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喀斯特地区不同岩土组构对岩溶碳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7
- 1
-
-
作者
罗维均
杨开萍
王彦伟
陈佳
贾玉鹤
王世杰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沈阳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
-
出处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8-214,共7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400202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3121)。
-
文摘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岩石裸露率高、土层浅薄且分布不均,这种特殊的岩土组构如何影响水文过程对于准确估算岩溶碳通量具有重要意义。水化学径流法是计算流域尺度岩溶碳通量的常用方法,其中流域面积和流量作为2个重要参数在喀斯特地区往往难以准确获取。在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设计了一组岩土比(1∶1和4∶1)和一组土层厚度(5,20,100 cm)共计5种岩土组构的模拟试验场。通过一个完整水文年的流量和水化学监测,定量研究了岩石裸露率和土层厚度对水文过程以及岩溶碳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个模拟试验场岩溶碳通量平均值为(17±3)gC/m^(2)/a,受渗漏量控制,雨季(5-10月)约占95%;岩石裸露率(2组岩土组构之间)对渗漏量的影响可达14%,且随着岩石裸露率增加,入渗系数也相应增加;土层厚度对渗漏量的影响仅在1%~2%之间。此外,对8个野外流域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入渗系数与岩溶碳通量的相关性最为显著,说明入渗系数是喀斯特地区不同岩土组构地质背景影响和控制岩溶碳通量的主要因素,同时这种影响可能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即入渗系数并非常数。
-
关键词
岩溶碳通量
岩石裸露率
岩土组构
土层厚度
入渗系数
喀期特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
Keywords
carbonate weathering carbon sink flux
rock exposure
rock-soil fabrics
soil thickness
infiltration coefficient
Karst Puding Karst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
-
分类号
P641.7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