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柽柳属植物镜下器官特征描述及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冯缨 尹林克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40-45,共6页
新疆柽柳属植物为新疆重要的固沙植物 ,有 18种 1变种。面积大 (553万hm2 ) ,分布广。由于花器小不易观察 ,种间易杂交 ,使本属植物成为有花植物中分类最为困难的属之一。为精确分类 ,为该属植物分类提供解剖学依据 ,本实验将新疆的 14... 新疆柽柳属植物为新疆重要的固沙植物 ,有 18种 1变种。面积大 (553万hm2 ) ,分布广。由于花器小不易观察 ,种间易杂交 ,使本属植物成为有花植物中分类最为困难的属之一。为精确分类 ,为该属植物分类提供解剖学依据 ,本实验将新疆的 14种柽柳植物的叶、花、种子等器官在解剖镜下放大二十倍 ,进行观察描述 ,并对关键特征拍照。总结出结构典型、特征稳定、专属性强的识别特征 ,且易掌握、好记忆 ,使种间性状的相识性明显区分开来。以多层次多角度反映出种的全貌。研究结果为近缘植物分类提供了新的证据和建议 ,一些器官描述提出质疑 ,以供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属 器官特征 分类 固沙植物
原文传递
独值特征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志洁 《当代语言学》 CSSCI 1995年第1期5-13,共9页
特征架构理论(feature geometry,亦称“特征几何学”,见Wang,H.J.1994)是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音系理论,其中心思想是把用以标音的区别性特征分门归类,组成一个树形的结构,即本文所指的特征架。近十年来,围绕这个特征架的结构、内容,... 特征架构理论(feature geometry,亦称“特征几何学”,见Wang,H.J.1994)是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音系理论,其中心思想是把用以标音的区别性特征分门归类,组成一个树形的结构,即本文所指的特征架。近十年来,围绕这个特征架的结构、内容,及在整个背系表征系统中的功能,特别是涉及到羡余特征(redundant features)的处理及相应发展起来的所谓“空特征理论”(underspecification,译法参见Chung,R.F.1993),国外,尤其是北美的音系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探讨的内容除了架构上应设哪些特征,特征与特征之间有哪些依存和从属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结构 北京话 发音器官 架构理论 生成音系学 特征 器官特征 部位特征 元音 普遍语法
原文传递
“性爱”的美学
3
《健康大视野》 2004年第9期44-45,共2页
“性爱”实在是一件令人期待又怕受伤害的事,在享受性爱的欢愉之时,可别忽略了性爱的美学细节,以免让伴侣留下负面的感觉。男女都是用爱来塑造世界,情爱是性爱的基础,没有情爱,性爱只是空中楼阁。相反,没有和谐的性爱,惰爱便是纸上谈兵。
关键词 美学 享受性 女性美 性伴侣 器官特征 口腔气味 生理反应 事先告知 朦胧美 强迫者
下载PDF
暗紫贝母花器官特征及有性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垣 徐博琼 +3 位作者 郭凤霞 白刚 张荩凤 张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8,共9页
采用田间试验与显微镜检相结合的方法,对漳县人工栽培的暗紫贝母花器构造和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其花器官特征和有性繁育系统,为暗紫贝母的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经鳞茎播种栽培3年的暗紫贝母植株单花顶生,偶见2花,花两性... 采用田间试验与显微镜检相结合的方法,对漳县人工栽培的暗紫贝母花器构造和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其花器官特征和有性繁育系统,为暗紫贝母的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经鳞茎播种栽培3年的暗紫贝母植株单花顶生,偶见2花,花两性,初现花蕾绿色,花暗紫色,有淡黄色格纹,开花期5-6月,单花寿命6~8d,花钟形,同被花,花被6,2轮,离生雄蕊6枚,5枚紧围雌蕊,1枚外围,子房上位,柱头3裂,短裂片外露,毛状有分泌物。开花前柱头高于雄蕊,开放后雄蕊高出柱头,开花当天花粉量最大,活力最高并维持3d时间。花被长1.5cm的绿蕾柱头已具较强可受性。花药开裂与强柱头可受性同步,但后者持续期更长(6d以上)。单花花粉数约6000粒、胚珠数在160颗以上,花粉胚珠比(P/O)37.5,杂交指数(OCI)为4。传粉媒介为风媒和虫媒,访花者为蜂类、蝇类和蜘蛛,但数量极少,有性繁育系统应属于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紫贝母 器官特征 花粉活力 柱头可受性 繁育系统
下载PDF
新疆野杏开花物候与花器官对海拔的响应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传超 周伟权 +4 位作者 石荡 蒋南林 唐莹莹 刁永强 刘立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89-797,共9页
