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字构形研究述评
1
作者 王应龙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8-50,共3页
汉字构形研究始于"六书",徐锴的"六书三偶说"上承"六书",下启"四体二用说",推动汉字构形研究深入发展;受"体用说"影响,20世纪30年代,唐兰从汉字结构本身出发创制"三书说"... 汉字构形研究始于"六书",徐锴的"六书三偶说"上承"六书",下启"四体二用说",推动汉字构形研究深入发展;受"体用说"影响,20世纪30年代,唐兰从汉字结构本身出发创制"三书说",使汉字构形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80年代,裘锡圭基于汉字的实际完善了陈梦家的"三书说",提出的"新三书说"一直被学术界所推崇;90年代,相继有新的构形理论产生,反响大的有詹鄞鑫的"新六书说"、张玉金的"结构模式说"、王宁的"部件说",分别代表了汉字构形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形 六书 六书三偶 四体二用 三书 部件
下载PDF
朱骏声转注观的剖析——七谈“六书”的转注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中运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4-19,共6页
转注字是“六书”之一,是汉子六种表义方式之一种。它是一种字,不是一种字义。朱骏声则认为转注字就是引申义。本文对朱的转注观进行了剖析,指出:朱把文字的字义中的引申义作为转注字,是把文字这个概念和字义中的引申义这个概念等同起... 转注字是“六书”之一,是汉子六种表义方式之一种。它是一种字,不是一种字义。朱骏声则认为转注字就是引申义。本文对朱的转注观进行了剖析,指出:朱把文字的字义中的引申义作为转注字,是把文字这个概念和字义中的引申义这个概念等同起来。这是混淆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朱的转注观点是受清儒们的“四体二用”框框所囿,是脱离客观现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骏声转注观 转注例字 引申义 四体二用 表义方式
下载PDF
略论汉字构形理据的认识及其运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复刚 《贵州文史丛刊》 1992年第2期17-22,4,共7页
一几乎所有的汉字研究者都承认: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因此,揭示该系统的内部结构规律及外部功能是必然的追求目标。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或秩序称为系统的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 一几乎所有的汉字研究者都承认: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因此,揭示该系统的内部结构规律及外部功能是必然的追求目标。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或秩序称为系统的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的秩序和能力称作系统的功能。”本文的意图,是针对汉字构形中最富于民族特性的一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构形 理据性 外部功能 造字法 系统的功能 书写符号 四体二用 形符 系统的结构 据形系联
下载PDF
戴震“四体二用说”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江中柱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51-56,共6页
汉代班固、郑众、许慎倡“六书”后,历代都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阐述。清代乾嘉时期戴震创“四体二用说”,其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本文试图对“四体二用说”作一些分析,以寻求其价值与缺陷。
关键词 戴震 四体二用 “六书”理论 谐声字 段玉裁 文字 学术体系 指事 《说文》 许慎
下载PDF
从《武威汉代医简》说“转注”与“假借”——武威医简用字“六书”分析之二 被引量:4
5
作者 何茂活 《河西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10,共4页
《武威汉代医简》的用字情况大体上反映了东汉时期汉字发展和使用的基本情况,其中的一些用字实例可以充分印证"六书"中转注和假借这两种特殊的造字法则。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把握"六书"说的性质和... 《武威汉代医简》的用字情况大体上反映了东汉时期汉字发展和使用的基本情况,其中的一些用字实例可以充分印证"六书"中转注和假借这两种特殊的造字法则。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把握"六书"说的性质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汉代医简 六书 转注 假借 四体二用
下载PDF
汉字构形系统的发展与六书“转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贵元 《汉字汉语研究》 2018年第3期3-10,共8页
