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倾转旋翼机流动机理及气动干扰特性试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招启军 倪同兵 +4 位作者 李鹏 张航 蒋霜 王博 林永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00-2912,共13页
采用试验方法测量了悬停和过渡状态倾转旋翼机旋翼/机翼气动干扰特性,部分揭示了干扰流动的机理。基于3D-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的流场测量结果,发现大总距状态相对于小总距时倾转旋翼下洗流收缩更为剧烈,并有更强烈的卷... 采用试验方法测量了悬停和过渡状态倾转旋翼机旋翼/机翼气动干扰特性,部分揭示了干扰流动的机理。基于3D-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的流场测量结果,发现大总距状态相对于小总距时倾转旋翼下洗流收缩更为剧烈,并有更强烈的卷起涡;揭示了"喷泉效应"的产生机理,受旋翼诱导作用的影响,"喷泉"中心的位置会随着总距和间距的改变而发生显著变化。测量了不同构型及状态参数对倾转旋翼/机翼之间气动干扰影响,发现减小垂直或水平距离均可使倾转旋翼升力有所增大,但将会增加机翼受到的旋翼下洗载荷。进行了该构型过渡状态气动干扰特性试验,获得旋翼、机翼综合气动特性与机翼攻角之间的影响关系,在较大机翼攻角时,将会加强对旋翼下洗流的阻碍作用,对旋翼起到类似"地面效应"的增升效果,但该现象随着机翼的偏转不断削弱;机翼升力随机翼段攻角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旋翼机 流动机理 气动特性 喷泉效应 过渡状态 PIV技术
原文传递
低温推进剂火箭喷泉效应及其抑制 被引量:8
2
作者 廖少英 《上海航天》 2002年第3期29-34,共6页
针对低温推进剂火箭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喷泉效应 ,在深入分析其产生机理的基础上 ,介绍了氦气注入、补充加注和循环回流三种相应的抑制方法。试验和应用结果表明 ,这三种方法可有效地实现系统平衡 ,抑制喷泉效应。
关键词 低温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喷泉效应 抑制 氦气注入 补充加注 液体推进剂
下载PDF
基于滑移网格的倾转旋翼机全机干扰流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林沐阳 招启军 赵国庆 《航空科学技术》 2021年第1期100-108,共9页
为了对倾转旋翼机全机干扰规律及机理进行研究,对某倾转旋翼机的孤立机身流场特性、悬停及巡航状态下全机干扰流场特性进行模拟分析。首先,分别生成围绕机身和旋翼桨叶的贴体网格,然后通过网格搭接得到全机干扰流场计算网格;基于滑移网... 为了对倾转旋翼机全机干扰规律及机理进行研究,对某倾转旋翼机的孤立机身流场特性、悬停及巡航状态下全机干扰流场特性进行模拟分析。首先,分别生成围绕机身和旋翼桨叶的贴体网格,然后通过网格搭接得到全机干扰流场计算网格;基于滑移网格方法,建立一套适用于倾转旋翼机全机气动干扰特性分析的数值方法,并以有试验结果对比的ROBIN机身进行了算例验证;采用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倾转旋翼机的孤立机身流场、悬停及巡航状态下全机干扰流场进行细致的模拟,重点分析了旋翼/机身间的气动干扰特性。研究发现,悬停时,倾转旋翼机会出现特有的"喷泉效应"现象,并导致机翼出现周期性下洗载荷,下洗载荷平均值约为旋翼总拉力的12.19%。巡航时,旋翼桨尖涡会向后脱落与机翼相互作用,导致倾转旋翼机机身阻力出现周期性变化,同时机身阻力平均值也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旋翼机 全机干扰 喷泉效应 滑移网格 CFD方法
下载PDF
倾转四旋翼飞行器垂直飞行状态气动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军杰 俞志明 +2 位作者 陈仁良 王志瑾 陆嘉鑫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9-263,共15页
综合采用基于滑移网格技术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与悬停状态气动干扰试验方法,对倾转四旋翼(QTR)飞行器垂直飞行状态的流场进行模拟与试验,研究飞行器垂直飞行状态气动特性以及部分参数对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倾转四旋翼飞行器... 综合采用基于滑移网格技术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与悬停状态气动干扰试验方法,对倾转四旋翼(QTR)飞行器垂直飞行状态的流场进行模拟与试验,研究飞行器垂直飞行状态气动特性以及部分参数对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倾转四旋翼飞行器在垂直飞行状态,前后旋翼之间干扰不明显,但旋翼与机翼的干扰明显;旋翼旋向对旋翼与机翼的干扰不同,右旋时,机翼气动力占旋翼拉力的15%,左旋时占旋翼拉力的9%;飞行器在垂直运动过程中,会引起在前飞方向的分力和低/抬头力矩变化;飞行器在垂直下降过程中,旋翼会进入涡环状态,机翼的存在有效降低了涡环状态的破坏作用,涡环降低气流对机翼翼尖冲击作用。该结果有助于飞行器的设计与安全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四旋翼(QTR)飞行器 计算流体力学(CFD) 喷泉效应 涡环状态 气动干扰
