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冷型产碳酸酐酶菌对碳酸钙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文静 李琼芳 +2 位作者 张存凯 张伟 杨丽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11,共6页
为探究四川黄龙钙华地貌高寒水体中低温微生物对碳酸钙沉积的影响,该试验自黄龙钙华水体中分离到2株具有高产碳酸酐酶(CA)活力的嗜冷型菌株,在不同的初始p H值和不同的低温沉积温度下,通过测定沉积体系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来研究菌株对... 为探究四川黄龙钙华地貌高寒水体中低温微生物对碳酸钙沉积的影响,该试验自黄龙钙华水体中分离到2株具有高产碳酸酐酶(CA)活力的嗜冷型菌株,在不同的初始p H值和不同的低温沉积温度下,通过测定沉积体系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来研究菌株对碳酸钙沉积过程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生成的碳酸钙晶体进行晶型晶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不同条件下都能促进碳酸钙沉积,形成的晶体均为方解石型,但其形貌却不尽相同。尤其在初始p H值8.0,10℃低温下对碳酸钙沉积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嗜冷型碳酸酐酶产生菌株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碳酸钙的沉积速率与晶体形貌结构,其结果可为探究低温下黄龙钙华的生物沉积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产生 低温 酸钙沉积 晶貌
下载PDF
两株嗜冷碳酸钙矿化菌对大理石表面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琼芳 何鑫 +2 位作者 陈超 杨清清 吕治州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178,共7页
细菌诱导的矿化沉积是一种有效修复和保护石质文物的方法。为探究生物矿化法应用于寒冷地区石质文物表面的修复效果,本文在黄龙高寒钙华沉积区分离到2株具高产碳酸酐酶(CA)活性的嗜冷型细菌菌株,并在大理石试件表面进行诱导矿化沉积。采... 细菌诱导的矿化沉积是一种有效修复和保护石质文物的方法。为探究生物矿化法应用于寒冷地区石质文物表面的修复效果,本文在黄龙高寒钙华沉积区分离到2株具高产碳酸酐酶(CA)活性的嗜冷型细菌菌株,并在大理石试件表面进行诱导矿化沉积。采用p H计、SEM、XRD等仪器,通过对矿化沉积过程中p H值、试件表面矿化沉积变化量、试件表面矿化沉积物的晶型晶貌、试件表面吸水性与透气性、耐酸度等的测定来表征嗜冷型碳酸酐酶产生菌在大理石试件表面矿化沉积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存活菌还是灭活菌都在大理石试件表面生成了致密的碳酸钙矿化层,均为方解石晶型,形貌受菌体调控,活菌生成的矿化层更为均一和致密,长期作用比短期作用效果更明显,具有矿化层的试件在吸水性、透气性和耐酸度上都体现出更具防腐蚀的能力。其结果可为石质文物的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产生 大理石 酸钙矿化沉积 文物表面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