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异体嗜铬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晚期癌痛病人的可行性
被引量:
5
1
作者
傅志俭
宋文阁
+3 位作者
毕好生
赵松云
马玲
杨茂元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09-712,共4页
目的 评价异体嗜铬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晚期癌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常规方法治疗仍不能缓解的晚期癌痛病人 10例 ,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 (n =4)经蛛网膜下腔注入体外培养 3d的细胞悬液 2ml;对照组 (n =6 )注入同体积...
目的 评价异体嗜铬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晚期癌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常规方法治疗仍不能缓解的晚期癌痛病人 10例 ,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 (n =4)经蛛网膜下腔注入体外培养 3d的细胞悬液 2ml;对照组 (n =6 )注入同体积细胞培养液。移植后继续应用阿片制剂。移植前、后观察病人的疼痛程度 (VAS法 )和阿片制剂日摄量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脑脊液儿茶酚胺和脑啡肽的浓度以及采用免疫技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抗体和补体水平。结果 与移植前比较 ,两组病人的VAS值均显著性降低 (P <0 0 5或 0 0 1) ;试验组阿片制剂日摄量移植后有显著性减少 (P <0 0 5或 0 0 1) ,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两组病人脑脊液儿茶酚胺浓度均显著性升高 (P <0 0 1) ,脑啡肽浓度均显著性降低 (P <0 0 1) ;两组病人的血清抗体、补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幅度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结论 异体嗜铬细胞移植对癌痛病人具有肯定的镇痛效果 ,且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情况下 ,免疫功能稳定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癌痛
嗜铬细胞
蛛网膜
下
腔
移植
异体
移植
原文传递
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镇痛微胶囊镇痛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初步观察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伟京
肖秀斌
+5 位作者
何立敏
苏航
达永
陈喜林
贾海威
薛毅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6期5588-5589,共2页
目的:评价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BCC移植于患者蛛网膜下腔后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腰椎穿刺术,将微胶囊按0.5×107,1.0×107,1.25×107,1.5×107/次·人4个剂量组,注入癌痛患者...
目的:评价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BCC移植于患者蛛网膜下腔后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腰椎穿刺术,将微胶囊按0.5×107,1.0×107,1.25×107,1.5×107/次·人4个剂量组,注入癌痛患者蛛网膜下腔内。结果:全组发生I,II度或轻度不良反应14例70%),其中腰腿酸痛((65%)、头晕(50%)、头痛(35%)、发热(25%)、乏力(30%)、恶心(5%)、心悸(5%),持续中位时间在0.5×107,1.0×107剂量组多为两三天,1.25×107,1.5×107剂量组多为4~11d;发生重度不良反应2例(10%),均为1.5×107剂量组,分别表现为双下肢频发抽搐、肩背部压迫感,持续2~5d,无需特殊处理可自愈。移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均无明显改变。结论:APA-BCCs微胶囊蛛网膜下腔移植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轻、安全的特点,尤其剂量低于1.5×107/次·人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微囊化
牛
肾上腺
嗜铬细胞
蛛网膜
下
腔
移植
微胶囊
镇痛
不良反应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体嗜铬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晚期癌痛病人的可行性
被引量:
5
1
作者
傅志俭
宋文阁
毕好生
赵松云
马玲
杨茂元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
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
出处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09-71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研基金! ( 3 95 70 684)
卫生部自然科研基金!( 98 1 12 9)
文摘
目的 评价异体嗜铬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晚期癌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常规方法治疗仍不能缓解的晚期癌痛病人 10例 ,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 (n =4)经蛛网膜下腔注入体外培养 3d的细胞悬液 2ml;对照组 (n =6 )注入同体积细胞培养液。移植后继续应用阿片制剂。移植前、后观察病人的疼痛程度 (VAS法 )和阿片制剂日摄量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脑脊液儿茶酚胺和脑啡肽的浓度以及采用免疫技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抗体和补体水平。结果 与移植前比较 ,两组病人的VAS值均显著性降低 (P <0 0 5或 0 0 1) ;试验组阿片制剂日摄量移植后有显著性减少 (P <0 0 5或 0 0 1) ,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两组病人脑脊液儿茶酚胺浓度均显著性升高 (P <0 0 1) ,脑啡肽浓度均显著性降低 (P <0 0 1) ;两组病人的血清抗体、补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幅度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结论 异体嗜铬细胞移植对癌痛病人具有肯定的镇痛效果 ,且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情况下 ,免疫功能稳定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晚期癌痛
嗜铬细胞
蛛网膜
下
腔
移植
异体
移植
Keywords
Chromaffin cells
Tansplantation,homologus
Subarachnoid space
Pain,intractable
Neoplasmas
分类号
R730.5 [医药卫生—肿瘤]
R441.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镇痛微胶囊镇痛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初步观察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伟京
肖秀斌
何立敏
苏航
达永
陈喜林
贾海威
薛毅珑
机构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
解放军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生理教研室
解放军总医院基础医学所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6期5588-5589,共2页
基金
国 家 八 六 三 计 划 项 目 基 金 (2002A A 216141)
军 队 "十 五 "重 点 项 目 基 金资 助 课 题 (01Z031)~~
文摘
目的:评价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BCC移植于患者蛛网膜下腔后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腰椎穿刺术,将微胶囊按0.5×107,1.0×107,1.25×107,1.5×107/次·人4个剂量组,注入癌痛患者蛛网膜下腔内。结果:全组发生I,II度或轻度不良反应14例70%),其中腰腿酸痛((65%)、头晕(50%)、头痛(35%)、发热(25%)、乏力(30%)、恶心(5%)、心悸(5%),持续中位时间在0.5×107,1.0×107剂量组多为两三天,1.25×107,1.5×107剂量组多为4~11d;发生重度不良反应2例(10%),均为1.5×107剂量组,分别表现为双下肢频发抽搐、肩背部压迫感,持续2~5d,无需特殊处理可自愈。移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均无明显改变。结论:APA-BCCs微胶囊蛛网膜下腔移植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轻、安全的特点,尤其剂量低于1.5×107/次·人更为安全。
关键词
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微囊化
牛
肾上腺
嗜铬细胞
蛛网膜
下
腔
移植
微胶囊
镇痛
不良反应
恶性肿瘤
分类号
R730.5 [医药卫生—肿瘤]
R441.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异体嗜铬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晚期癌痛病人的可行性
傅志俭
宋文阁
毕好生
赵松云
马玲
杨茂元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5
原文传递
2
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镇痛微胶囊镇痛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初步观察
张伟京
肖秀斌
何立敏
苏航
达永
陈喜林
贾海威
薛毅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