原文传递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聚合物稀溶液喷泉流动
5
作者 柴茂轩 曹伟 申长雨 《建模与仿真》 2023年第2期1058-1068,共11页
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原理利用FENE哑铃模型对聚合物稀溶液流动前沿喷泉效应开展数值模拟。利用欧拉法求解力学模型在简单剪切流场下的构型方程和哑铃分子的位形方程,获取示踪流线和流动前沿哑铃分布,计算应力场,分析流变演化规律,研究温... 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原理利用FENE哑铃模型对聚合物稀溶液流动前沿喷泉效应开展数值模拟。利用欧拉法求解力学模型在简单剪切流场下的构型方程和哑铃分子的位形方程,获取示踪流线和流动前沿哑铃分布,计算应力场,分析流变演化规律,研究温度和剪切速率等参数对该模型的影响,分析FENE哑铃分子模型模拟喷泉效应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喷泉效应的作用下,随着剪切速率的升高哑铃分子的伸展变大,流动前沿聚合物应力会出现应力过冲,随后趋于稳定的复杂变化,哑铃分子沿喷泉流线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泉效应 分子动力学方法 动力学原理 欧拉法 哑铃 流动前沿 剪切速率
下载PDF
中国西部及周边区域电离层暴的统计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树计 陈春 奚迪龙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08年第1期36-39,共4页
利用中国西部及周边9个电离层观测台站的历史数据,修正了统计研究中电离层暴事件的提取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内电离层暴的统计规律。研究表明,区域内以正暴为主,大暴主要发生在喷泉效应起作用的区域;多数台站冬季多正暴,夏季多负暴... 利用中国西部及周边9个电离层观测台站的历史数据,修正了统计研究中电离层暴事件的提取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内电离层暴的统计规律。研究表明,区域内以正暴为主,大暴主要发生在喷泉效应起作用的区域;多数台站冬季多正暴,夏季多负暴,春秋季二者相当,但在个别台站有较大差异;暴的起始时间主要分布于日落后,且在不同纬度略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暴 喷泉效应 赤道异常 禁期
下载PDF
电离层赤道异常两日振荡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立群 陈培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2-23,共2页
近20年来,国外学者对电离层赤道异常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未考虑到大气行星波对潮汐发电机电场的调制效应,因而不能解释赤道异常峰值的逐日变化.本文结果表明二日波对F_2区电子浓度的输运有很大影响.这一方法可以推广到赤道异常各种长周... 近20年来,国外学者对电离层赤道异常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未考虑到大气行星波对潮汐发电机电场的调制效应,因而不能解释赤道异常峰值的逐日变化.本文结果表明二日波对F_2区电子浓度的输运有很大影响.这一方法可以推广到赤道异常各种长周期行星波振荡的数值研究. 本文从非定常等离子体连续方程出发,建立包含行星波振荡对E×B漂移的调制效应的方程,并给出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及可与实际观测进行比较的结果.文中取二日波漂移振幅为U_p=0 m/s、5m/s、10m/s,而初位相分别为φ=0°、90°共四种情形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二日波的调制可使赤道异常的时空分布以及异常峰值产生明显的逐日变化.在所选取的模型中,取U_p=5m/s,φ=0°所得到的f_0F_2t的二日分布特征与观测较吻合.而u_p约5m/s的变化能引起异常峰值f_0F_2约1—2MHz的起伏,而二天之内f_0F_2的二个峰值表现出约2—4MHz的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异常 行星波 二日振荡 电离层 数值模拟 调制效应 喷泉效应
