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患病异育银鲫中嗜冷黄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1
作者 姜虎成 李润波 +4 位作者 赵彦华 徐晓雁 孙梦玲 夏爱军 薛晖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04,共13页
为确定越冬期内江苏多地异育银鲫暴发性死亡的原因,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比较了健康样品和患病样品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组成的差异,分析了异育银鲫病害暴发过程中的细菌类型及特性。结果显示,在属水平上,患病样品中黄杆菌属丰度最... 为确定越冬期内江苏多地异育银鲫暴发性死亡的原因,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比较了健康样品和患病样品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组成的差异,分析了异育银鲫病害暴发过程中的细菌类型及特性。结果显示,在属水平上,患病样品中黄杆菌属丰度最高。在种水平上,患病样品中嗜冷黄杆菌的丰度最高,分别达到63.01%和61.31%,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55%。根据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结果,从患病样品体表的病灶处分离出优势病原菌NJ01,通过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16S rDNA序列比对确定NJ01菌株为嗜冷黄杆菌。人工感染NJ01菌株14 d后,1.7×10^(6)和1.7×10^(7) CFU/mL两组的死亡率达到100%,感染症状和自然发病症状一致。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病鱼的肌细胞坏死,间质中充满了淋巴细胞;肝脏中细胞溶解坏死,细胞核消融;在脾脏中发现脾细胞散在坏死,伴随着充血的症状;肾小管上皮脱落,肾间质存在大量淋巴细胞。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显示,NJ01菌株对头孢西叮、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和克拉霉素等敏感。研究表明,优势菌NJ01是致病菌,可通过扰乱机体正常的免疫和代谢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嗜冷黄杆菌在异育银鲫中的致病性,这将为大宗淡水鱼“越冬综合征”的药物防治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杆菌 扩增子分析 分离鉴定 致病性 耐药性
下载PDF
嗜冷黄杆菌及细菌性冷水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柴静茹 王荻 +3 位作者 卢彤岩 曹永生 刘红柏 李绍戊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5-761,共7页
嗜冷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是细菌性冷水病(Bacterial cold water disease,BCWD)或虹鳟鱼苗综合征(Rainbow trout fry syndrome,RTFS)的病原,主要感染鲑科鱼类幼鱼并可导致较高的死亡率,该菌地理分布广泛,亦可感染非鲑科... 嗜冷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是细菌性冷水病(Bacterial cold water disease,BCWD)或虹鳟鱼苗综合征(Rainbow trout fry syndrome,RTFS)的病原,主要感染鲑科鱼类幼鱼并可导致较高的死亡率,该菌地理分布广泛,亦可感染非鲑科鱼类并造成疾病。BCWD又称低温病,通常在3~15℃时发生流行,其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尾柄部腐蚀、皮肤溃疡、鳃苍白、脾肿大、腹水和螺旋式游泳行为等。目前,对嗜冷黄杆菌及BCW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多样性、耐药性、致病性和免疫防控等方面,而关于嗜冷黄杆菌的致病机制仍不够清晰。本文综述了嗜冷黄杆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性状、致病机制,以及BCWD的流行病学和防控技术,以期为BCWD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细菌性水病 致病性 流行病学 防控技术
下载PDF
嗜冷黄杆菌酰基-Acp去饱和酶(AAD)的序列分析和结构建模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远 茆灿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0-54,共5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与低温适应性中起到重要作用。以低温微生物嗜冷黄杆菌为对象,主要采用多重序列比对、同源建模、模型评价等生物信息学技术与方法,分析与研究了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重要相关...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与低温适应性中起到重要作用。以低温微生物嗜冷黄杆菌为对象,主要采用多重序列比对、同源建模、模型评价等生物信息学技术与方法,分析与研究了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重要相关蛋白酰基-Acp去饱和酶的序列组成与基序特征、系统进化与重要活性位点中心,模建并高评分地获得了其三维空间结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嗜冷黄杆菌等低温耐受菌与植物类物种的酰基-Acp去饱和酶的分子进化关系较近,而与其他细菌的分子进化关系较远。多序列基序分析显示,多数物种含有HxxxxH、HxxHH和HxxHH等3个组氨酸保守区,为二Fe离子结合区。Swiss-model对嗜冷黄杆菌的酰基-Acp去饱和酶进行的同源建模及其模型分析发现,其也具备与Fe离子相互作用的活性区,与Fe离子直接作用的活性位点有His114、Glu111、Glu76、His200、Glu19和Glu164,嗜冷黄杆菌的酰基-Acp去饱和酶有异于其它细菌的特异性。这从某种程度上揭示,相对于常温菌而言,低温耐受菌可能存在着低温相关蛋白酶的序列乃至功效上的差异。对于深入了解细菌耐低温机制,低温相关蛋白差异性分析及改造与应用均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同源建模 酰基-Acp去饱和酶(AAD) SAD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11株鲑源嗜冷黄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媛媛 宋健 +4 位作者 樊丹 王荻 邓福容 李绍戊 刘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76-987,共12页
