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与“悟”的会通——谢榛诗学创作论探析
1
作者 汪坤梅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7-75,共9页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继承了前人的“法”“悟”观念并加以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二者的内涵,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谢榛提倡师法盛唐,对诗歌创作的结构、声律、用事等规定了具体的门径,同时强调了“悟”的重要作用,认为“法”与“悟”...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继承了前人的“法”“悟”观念并加以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二者的内涵,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谢榛提倡师法盛唐,对诗歌创作的结构、声律、用事等规定了具体的门径,同时强调了“悟”的重要作用,认为“法”与“悟”不可偏废。“法”是实现“悟”的途径,“悟”是成就“法”的关键,二者相辅相成,从不同层面展现了谢榛的诗学宗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 “悟” 谢榛 诗话
下载PDF
纠偏与中和:谢榛《四溟诗话》与复古诗学
2
作者 周潇 徐沛沛 《文学研究》 2024年第1期54-65,共12页
谢榛是“后七子”结社早期的重要成员,其《四溟诗话》既步武“前七子”诗学理念,又吐露明显质疑而自有主张。在复古原则上,其“文随世变”说与重情意识绾结,强调欲拟古当先重与古人共情,凸显抒发真情的歌诗特性。在宗尚目标的划定中,又... 谢榛是“后七子”结社早期的重要成员,其《四溟诗话》既步武“前七子”诗学理念,又吐露明显质疑而自有主张。在复古原则上,其“文随世变”说与重情意识绾结,强调欲拟古当先重与古人共情,凸显抒发真情的歌诗特性。在宗尚目标的划定中,又将初、盛唐诸家等量齐观,秉持多元融会的学习策略;至于创作层面,其重法求悟的中正路径不仅中和了李、何二家的偏至之处,而且启发了复古学人如何在重视法度习学的同时,消解“拟古”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复古原则到宗尚乃至创作,谢榛在理论上试图纠正模拟风气的偏颇,中和复古派的内部论争,体现了对复古派诗学的明显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诗话 复古诗学 纠偏 调和
下载PDF
谢榛《四溟诗话》的诗歌批评论
3
作者 闫顺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8-91,96,共5页
谢榛《四溟诗话》的诗歌批评论,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一是政教论,二是雅俗论,三是体派论,四是正变论。在政教论中,强调诗歌创作要从儒家的教化及审美原则出发;在雅俗论中,不仅讨论雅俗性质,而且对入雅或趋俗现象予以观照;在体派论中,从... 谢榛《四溟诗话》的诗歌批评论,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一是政教论,二是雅俗论,三是体派论,四是正变论。在政教论中,强调诗歌创作要从儒家的教化及审美原则出发;在雅俗论中,不仅讨论雅俗性质,而且对入雅或趋俗现象予以观照;在体派论中,从文学体制、题材、技巧运用、风格特色等方面辨析;在正变论中,通过艺术表现、体制运用等方面辨析正体与变体。不论是对于雅与俗的取舍关系,还是对于文体的演变规律,谢榛都为我国古代诗歌批评论的拓展和总结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诗话 政教论 雅俗论 体派论 正变论
下载PDF
谢榛诗论的美学诠解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晶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42,共10页
明代诗论家谢榛的诗学著作《四溟诗话》(《诗家直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学阐释空间,对于当代的美学理论建设也有较重要的裨补意义。谢榛论诗,首重感兴,主张作诗"以兴为主",不仅将"兴"作为诗人产生创作冲动的动因... 明代诗论家谢榛的诗学著作《四溟诗话》(《诗家直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学阐释空间,对于当代的美学理论建设也有较重要的裨补意义。谢榛论诗,首重感兴,主张作诗"以兴为主",不仅将"兴"作为诗人产生创作冲动的动因,而且还视为诗歌能否"化境"的直接条件。谢榛论诗之感兴,非常重视其偶然性质,谓之"天机",而且对艺术创作的审美主客体关系有着更具创造性的阐发,揭示了审美主体的建构作用。对于审美主体的修养和独特个性,谢榛有颇为全面的论述。谢榛认为好诗应该达到"浑成无迹"的状态,它并非决定于客观物色,而在于诗人的审美构形能力。谢榛还对诗中"妙悟"作了重要的发挥,认为其是养成诗人审美主体性的枢机所在。谢榛特别重视诗的整体审美境界,并认为其中应有内在的生命感和动态的神气,而这是具有幻境性质的,也是诗人之"悟"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话 感兴 审美主体 整体审美境界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诗学的“情景论” 被引量:3
5
