献江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0年第3期51-52,共2页
总结了福州市二环路象山公路四联拱隧道在大跨、浅埋、偏压、软岩条件下 ,采用“墙洞法”施工 ,运用控制爆破、量测监控等技术 ,解决了施工中结构受力转换、涌水。
关键词 四联隧道 设计 施工
下载PDF
四联拱浅埋暗挖隧道施工监测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霍润科 周锋 伦培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0-335,共6页
以哈尔滨地铁四联拱隧道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发现隧道拱底、临时支护拱墙和拱脚处应力较为集中,且拱脚处的应力变化最大;竖向位移在拱顶和拱底部位变... 以哈尔滨地铁四联拱隧道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发现隧道拱底、临时支护拱墙和拱脚处应力较为集中,且拱脚处的应力变化最大;竖向位移在拱顶和拱底部位变化较大,其最大值在掌子面附近;地表沉降最大值位于上下行线中心位置,向两边呈逐渐递减分布,且下行线地表沉降大于上行线;拱顶沉降和地表沉降符合一般沉降规律,并对其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联隧道 数值模拟 监测数据 地表沉降
下载PDF
超大断面四联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立军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0-176,共7页
连拱隧道由于跨度大及分多步开挖多次扰动土体,造成地表沉降明显,给施工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文章以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哈尔滨南站—哈达站区间四连拱隧道段工程为背景,对大断面四连拱隧道双侧壁+中导洞法的施工工法展开研究,主要阐述了双侧... 连拱隧道由于跨度大及分多步开挖多次扰动土体,造成地表沉降明显,给施工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文章以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哈尔滨南站—哈达站区间四连拱隧道段工程为背景,对大断面四连拱隧道双侧壁+中导洞法的施工工法展开研究,主要阐述了双侧壁+中导洞工法的原理和特点、施工步骤、关键技术等,可为类似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联隧道 施工方法 施工步骤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四联拱隧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文献江 《隧道建设》 2000年第1期26-30,共5页
本文总结了福州市二环路象山公路四联拱隧道在大跨、浅埋、偏压、软岩条件下,采用“墙洞法”施工,运用控制爆破、量测监控等技术,解决了施工中结构受力转换、涌水、坍塌变形等难题的施工经验。
关键词 四联隧道 设计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四联拱隧道施工技术
6
作者 文献江 《矿产勘查》 2000年第2期38-41,46,共5页
总结了福州市二环路象山公路四联拱隧道在大跨、浅埋、偏压、软岩条件下 ,采用“墙洞法”施工 ,运用控制爆破、量测监控等技术 ,解决了施工中结构受力转换、涌水、坍塌变形等难题的施工经验。
关键词 四联隧道 设计 施工
下载PDF
超大断面四联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7
作者 刘斌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5期56-57,共2页
连拱隧道在施工的过程中跨度十分大,同时多次开挖也扰动土体,这些问题都造成地表沉降同时也为我们的安全施工造成较大的隐患。文章以某地四联拱隧道的施工作为研究对象,对超大断面的四联拱隧道双侧壁加中导洞法的施工方案进行研究,主要... 连拱隧道在施工的过程中跨度十分大,同时多次开挖也扰动土体,这些问题都造成地表沉降同时也为我们的安全施工造成较大的隐患。文章以某地四联拱隧道的施工作为研究对象,对超大断面的四联拱隧道双侧壁加中导洞法的施工方案进行研究,主要阐述了这种施工方法的原理跟特点以及施工步骤、关键技术这些内容,这样对有相同问题的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联隧道 施工技术 施工步骤
下载PDF
大跨距渐变四连拱隧道施工力学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宝许 赵超志 高崇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8-42,共5页
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2号通风竖井工程风道系统一大跨变截面四联拱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差分(FLAC3D)对该四联拱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计算分析了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的二次应力场、变形场变化规律和塑性区分布特征... 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2号通风竖井工程风道系统一大跨变截面四联拱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差分(FLAC3D)对该四联拱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计算分析了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的二次应力场、变形场变化规律和塑性区分布特征,得出了关键施工部位的位移和应力分布与大小,提出了四联拱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应力、位移变化规律及在施工中应重点关注的部位,以此作为确定岩体开挖、围岩加固支护方案和计算相应参数的依据,并对实际工程进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联大跨隧道 围岩应力 位移 稳定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