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素质课课练——再提升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发栋 《青少年体育》 2017年第9期105-106,共2页
目前,在新高考(选考、学考)的背景下和学生现有的体质基础上,如何再提升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成为探索高中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稳步、持续发展的关键。1核心概念1.1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中,在中枢神经调... 目前,在新高考(选考、学考)的背景下和学生现有的体质基础上,如何再提升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成为探索高中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稳步、持续发展的关键。1核心概念1.1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中,在中枢神经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功能综合表现出的各种机能能力。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素质 体质健康水平 中学生体质 器官系统功能 选考 神经调节 耐力素质 目标达成 运动负荷 折返跑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患者尿蛋白/肌酐比值血常规D-二聚体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聂洁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91-93,共3页
妊娠高血压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此疾病可累及心、脑、肾等多个重要脏器,引起母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异常,并使早产、剖宫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增加,引发孕产妇心脑血管意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甚... 妊娠高血压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此疾病可累及心、脑、肾等多个重要脏器,引起母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异常,并使早产、剖宫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增加,引发孕产妇心脑血管意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母婴死亡[1]。探讨妊娠高血压中常见指标改变,以及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有助于对疾病的评估和预测妊娠结局。本研究拟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尿蛋白/肌酐比值(ACR)、血常规、D二聚体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妊娠高血压 不良妊娠结局 胎盘早剥 心脑血管意外 胎儿窘迫 器官系统功能 胎儿生长受限
下载PDF
前言——中药多糖抗衰老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飞 王佳贺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17-218,共2页
中药多糖是从中草药中提取的一类活性多糖,是黄精、菟丝子、灵芝、枸杞、甘草、沙棘、当归等中药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衰老是多器官系统功能退化的复杂生理过程,具体机制目前仍未明晰。当前人口老龄化进程飞速发展,与之伴随的... 中药多糖是从中草药中提取的一类活性多糖,是黄精、菟丝子、灵芝、枸杞、甘草、沙棘、当归等中药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衰老是多器官系统功能退化的复杂生理过程,具体机制目前仍未明晰。当前人口老龄化进程飞速发展,与之伴随的是劳动人口的减少和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与公共卫生负担,迫切需要有效的抗衰老手段。中药多糖因其抗氧化、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等功效,在抗衰老研究中倍受关注,明确中药多糖抗衰老的药理机制,进而发掘抗衰老临床干预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多糖 疾病患病率 器官系统功能 抗衰老 药理机制 临床干预 公共卫生 菟丝子
下载PDF
第一讲 运动后尿液成分的改变及其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华明 《浙江体育科学》 1991年第2期59-68,32,共11页
人体为了维持生命活动的进行,必须依赖于体内的物质与能量代谢,当人体从安静状态进入运动状态时,体内的物质与能量代谢必须相应加强,以满足运动的需要。人体供能系统的能力是制约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运动代谢的研究是运动医... 人体为了维持生命活动的进行,必须依赖于体内的物质与能量代谢,当人体从安静状态进入运动状态时,体内的物质与能量代谢必须相应加强,以满足运动的需要。人体供能系统的能力是制约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运动代谢的研究是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物学领域的一个热点。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运动代谢的重要条件;而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又是体内各个器官系统功能整合的结果,其中,肾脏的泌尿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成分 运动负荷 肌红蛋白尿 安静状态 运动强度 器官系统功能 运动医学 内环境 体育科学 滤过膜
下载PDF
前言——遗传学研究为老年心身疾病提供诊治新思路
5
作者 袁勇贵 张羽博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33-434,共2页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引发的躯体疾病以及躯体疾病引发的心理障碍[1]。心身疾病涉及的疾病种类涵盖各个系统器官,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老年人群身体免疫力普遍低下,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退化,内环境和身体...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引发的躯体疾病以及躯体疾病引发的心理障碍[1]。心身疾病涉及的疾病种类涵盖各个系统器官,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老年人群身体免疫力普遍低下,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退化,内环境和身体机能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易受到快节奏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因而更加容易罹患心身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疾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系统器官 器官系统功能 心身疾病 老年人群 遗传学研究 疾病种类
