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油压燃小负荷燃烧过程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祝宇轩 王浒 +3 位作者 张翔宇 童来会 冯浩 尧命发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5-422,共8页
利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NVERGE,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内部EGR和喷油策略的耦合控制对汽油压燃(GCI)燃烧模式小负荷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排气门两次开启策略引入内部EGR后,缸内温度得到显著提高;在平均指示压力p_i为0.32,... 利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NVERGE,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内部EGR和喷油策略的耦合控制对汽油压燃(GCI)燃烧模式小负荷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排气门两次开启策略引入内部EGR后,缸内温度得到显著提高;在平均指示压力p_i为0.32,MPa的工况下,与单次喷射相比,采用两次喷射可以有效控制缸内混合气分布,提升缸内混合气浓区和高温区的一致性,进而显著提高燃烧效率和指示热效率;随着负荷降低,燃烧效率和指示热效率有所下降,需要提高内部EGR率和进气压力以保持较好的燃烧特性;在pi约为0.22,MPa的工况下,单次喷射的燃烧效率较两次喷射更高,即随着GCI负荷的降低,喷油策略应由两次喷射变为单次喷射以控制缸内混合气分布,从而使燃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压燃 小负荷 内部EGR 喷油策略
下载PDF
燃料物性和喷油策略对船用柴油机性能和排放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邹宪 郑尊清 +3 位作者 王浒 张慧祥 邹泽宇 尧命发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22,共8页
采用多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燃油性质和喷油策略对船用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使用重油还是轻油,采用顺序喷射、预喷和后喷都能在降低燃油消耗率的同时降低NO_x排放;顺序喷射方案能在两个喷油器的喷射间隔... 采用多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燃油性质和喷油策略对船用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使用重油还是轻油,采用顺序喷射、预喷和后喷都能在降低燃油消耗率的同时降低NO_x排放;顺序喷射方案能在两个喷油器的喷射间隔为4°时达到最低的燃油消耗率;大比例预喷匹配合适的主预喷间隔容易获得较低的燃油消耗率,小比例预喷匹配合适的主预喷间隔容易获得较低的NO_x排放;后喷策略对燃油消耗率改善不明显,随着主后喷间隔增大或者后喷油量的增加,燃油消耗率均呈现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性质 船用柴油机 喷油策略 排放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乙醇/PODE/柴油燃料及喷油参数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灿 王希昌 +5 位作者 吴洋亦 刘海峰 金超 孙世佳 张成宇 郑尊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4-864,共11页
在一台六缸四冲程高压共轨柴油机上开展了乙醇/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柴油混合燃料对内燃机燃烧和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转速为1137 r·min^-1,转矩为735 N·m的工况条件下,随着掺混PODE和乙醇比例的增大,双峰放热越... 在一台六缸四冲程高压共轨柴油机上开展了乙醇/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柴油混合燃料对内燃机燃烧和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转速为1137 r·min^-1,转矩为735 N·m的工况条件下,随着掺混PODE和乙醇比例的增大,双峰放热越来越明显,扩散燃烧速率增大,有效燃油消耗率增大,有效热效率降低,但降低幅度小于1%,其中,DPE5(PODE体积分数为20%,乙醇体积分数为5%)的有效热效率与D100(纯柴油)基本相当.提前主喷时刻、增大喷油压力均使有效热效率增大,CO和碳烟排放降低,NOx排放增大,而对降低HC排放的影响较小.相比D100,混合燃料可降低CO、HC、碳烟排放,在低喷油压力和较晚主喷时刻下,对碳烟的减排效果更为显著,最大降幅分别为85.5%(主喷时刻-1°CA ATDC、喷油压力900 bar)和82.9%(主喷时刻-3°CA ATDC、喷油压力600 bar),但不同混合燃料间的排放差异较小.综上所述,重型柴油机使用乙醇/PODE/柴油混合燃料可在热效率相当的前提下对排放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聚甲氧基二甲醚/柴油 喷油策略 燃烧 排放
原文传递
直喷汽油机二次喷射改善冷起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光义 柳建辉 +3 位作者 孙玉 尚翔宇 邬斌扬 苏万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1-488,共8页