作者 毛正天 《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6年第3期46-52,共7页
在中国古代诗学中,“情景论”一直是诗论家们不倦的话题。他们认为情景交融是诗美的特质,从实的情景原质到虚的情景交融这一微妙过程的实现,主要受创作主体的心理规律支配,其明确的内在导向就是“情感流向”与“情感旨归”。根据古... 在中国古代诗学中,“情景论”一直是诗论家们不倦的话题。他们认为情景交融是诗美的特质,从实的情景原质到虚的情景交融这一微妙过程的实现,主要受创作主体的心理规律支配,其明确的内在导向就是“情感流向”与“情感旨归”。根据古代诗学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情景交融构成一个艺术系统,产生出无限的美感魅力。而这种审美观也显示出东方文化的独特神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情景论 王夫之 艺术魅力 格式塔质 古代诗学 《姜斋诗话 诗话 “中和” 创作主体
下载PDF
谢榛研究三议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庆立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5-157,共3页
关键词 谢榛研究 明代 诗人 诗歌理论 生卒年 诗话 《王渔洋序》 《诗家直说》 山人全集》 版本
下载PDF
双关辞格名称探源及研究概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凤居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7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修辞格 双关 《珊瑚钩诗话 《诗经》 名称 《韵语阳秋》 诗话 《左传》
下载PDF
挥毫绘秋色 泼墨发诗情——《登高》赏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姜汉林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86-88,共3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享有盛誉的七律诗之一,约作于公元767年秋。当时杜甫旅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享有盛誉的七律诗之一,约作于公元767年秋。当时杜甫旅居四川夔州(今奉节),虽年迈多病,且处于萍踪未定的逆境之中,但仍不忘登高赏秋抒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杜甫 七律诗 落木 诗话 七言 艺术特色 谢榛 岘佣说诗 诗创作 施补华
下载PDF
《四溟诗话》考补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伯陶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7年第2期32-37,共6页
《四溟诗话》是明后七子之一谢棒的一部诗歌理论著作.谢榛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山东临清人.他生活于明嘉靖、万历年间,在当时诗坛中虽曾一度受到李攀龙等人的排挤,但其论诗主张影响颇大,后七子“诸人心师其言,厥后虽争摈茂秦,其称诗之指要... 《四溟诗话》是明后七子之一谢棒的一部诗歌理论著作.谢榛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山东临清人.他生活于明嘉靖、万历年间,在当时诗坛中虽曾一度受到李攀龙等人的排挤,但其论诗主张影响颇大,后七子“诸人心师其言,厥后虽争摈茂秦,其称诗之指要,实自茂秦发之”.《四溟诗话》集中体现了他以盛唐十四家为法的诗论,对于研究明代诗风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一九六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四卷点校本《四溟诗话》,与王夫之《姜斋诗话》合在一起(以下简称“人民本”).人民本以《历代诗话续编》本作底本,并用《海山仙馆丛书》本作了一些校补工作.人民本由于底本选择欠妥,原本中多处错讹与缺失,点校者又没有做更详尽的校勘,所以漏收,失校不少条目.对此,王季欣先生写有《四溟诗话校补》一文,发表在《文学评论丛刊》一九七九年第三辑上.作者据胡曾耘雅堂刻本《四溟诗话》对人民本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校补,共增补诗话六条,校改文字八处.其中卷四末条中一字,耘本原缺,作者校补为“青”,与耘本之祖本《四溟山人全集》不谋而合,可见作者的功力.这一工作对于研究者无疑是大有助益的.然而由于王先生未能见到这一祖本,致使校补工作仍不完全,笔者不揣冒昧,仅就见闻所及,略述《四溟诗话》的版本源流,并对人民本再作一次辑补,以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话 《诗家直说》 考补 校补 万历 盛本 陈文烛 补遗 祖本 历代诗话
下载PDF
《四溟诗话》论意境和意境的创造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诗意 《民族艺术研究》 1988年第1期7-17,共11页