下载PDF
中国上空电离层的一些主要特征(英文)
8
作者 熊皓 刘瑞源 黄庆铭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1990年第S1期135-145,共11页
本文综述了有关资料,通过电离层的重要参数foF2和TEC以及某些扩展F与散见E层现象,描述了中国上空电离层的主要特征。我国位于中低纬区域,拥有由九个电离层垂测站组成的常规站网(表中新乡站是非常规站),其观测工作已超过30年,近年来,在... 本文综述了有关资料,通过电离层的重要参数foF2和TEC以及某些扩展F与散见E层现象,描述了中国上空电离层的主要特征。我国位于中低纬区域,拥有由九个电离层垂测站组成的常规站网(表中新乡站是非常规站),其观测工作已超过30年,近年来,在大部份站点上,又采用微分多普勒与法拉弟旋转技术,分别接收美国NNSS的VHF信号和日本ETS-Ⅱ的1 3 6 MHZ信标信号,进行TEC测量。通过对电离图和TEC资料大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空变化的精细结构及其产生机制还不清楚;但是,已得出的初步结果仍然给出了我国有关电离层纬度、季节和昼夜变化以及与太阳活动性的概貌,其平均的和扰动的主要特征与其它经度扇区中低纬度站所观测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时,也观测到一些由不同的电离层与动力学效应所引起的地区性特点,南方站有很强的赤道喷泉效应,而北方站可能有中层大气环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性 中低纬 观测工作 喷泉效应 电离图 LATITUDE SEASONAL 信标 WINTER deviation
下载PDF
赤道异常的两日振荡(英文)
9
作者 陈培仁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1990年第S1期7-18,共12页
文章揭示出赤道异常两日振荡的四个特点,即: 1、两日振荡在一天之内的发展消亡过程与赤道异常同步; 2、赤道异常南北峰附近的振荡相位与磁赤道附近的振荡相位相反; 3、赤道异常南北峰附近开始同步振荡的时间比磁赤道附近晚3小时左右; 4... 文章揭示出赤道异常两日振荡的四个特点,即: 1、两日振荡在一天之内的发展消亡过程与赤道异常同步; 2、赤道异常南北峰附近的振荡相位与磁赤道附近的振荡相位相反; 3、赤道异常南北峰附近开始同步振荡的时间比磁赤道附近晚3小时左右; 4、振幅靠南北峰附近最强并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直至最后消失。 文章论述可用不同周期赤道异常振荡的叠加来解释经常观测到的赤道异常的逐日起伏(day-to-day-Variability)。 文章还讨论了磁暴或电离层暴引起的起伏与赤道异常两日振荡的差别。 最后文章还给出了这种两日振荡的产生机制:即存在于中层及低热层中的大气行星波会调制潮信风并通过发电机过程导致电流及电场也具有相应行星波周期的振荡。当具有行星波周期振荡的电场沿磁力线传到F层并通过喷泉效应就会产生赤道异常的行星波振荡。初步完成的数值模拟计算已证实这种物理机制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异常 电离层暴 磁赤道 大气行星波 EQUATORIAL LATITUDE STORM 喷泉效应 消亡过程 波周期
下载PDF
声辐射力的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臧雨宸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7-62,共6页
综述声辐射力的定义和研究历史,并阐述声辐射力的产生原理和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当前声辐射力的一些进展,以及在生物医学超声、航天工业、材料科学等领域内的重要应用。进一步解释了声喷泉效应和声悬浮这两种由声辐射... 综述声辐射力的定义和研究历史,并阐述声辐射力的产生原理和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当前声辐射力的一些进展,以及在生物医学超声、航天工业、材料科学等领域内的重要应用。进一步解释了声喷泉效应和声悬浮这两种由声辐射力产生的有趣的声学现象。最后总结与展望声辐射力的研究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辐射力 弹性成像 声学镊子 喷泉效应 声悬浮
下载PDF
星系旋转曲线对暗物质问题的启示(宇宙两暗问题探索之一)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丽琴 徐来自 +1 位作者 张雪峰 李永峰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19-222,共4页