通过一台直列4缸汽油机分析了喷油模式对直喷汽油(GDI)发动机冷起动过程及冷态怠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喷油策略可以改变缸内混合气的燃烧过程,在二次喷油比例为0.6∶0.4、喷油定时分别为上止点前300°CA和140°CA、... 通过一台直列4缸汽油机分析了喷油模式对直喷汽油(GDI)发动机冷起动过程及冷态怠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喷油策略可以改变缸内混合气的燃烧过程,在二次喷油比例为0.6∶0.4、喷油定时分别为上止点前300°CA和140°CA、环境温度为-30℃条件下,发动机的燃烧特性最佳,HC排放最低.在车辆冷起动过程中,通过二次喷射可以有效缩短混合气的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以达到缩短起动时间、提高起动性能的目的.在起动后的怠速阶段,采用二次喷射可以大幅提高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有效消除怠速不稳的问题.在闭环控制阶段,通过二次喷射合理组织缸内混合气分布,可以有效改善减稀混合气造成的车辆抖动问题.此外,缸内混合气燃烧过程的优化可以有效降低冷起动过程的HC和CO排放,但会造成NOx排放的小幅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冷起动 怠速稳定性 喷油策略 混合气 排放
下载PDF
喷油正时和压力对混合燃料燃烧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庆新 黄豪中 +3 位作者 史程 王雪强 周承忠 刘庆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0-207,共8页
在一台4缸柴油机上对比研究喷油策略对柴油/汽油/正丁醇混合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中发动机转速固定为1,600,r/min,使用的4种燃料为纯柴油(D100)、柴油/汽油混合燃料(D70G,30)、柴油/正丁醇混合燃料(D70B30)和柴油/汽油/正丁醇... 在一台4缸柴油机上对比研究喷油策略对柴油/汽油/正丁醇混合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中发动机转速固定为1,600,r/min,使用的4种燃料为纯柴油(D100)、柴油/汽油混合燃料(D70G,30)、柴油/正丁醇混合燃料(D70B30)和柴油/汽油/正丁醇混合燃料(D70B15G15).结果显示:与D100相比,3种混合燃料的soot排放大幅降低,其中D70B30最低.汽油或正丁醇的混入导致缸内压力峰值、放热率峰值和最大压力升高率(MPRR)增大,滞燃期延长,主燃烧放热时刻(CA,50)推迟,燃油经济性恶化.然而,CO排放升高,喷油时刻提前,可以明显削弱这一现象.D100与混合燃料的NOx排放之间基本没有差异.并且,混合燃料的soot排放对喷油策略的敏感程度远低于D100.但推迟喷油能够大幅度抵消掺混汽油或正丁醇所引起的MPRR升高趋势.此外,喷油压力对soot排放的影响大于喷油正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喷油策略 混合燃料 低温燃烧 排放特性
下载PDF
柴油-天然气RCCI发动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尊华 邵超凡 +1 位作者 李格升 梁俊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64,共6页
在Z6170双燃料发动机的基础上,采用CONVERGE软件建立柴油-天然气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CCI)发动机数值计算模型,分析第一次喷油始点、第二次喷油始点及低活性燃料比例对RCCI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将过氧化氢烷(QOOH)与羟基(OH)分别作... 在Z6170双燃料发动机的基础上,采用CONVERGE软件建立柴油-天然气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CCI)发动机数值计算模型,分析第一次喷油始点、第二次喷油始点及低活性燃料比例对RCCI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将过氧化氢烷(QOOH)与羟基(OH)分别作为缸内低温着火标志物与高温着火标志物,分析缸内可燃混合物着火-燃烧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喷油始点滞后,正庚烷浓度梯度提升,高温着火始点随之提前.仅当第二次喷油始点由705°CA上止点后(ATDC)滞后至710°CA ATDC,喷射的燃油在缸内被直接压燃,着火时刻推迟,高温着火始点滞后1.10°CA.随着低活性燃料比例的提升,低温着火时刻与高温着火时刻均显著推迟.此时,随着喷射燃油量减少,缸内预混当量提升幅度较弱,导致缸内燃烧速率减小,放热率峰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活性控制压燃 喷油策略 低活性燃料比例 化学动力学 着火特性
原文传递
燃烧室形状及喷油策略对柴油机排放的综合影响
7
作者 毛瑞卿 刘少康 +2 位作者 王斌 王言言 贾德鸣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4年第2期71-75,87,共6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活塞凹坑几何形状及喷油策略对柴油机排放的综合影响。活塞凹坑几何形状及不同喷油策略是影响直喷式柴油发动机油气混合、燃烧以及排放的重要因素。在保证活塞凹坑容积、发动机压缩比、总喷油量、总喷油持续时...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活塞凹坑几何形状及喷油策略对柴油机排放的综合影响。活塞凹坑几何形状及不同喷油策略是影响直喷式柴油发动机油气混合、燃烧以及排放的重要因素。在保证活塞凹坑容积、发动机压缩比、总喷油量、总喷油持续时间不变的前提下,本文对三种不同的喷油策略及四种不同的活塞几何形状相结合的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次喷油及改变燃烧室形状对柴油机排放有着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几何形状 喷油策略 多次喷油 污染物排放 直喷柴油机
