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 |
魏廷格
|
《音乐研究》
|
1983 |
70
|
|
2
|
文体与风格的多种实验——四十年代小说研读札记 |
钱理群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8
|
|
3
|
真诚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 |
孙宗白
|
《外国文学研究》
|
1981 |
36
|
|
4
|
四十年代中期的上海文学 |
唐弢
|
《文学评论》
|
1982 |
35
|
|
5
|
论美澳收藏的几件商周文物 |
李学勤
|
《文物》
|
1979 |
34
|
|
6
|
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形成和发展 |
高厚永
|
《音乐研究》
|
1980 |
35
|
|
7
|
西方现代派诗与九叶诗人 |
袁可嘉
|
《文艺研究》
|
1983 |
27
|
|
8
|
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 |
乐黛云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31
|
|
9
|
《围城》的三层意蕴 |
温儒敏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32
|
|
10
|
冯至、穆旦四十年代诗歌写作的人称分析 |
姜涛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6
|
|
11
|
关于20世纪40年代大文学史研究的断想 |
钱理群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3
|
|
12
|
贺绿汀前期创作特征及其历史意义 |
谢天吉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
1983 |
21
|
|
13
|
对我国流行音乐历史的思考 |
梁茂春
|
《人民音乐》
|
1988 |
18
|
|
14
|
肖邦音乐的民族内容——纪念波兰杰出音乐家肖邦诞生一百七十周年 |
于润洋
|
《音乐研究》
|
1980 |
22
|
|
15
|
解放前的“月份牌”年画史料 |
步及
|
《美术研究》
|
1959 |
21
|
|
16
|
冯至先生对中国新诗建设的贡献──冯至先生周年祭 |
谢冕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7
|
|
17
|
现代电影观念探讨 |
郑雪来
|
《电影艺术》
|
1983 |
20
|
|
18
|
论马思聪音乐创作的历史贡献 |
梁茂春
|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1
|
|
19
|
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评老舍的《四世同堂》 |
吴小美
|
《文学评论》
|
1981 |
20
|
|
20
|
狄更斯的创作历程与思想特征 |
杨耀民
|
《文学评论》
|
1962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