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PD急性加重期CRP、WBC、中性粒细胞比例检测的意义及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晓峰 刘弢 +2 位作者 李宏飞 张海霞 陈鸿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6期106-107,132,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1例,比较治疗前及自觉症状好转时血清CRP水平、末梢血WBC总数、N%动态变化情况,观察上述...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1例,比较治疗前及自觉症状好转时血清CRP水平、末梢血WBC总数、N%动态变化情况,观察上述指标在急性加重期的阳性率以及自觉症状好转时的阴性率。结果①CRP、WBC、N%水平在自觉症状好转时均明显低于COPD急性加重期(P均<0.01)。②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CRP、N%阳性率均高于WBC阳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③COPD患者经治疗自觉症状好转时CRP、WBC阴性率均高于N%阴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清CRP既可作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敏感指标,又是反映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的早期评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细胞 中性粒细胞比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期
下载PDF
COPD急性加重期CRP、IL-10、WBC、中性粒细胞比例检测的意义及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胜堂 张秀卿 宋滨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0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析30例患者治疗前及自觉症状好转时血清CRP水平、IL-10、末梢血WBC总数、N%动态变化情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析30例患者治疗前及自觉症状好转时血清CRP水平、IL-10、末梢血WBC总数、N%动态变化情况,观察上述指标在急性加重期的阳性率以及自觉症状好转时的阴性率。结果①CRP、IL-10、N%水平在WBC自觉症状好转时均明显低于COPD急性加重期(P均<0.01);②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CRP、IL-10、N%阳性率均高于WBC阳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③COPD患者经治疗自觉症状好转时CRP、WBC阴性率均高于N%阴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清CRP既可作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敏感指标,又是反映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的早期评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细胞 中性粒细胞比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期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PCT、WBC、N%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春美 李秀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4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嗜中性粒细胞比例(N%)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AECOPD患者75例,分别于入院当日及自觉症状好转后次日抽取静脉血2 mL,用荧光...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嗜中性粒细胞比例(N%)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AECOPD患者75例,分别于入院当日及自觉症状好转后次日抽取静脉血2 mL,用荧光增强发射法检测PCT,用血液分析仪检测WBC、N%。结果治疗前AECOPD患者血清PCT及WBC、N%分别为0.17(0.15~0.33)μg/L、(10.8±4.7)×109/L、76.4%±10.7%,治疗后分别为0.08(0.06~0.12)μg/L、(8.7±3.2)×109/L、64.5%±9.6%,两组比较,P<0.01、0.05、0.05。治疗前后AECOPD患者血清PCT、WBC及N%阳性例数分别为60、45、48例,治疗后阴性例数分别为69、57、60例。治疗前PCT阳性率高于N%、WBC阳性率(P均<0.05),治疗后PCT阴性率高于WBC、N%阴性率(P均<0.05)。结论 AECOPD患者外周血PCT、WBC、N%水平升高,治疗后降低;三者可作为评价AECOPD疗效的指标,且PCT优于WB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降钙素原 细胞 中性粒细胞比例
下载PDF
学龄前小儿支原体感染外周血白细胞变化规律与I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山春 汤福广 郭晓辉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14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小儿支原体感染外周血白细胞变化规律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支原体感染患儿200例作为支原体感染组,并选择我院小儿外科同期住院的非感染住院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学龄前小儿支原体感染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 目的探讨学龄前小儿支原体感染外周血白细胞变化规律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支原体感染患儿200例作为支原体感染组,并选择我院小儿外科同期住院的非感染住院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学龄前小儿支原体感染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支原体感染组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布明显右移(P〈0.01),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1),但其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小儿支原体感染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而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这种外周血白细胞变化规律可作为诊断学龄前儿童支原体感染快捷、简便、重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小儿 支原体感染 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比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