《四溟诗话》又名《诗家直说》,明代谢榛(1495~1575)所作。谢榛,字茂秦,临清(今属山东)人,当后七子结社之初,曾以布衣执牛耳,后为李攀龙等所排斥,削其名子七子之列。谢榛论诗主性情,宗盛唐,倡模拟复古,但也不乏确有创见的精辟之论。多... 《四溟诗话》又名《诗家直说》,明代谢榛(1495~1575)所作。谢榛,字茂秦,临清(今属山东)人,当后七子结社之初,曾以布衣执牛耳,后为李攀龙等所排斥,削其名子七子之列。谢榛论诗主性情,宗盛唐,倡模拟复古,但也不乏确有创见的精辟之论。多年来,对《四溟诗话》(以下简称《诗话》),所引只注卷次(均据《历代诗话续编》下册),这样一部较为重要的诗论著作,却缺少足够的重视,鲜有专论加以研究;一些文学批评史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话 谢榛 诗家直说 历代诗话续编 李攀龙 茂秦 后七子 论诗 严羽 妙悟
下载PDF
以特色和独创主动进入世界文化对话 被引量:2
11
作者 乐黛云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2-35,共4页
一百四十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早就预言,“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共产党宣言》)这一预言正在无可阻... 一百四十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早就预言,“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共产党宣言》)这一预言正在无可阻挡地变为现实。在这世界即将进入九十年代之际,更可以清楚地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对话 国际形势 九十年代 转折性 《诗大序》 《沧浪诗话 中国传统文化 诗话 意识对象 文化现代化
下载PDF
“谢榛就是‘兰陵笑笑生’”说纠谬
12
作者 李庆立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72-79,共8页
《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简直成了难以索解的谜,明代万历年间以来,说者纷纭,已物色了四十六人,近年,王莹、王连洲又推出了谢榛,他们在《【金瓶梅】作者之谜》(以下简称“王文”)中断言“谢榛就是‘兰陵笑笑生’,他正是《金瓶梅》... 《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简直成了难以索解的谜,明代万历年间以来,说者纷纭,已物色了四十六人,近年,王莹、王连洲又推出了谢榛,他们在《【金瓶梅】作者之谜》(以下简称“王文”)中断言“谢榛就是‘兰陵笑笑生’,他正是《金瓶梅》的作者”,“这是无可置疑的铁一般的事实”。(载宁夏人民出版社《【金梅梅】考论第一辑》)对此,杜维沫也肯定“是通过掌握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兰陵笑笑生 山人全集 茂秦 杜维沫 洞庭 李攀龙 王渔洋 山人诗集 诗话
下载PDF
从《四溟诗话》看谢榛的诗歌审美意象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顺贵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审美意象是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它强调在心灵的生命体验中,熔铸成心与物、情与景妙合无垠的诗歌境界。谢榛作为明代杰出的诗歌美学家,在《四溟诗话》中阐述了诗歌审美意象的生成、审美意象的结构、审美意象的特性等,为中国古典诗歌审美... 审美意象是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它强调在心灵的生命体验中,熔铸成心与物、情与景妙合无垠的诗歌境界。谢榛作为明代杰出的诗歌美学家,在《四溟诗话》中阐述了诗歌审美意象的生成、审美意象的结构、审美意象的特性等,为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意象论作了新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话 审美意象生成 审美意象结构 审美意象特性
下载PDF
论谢榛诗学的诗性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慧 《中国韵文学刊》 2006年第4期57-62,共6页
谢榛诗学的诗性特征首先取决于诗话体这种批评文体风格的诗意性,同时也是谢榛对自然、世界的观照方式和运思方式即直观、直觉、非逻辑的思维方式的结果,而究其深层,谢榛诗学的诗性正是其生命形态、生存方式和人格理想的本真摹写。
关键词 谢榛 诗话 诗性
下载PDF
论谢榛之“求声调”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国新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65,共5页
在汉语中,声调是指汉字的字声高低,即汉字的音节高低升降形式。而在中国诗学理论中,声调主要指诗的声律或声韵方面或由诗歌字声调节、搭配而来的音乐性。谢榛《四溟诗话》多次强调“声调”,如“唐人歌诗,如唱曲子,可以协丝簧,谐... 在汉语中,声调是指汉字的字声高低,即汉字的音节高低升降形式。而在中国诗学理论中,声调主要指诗的声律或声韵方面或由诗歌字声调节、搭配而来的音乐性。谢榛《四溟诗话》多次强调“声调”,如“唐人歌诗,如唱曲子,可以协丝簧,谐音节。晚唐格卑,声调犹在。”“协丝簧”、“协音节”讲求的是声律的协调,符合谢榛所说的“四关”—“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的要求。从谢榛谈到的“声调”来看,其“声调”主要指声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 谢榛 诗话 诗学理论 音节 声律 音乐性 高低
原文传递
谢榛《四溟诗话》的诗歌创作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美琼 胡建次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39-43,共5页