汉字构形的发展经历了从个体发展向群组发展的演变过程,在汉字构形的个体发展阶段仅专注于字形个体及其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在群组发展阶段则在关注字形个体及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同时,也关照字形个体之间的关系,即着力于字形群组的系... 汉字构形的发展经历了从个体发展向群组发展的演变过程,在汉字构形的个体发展阶段仅专注于字形个体及其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在群组发展阶段则在关注字形个体及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同时,也关照字形个体之间的关系,即着力于字形群组的系统化和类别化,以及对字形表现对象进行分类。"转注"是在创制个体字形的同时,考虑与其他个体字形之间关系的一种造字方式,属于造字的兼顾模式。它所形成的结果是汉字构形的系统化,从而使众多个体字形有了归类分组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构形系统 六书 转注 四体二用
下载PDF
“四体二用”说倡始者之再认识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芳芳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9-51,共3页
传统文字学上的"四体二用"说,其倡始者,学术界普遍认为是清代的戴震,戴震自己也坦然以倡始者自居。笔者通过考察认为,在戴震之前,主张"四体二用"说者大有人在,而此说之倡始者,应是元末明初的赵古则。
关键词 传统文字学 四体二用 戴震 赵古则
下载PDF
汉字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评孙雍长《转注论》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德宽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39-42,共4页
汉字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评孙雍长《转注论》黄德宽“六书”是中国传统文字学的经典理论,“转注”为“六书”之一。许慎之后,有关“转注”的代表性说法几近百家,竟无一家看法能为人们所共识。“转注”问题遂成为语言文字学乃至中... 汉字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评孙雍长《转注论》黄德宽“六书”是中国传统文字学的经典理论,“转注”为“六书”之一。许慎之后,有关“转注”的代表性说法几近百家,竟无一家看法能为人们所共识。“转注”问题遂成为语言文字学乃至中国学术史上的千古疑案。近年来虽然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字法 德宽 语言文字学 转注原体字 同意相受 中国文字学史 中国学术史 四体二用 形符 造字方法
下载PDF
章太炎的转注假借理论和他的字源学(上) 被引量:2
9
作者 汪启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51-65,共15页
前言 “转注”和“假借”都是“六书”中的一书。转注假借不明,六书难明。六书之名,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章太炎说:“或言六书始于保氏,殊无徵验。《管子·... 前言 “转注”和“假借”都是“六书”中的一书。转注假借不明,六书难明。六书之名,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章太炎说:“或言六书始于保氏,殊无徵验。《管子·轻重戊》曰:‘伏戏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经典九数见名则始保氏。保氏非作九数,知亦不作六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氏 字源 章太炎 同意相受 汉字发展 九数 造字法 四体二用 音同 同源字
下载PDF
假借臆说 第一篇 总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玉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50-61,共12页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假借正诠周官保氏教国子以六书,六书者,造字之本也。文字不越形、事、意、声,故六书之中,指事、象形、会意、形声之为造字,其事易见也,转注之同意孳乳,其为造字,亦人所易晓也。独假借以节文为造字,其事甚晦,其理似乖。...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假借正诠周官保氏教国子以六书,六书者,造字之本也。文字不越形、事、意、声,故六书之中,指事、象形、会意、形声之为造字,其事易见也,转注之同意孳乳,其为造字,亦人所易晓也。独假借以节文为造字,其事甚晦,其理似乖。故自来说假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氏 依声 四体二用 状字 令长 张行孚 节文 许书 周官 声之转
下载PDF
论戴震文字学体用观的创新意义及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道彬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62-66,共5页
