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仿制石权杖头的实验考古及相关问题探讨
- 1
-
-
作者
温成浩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出处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
文摘
实验考古是了解人类早期技术过程的重要途径。对出土遗物的模拟复原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制作过程及能量消耗。本文通过对石权杖头的实验仿制,重建了此类器物的制作技术和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选取、各类工具的使用,获取了制作此类石器消耗时间的量化指标,为理解石器加工技术流程和器物价值体系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石权杖头
实验考古
工艺流程
能量消耗
器物价值
-
Keywords
Stone mace head
Experimental archacology
Technical sequence
Energetic expenditure
Object value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基于关中村落中农用性器物价值与保护策略研究
- 2
-
-
作者
赵玉龙
金世杰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2年第2期84-87,共4页
-
基金
西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安美丽宜居乡村营建与乡土建筑空间支撑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S10)。
-
文摘
界定了器物的研究范畴,归纳出农用性器物的特征及代表。论述了国内外研究由物质遗产向非物质遗产的转变过程、政策支撑与保护发展的历史走向,解读了传统村落农用性器物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同聚落文化的纽带作用,反思了当下关中村落农用性器物所面临的文化地域性缺失等问题,通过对历史研究提出了直接式保护策略、间接式保护策略和环境式保护策略,以资旨在重新审视器物在当代社会所赋予的乡土使命。
-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用性器物
器物价值
器物保护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古新丝路视域下的中巴伊土国际通道文化价值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王成福
黄承锋
-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50,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巴伊土国际通道多边战略价值及风险评估研究"(16AGJ00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中巴伊土(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国际运输通道作为"设施联通"的先行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骨架,其实质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与发扬,研究该通道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从文化的视角挖掘交通通道的软实力。东汉—贵霜—安息—罗马与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在古新丝路上交相辉映,故而通过古新丝路的对比,从通道的器物文化价值、制度文化价值、载体文化价值三方面剖析通道的文化价值,既可以借古明今,又可以继往开来。
-
关键词
中巴伊土
国际通道
器物文化价值
制度文化价值
载体文化价值
-
Keywords
CPIT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cultural value of material objects
cultural valueof systems
cultural value of carriers
-
分类号
G115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