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川省土匪、袍哥与军阀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56-60,共5页
民国年间四川社会,军阀混战、袍哥横行、土匪猖獗,是相当引人注目的三大社会问题.他们的活动与整个民国四川史相始终,其势力和影响波及经济、文化、行政各个领域.本文试图从社会史的角度,以民国川省军阀、土匪、袍哥三位一体的事实,以... 民国年间四川社会,军阀混战、袍哥横行、土匪猖獗,是相当引人注目的三大社会问题.他们的活动与整个民国四川史相始终,其势力和影响波及经济、文化、行政各个领域.本文试图从社会史的角度,以民国川省军阀、土匪、袍哥三位一体的事实,以及他们相互勾结的背景、条件、过程、心态及其影响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匪 军队 部队 重庆 军阀统治 四川社会 民国四川 军阀混战 民国年间 过程
下载PDF
长篇历史小说传统形式的突破——论李劼人历史小说的独创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继兴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21-29,共9页
李劼人表现四川辛亥革命历史进程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是五四后最早出现的新长篇历史小说。本文不准备探讨李劼人历史小说在语言、体例等方面显而易见的革新,而集中从创作模式这一角度着手,谈谈李劼人对我国长篇历... 李劼人表现四川辛亥革命历史进程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是五四后最早出现的新长篇历史小说。本文不准备探讨李劼人历史小说在语言、体例等方面显而易见的革新,而集中从创作模式这一角度着手,谈谈李劼人对我国长篇历史小说传统形式的根本性突破,以及这种突破为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带来的新风貌,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李劼人作品的重要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李劼人 《暴风雨前》 《大波》 《死水微澜》 历史人物 传统形式 司各特 四川社会 作家
下载PDF
试论川路租股 被引量:8
3
作者 鲜于浩 《历史研究》 1982年第2期41-55,共15页
声势浩大的四川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前奏与导火线,其历史地位向为史家瞩目。探究四川保路运动终能独步一时的原因,不可不对川路股款的主要来源进行研究。"川路股款独持人民租股为大宗"。其征收范围之广,征收时间之长,征收数... 声势浩大的四川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前奏与导火线,其历史地位向为史家瞩目。探究四川保路运动终能独步一时的原因,不可不对川路股款的主要来源进行研究。"川路股款独持人民租股为大宗"。其征收范围之广,征收时间之长,征收数额之巨,征收方式之独特,因而对辛亥革命前的四川社会与辛亥四川保路运动影响之深,堪称史无前例。本文试图就川路租股的议行沿革与征收情况加以说明,并就租股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汉铁路 保路运动 四川社会 主要来源 留日学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股东权利 征收对象 征收范围 股东会
原文传递
略论民国时期四川社会婚姻礼俗的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冯静 陆铭宁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本文着重论述了民国时期四川社会婚姻礼俗变化的六大现象和三大特点。六大现象是,新式婚礼地区扩大,青年男女婚姻自主观念增强,婚礼形式趋于简化、便捷,涉外婚姻开始出现,离婚已是平常事,婚姻禁忌有所松动;三大特点是,呈现出城乡不平衡... 本文着重论述了民国时期四川社会婚姻礼俗变化的六大现象和三大特点。六大现象是,新式婚礼地区扩大,青年男女婚姻自主观念增强,婚礼形式趋于简化、便捷,涉外婚姻开始出现,离婚已是平常事,婚姻禁忌有所松动;三大特点是,呈现出城乡不平衡局面,新旧中西同时并存的混合性特征,部分川民存在畸形的婚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四川社会 婚姻礼俗 变化
下载PDF
析“僚人入蜀”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周蜀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僚人入蜀”是西南民族史上的一件大事 ,影响颇大。它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使四川的人口、民族构成及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 ,促进了僚人社会的发展 ,也丰富了巴蜀的民俗和语言。但对四川的经济文化。
关键词 僚人入蜀 民族融合 民俗文化 四川社会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内迁学校与四川社会学的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喜顺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5年第2期64-68,共5页
四川地处内陆,周围高山环绕,交通十分不便。这样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四川与外界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使四川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显得相对封闭而落后。反映在新思想新学说的传播上,往往要迟于东部沿海地区。以社会学... 四川地处内陆,周围高山环绕,交通十分不便。这样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四川与外界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使四川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显得相对封闭而落后。反映在新思想新学说的传播上,往往要迟于东部沿海地区。以社会学来说,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社会学早期在我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四川社会 知识社会 乡村建设运动 边疆社会 社会事业 社会学教学 社区研究 社会调查 金陵大学
下载PDF
清代四川书院略论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纲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2-17,57,共7页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具有悠久历史传统,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一种办学形式。它既可官办,也可民办,还可官民合办;它既进行文化基础教学,又从事学术研究;它既造就“良臣”,又培养学士;它既有一套严格的招生考试教学生活的条规,又注意自由讨...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具有悠久历史传统,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一种办学形式。它既可官办,也可民办,还可官民合办;它既进行文化基础教学,又从事学术研究;它既造就“良臣”,又培养学士;它既有一套严格的招生考试教学生活的条规,又注意自由讨论。书院为培育人才,传播文化,繁荣学术,收藏典籍作出了很大贡献。这些特点,在清代书院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并给它打上了新的时代烙印。本文拟以清代四川书院的发展为例,就上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 四川社会 官民合办 传播文化 封建社会 地方官员 清朝统治者 乾隆 乡绅 学士