下载PDF
编委推荐
6
作者 谭生军 张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5-1086,共2页
Nature|破解灵长类脊髓衰老之谜脊髓作为连接大脑和周围神经的重要桥梁,支配着全身各种运动功能,其中运动神经元是脊髓中对衰老最为敏感的关键细胞类群,脊髓的老化可能导致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然而脊髓衰老的标志物及背后分子机制并不... Nature|破解灵长类脊髓衰老之谜脊髓作为连接大脑和周围神经的重要桥梁,支配着全身各种运动功能,其中运动神经元是脊髓中对衰老最为敏感的关键细胞类群,脊髓的老化可能导致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然而脊髓衰老的标志物及背后分子机制并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课题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一群全新的在年老的灵长类动物脊髓中特异存在的几丁质酶CHIT1阳性小胶质细胞亚型,并将其命名为新型小胶质细胞(AIMoN-CPM)(2023年10月31日在线发表,doi:10.1038/s41586-023-0678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系统功能 小胶质细胞 灵长类动物 运动神经元 中国科学院 周围神经 分子机制 标志物
下载PDF
习练太极拳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7
作者 秦巍 《少林与太极》 2023年第3期38-40,共3页
进入后疫情时代,人们更加关注健康。而太极拳兼具竞技、健身、娱乐、表演、防病、疗疾、延年益寿等功能,可以满足人们不同需求,因此深受群众喜爱。科学证明,习练太极拳,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提高器官系统功能,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身... 进入后疫情时代,人们更加关注健康。而太极拳兼具竞技、健身、娱乐、表演、防病、疗疾、延年益寿等功能,可以满足人们不同需求,因此深受群众喜爱。科学证明,习练太极拳,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提高器官系统功能,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循环 太极拳 习练 器官系统功能 健身 免疫力 延年益寿 抵抗力
下载PDF
腹腔高压的外科学诊治进展
8
作者 孙进 许利剑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05-510,共6页
因严重创伤和感染所导致的腹部损伤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症,而腹腔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则是这类危重症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这类患者不但会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还会继发循环、呼吸、消化等多器官系统功能紊... 因严重创伤和感染所导致的腹部损伤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症,而腹腔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则是这类危重症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这类患者不但会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还会继发循环、呼吸、消化等多器官系统功能紊乱,若病情进一步进展,则可能出现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功能衰竭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腹腔高压 器官系统功能 外科学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危重症 严重创伤
原文传递
早诊早治,享受“无痛”生活
9
作者 张建海 《家庭用药》 2021年第9期6-7,共2页
尽管大家都很讨厌疼痛的感觉,但疼痛也是我们身体的一种防御功能,是身体主动给我们传递的危及健康的信号疼痛的出现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预警,进而引发机体躯体运动性反应和自主神经内脏性反应在内的保护性反应。当然,疼痛这种主观... 尽管大家都很讨厌疼痛的感觉,但疼痛也是我们身体的一种防御功能,是身体主动给我们传递的危及健康的信号疼痛的出现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预警,进而引发机体躯体运动性反应和自主神经内脏性反应在内的保护性反应。当然,疼痛这种主观感受同时带给我们极大的痛苦体验,长期严重的疼痛更会直接导致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因此,我们倡导--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病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疼痛总是难以完全避免。那疼痛到底是什么呢?根据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对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性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反应 器官系统功能 早诊早治 组织损伤 防御功能 自主神经 痛苦体验 主观感受
原文传递
关注老年综合征
10
作者 董碧蓉 《晚霞》 2016年第15期55-56,共2页
随着增龄及各器官系统功能的逐渐老化(尤其躯体和精神系统),在老年人中会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这些症状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显著缩短预期寿命。这种由多种原因或多种疾病造成的非特异性的同一... 随着增龄及各器官系统功能的逐渐老化(尤其躯体和精神系统),在老年人中会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这些症状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显著缩短预期寿命。这种由多种原因或多种疾病造成的非特异性的同一临床表现或问题概括为老年综合征。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包括易跌倒、褥疮、疼痛、失眠、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性尿失禁、便秘、老年营养不良、晕厥和眩晕、谵妄、睡眠障碍、听力障碍、抑郁症和衰弱综合征等,它们与传统临床医学提到的综合征或者疾病有着本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系统功能 睡眠障碍 听力障碍 郁症 生活质量 非特异性症状 精神系统 疾病诊断 特异性 老年问题
下载PDF
调节“体质”之药膳茶饮
11
作者 石劢 站酷海洛(图) 《中老年保健》 2020年第8期32-34,共3页