谢榛《四溟诗话》的诗歌创作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兴会论,二是言意论,三是情景论。在兴会论中,强调要切实地以兴会作为创作发生的支点;在言意论中,既主张意主辞宾,又强调要立意、措辞两相自如;在情景论中,则极力申张情景交融,深... 谢榛《四溟诗话》的诗歌创作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兴会论,二是言意论,三是情景论。在兴会论中,强调要切实地以兴会作为创作发生的支点;在言意论中,既主张意主辞宾,又强调要立意、措辞两相自如;在情景论中,则极力申张情景交融,深入探讨到其内在的创作机巧及审美特征。谢榛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论的不断拓展与深入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诗话 兴会论 言意论 情景论
下载PDF
“凤头”与“爆竹”——课堂有效教学的导语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璇 《语文月刊》 2009年第2期54-56,共3页
元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曾提出“凤头”之喻。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也曾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其实这些话不仅适用于作诗作文,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开头应如凤凰之首,惊艳绝伦,摄人心... 元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曾提出“凤头”之喻。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也曾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其实这些话不仅适用于作诗作文,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开头应如凤凰之首,惊艳绝伦,摄人心魂;应如爆竹之响,振聋发聩,先声夺人。要想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得依靠导语的艺术设计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语设计 “凤头”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爆竹 诗话 艺术设计 语文课
原文传递
谢榛及其《四溟诗话》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恩彬 《山东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51-56,共6页
谢榛,字茂秦,著有《四溟集》二十四卷,末四卷为《诗家直说》,即《四溟诗话》。这部诗话,集中地体现了谢榛的文学思想。
关键词 诗话 作家 谢榛 作品 文学思想 文艺思想 艺术风格 前七子 后七子 何景明
下载PDF
论《四溟诗话》中的“兴”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文茂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5-112,共8页
《四溟诗话》中的“兴”是对诗歌审美的主要概括和本质揭示。“兴”揭示了诗歌创作主体、创作对象的质的规定性,揭示了创作过程的形态多样性、内在规律性;在中国诗学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以兴为衡”的创作原则和运动机理,并以情、景为... 《四溟诗话》中的“兴”是对诗歌审美的主要概括和本质揭示。“兴”揭示了诗歌创作主体、创作对象的质的规定性,揭示了创作过程的形态多样性、内在规律性;在中国诗学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以兴为衡”的创作原则和运动机理,并以情、景为二原质,以情、景的不同指代为线索,以“情景相因”的辩证运动为依据,从诗人、诗作、修辞手法、审美标准、审美创造、审美接受等层面对“兴”阐发了独特灼见,概括了“兴”的理论构架和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审美运动 情景相因 诗话
下载PDF
谢榛诗法简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9期142-144,共3页
明代布衣诗人谢榛,尊唐抑宋,提倡师法李、杜。他强调作诗要以神气为主,要像蜜蜂酿蜜那样杂采众家,同时要善于修改,约繁为简,认为"诗贵乎远而近""妙在含糊"。介绍了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提到"提魂摄魄"&qu... 明代布衣诗人谢榛,尊唐抑宋,提倡师法李、杜。他强调作诗要以神气为主,要像蜜蜂酿蜜那样杂采众家,同时要善于修改,约繁为简,认为"诗贵乎远而近""妙在含糊"。介绍了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提到"提魂摄魄""临字""剥皮""酿蜜"等学习写诗和诗歌创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诗论 诗话 诗歌创作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