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焙火处理对四川乌龙茶香味与化学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罗学平 李丽霞 +1 位作者 赵先明 敬廷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04-108,共5页
以四川早白尖茶树的开面二、三叶新梢为原料制作成颗粒形乌龙茶,并以电焙笼为焙火设备,设置不同的焙火温度(70、90、110℃)和焙火时间(2.5、3.5、4.5 h)处理,探讨焙火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90-110℃的焙火温度可促进四川乌龙茶... 以四川早白尖茶树的开面二、三叶新梢为原料制作成颗粒形乌龙茶,并以电焙笼为焙火设备,设置不同的焙火温度(70、90、110℃)和焙火时间(2.5、3.5、4.5 h)处理,探讨焙火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90-110℃的焙火温度可促进四川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发展,并在90℃焙火3.5-4.5 h或110℃焙火3.5 h可获得最佳品质。在焙火过程中,生化成分发生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乌龙茶 焙火 品质
下载PDF
四川乌龙茶做青程度对品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蒋丹 杨清 +3 位作者 边金霖 刘庆玲 董燕灵 杜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6-71,共6页
采用川茶群体品种的春夏秋鲜叶原料,对乌龙茶加工关键环节做青工序分别设计摇青和摊青结合的3种组合实验,采用感官审评与成分测定相结合的手段,探讨做青方式对四川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采用摇青4次、摊青9h(1h+1.5h+2h+2... 采用川茶群体品种的春夏秋鲜叶原料,对乌龙茶加工关键环节做青工序分别设计摇青和摊青结合的3种组合实验,采用感官审评与成分测定相结合的手段,探讨做青方式对四川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采用摇青4次、摊青9h(1h+1.5h+2h+2h+1.5h+1h)制得乌龙茶品质较优,香味总评分为56.2~61.4分;儿茶素总量降低了1.51~9.08mg/g;茶黄素(theaflavins,TFs)、茶红素(thearubigns,TRs)、茶褐素(theabrownines,TBs)分别增加了0.026%~0.043%、0.39%~0.57%、0.55%~0.83%。春、夏、秋季都以摇青4次、摊青9 h(1h+1.5h+2h+2h+1.5h+1h)制成的乌龙茶,其中秋季品质较优,春季次之,夏季较差,其香味总评分分别为61.4、60.0、56.2分。提示,通过控制做青程度,调节半发酵水平,将有利于四川乌龙茶加工技术提高及产品品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乌龙茶 做青程度 摇青次数 半发酵 品质
下载PDF
四川直条形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清 蒋丹 +2 位作者 刘庆玲 董燕灵 杜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6-151,共6页
通过对直条形四川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茶样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的分析测定,确定其加工工艺参数,优化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随着制作工艺递进,茶叶的含水率递减,晒青及做青步骤失水最低,仅4.61%及4.07%,其他工序失水均较高;鲜叶制成乌龙... 通过对直条形四川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茶样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的分析测定,确定其加工工艺参数,优化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随着制作工艺递进,茶叶的含水率递减,晒青及做青步骤失水最低,仅4.61%及4.07%,其他工序失水均较高;鲜叶制成乌龙茶后,儿茶素、叶绿素总量、茶多酚、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降低了88.63 mg/g(相对比例)、3.03%、15.94%、1.66%、0.20%;而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较鲜叶分别升高了2.91%、1.38%、0.74%。分析表明,做青和初炒工序是整个直条形四川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部分内含物变化最显著的环节,鲜叶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也验证了关于做青过程中保持水分适度的传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直条形乌龙茶 加工过程 成分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