原文传递
近代四川的土药经营 被引量:2
8
作者 鲁子健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2期58-63,共6页
鸦片战争以禁烟为导火线,却以鸦片的合法贸易而告终。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殖民者不仅恣意向中国贩运鸦片,同时看到就地种贩鸦片更为有利可图,遂进而与腐败的清政府合污,诱引中国国内广为种植鸦片,积极钻营土药贩运。在这种背景下,... 鸦片战争以禁烟为导火线,却以鸦片的合法贸易而告终。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殖民者不仅恣意向中国贩运鸦片,同时看到就地种贩鸦片更为有利可图,遂进而与腐败的清政府合污,诱引中国国内广为种植鸦片,积极钻营土药贩运。在这种背景下,四川逐步发展为国内土药产销的重要基地。土药的经营,对近代四川的社会经济一度起过重要影响。这是一种畸形的历史现象,但又是近代四川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四川 土药 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 社会经济发展 四川社会 经营 重庆 英国殖民者 鸦片贸易
下载PDF
关于四川军阀割据混战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涂鸣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48-59,共12页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建立了地主买办阶级的反动统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派军阀势力;各省也形成了许多地方军阀势力,在中国出现了各派军阀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关键词 四川社会 地方军阀 帝国主义 北洋军阀 辛亥革命 袁世凯 军阀割据 蒋介石 四川军阀混战 战争
下载PDF
川西风情的见证——论李劼人“大河小说”中的风俗描写 被引量:2
10
作者 樊林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60-63,共4页
三十年代中期,著名的法国文学翻译家李劼人先生结束了自己在教育和实业上近十年的杂务,搬进成都一条僻静的小巷里,开始潜心于小说创作,积两三年的努力,他写成连续性近代史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
关键词 大河小说 风俗描写 三十年代 小说创作 四川社会 长篇小说 蔡大嫂 见证 死水 地方色彩
下载PDF
新领域·新特色——《辛亥革命与四川社会》评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喜所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03-305,共3页
历史研究贵在创新。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只有将视角触到新的历史境地;才可能挖掘新的史料,探求新的理论,采用新的方法,产生新的成果。
关键词 辛亥革命时期 四川社会 历史研究 辛亥革命史 史料 川汉铁路 中国近代化 资本主义经济 武昌起义 史学界
原文传递
多重文化的冲撞和交融——论现代外省作家的入蜀现象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怡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0-66,共7页
从王勃到卢照邻,从高适到岑参,从杜甫到李商隐,从黄庭坚到范成大,“自古文人皆入蜀”早已成了巴蜀地区最引以自豪的历史事实;同样,在现代中国,大概再没有哪一个边远省份能够像四川这样吸引了那么多的注意,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战竟然又将绝... 从王勃到卢照邻,从高适到岑参,从杜甫到李商隐,从黄庭坚到范成大,“自古文人皆入蜀”早已成了巴蜀地区最引以自豪的历史事实;同样,在现代中国,大概再没有哪一个边远省份能够像四川这样吸引了那么多的注意,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战竟然又将绝大多数的中国作家不分籍贯不分性别地统统驱进这古老的盆地.抛开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川人的自炫,我倒是真切地感到,这引人注目的“入蜀”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四川、认识巴蜀文化的确意义非凡,因为,外来者的入蜀实际上是造成了一次多重文化的冲撞和交融,冲撞和交融的结果便是入蜀者从他自身的乡籍文化出发,对巴蜀文化作了再一次的翻犁和新创.在这一过程之中,文学成了“翻犁”文化的生动的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省作家 巴蜀文化 多重文化 四川社会 入蜀 路翎小说 重庆 中国作家 知识分子 地域文化
下载PDF
巴蜀文化的二十世纪体验者──关于郭沫若和其他的几位四川作家的读书札记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怡 《郭沫若学刊》 1996年第1期22-28,共7页
巴蜀文化的二十世纪体验者──关于郭沫若和其他的几位四川作家的读书札记李怡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几位现代文学史上的四川作家,并不曾为我们的研究界所忽略,但直到今天以前的绝大多数研究,显然都是把他们直接置于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 巴蜀文化的二十世纪体验者──关于郭沫若和其他的几位四川作家的读书札记李怡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几位现代文学史上的四川作家,并不曾为我们的研究界所忽略,但直到今天以前的绝大多数研究,显然都是把他们直接置于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巨大背景上加以阐释的,中国社会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巴蜀文化 知识分子 二十世纪 体验者 四川社会 郁达夫 作家 沙汀小说 感伤主义
下载PDF
略论清末四川总商会的建立及其意义——兼与上海总商会作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小林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5-89,共5页
清末四川商会组织和社会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由于近代四川开埠较晚和地缘等因素,商业经济不如上海等地兴盛发达,即使是同一时期成立的川沪两地总商会,在规模及其所起的作用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 四川商会 四川社会 互动 上海商会
下载PDF