自汉代"六书"问题提出至今,语言研究者大多围绕"六书"为造字方法做了不懈的探讨,但分歧也多。通过对古代语文学语境中文字、音韵、训诂三位一体的考察,并结合戴震"六书"文字体用观的推阐与运用,对"... 自汉代"六书"问题提出至今,语言研究者大多围绕"六书"为造字方法做了不懈的探讨,但分歧也多。通过对古代语文学语境中文字、音韵、训诂三位一体的考察,并结合戴震"六书"文字体用观的推阐与运用,对"四体二用"问题再做历史解读,以突出戴震文字学理论的深远影响及其对今天语言学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文字体用观 四体二用 创新与影响
下载PDF
五谈六书的转注——同姜亮夫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中运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7-11,共5页
姜亮夫先生的《古文字学》对六书的转注,有独到的见解,读后很受启发。姜先生对清儒们“四体二用”的偏见,持反对的态度。他说“有人率性把转注当为文字之用,以与象形等四体,作为造字法者相对立,到也不失为快刀斩乱麻的手法。但这不是乱... 姜亮夫先生的《古文字学》对六书的转注,有独到的见解,读后很受启发。姜先生对清儒们“四体二用”的偏见,持反对的态度。他说“有人率性把转注当为文字之用,以与象形等四体,作为造字法者相对立,到也不失为快刀斩乱麻的手法。但这不是乱麻,是非常有道理有条理的文字结构之一,快刀断水,抽刀而水合,斩也斩不断的。”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体二用 造字法 姜亮夫 古文字学 文字结构 同意相受 梁东汉 初文 转语 《汉语大字典》
下载PDF
万光泰《说文》研究考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民权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71,104,共8页
清代学者万光泰在音韵学研究上成就非凡,在《说文》研究上也卓有成绩。其《说文》研究,重视音韵问题,《说文》谐声与《诗经》用韵结合,是他研究汉语上古音的一个基本方法。在古音研究上,坚持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将《说文》谐声偏旁字... 清代学者万光泰在音韵学研究上成就非凡,在《说文》研究上也卓有成绩。其《说文》研究,重视音韵问题,《说文》谐声与《诗经》用韵结合,是他研究汉语上古音的一个基本方法。在古音研究上,坚持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将《说文》谐声偏旁字胪列成十九个韵部。另外,万光泰还研究了《说文》读若,从中考察汉代音韵情况。在《说文》六书研究上,提出了"四体二用"说,早于戴震研究。而从《说文》训诂出发,将其中一些语句凝练成一组组的骈偶句,也是万光泰《说文》研究的重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光泰 《说文》 谐声 读若 四体二用
原文传递
评段玉裁的转注观——六谈六书之转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中运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Z1期1-4,共4页
清代文字学家戴震、段玉裁等认为转注字就是“互训”。换言之,同义字就是转注字。影响较大的是段玉裁。他的《说文解字注》对汉字的研究是有贡献的,他为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了不少补充,也纠正了一些失误。同时也把他的转注观点塞满了... 清代文字学家戴震、段玉裁等认为转注字就是“互训”。换言之,同义字就是转注字。影响较大的是段玉裁。他的《说文解字注》对汉字的研究是有贡献的,他为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了不少补充,也纠正了一些失误。同时也把他的转注观点塞满了《说文解字注》。可惜,他的转注观点是非科学的,也不是许慎的原意。说他的转注观不科学,是由于:一,片面理解许慎的转注例字“考”和“老”的关系;二,混淆转注字和形声字的区别;三,曲解“建类一首,同意相受”的含义;四,强分“造字”与“用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同意相受 四体二用 文字学家 省声 造字法 转语 义符 造字方法 表义
下载PDF
谈《说文》中的“同意”术语与“转注”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裴梦苏 《汉字文化》 2016年第1期41-44,共4页
一、为何要重提"转注"?东汉许慎首先在其著《说文解字》卷首的《说文叙》中,为《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六书"中六项所指的具体内容给以了定义,并举出了例字。而许慎"六书说"中的"转注"历来是争议较大的。其争议较大的原因有如... 一、为何要重提"转注"?东汉许慎首先在其著《说文解字》卷首的《说文叙》中,为《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六书"中六项所指的具体内容给以了定义,并举出了例字。而许慎"六书说"中的"转注"历来是争议较大的。其争议较大的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定义含混:"建类一首,同意相授",何为"建类"?何为"同意"?这些概念都未被确切地说明,为后代学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其次,所举例字不明:"考"、"老"二字互训,然《说文》中互训的组字很多,是否都为转注关系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所以也很难从这种互训关系中发现有关"转注"的信息;再次,相关训释用语出现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代学者 文叙 组字 二字 书说 刘志基 各本作 语言义 四体二用 同意相受