提到"体质",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便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里的体质指"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中,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 提到"体质",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便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里的体质指"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中,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机体能力。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虽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但与后天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合理膳食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素质水平 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 合理膳食 先天遗传因素 器官系统功能 中枢神经 体质
下载PDF
耐力素质的生理基础
12
作者 马树勋 《体育师友》 1981年第4期20-21,23,共3页
人体在运动时肌肉活动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软等基本能力,统称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的发展是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提高的综合表现。在体育运动中,通常说的耐力,是指一般耐力素质而言,也就是人体能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人体在运动时肌肉活动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软等基本能力,统称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的发展是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提高的综合表现。在体育运动中,通常说的耐力,是指一般耐力素质而言,也就是人体能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包括心血管的耐力) 耐力是各项运动竞技能力的基本因素,是竞赛中决定取得优秀运动成绩的关键素质。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不好,在训练或竞赛中就会很快出现疲劳,表现出肌肉活动不协调、反应慢,灵敏性降低,动作速度下降,判断能力差等现象,对运动成绩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素质 肌肉活动 运动成绩 器官系统功能 有氧代谢 运动竞技 身体素质 肌肉耐力 纤维类型 人体能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复苏治疗时的液体选择 被引量:9
13
作者 杜斌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374-1376,共3页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复苏治疗 液体选择 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毛细血管 微循环
原文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并感染的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业晨 秦仁义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5年第6期371-372,共2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特殊的炎症性疾病,除胰腺和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外,还伴随全身炎症特征的系统性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风险.目前AP发病率为5~ 80/10万,同时伴随着较高病死率.疾病的早期发生在胰...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特殊的炎症性疾病,除胰腺和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外,还伴随全身炎症特征的系统性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风险.目前AP发病率为5~ 80/10万,同时伴随着较高病死率.疾病的早期发生在胰腺的内部和周围区域暴发的急性炎症反应,导致如肺、肾、肝等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手术治疗 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炎症性疾病 器官功能障碍 外科 感染 坏死
原文传递
腹腔高压的诊疗体会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丽宝 张国磐 《实用医技杂志》 2016年第3期279-280,共2页
腹腔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12 mmHg (1 mmHg=0.133 kPa),此时往往伴有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当IAP进一步升高至20 mmHg以上,并伴有器官功能障碍时... 腹腔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12 mmHg (1 mmHg=0.133 kPa),此时往往伴有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当IAP进一步升高至20 mmHg以上,并伴有器官功能障碍时,称之为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 IAH及ACS为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常见危重症,由于其可影响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病死率较高。腹腔高压症/腹腔间室综合征(IAH/ACS)在ICU危重患者中发生率分别为35%和5%,被看作独立的死亡危险因素;IAH终将发展为ACS、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直至死亡。 ACS发展迅速、预后较差,需要医护人员有充分的认识,并及时发现、认真处理,始能获得有效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高压症 HYPERTENSION 腹腔间室综合征 ICU危重患者 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死亡危险因素 器官功能衰竭 诊疗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腹内压实时检测及其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谦 张少波 +3 位作者 陈一杰 李响 施建设 张诚华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63-864,共2页