新疆野杏(Prunus armeniaca Lam.)是天山野果林的优势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与资源价值。野果林的生境条件与其分布及生长密切相关。为了明确新疆野杏在不同海拔下的开花物候与花器官变化规律,于2021年3月—4月,选择新疆新源县吐尔根杏花沟... 新疆野杏(Prunus armeniaca Lam.)是天山野果林的优势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与资源价值。野果林的生境条件与其分布及生长密切相关。为了明确新疆野杏在不同海拔下的开花物候与花器官变化规律,于2021年3月—4月,选择新疆新源县吐尔根杏花沟野杏林为研究区,在野杏集中分布的1000—1500m的山地,由低到高划分Ⅰ—Ⅴ级海拔梯度设置样地,监测环境条件,对野杏群体开花物候期与花器官发育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新疆野杏群体开花物候期历时32d左右,各海拔梯度最长相差2d,第Ⅰ级与第Ⅱ级海拔的开花物候期差异不明显,其他海拔梯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开花最晚的第Ⅴ级比最早的第Ⅰ级晚9d,但群体开花期长4d,海拔梯度与开花物候期呈显著正相关,而温度与开花物候期呈显著负相关;(2)新疆野杏的花萼长度和宽度、子房高度和宽度均是第Ⅱ级海拔的最大;花冠直径、花瓣纵径和横径均是第Ⅰ级的最大,花药长度和宽度均是第Ⅳ级的最大;花柱长度是第Ⅴ级的最大。海拔与花的外部器官、雌蕊呈显著负相关,与雄蕊呈显著正相关;光照强度与花的外部器官、雌蕊呈显著负相关;(3)新疆野杏开花期气候因子,第Ⅳ级、第Ⅴ级与第Ⅰ级存在显著差异,海拔梯度与湿度、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新疆野杏群体开花物候期历时约32d,随海拔升高,野杏林地光照强度增强,温度降低,湿度增大;野杏开花物候期推迟,开花期历时增长,每升高100m,开花期推迟约1.8d;野杏花雄蕊发育逐渐增大,雌蕊和花的外部器官发育逐渐减小,是新疆野杏对海拔变化的适应性。研究结果可以为野杏种群分布适应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杏 海拔 开花物候期 器官特征 气候因子
下载PDF
日本晚樱花器官特征基因ClAP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志雄 王莹 +2 位作者 吕小蒙 陆海 李凤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9-654,共6页
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和3′RACE技术,从日本晚樱(Prunus lannesiana)中克隆得到了1个AP1同源基因ClAP1的cDNA全长。其cDNA全长1005bp,包括1个编码238个氨基酸共717bp的开放阅读框。序列比对和分子系统发生分析表明,ClAP1是拟南芥的AP1同源基... 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和3′RACE技术,从日本晚樱(Prunus lannesiana)中克隆得到了1个AP1同源基因ClAP1的cDNA全长。其cDNA全长1005bp,包括1个编码238个氨基酸共717bp的开放阅读框。序列比对和分子系统发生分析表明,ClAP1是拟南芥的AP1同源基因,其蛋白质的C末端具有一个保守的euAP1模体。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ClAP1在3个日本晚樱品种‘大岛’、‘一叶’和‘普贤像’的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中均有表达,在叶中不表达,属参与花发育的转录因子,但其表达模式与拟南芥的AP1有一定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花 日本晚樱 MADS-BOX基因 器官特征决定基因 花发育
原文传递
蓝花楹开花特性及其花器官构造特征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青 刘月婷 +1 位作者 李帆 石锦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2-45,共4页
以生长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内两个不同地点的蓝花楹为材料,对其开花特性及花器官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蓝花楹在温江地区存在一年两花现象,即5~6月为花期Ⅰ,8~10月为花期Ⅱ,花期Ⅰ的花量大于花期Ⅱ。同时,对蓝花楹的花序和花器官... 以生长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内两个不同地点的蓝花楹为材料,对其开花特性及花器官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蓝花楹在温江地区存在一年两花现象,即5~6月为花期Ⅰ,8~10月为花期Ⅱ,花期Ⅰ的花量大于花期Ⅱ。同时,对蓝花楹的花序和花器官构造进行了观察与描述,旨在为今后蓝花楹在园林植物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楹 开花特性 器官特征 成都温江
下载PDF
肋柱花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旭新 巴根那 +1 位作者 杨恒山 张淑娟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93-1401,共9页