原文传递
假借、形声、转注新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小刚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49-54,共6页
战国前后,人们根据汉字的构形实际,探求汉字产生的途径,发现汉字的出现情况可分为六种,即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总称“六书”。东汉的班固认为“六书”是造字的根本方式,他在《汉书·艺文志》小学类后叙中说:“古者... 战国前后,人们根据汉字的构形实际,探求汉字产生的途径,发现汉字的出现情况可分为六种,即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总称“六书”。东汉的班固认为“六书”是造字的根本方式,他在《汉书·艺文志》小学类后叙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礼》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后来,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六书”提出了最早的界说并举了例子:“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拘。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部件 造字法 象事 保氏 假借法 武信 假借字 四体二用 同音借用 表声
下载PDF
浅说汉字的构形
17
作者 罗智强 《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教师适用)》 2009年第11期72-74,共3页
汉字构形研究始于汉代“六书”说。南唐徐错的“六书三耦说”上承“六书”,下启戴震“四体二用说”,推动汉字构形研究深入发展。受“四体二用说”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唐兰从汉字结构本身出发创立“三书说”,使汉字构形研究取得了... 汉字构形研究始于汉代“六书”说。南唐徐错的“六书三耦说”上承“六书”,下启戴震“四体二用说”,推动汉字构形研究深入发展。受“四体二用说”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唐兰从汉字结构本身出发创立“三书说”,使汉字构形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80年代,裘锡圭基于汉字的实际完善了陈梦家的“三书说”,提出的“新三书说”一直被学术界所推崇。90年代,相继有新的构形理论产生,影响较大的有詹鄞鑫的“新六书说”、张玉金的“结构模式说”、王宁的“部件说”,分别代表了汉字构形研究的不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形 六书 六书三耦说 四体二用 三书
下载PDF
古汉语“六书”教学的思考
18
作者 商中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1-14,10,共5页
“六书”是古汉语文字部分教学的必讲内容,然就现行《古代汉语》的数种教材来看,对“六书”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存在着待商榷的问题;而从反馈回来的信息看,教学方法上存在着更大的问题.下面分从几个方面谈谈十几年来教学过程中的感受.
关键词 “六书” 古汉语 六书说 四体二用 《汉书·艺文志》 现代汉字 文字学 造字法 教学方法 指事字
下载PDF
“声符表义”说与索绪尔的“音响形象”理论——论声音的联想性
19
作者 冯蒸 《汉字文化》 CSSCI 1992年第4期34-39,共6页
安子介先生在《我对汉字的看法》一文中说:“汉字能使人起联想,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论断。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理解汉字的造字理论,推进现有的汉字认识水平,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表义 联想性 音响形象 安子介 造字法 语言义 四体二用 语言文字学 使人 普通语言学
原文传递
对《合音词与“六书”》的商榷
20
作者 庆年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32-33,共2页
《九江师专学报》去年第四期发表了文西同志的《合音词与“六书”》一文。该文意欲对合音词的内在规律作一番深入的探索,求得对它的进一步认识。作者的首意无疑是值得赞同的。然而通览全文,颇有疑窦。特提出来向作者、读者求教。文西同... 《九江师专学报》去年第四期发表了文西同志的《合音词与“六书”》一文。该文意欲对合音词的内在规律作一番深入的探索,求得对它的进一步认识。作者的首意无疑是值得赞同的。然而通览全文,颇有疑窦。特提出来向作者、读者求教。文西同志的文章一开头就指出:“汉语传统造字方法就是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表面看,合音词不属六书的任何一种;深入去看,它又没有完全脱离六书的基本模式和范畴。它是六书的一种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音词 九江师专 造字方法 表词 四体二用 假借字 方言口语 语音变异 令长 书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