【目的】由嗜冷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引起的细菌性冷水病是造成国内外鲑科鱼类养殖巨大经济损失的细菌性疾病之一。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临床分离的鲑源嗜冷黄杆菌的药敏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该菌引发疾病的防治提供... 【目的】由嗜冷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引起的细菌性冷水病是造成国内外鲑科鱼类养殖巨大经济损失的细菌性疾病之一。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临床分离的鲑源嗜冷黄杆菌的药敏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该菌引发疾病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用药指导。【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1株嗜冷黄杆菌分离株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进一步探讨其药物敏感性与时空分布和宿主的关联性。【结果】分离株普遍对链霉素、甲氧苄啶敏感性低,对利福平、呋喃唑酮等敏感;分离自黑龙江省的菌株对链霉素和甲氧苄啶的药物敏感性较低,MIC值分别达到32μg/mL(50%)和16μg/mL(75%);吉林省菌株对链霉素、甲氧苄啶的药物敏感性较低,分别达到32μg/mL(33.3%)和16μg/mL(66.7%)。白点鲑源、美洲红点鲑源和亚东鲑源分离株对链霉素和甲氧苄啶药物敏感性较低,MIC均达到16μg/mL以上;白点鲑源分离株对新霉素和氯霉素表现出较低的药物敏感性,美洲红点鲑源分离株则对甲砜霉素、氟甲喹和恶喹酸表现出较低的药物敏感性。【结论】2019—2020年我国东北地区临床分离的嗜冷黄杆菌分离株对氟甲喹、恶喹酸、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氟苯尼考等药物的敏感性均呈现升高趋势,建议选用恩诺沙星对嗜冷黄杆菌引起的细菌性冷水病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鲑科鱼类 药物敏感性 微量肉汤稀释法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嗜冷黄杆菌培养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柴静茹 卢彤岩 +2 位作者 王荻 陈福广 李绍戊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48,共7页
本研究首先采用Biolog微平板法确定本实验室分离自患病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病灶和脾脏处的嗜冷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 CH06、CH07和CH08株能利用的碳源,选定3株菌利用率最高的碳源——L-脯氨酸开展单因素优化实验。以T... 本研究首先采用Biolog微平板法确定本实验室分离自患病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病灶和脾脏处的嗜冷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 CH06、CH07和CH08株能利用的碳源,选定3株菌利用率最高的碳源——L-脯氨酸开展单因素优化实验。以TYES培养基为基础,分别添加0.3 g/L、0.5 g/L和1.0 g/L L-脯氨酸,将1×108 CFU/mL的嗜冷黄杆菌菌液按1%比例接种至此培养基,于18℃、150 r/min下分别培养24 h、48 h和72 h后检测细菌繁殖数量、菌落形态及致病性。结果表明,在TYES培养基中添加L-脯氨酸后,单位时间内嗜冷黄杆菌的生物量大幅度提高,显著高于TYES组;添加0.5 g/L L-脯氨酸组嗜冷黄杆菌产量最高,且不影响其形态,其平均长度和直径几乎没有变化。人工感染实验表明,在优化培养基上生长的嗜冷黄杆菌毒力无明显变化,肌肉注射感染的虹鳟幼鱼出现细菌性冷水病的典型临床病征。本研究结果可为嗜冷黄杆菌的体外培养及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培养基 改良TYES
下载PDF
嗜冷黄杆菌CRISPR/Cas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
6
作者 陈福广 卢彤岩 李绍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7-1938,共12页
为了开发基于嗜冷黄杆菌CRISPR/Cas系统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本研究对嗜冷黄杆菌的CRISPR/Cas系统结构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GenBank数据库中获得8株嗜冷黄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利用CRISPRCasFinder软件查找成簇规律间隔短回... 为了开发基于嗜冷黄杆菌CRISPR/Cas系统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本研究对嗜冷黄杆菌的CRISPR/Cas系统结构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GenBank数据库中获得8株嗜冷黄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利用CRISPRCasFinder软件查找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结构和CRISPR相关(Cas)蛋白在嗜冷黄杆菌基因组上的数量和分布;利用CRISPRFinder软件分析CRISPR结构的重复序列和间隔序列,并使用Mega X软件对cas基因核苷酸序列做相似性对比;通过与重复序列配对,获得反式激活crRNA(trans-activating CRISPR RNA,tracrRNA)与重复序列配对序列,使用ARNold软件预测tracrRNA基因的终止子;使用BPROM软件预测tracrRNA基因和crRNA前体(pre-CRISPR RNA,pre-crRNA)的启动子;使用Clustal X软件对所有的间隔序列做相似性对比,并使用CRISPRTarget软件对独特的间隔序列配对从而获得原间隔序列(protospacers)及原间隔序列邻近基序(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PAM)序列;使用WebLogo软件使PAM序列可视化。结果显示,8株嗜冷黄杆菌均含有1个完整的CRISPR/Cas9系统,由1个CRISPR结构和3个Cas蛋白组成。CRISPR结构由短而重复的序列即重复序列和短而可变的序列即间隔序列相间排列组成;重复序列大小为46 bp,核苷酸序列高度保守;间隔序列大小在29~31 bp之间,数量在20~41个之间。Cas蛋白含有Cas9、Cas1和Cas2,并且cas基因核苷酸序列高度保守。8株嗜冷黄杆菌的tracrRNA基因均位于cas9基因上游并且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100%。tracrRNA上有一段大小为24 bp的核苷酸序列,其中23个核苷酸与重复序列完全配对。每个重复序列均含有一个较短的启动子,可单独启动pre-crRNA的转录。不同菌株的间隔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新获得的间隔序列可以插入到嗜冷黄杆菌CRISPR结构的5′端或内部。在65个独特的间隔序列中,13个间隔序列能够配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CRISPR/Cas9系统 Cas蛋白 tracrRNA 重复序列 间隔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