以肋柱花[Lomatogonium rotatum(L.)Fries ex Nym.]为材料,通过野外定点观察其花器官形态特征、开花动态和传粉昆虫,并采用花粉活力、柱头可授粉性、花粉/胚珠比(P/O)与杂交指数(OCI)估算及人工控制授粉等方法对其繁育系统进行测定。结... 以肋柱花[Lomatogonium rotatum(L.)Fries ex Nym.]为材料,通过野外定点观察其花器官形态特征、开花动态和传粉昆虫,并采用花粉活力、柱头可授粉性、花粉/胚珠比(P/O)与杂交指数(OCI)估算及人工控制授粉等方法对其繁育系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肋柱花单花花期6~7 d,单花开放分为花蕾期、初开期、盛开期、衰落期和凋落期,整个开放过程中柱头始终高于花药,开花后2~3 d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较强;(2)花粉/胚珠比(P/O)为551.02,杂交指数(OCI)为4,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以蓟马为主要传粉媒介;去雄后套袋不授粉,果实结籽率为0,说明不存在无融合生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柱花 器官特征 开花动态 繁育系统
原文传递
APETALA1启动子驱动AtIPT4在转基因拟南芥中表达导致花和花器官发育异常 被引量:7
9
作者 于明明 李兴国 张宪省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8,共10页
细胞分裂素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花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APETALA1(AP1)特异启动子在花分生组织和第1、2轮花器官中表达细胞分裂素合成酶(isopentyl transferase,IPT)基因IPT4,研究细胞分裂素对... 细胞分裂素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花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APETALA1(AP1)特异启动子在花分生组织和第1、2轮花器官中表达细胞分裂素合成酶(isopentyl transferase,IPT)基因IPT4,研究细胞分裂素对花和花器官发育的影响。在pAP1::IPT4转基因植株中出现了花密集和花器官数目增多等现象。原位杂交和GUS组织染色结果发现,在pAP1::IPT4转基因植株中,花分生组织特征决定基因LEAFY(LFY)与花器官特征决定基因AP1、PISTILLATA(PI)和AGAMOUS(AG)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在拟南芥中表达pAP1::IPT4影响其花和花器官的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细胞分裂素 花发育 器官特征决定基因 LEAFY基因
下载PDF
6个杂交杏李品种开花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亚心 张嘉嘉 +2 位作者 杨绍彬 唐骏 王迎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90,共7页
【目的】系统了解杂交杏李(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开花的生物学特性,为杏李育种改良及高效栽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杂交杏李6个主栽品种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帝、风味皇后、味王和味厚为试验材料,观测其开花物候期,并... 【目的】系统了解杂交杏李(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开花的生物学特性,为杏李育种改良及高效栽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杂交杏李6个主栽品种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帝、风味皇后、味王和味厚为试验材料,观测其开花物候期,并观测花冠直径、花瓣数、花瓣形状、花瓣颜色、花瓣纵横径、花药数、花丝长度、花柱长度、花萼颜色、有效花率及雌蕊退化率等花器官特征,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测量花粉长度、宽度等指标,使用纤维素酶法测定花粉量,最后通过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及花粉萌发力。【结果】6个杂交杏李品种的开花期主要在3月上旬至中旬,各品种间开花物候进程存在明显差异,变异系数为0.20~0.51,以初花期变异系数最大,开花最早的风味玫瑰与最晚品种味厚时间相差11 d。6个品种的花瓣均为5瓣,呈白色椭圆形,花冠直径为17.48~20.95 mm,单花花药数为27.10~35.45枚/蕾,花丝长度为3.28~6.18 mm,花柱长度为4.72~9.33 mm,花萼颜色多为绿色,花药颜色多为暗黄色。在花粉特征方面,风味玫瑰花粉粒长度显著大于其他品种,为46.71μm;味王的花粉粒宽度最大,为26.97μm,味帝的花粉粒长度和宽度均小于其他5个品种,分别为27.13和13.34μm。单花药花粉量最大的品种是风味玫瑰,最小的品种是味帝。花粉活力最强的品种是恐龙蛋,最弱的品种是味帝,花粉管长度在0.32~2.03 mm。【结论】不同品种杂交杏李开花的生物学特性存在明显差异,生产上建议选择开花物候期相似且花粉活力高的品种搭配种植,以提高坐果率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杏李 开花物候期 器官特征 花粉特性
下载PDF