下载PDF
直喷汽油对反应活性控制压燃负荷拓展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米姗 王浒 +1 位作者 李彩云 尧命发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3,共7页
基于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NVERGE,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不同的燃油总量、直喷汽油量、预混汽油油量和汽柴油喷射时刻等参数,展开了缸内直喷汽油对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CCI)燃烧模式高负荷拓展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进气压力及柴油喷... 基于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NVERGE,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不同的燃油总量、直喷汽油量、预混汽油油量和汽柴油喷射时刻等参数,展开了缸内直喷汽油对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CCI)燃烧模式高负荷拓展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进气压力及柴油喷射时刻会影响缸内浓度分层进而影响燃烧过程,而汽油喷射时刻影响不明显;在汽油采用进气道结合缸内直喷的混合喷射策略下,增加缸内直喷汽油量可以进一步增强缸内的混合气浓度分层,延长燃烧持续期,降低缸内的最高燃烧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实现更低的燃烧温度。仿真计算结果显示:若保证碳烟和NOx排放在限值内且油耗有所降低,可将平均有效指示压力(IMEP)拓展至1.6MPa;将IMEP拓展到1.7MPa后,增加汽油的预混比例并不能提高IMEP,但对排放略有改善,相应的压力升高率和燃烧压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 反应活性控制压燃 喷油策略 分层燃烧 负荷拓展 排放
下载PDF
柴油微引燃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
9
作者 黄粉莲 周正伟 +3 位作者 朱玉 万明定 王正江 申立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60-3270,共11页
为改善柴油微引燃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经济性及排放特性,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大负荷工况下喷油策略、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及进气门晚关(Late Intake Valve Closing,LIVC)对柴油微引燃双燃料发动机缸内燃... 为改善柴油微引燃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经济性及排放特性,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大负荷工况下喷油策略、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及进气门晚关(Late Intake Valve Closing,LIVC)对柴油微引燃双燃料发动机缸内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预喷时刻提前,缸压和放热率峰值降低,NO_(x)排放量降低,但预喷时刻过早导致缸内燃烧状况恶化,热效率下降。随着主喷时刻提前,缸压和放热率峰值先升高后逐渐降低,碳烟、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HC)和CO排放量先逐渐降低后略微升高,NO_(x)排放量先增多后减少;燃烧相位受主喷时刻的影响较大,合理调节主喷时刻可有效控制天然气/柴油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RCCI)燃烧相位和污染物排放。随着EGR率增加,缸压及放热率峰值减小,缸内温度降低,燃烧相位推迟,有利于发动机向更高负荷范围拓展。当进气门晚关角度为0时,EGR率从32%增至48%,NO_(x)排放量下降66.21%;当EGR率大于40%后,碳烟、HC和CO排放量随EGR率增加而急剧升高。随着LIVC增大,缸压峰值和放热率峰值显著下降,指示热效率和NO_(x)排放量逐渐降低,碳烟、HC和CO排放量增加。在大负荷工况下,采用合适的主喷时刻、较小的LIVC耦合较低的EGR率可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维持NO_(x)排放量较低的同时能有效减少碳烟、HC和CO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排放 燃烧 喷油策略 废气再循环(EGR) 进气门晚关(LIVC)
下载PDF
预燃室点火式汽油机稀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10