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compartmentsyndrome,ACS)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pressure,IAP)升高所引起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多发于腹部创伤及腹腔大手术后[1]。肝移植是术后最容易并发ACS的手术之一,如不... 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compartmentsyndrome,ACS)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pressure,IAP)升高所引起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多发于腹部创伤及腹腔大手术后[1]。肝移植是术后最容易并发ACS的手术之一,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将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ACS发病隐匿,诊断主要靠IAP监测,我们尝试对术后患者运用低顺应性毛细测压方法,并将结果与膀胱内压法[2]进行比较,以评价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后 实时检测 腹腔间隙综合征 腹内压 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术后患者 腹腔内压力 腹部创伤
原文传递
冠状病毒疾病2019发病机制若干热点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10期753-758,共6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所致冠状病毒疾病2019(COVID-19)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OVID-19传染性强,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呼吸道感染和多器官系统功能损害。COVID-19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我们推测SARS-CoV-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所致冠状病毒疾病2019(COVID-19)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OVID-19传染性强,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呼吸道感染和多器官系统功能损害。COVID-19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我们推测SARS-CoV-2直接致宿主靶细胞损伤及机体免疫炎症反应紊乱可能是COVID-19的主要致病机制。本文基于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对COVID-19发病机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 冠状病毒疾病2019 致病机制 呼吸道感染 器官系统功能损害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综合诊治(附36例报告)
18
作者 张宏义 党介一 王凯杰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7年第4期6-7,共2页
报告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36例。30例在伤后24小时内行颅脑损伤手术治疗。颅脑损伤术前均经CT诊断。作者结合文献对颅脑损伤后发生MODS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了讨论。认为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MODS死亡率的关键在... 报告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36例。30例在伤后24小时内行颅脑损伤手术治疗。颅脑损伤术前均经CT诊断。作者结合文献对颅脑损伤后发生MODS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了讨论。认为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MODS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对该病的早期防治。正确的营养代谢支持、有效地控制感染、恢复氧交换、确保重要器官的有效灌注量是治疗MODS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障碍 诊治 MODS 营养代谢支持 颅脑损伤后 手术治疗 CT诊断 临床特点 早期防治 控制感染 重要环节 死亡率 灌注量
全文增补中
重症眶周蜂窝织炎1例
19
作者 彭洋 陈喜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4-296,共3页
1 病历摘要患儿男,14岁。因双眼睑红肿伴疼痛、发热2 d就诊。患儿2 d前右侧眼睑及眶周皮肤红肿疼痛,迅速累及对侧,眼睑出现破溃,伴发热,最高T 40℃。红肿区域逐渐扩大至面部、颈部及胸部皮肤。睁眼困难,视物清楚,自觉恶心,否认呕吐。患... 1 病历摘要患儿男,14岁。因双眼睑红肿伴疼痛、发热2 d就诊。患儿2 d前右侧眼睑及眶周皮肤红肿疼痛,迅速累及对侧,眼睑出现破溃,伴发热,最高T 40℃。红肿区域逐渐扩大至面部、颈部及胸部皮肤。睁眼困难,视物清楚,自觉恶心,否认呕吐。患儿自述发病前右眼眶下方皮肤有一疖肿,曾抓挠挤压。否认特殊食物、药物服用史,否认患处皮肤特殊接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织炎 眶周 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儿童
下载PDF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评估危重息儿病情与预后的作用
20
作者 黄宇戈 敖当 +2 位作者 陈庆海 谭建新 陈铭珍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4年第15期1290-1292,共3页
目的:用新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评估我院危重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与预后,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11例危重患儿于入院第1、3、7d同时作我国的小儿危重评分、国外的小儿死亡危险(PRISM)评分及评估器官系统功能衰竭情况。结果... 目的:用新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评估我院危重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与预后,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11例危重患儿于入院第1、3、7d同时作我国的小儿危重评分、国外的小儿死亡危险(PRISM)评分及评估器官系统功能衰竭情况。结果:存活和死亡组的小儿危重评分、PRISM评分,在入院的1、3、7d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将小儿危重评分从高至低分为~100、~80、~70三组,代表病情非危重、危重、极危重,将PRISM评分从低至高分为0~、11~、21~三组,代表死亡危险低、中、高,二种评分各组间病死率均有显著的差异(P<0.01)。小儿危重评分与PRISM评分和器官系统功能衰竭呈高度负相关。小儿危重评分越低,发生器官系统功能衰竭的越多,MSOF发生率越高(P<0.001),存活和死亡组间,小儿危重评分与发生脏器功能衰竭的数目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结论:小儿危重评分和PRISM评分均可客观、有效地评估病情和预后,小儿危重评分与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评估着重点不同,二者各有优势,在评估病情与预后上,可以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器官系统功能衰竭 病情评估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