大豆B类花器官特征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作者 王曦昕 蒋炳军 +4 位作者 袁珊 武婷婷 孙石 张亮生 韩天富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大豆花器官较小且闭花授粉,导致人工杂交效率低,品种遗传基础狭窄。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APETALA3(AP3)和PISTILLATA(PI)作为花发育ABCDE模型中的B类基因,共同控制花瓣与雄蕊的形成,在花器官形态建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明确大豆中B类基... 大豆花器官较小且闭花授粉,导致人工杂交效率低,品种遗传基础狭窄。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APETALA3(AP3)和PISTILLATA(PI)作为花发育ABCDE模型中的B类基因,共同控制花瓣与雄蕊的形成,在花器官形态建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明确大豆中B类基因的进化模式,并探究其在不同大豆品种中的遗传变异,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大豆B类基因进行了基因结构、系统进化、保守基序、共线性、单倍型分析及物理性质预测等研究。结果显示:大豆基因组中11个B类基因,分别属于3个亚组,其中GmAP304(Glyma.04G027200)、GmAP306(Glyma.06G027200)、GmAP303(Glyma.03G111500)、GmAP316(Glyma.16G105600)和GmAP312(Glyma.12G118100)属于paleoAP3亚组,GmTM601(Glyma.01G169600)和GmTM611(Glyma.11G073700)属于TM6亚组,GmPI13(Glyma.13G034100)、GmPI14(Glyma.14G155100)、GmPI04(Glyma.04G245500)和GmPI06(Glyma.06G117600)属于PI亚组,且各亚组B类基因结构相对保守;大豆B类基因编码的蛋白中共有10个motif,其中motif 1、motif 4和motif 5与MADS结构域重叠。表达量数据分析显示,GmAP304、GmAP306、GmPI04、GmPI06、GmPI13、GmPI14、GmTM601和GmTM611在大豆花中有较高表达。结合单倍型分析发现,GmAP304、GmAP312、GmPI06、GmPI13和GmPI14在栽培大豆中只包含1种单倍型,比其它大豆B类基因更加保守,可能在控制花器官形成中行使更为重要的功能。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大豆花器官发育模型,进一步阐明B类基因的功能,为大豆花器官的改造提供分子靶点,对提高大豆育种效率、拓宽品种遗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APETALA3 PISTILLATA MADS-BOX 器官特征基因
下载PDF
‘辣椒杏’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静芳 廖康 +4 位作者 赵世荣 江振斌 达梦香 董胜利 杜润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1-1066,共6页
【目的】了解‘辣椒杏’开花生物学规律及特点,为‘辣椒杏’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观察‘辣椒杏’的开花物候期、花器官特征,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分析与其他品种的差异,分析其特异性。【结果】‘辣椒杏’初花期为4月初,花... 【目的】了解‘辣椒杏’开花生物学规律及特点,为‘辣椒杏’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观察‘辣椒杏’的开花物候期、花器官特征,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分析与其他品种的差异,分析其特异性。【结果】‘辣椒杏’初花期为4月初,花期持续8 d;花5瓣,花瓣卵圆形淡粉色,花粉黄色,雌蕊1枚,雄蕊31枚左右,子房上位花;雌蕊败育花比率为为23%,雌蕊退化花比率为7%;花粉萌发率为45.49%;柱头从花前2 d至花后5 d均有可授性,花后1 d可授性达到最强。【结论】‘辣椒杏’与对照杏品种花期一致;花器官存在一定比例的雌蕊败育和雌蕊退化,败育率较低;花粉活力属中等水平,花后1 d柱头可授性达到最强,是‘辣椒杏’最佳授粉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杏’ 开花物候期 器官特征 授粉 柱头可授性
下载PDF
基于花器官特征的欧洲李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琪 廖康 +3 位作者 耿文娟 刘娟 刘欢 江振斌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87-292,共6页
为探索新疆野生欧洲李与几类栽培欧洲李之间的亲缘关系,对新疆野生欧洲李、塔城酸梅、伽师酸梅和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的30个欧洲李单株花器官特征的24项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野生欧洲李与栽培欧洲李在其中22项花器官特征... 为探索新疆野生欧洲李与几类栽培欧洲李之间的亲缘关系,对新疆野生欧洲李、塔城酸梅、伽师酸梅和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的30个欧洲李单株花器官特征的24项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野生欧洲李与栽培欧洲李在其中22项花器官特征及花粉量指标上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多样性,而花冠因子、花粉量因子、花药因子、花瓣因子和花瓣-雌蕊数量因子是造成这种差异的5个主要因子。聚类分析显示,在花器官形态特征及花粉量上,野生欧洲李与伽师酸梅的关系最近,其次与大部分塔城酸梅及塔城槟子的关系比较近,而与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及其他塔城槟子的关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欧洲李 器官特征 花粉量 亲缘关系