作者 尹丛勃 申小雨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基于测试试验台架对被动预燃室增压直喷汽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特性、燃烧特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3次喷射策略形成稀薄燃烧环境(过量空气系数为1.3),发动机转速为2800 r/min,2000 r/min。结果表明:同一转速条件... 基于测试试验台架对被动预燃室增压直喷汽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特性、燃烧特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3次喷射策略形成稀薄燃烧环境(过量空气系数为1.3),发动机转速为2800 r/min,2000 r/min。结果表明:同一转速条件下,增压预燃室发动机在负荷增加时,有效热效率和有效机械效率呈上升趋势,但超过一定范围,有效热效率下降;CA10,CA50,CA75,CA90和最大爆震指数随负荷增大呈上升趋势,同时燃烧循环变动率也可以控制在0.35%以下;发动机转速为2800 r/min,较小负荷时的燃油消耗率最低可达242.1 g/(kW·h);NO_(x),HC和CO排放与发动机运行工况密切相关,随负荷增加呈现减少趋势,Soot排放可控制在0.13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燃室式燃烧室 汽油机 稀薄燃烧 燃油消耗率 排放 喷油策略
下载PDF
发动机预混压燃研究现状
11
作者 李明顺 张保红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6期143-145,共3页
预混压燃作为一种新型的燃烧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内燃机的有害排放物。系统地介绍了喷油策略、废气再循环率和燃料特性这三个方面对预混压燃的影响。合理的控制喷油策略、优化其与燃烧室的匹配,是降低预混压燃排放物的关键,并且可以有... 预混压燃作为一种新型的燃烧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内燃机的有害排放物。系统地介绍了喷油策略、废气再循环率和燃料特性这三个方面对预混压燃的影响。合理的控制喷油策略、优化其与燃烧室的匹配,是降低预混压燃排放物的关键,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预混压燃的负荷范围。在不同负荷下,优化废气再循环率,是降低氮氧化物与碳烟折中排放的关键。低馏出温度和低十六烷值的燃料更适合于预混压燃。采用新型燃料实现预混压燃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压燃 喷油策略 废气再循环率 燃料特性
下载PDF
不同喷油正时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祥文 刘晓宇 +1 位作者 王忠诚 许乐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为了研究双燃料发动机缸内燃烧情况及其排放特性,本文以4135ACa型高速柴油机为基础研究对象,利用商用CFD软件FIRE对其进行一定燃气工况下的数值计算,通过导入CHEMKIN所构建的化学动力学机理与喷雾破碎、湍流流动等基础模型相结合,构建... 为了研究双燃料发动机缸内燃烧情况及其排放特性,本文以4135ACa型高速柴油机为基础研究对象,利用商用CFD软件FIRE对其进行一定燃气工况下的数值计算,通过导入CHEMKIN所构建的化学动力学机理与喷雾破碎、湍流流动等基础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发动机的三维工作过程,并分析了不同喷油策略对该工况下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减小,燃烧放热规律整体后移,缸内爆发压力与温度随喷油提前角减小而减小,但是瞬时放热率均大于纯柴油。在喷油提前角为4℃A BTDC时,缸内爆发压力接近纯柴油状态,NOx排放量与纯柴油工况相近,当喷油提前角为2℃A BTDC时,NOx排放满足要求,但缸内平均温度仍比纯柴油模式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数值模拟 喷油策略 燃烧 排放
下载PDF
喷油策略对GDI发动机碳烟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庞昌乐 赵洪雪 +3 位作者 静大亮 董哲林 王志 帅石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4-988,1003,共6页
结合发动机台架试验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GDI发动机喷雾、燃烧和碳烟的生成过程。结果表明,混合气浓区、池火是碳烟生成的主要原因;早喷工况,燃油撞击活塞顶部形成油膜,燃烧过程出现池火现象,碳烟生成量明显增加;晚喷工况,油气混合时间... 结合发动机台架试验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GDI发动机喷雾、燃烧和碳烟的生成过程。结果表明,混合气浓区、池火是碳烟生成的主要原因;早喷工况,燃油撞击活塞顶部形成油膜,燃烧过程出现池火现象,碳烟生成量明显增加;晚喷工况,油气混合时间较短形成了局部浓区,导致碳烟质量生成增加。相同工况下两次喷射策略有助于实现均匀混合气,显著降低缸内碳烟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汽油机 碳烟 喷油策略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喷油策略对离子电流信号与HCCI燃烧相位相关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银波 张志永 +2 位作者 白云 胡宗杰 李理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7,共7页