清末民初基督新教传教士与四川民众的生活文化——以《华西教会新闻》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宝宝 《宗教与历史》 2019年第1期156-179,201,共25页
《华西教会新闻》(The West China Missionary News)是基督新教在华西地区创办的第一份英文刊物。它于1899年2月在重庆创刊出版,1943年底停刊。期刊内容围绕传教士在各传教站点的所见所闻进行报道与评论,涉及华西地区的风土民情、社会... 《华西教会新闻》(The West China Missionary News)是基督新教在华西地区创办的第一份英文刊物。它于1899年2月在重庆创刊出版,1943年底停刊。期刊内容围绕传教士在各传教站点的所见所闻进行报道与评论,涉及华西地区的风土民情、社会环境。本文以《华西教会新闻》所刊内容为主要史料依据,探讨分析清末民初新教传教士对当地社会风俗文化的考察,以及所采取的相关行动,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传教活动和文化互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教会新闻》 新教传教士 四川社会
原文传递
四川举子和巴蜀书院 被引量:1
16
作者 子墨 《文史杂志》 2012年第2期47-49,共3页
有宋一代,继唐以后,中国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继续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四川社会的经济文化在唐五代的基础上也达到极盛阶段。宋朝统治者大多重文轻武,大倡文教,连续掀起了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兴学运动属于"庆历新政"的一部分,称... 有宋一代,继唐以后,中国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继续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四川社会的经济文化在唐五代的基础上也达到极盛阶段。宋朝统治者大多重文轻武,大倡文教,连续掀起了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兴学运动属于"庆历新政"的一部分,称为"庆历兴学"。第二次兴学运动则属于王安石变法(即熙丰变法)的内容,谓"熙丰兴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社会 书院 巴蜀 举子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四川巡礼·社会科技篇:创新促发展 谱写新篇章
17
作者 张燕 蒋春华 《四川省情》 2009年第8期10-11,共2页
社会科技事业谱写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社会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增加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社会保障体系得到... 社会科技事业谱写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社会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增加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 社会科技 四川社会 篇章 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公共产品 社会保障体系 科技事业
下载PDF
清代四川的广东移民社会组织
18
作者 刘正刚 黄启臣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4年第3期113-122,共10页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屡经战乱,极目荒凉。清初统治者面对战后“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的四川,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垦荒措施,积极鼓励各省民人入川落籍垦荒,于是出现了清朝前期近百年的“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运动。四川移民的来源地...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屡经战乱,极目荒凉。清初统治者面对战后“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的四川,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垦荒措施,积极鼓励各省民人入川落籍垦荒,于是出现了清朝前期近百年的“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运动。四川移民的来源地十分广泛,如成都地区就有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江西、山西、贵州等16个省的移民,以致有“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之说。各省移民入川后,按照原先的地缘以至血缘关系建立了众多的移民社会组织——会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移民 广东会馆 南华宫 四川社会 移民社会 移民后裔 少数民族地区 风俗习惯 客家方言 “湖广填四川
下载PDF
清初四川兴屯试探
19
作者 鲁子健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5-80,共6页
清前期的“招流荒垦”、“湖广填四川”等问题,早已为人们所熟悉,而与此相关联的四川“兴屯”问题,却至今受到史学界的冷遇,即间有涉及,亦多为贬抑。究其原因,除史料残缺造致研究工作的困难外,还因对有关典籍记载清代四川屯田的误解。... 清前期的“招流荒垦”、“湖广填四川”等问题,早已为人们所熟悉,而与此相关联的四川“兴屯”问题,却至今受到史学界的冷遇,即间有涉及,亦多为贬抑。究其原因,除史料残缺造致研究工作的困难外,还因对有关典籍记载清代四川屯田的误解。清初兴屯,推动了四川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正当一个移民垦荒高潮兴起之际,爆发了吴三桂武装叛乱,全川重罹兵火之灾,中断了已从崩溃边缘转向复兴之路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导致了清代前期四川社会经济的滞后状态。尽管如此,清初四川屯垦在全国屯垦中仍居有重要地位,其军事战略意义与对四川政治、经济等的深远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社会 清代前期 重要地位 深远影响 清前期 社会经济 屯田 湖广填四川 武装叛乱 吴三桂
下载PDF
四川社科界二零一一年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情况撷英
20
作者 唐永进 《四川社科界》 2012年第2期15-17,共3页
一、基本情况 2011年,四川社会利学界致力于由社科大省向社科强省发展,省社科联组织实施了社会科学决策智库工程、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和社会科学普及工程。年中,省教育厅、省社科联共同建设的“四川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达到40个。
关键词 四川社会 社科界 学术交流 社会科学普及 社科联组织 创新工程 重点研究基地 哲学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