下载PDF
西伯利亚杏花芽分化及开花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剑 于庆福 +3 位作者 王蓬锴 李家豪 王新鑫 董胜君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5-114,共10页
【目的】明确西伯利亚杏花芽分化进程,解析其开花生物学规律与特征,从而为合理调控花期、保证开花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沈阳农业大学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的5个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 【目的】明确西伯利亚杏花芽分化进程,解析其开花生物学规律与特征,从而为合理调控花期、保证开花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沈阳农业大学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的5个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进程,对花期物候、花器官特征进行观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生长素(Auxin)含量。【结果】西伯利亚杏花芽形态分化期可分为未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这6个时期,其花芽于7月中旬开始分化,至10月中旬完成分化,但5个无性系进入此6个分化时期的起始时间与持续时间均不同,且各个分化时期均存在明显的交叉重叠现象;其中,28号无性系的分化较早,且其进程较快(60 d),622号、626号进入分化的时间均较晚,但其分化进程均较快,而595号的分化时间稍晚,且其持续时间最长(79 d)。西伯利亚杏于3月中旬进入花芽膨大期,4月初进入始花期,至4月中旬花期结束,花期历时约10 d;各个无性系的开花物候进程基本一致。5个西伯利亚杏无性系花器官的形态特征均表现为:花瓣白色、不褶皱,花萼红褐色,花丝白色,花药黄色,雄蕊数量28~30个,雌蕊1个,除28号无性系的雌蕊数多于雄蕊数外,其余无性系的雌蕊数均低于其雄蕊数;622号无性系的花瓣为六瓣花,其余无性系的花瓣均为五瓣花;595号无性系的花径(2.19 cm)极显著小于其他无性系的。西伯利亚杏不同无性系间完全花比例的差异较大,各个无性系完全花比例的大小顺序为:28号(99.42%)>626号(28.59%)>622号(20.33%)>8号(13.99%)>595号(3.50%)。同一无性系不同类型果枝之间完全花比例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类型果枝上完全花比例的大小顺序为:花束状果枝(46.66%)>短果枝(32.24%)>中果枝(27.25%)>长果枝(24.84%)。28号无性系盛花期花内的吲哚-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杏 花芽分化 开花物候 器官特征 完全花比例
下载PDF
不同梨资源开花及叶片生长特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瑞 曹玉芬 +2 位作者 张莹 杨祥 聂晗宇 《果树资源学报》 2022年第2期5-12,共8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梨资源的开花物候期、花器官特征、叶片性状、叶片动态生长过程进行观察测定、对比分析,以提高梨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方法】试验于2021年3月下旬开始,研究材料均取自“梨资源圃”,对所选的22份梨资源的开花物候期... 【目的】通过对不同梨资源的开花物候期、花器官特征、叶片性状、叶片动态生长过程进行观察测定、对比分析,以提高梨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方法】试验于2021年3月下旬开始,研究材料均取自“梨资源圃”,对所选的22份梨资源的开花物候期、花器官特征、叶片动态生长过程进行定株观察,具体观察方法按《梨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要求进行,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方差分析,方差分析为独立样本t检验(P<0.05)。【结果】供试的22个梨品种萌动期主要在3月末至4月初,开花持续天数为7~14 d,各品种间的开花进程存在明显差异,变异系数为14%~53%,开花最早的孙吴山梨7号与最晚的山西杜梨1号时间相差20 d。不同梨种质资源形态性状多样性丰富,每花序花朵数和雄蕊数有显著差异,花瓣数和花药颜色无显著差异,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柄长相关性显著(P<0.05)。叶片生长趋势可大致分为两类,第1类开始时缓慢生长,后期增长也较为平缓;第2类前期快速生长,中期缓慢生长,后期逐停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花物候期 器官特征 叶片生长
下载PDF
二种性别还是五种性别?