在一台进气辅助加热的缸内直喷HCCI汽油机上,研究了喷油策略对HCCI燃烧离子电流信号与HCCI燃烧相位之间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油时刻推迟时,缸压和离子电流峰值均减小,燃烧和离子电流特征值相位亦推后;喷油量增加时,缸压和离子电流... 在一台进气辅助加热的缸内直喷HCCI汽油机上,研究了喷油策略对HCCI燃烧离子电流信号与HCCI燃烧相位之间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油时刻推迟时,缸压和离子电流峰值均减小,燃烧和离子电流特征值相位亦推后;喷油量增加时,缸压和离子电流峰值增大,燃烧和离子电流特征值相位提前;最大燃烧放热率时的曲轴转角dQmax与离子电流差分最小值相位dImin的相关性最高,50%累积放热量对应的曲轴转角CA50与离子电流信号最小值相位Imin次之,10%累积放热量对应的曲轴转角CA10与离子电流起始点相位Ist最低,即使在爆震燃烧发生时,dQmax与dImin依然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喷油时刻对离子电流与燃烧相位的相关性影响不大;与二次喷油量相比,首次喷油量的调整对离子电流与燃烧相位的相关性影响更加明显;可通过调整首次喷油量进行基于离子电流的HCCI燃烧相位的闭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策略 离子电流 燃烧相位 首次喷油 闭环控制
下载PDF
汽油压燃低温燃烧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波 马桂香 +1 位作者 刘海峰 郑尊清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7年第4期77-85,共9页
汽油压燃低温燃烧是目前内燃机研究的一个热点。汽油压燃利用汽油高辛烷值、易挥发的燃料特性,在缸内形成相对均匀的预混合气,尽量使喷油和燃烧分离,同时获得低的NO_x、soot排放和高的热效率。对近年来汽油压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 汽油压燃低温燃烧是目前内燃机研究的一个热点。汽油压燃利用汽油高辛烷值、易挥发的燃料特性,在缸内形成相对均匀的预混合气,尽量使喷油和燃烧分离,同时获得低的NO_x、soot排放和高的热效率。对近年来汽油压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尽管汽油压燃表现出了较好前景,但其关键难题仍需要深入研究:一方面,大负荷汽油压燃低温燃烧是以高压力升高率为代价,同时仍存在碳烟排放问题,需要探索有效控制大负荷燃烧反应速率和碳烟排放的途径;另一方面,小负荷下汽油燃料燃烧效率低,未燃HC和CO排放高,燃烧稳定性差,对边界条件变化敏感,也是限制汽油压燃低温燃烧全工况运行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压燃 低温燃烧 大负荷 小负荷 喷油策略
下载PDF
喷油策略对甲醇/PODEn双燃料压燃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鼎成 张光德 陈书郅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3-520,共8页
为提高直喷柴油发动机的缸内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研究了不同喷油策略下的甲醇/PODEn混合燃料燃烧、排放特性。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仿真分析软件Converge,对某款预混压燃燃烧(PCCI)的直喷柴油发动机进行三维建模;在发动机... 为提高直喷柴油发动机的缸内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研究了不同喷油策略下的甲醇/PODEn混合燃料燃烧、排放特性。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仿真分析软件Converge,对某款预混压燃燃烧(PCCI)的直喷柴油发动机进行三维建模;在发动机转速为1200 r/min,在进气压力100kPa、进气温度340.6 K的低负荷初始工况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单次喷油时,提前喷油能够大幅提升缸压峰值和比放热峰值,使燃油利用率增加,且主要污染物显著减少;但过早喷油,反应速率加快,污染排放增多。采用2次喷油时,随着预喷时刻的提前,预喷、主喷的正时间隔变长,缸压曲线变化不大;比放热曲线出现2个峰值,峰值略微降低,且喷射时刻(曲轴转角,CA)提前;与各自的质量排放峰值比较,碳烟(Soot)、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的质量排放,分别降低了6.89%、5.41%、23.31%;优化后的预喷、主喷的CA为-2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柴油发动机 预混压燃燃烧(PCCI) 甲醇/PODEn双燃料 喷油策略 燃烧排放特性 燃油利用率
下载PDF
直喷汽油机机油稀释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斌 张建川 +3 位作者 马少康 侯晓东 田丹 李敏泽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5年第1期17-20,共4页
机油稀释现象是汽油发动机常见的质量问题,随着增压直喷技术的引入,机油稀释问题的趋势更加严重。机油稀释会导致机油运动粘度的明显下降,破坏机油的使用性能,严重时会破坏运动部件的油膜建立,造成发动机整体可靠性的降低。以一台3.0L... 机油稀释现象是汽油发动机常见的质量问题,随着增压直喷技术的引入,机油稀释问题的趋势更加严重。机油稀释会导致机油运动粘度的明显下降,破坏机油的使用性能,严重时会破坏运动部件的油膜建立,造成发动机整体可靠性的降低。以一台3.0L增压直喷汽油机为例,在台架试验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计算油耗与实测油耗的关系,可以确定不同标定策略下机油稀释的整体趋势,从而确定该工况下最优的标定策略,为优化不同工况下机油稀释问题找到了一条快速而准确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油稀释 喷油策略 油耗比
