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梵净山群沉积时代——来自原位锆石U-Pb测年证据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敏 戴传固 +4 位作者 王雪华 陈建书 马会珍 彭成龙 杨凯迪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3-857,共15页
贵州梵净山地区地层出露完整,构造关系清楚,是研究江南造山带西南段构造演化的理想地区。该区区域角度不整合面之下地层称为梵净山群,分为7个岩性组,中部出现大量火山岩,形成一个完整的盆地沉积记录。对该区梵净山群地层中的火山... 贵州梵净山地区地层出露完整,构造关系清楚,是研究江南造山带西南段构造演化的理想地区。该区区域角度不整合面之下地层称为梵净山群,分为7个岩性组,中部出现大量火山岩,形成一个完整的盆地沉积记录。对该区梵净山群地层中的火山碎屑岩夹层及细碎屑岩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U-Pb测年工作,结果显示,两件火山碎屑岩锆石平均U-Pb年龄分别为832Ma(铜厂组)和851Ma(余家沟组);另外两件余家沟组细碎屑岩中锆石原位U-Pb测年结果比较接近,平均年龄分别为845Ma和849Ma。结合前人数据可以比较精确限定梵净山群的沉积时限在855~815Ma之间。该时段的上限精确限定了武陵/四堡运动界面的时限,为江南造山带不同部位地质事件的合理对比、了解江南造山带地质事件的时空迁移规律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群 火山碎屑岩 锆石U-PB 江南造山带 武陵 四堡运动
下载PDF
中国元古宙地质构造格局演化对于沉积作用的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汉瑜 安延恺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3期32-37,共6页
一、五台运动对构造格局的影响五台运动表现的地区,主要是在华北的五台山区、太行山区、冀东、鲁西、豫西地区以及东北的辽东地区,其绝对年龄时限大致为22—23亿年。现已证实,经历五台运动后,华北地区的克拉通化更加明显,被认为属于中... 一、五台运动对构造格局的影响五台运动表现的地区,主要是在华北的五台山区、太行山区、冀东、鲁西、豫西地区以及东北的辽东地区,其绝对年龄时限大致为22—23亿年。现已证实,经历五台运动后,华北地区的克拉通化更加明显,被认为属于中国境内克拉通化最早与最完备的地区。在太古宙末期,华北古陆块与西部的塔里木古陆块可能相联的局面至早元古宙末期已逐渐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古宙 五台运动 克拉通化 太古宙 华北古陆 构造格局 同位素年龄 吕梁运动 四堡运动 火山岩系
下载PDF
闽赣粤交界新元古代侵入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3
作者 黄志伟 《福建地质》 2022年第2期89-101,共13页
闽赣粤交界寻乌县罗珊-武平县民主地区新发现4个新元古代岩体,岩性为花岗质、闪长质或云英闪长质片麻岩,具有过铝质S型花岗岩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特征显示,其中羊子杰岩体的成岩结晶年龄为(994±23)Ma,结合区域地质研究认... 闽赣粤交界寻乌县罗珊-武平县民主地区新发现4个新元古代岩体,岩性为花岗质、闪长质或云英闪长质片麻岩,具有过铝质S型花岗岩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特征显示,其中羊子杰岩体的成岩结晶年龄为(994±23)Ma,结合区域地质研究认为,该岩体应与同构造期的岩浆活动有关,区域上可能存在四堡运动,是闽赣粤交界的新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岩体 锆石U-PB 四堡运动 羊子杰岩体 闽赣粤交界
下载PDF
扬子区新元古代前震旦纪地层对比 被引量:42
4
作者 周传明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0-135,共16页
近年来,随着离子探针等同位素定年技术的广泛应用,华南扬子区新元古代地层确切的时间框架愈发清晰。来自四堡群、板溪群及相应地层的同位素年龄数据表明,扬子区晋宁四堡造山运动发生的时间约为8.3~8.2亿年前,持续时间可能不到10... 近年来,随着离子探针等同位素定年技术的广泛应用,华南扬子区新元古代地层确切的时间框架愈发清晰。来自四堡群、板溪群及相应地层的同位素年龄数据表明,扬子区晋宁四堡造山运动发生的时间约为8.3~8.2亿年前,持续时间可能不到10Myr。板溪群与莲沱组地层不是上下关系,二者基本上是同时异相,莲沱组比板溪群沉积起始时间稍晚。南华系(z2冰系)的底界应放在新元古代比较公认的最早的全球性冰期沉积地层的底部,在华南即长安组或江口组的底部(~720Ma)。受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的控制,扬子区从东南盆地相区往西北浅水台地相区,南华系地层厚度变小、发育越来越不完整。南华系最上部南沱组及相应地层的沉积在扬子区分布最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 晋宁-四堡运动 南华系 新元古界 扬子区
原文传递
华南新元古代玄武质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从造山运动到陆内裂谷 被引量:124
5
作者 李献华 王选策 +1 位作者 李武显 李正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2-398,共17页
华南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岩浆岩,深入了解这些新元古代岩浆岩的成因对研究区域大地构造及其在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演化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岩浆岩的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我们在系统分析华南新元... 华南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岩浆岩,深入了解这些新元古代岩浆岩的成因对研究区域大地构造及其在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演化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岩浆岩的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我们在系统分析华南新元古代玄武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玄武质岩石的原始熔体成分和熔体温度,探讨其地幔源区的组成和热结构,为其形成的构造背景提供新的约束;结合近期发表的各种地质观察资料和玄武质岩石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华南晚中元古代-新元古代中期从造山运动到陆内裂谷的地球动力学演化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玄武质岩石 四堡造山运动 板内裂谷 地幔柱 华南 罗迪尼亚超大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