16
《医学文选》 1997年第6期87-87,共1页
布朗大学进化遗传学和医学教授安·费斯特·史德林教授认为,在填写表格时,不应强求所有人只在“男性”或“女性”中作一决择,因为这种硬性规定忽视了其他性别的存在。事实上,人类至少有五种性别,甚至更多。 史德林认为在男女性... 布朗大学进化遗传学和医学教授安·费斯特·史德林教授认为,在填写表格时,不应强求所有人只在“男性”或“女性”中作一决择,因为这种硬性规定忽视了其他性别的存在。事实上,人类至少有五种性别,甚至更多。 史德林认为在男女性之间还有3种其他性别,包括真二性同体,既拥有睾丸又拥有卵巢;男性假二性同体,有睾丸和部分女性生殖器官特征,但无卵巢;女性假二性同体,有卵巢和部分男性外生殖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男性外生殖器官 进化遗传学 器官特征 医学教授 布朗大学 睾丸 女性生殖 无卵巢 细胞学
下载PDF
植物AP1基因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9
17
作者 丁峰 彭宏祥 +4 位作者 李鸿莉 朱建华 秦献泉 沈庆庆 何新华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年第1期85-89,共5页
AP1(APETALA1)基因属于植物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和花器官形态特征基因,在控制植物花分生组织特性与花器官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AP1基因结构、功能、表达调节及其与物种进化关系研究的新进展,并对其在果树上... AP1(APETALA1)基因属于植物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和花器官形态特征基因,在控制植物花分生组织特性与花器官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AP1基因结构、功能、表达调节及其与物种进化关系研究的新进展,并对其在果树上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1(APETALA1)基因 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 器官形态特征基因 同源基因克隆
下载PDF
果树花发育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印华 周兆德 吴志祥 《热带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64-68,共5页
花发育过程是果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受众多基因的调控。控制果树花发育过程的基因有花序分生组织特异基因、花分生组织特异基因、调控花器官形态特征基因等。本文综述这些基因在果树中的作用、表达部位和相互联系。
关键词 果树 花发育调控基因 花序分生组织特异基因 花分生组织特异基因 调控花器官形态特征基因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器官形态指标的影响分析与定量模拟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萌 张宝忠 +1 位作者 魏征 张帅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4-292,共9页
为揭示氮素对玉米生长发育中各器官形态指标的影响,构建能够模拟玉米器官形态的模型,本研究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试验,设置4个施氮处理(0 kg/hm^(2)(N1)、225 kg/hm^(2)(N2)、338 kg/hm^(2)(N3)、450 kg/hm^(2)(N4)),探究不同施氮... 为揭示氮素对玉米生长发育中各器官形态指标的影响,构建能够模拟玉米器官形态的模型,本研究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试验,设置4个施氮处理(0 kg/hm^(2)(N1)、225 kg/hm^(2)(N2)、338 kg/hm^(2)(N3)、450 kg/hm^(2)(N4)),探究不同施氮量水平下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器官形态指标(包括叶长、叶宽、节长、节间直径和叶鞘长)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作物器官形态结构模拟模型。结果表明,氮肥处理对叶长的生长影响差异显著(P<0.01),而不同叶位对叶长的影响极显著(P<0.001),氮肥处理对叶宽、玉米节间长度和茎秆直径的影响均不显著,其中,2020年各生育阶段对叶鞘长的影响差异显著(P<0.01);此外,生育阶段、氮肥处理和叶位对玉米叶鞘长的影响均不显著。构建了玉米器官尺度的模拟模型,并利用2年的试验数据分别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与验证。各器官形态指标模型模拟结果中模型模拟效率(EF)均在0.72以上,模型对叶长和叶宽模拟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值分别为7.285 cm和1.200 cm,节长、节间直径和叶鞘长的RMSE分别为1.593、0.171、1.282 cm,模型对叶长和叶宽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值分别为5.817、0.708 cm,节长、节间直径和叶鞘长的MAE分别为1.111、0.116、0.923 cm。本模型对玉米各器官发育过程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施氮量 器官形态特征 模拟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