下载PDF
船用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正祥 刘威 +1 位作者 丁艳 王鑫 《内燃机》 2022年第3期16-21,共6页
为满足内河船舶发动机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某型高速柴油发动机配置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完成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关键零部件设计等基础设计工作,并通过优化油束碰撞位置等进行燃烧室优化设计,以实现柴油机的NOx和颗粒物(PM)排放... 为满足内河船舶发动机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某型高速柴油发动机配置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完成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关键零部件设计等基础设计工作,并通过优化油束碰撞位置等进行燃烧室优化设计,以实现柴油机的NOx和颗粒物(PM)排放指标的折中优化。借助AVL-Fire软件对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NOx排放和碳烟(Soot)排放的生成以及相关喷油策略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优化设计的缩口-ω型燃烧室匹配6孔喷油器对燃油与空气的充分混合、改进燃油雾化和蒸发的影响,进而明确了发动机宜采取推迟喷油和较长的喷油持续期。上述经验为发动机排放标定试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台架排放和耐久劣化试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寿命期内,配置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该高速柴油发动机,其性能可达到中国内河船舶发动机第二阶段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排放 高压共轨 燃油喷射系统 燃烧分布 喷油策略
下载PDF
柴油机高原喷油策略遗传算法优化及罚参数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长江 赵长禄 +1 位作者 韩恺 朱振夏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0-256,共7页
针对高原环境下,涡轮增压柴油机动力性恶化,涡轮增压器喘振、超速和涡轮入口温度上升等问题,提出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喷油策略恢复高原功率的方法.在柴油机性能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柴油机高原喷油策略优化模型,设计了遗传算法中选择优... 针对高原环境下,涡轮增压柴油机动力性恶化,涡轮增压器喘振、超速和涡轮入口温度上升等问题,提出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喷油策略恢复高原功率的方法.在柴油机性能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柴油机高原喷油策略优化模型,设计了遗传算法中选择优良个体的依据——适应度函数,通过仿真研究喷油参数对喘振裕度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喷油参数对增压器转速和涡前温度的影响规律,将适应度函数中的罚参数的个数由4个缩减为2个,研究了罚参数对种群分布和优化效果的影响,提出了罚参数取值方法并验证了其合理性.海拔4,km条件下的优化结果显示:标定点功率相对原机提升21%,,恢复至原机平原水平的89.5%;燃油消耗率相对原机降低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高原功率恢复 喷油策略 优化 遗传算法 罚参数
下载PDF
喷油策略对自由活塞直线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鹏博 何义团 +1 位作者 袁晨恒 邵毅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9,共7页
研究不同喷油策略对自由活塞发动机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探索了适合自由活塞发动机柴油燃烧系统的喷油策略。基于AVL FIRE仿真平台,搭建三维动网格计算模型,通过台架试验数据,对试验喷油策略为矩形的缸压数据进行标定,验证了模型的准确... 研究不同喷油策略对自由活塞发动机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探索了适合自由活塞发动机柴油燃烧系统的喷油策略。基于AVL FIRE仿真平台,搭建三维动网格计算模型,通过台架试验数据,对试验喷油策略为矩形的缸压数据进行标定,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对4种不同曲线形状喷油策略(普通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矩形和梯形)下的发动机燃烧放热及排放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压缩上止点前采用矩形喷油策略缸内油气混合速率最快,压缩上止点后采用等腰三角形喷油策略更有利于油气混合;等腰三角形喷油策略下发动机峰值燃烧压力最大,最接近上止点,而且指示热效率最大,达到0.371;等腰三角形喷油策略下,缸内峰值燃烧压力和温度最大,NO排放最高而碳烟排放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发动机 喷油策略 燃烧 排放 热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