星系的平直型旋转曲线以及引力透镜效应观测结果暗示暗物质的存在,但迄今还不知道暗物质是什么.本文提出,要解开暗物质之谜,首先应从星系旋转曲线的观察结果入手.星系的平直型旋转曲线表明暗物质是星系所发射的稳定、各向同性能量流.本... 星系的平直型旋转曲线以及引力透镜效应观测结果暗示暗物质的存在,但迄今还不知道暗物质是什么.本文提出,要解开暗物质之谜,首先应从星系旋转曲线的观察结果入手.星系的平直型旋转曲线表明暗物质是星系所发射的稳定、各向同性能量流.本文引伸Guth-Linde的宇宙暴胀模型提出一种"喷泉效应"模型,它说明星系虽然发射能量流却由于得到物质的不断补充而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性,而且使宇宙在膨胀过程中能保持接近于临界密度的物质与能量总密度,从而使宇宙始终保持接近于平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物质 旋转曲线 稳定各向同性能量流 喷泉效应”模型
下载PDF
喷泉效应泵的性能与测试
12
作者 雷雯 《低温工程》 CAS CSCD 1994年第6期37-42,共6页
喷泉效应泵是意大利计量研究所(IMGC)研制的,是校准和测试LHeⅡ流量计的二次设备,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泵的结构、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还介绍了目前正在研制中的用饱和氦或过冷氦操作的测试设备,它能保持槽温和液面等外... 喷泉效应泵是意大利计量研究所(IMGC)研制的,是校准和测试LHeⅡ流量计的二次设备,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泵的结构、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还介绍了目前正在研制中的用饱和氦或过冷氦操作的测试设备,它能保持槽温和液面等外在参数的高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泉效应 特性 超流氦.
下载PDF
磁赤道异常区的日食电离层效应
13
作者 何友文 孙宏林 苗卫苏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z1期184-189,共6页
分析了全食带大体位于磁赤道的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期间,地处磁赤道异常区的广州和海南站的日食电离层效应,并结合同期富克、中坜和Okinawa站及有比对意义的环食带大体位于"北驼峰"所在区域,而稍远离磁赤道的1958年4月19日... 分析了全食带大体位于磁赤道的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期间,地处磁赤道异常区的广州和海南站的日食电离层效应,并结合同期富克、中坜和Okinawa站及有比对意义的环食带大体位于"北驼峰"所在区域,而稍远离磁赤道的1958年4月19日环食期间,广州、海南和中坜站日食电离层效应观测结果证实:日食期间,"喷泉"效应所致的"驼峰"有南移和不变两种情况;f0F2总是存在日食日值持续增大,以致有时出现大于控制日值的情况.作者对磁赤道异常区日食电离层效应的动力学和电动力学特征作了定性讨论,再次肯定:全(环)食带位置是关键因素,它将对空间等离子体温度的下降,磁赤道上空等离子体沿场双极扩散和"喷泉"效应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电离层效应 磁赤道异常区 "喷泉"效应 沿场扩散
下载PDF
超流^3He的磁致喷泉效应
14
作者 戴闻(编译)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73,共1页
最近,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Yamaguchi A等,对自旋极化超流3^He的A1相,进行了喷泉效应实验研究.不过,实验者不是用温度梯度,而是用磁场梯度诱发喷泉压差.3^He原子不同于4^He,费米原子3^He要想凝聚到单一的最低能态,必须首先两两... 最近,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Yamaguchi A等,对自旋极化超流3^He的A1相,进行了喷泉效应实验研究.不过,实验者不是用温度梯度,而是用磁场梯度诱发喷泉压差.3^He原子不同于4^He,费米原子3^He要想凝聚到单一的最低能态,必须首先两两配对.液态3^He发生超流转变的温度只有几mK,并且依温度和压力超流体又被分为A,B和A1三个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泉效应 超流体 ^3HE 日本东京大学 温度梯度 自旋极化 HE原子 磁场梯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