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律令中的“新黔首”与“新地吏” 被引量:66
1
作者 于振波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78,共10页
关键词 秦国 黔首 律令 商鞅变法 治国方略 严刑峻法 文献记载 秦帝国
原文传递
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 被引量:45
2
作者 张金光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2-39,共18页
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张金光秦的乡官制度承前启后,并且具有开创性,其组织系统严密,权力与地位隆重,不同于后世。秦设立乡官,重视乡治,所取得的统治效果十分突出。乡官是秦基层政权组织。广义的乡官包括乡、亭、里、伍等。... 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张金光秦的乡官制度承前启后,并且具有开创性,其组织系统严密,权力与地位隆重,不同于后世。秦设立乡官,重视乡治,所取得的统治效果十分突出。乡官是秦基层政权组织。广义的乡官包括乡、亭、里、伍等。严格说来,只有乡、里才具有基层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官制度 啬夫 《封诊式》 有秩 法律答问 汉书 “里” 治安 《史记·淮阴侯列传》 商鞅变法
原文传递
论汉代的名田(受田)制及其破坏 被引量:30
3
作者 朱绍侯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5-40,共6页
名田制是商鞅变法时所建立的土地制度,并为汉代所继承,但在史书和秦汉简牍中,从未见过名田(受田)制的具体内容。《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保存有吕后二年颁布的以军功爵高低及其他身份为依据的受田受宅的律文,才第一次知道高... 名田制是商鞅变法时所建立的土地制度,并为汉代所继承,但在史书和秦汉简牍中,从未见过名田(受田)制的具体内容。《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保存有吕后二年颁布的以军功爵高低及其他身份为依据的受田受宅的律文,才第一次知道高爵获得者所得到的惊人受田数字,证实了汉初确实培植了一大批军功地主。该律令还证实了名田制是一种有受无还的土地长期占有制。但汉政府为了确保税收,对授出的土地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并能干预和调整土地的再分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长期占有逐渐转化为私有,并导致汉武帝时期出现的汉代第一次土地兼并高潮,名田制遭到彻底破坏,到东汉建国,受田制再也没有恢复,历史进入了豪强地主掌权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田制 受田制 军功爵制 军功地主 商鞅变法 土地制度 汉代
下载PDF
试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土地制度 被引量:37
4
作者 张金光 《中国史研究》 1983年第2期26-41,共16页
我国于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破坏之后,并未立即出现土地私有制或土地国有制,而却逐渐形成了在虚构的“王土”之下的多级占有制,即同一块土地的所有权为许多人所分享。到春秋末,特别是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与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再加... 我国于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破坏之后,并未立即出现土地私有制或土地国有制,而却逐渐形成了在虚构的“王土”之下的多级占有制,即同一块土地的所有权为许多人所分享。到春秋末,特别是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与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再加上各国的改革,遂使土地所有权在各诸侯国开始向强有力的土地国有制升华。他们把土地所有权集中起来之后,不再裂土分君,制造中间层次,而是由国家政府直接“制土分民”,完成了土地普遍国有制与其下的私人占有制的二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商鞅变法 土地国有制 土地所有权 土地公有制 土地私有制 原始社会 战国时期
原文传递
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被引量:32
5
作者 张金光 《历史研究》 1988年第6期74-90,共17页
家庭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制度,通过对它的解剖,可以透析出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道德等各种复杂关系。秦自商鞅变法后逐渐形成的家庭制度,在中国古代家庭发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人们未曾深刻探讨的一个课题。一... 家庭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制度,通过对它的解剖,可以透析出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道德等各种复杂关系。秦自商鞅变法后逐渐形成的家庭制度,在中国古代家庭发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人们未曾深刻探讨的一个课题。一、商鞅变法前秦的家庭形态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即贵族层、统治者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宗族集团或异财,或共财,或异财共财相结合。虽然在宗族组织中,有时又分成若干分支家庭,甚至小家庭,但这些个别家庭在社会与政治、经济活动中均不具有独立性格,而是被埋没在宗族体系之中。这种庞大的宗族共同体便构成了西周、春秋时期贵族社会最根本的社会组织。史称"胙之土而命之氏","致邑立宗"。荀子说:"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可见只有得氏者才为宗,只有领主贵族才能立宗庙,并按宗法结成宗族组织。社会下层即广大"持手而食"的劳动者,则不得立宗庙,因而不行宗法。他们只有"亲昵"与"分亲"家庭,但并不按宗法结成宗族集团。所以说周之宗法实即贵族的"氏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制度 大家庭 家庭结构 宗族集团 家庭形态 宗法制度 宗族组织 商鞅变法 亲属关系 家庭成员
原文传递
秦自商鞅变法后的租赋徭役制度 被引量:32
6
作者 张金光 《文史哲》 1983年第1期20-27,共8页
一租秦征收租赋的标准是什么?杜佑、马端临皆言“舍地而税人”。有的同志认为秦“田租的征收办法,是以一户(五口之家)有田百亩的假设,而按人户征收的”。其实,秦的赋税制度是既“税人”而又未尝“舍地”。一部分按人户征收,若户赋之类... 一租秦征收租赋的标准是什么?杜佑、马端临皆言“舍地而税人”。有的同志认为秦“田租的征收办法,是以一户(五口之家)有田百亩的假设,而按人户征收的”。其实,秦的赋税制度是既“税人”而又未尝“舍地”。一部分按人户征收,若户赋之类。而田租刍稿则是按四亩征收的。这可从如下事实看出。第一、出土秦律《法律答问》指出:已经向农民收了租,不报,叫做“匿田”:“弗徭使,弗令出户赋”,叫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变法 徭役制度 秦律 赋税制度 田租 马端临 秦人 土地国有制 董仲舒 史记
下载PDF
法家的发生逻辑与理解方法 被引量:24
7
作者 韩东育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40,共9页
在先秦诸子中,法家的命运是最值得玩味的:虽然商鞅变法的成功与秦朝的建立已充分证明了运用法家思想治国的有效性,但后世之统治者却几乎无人愿意仿效这种成功的经验;虽然秦朝的灭亡是因为君昏臣暴、滥用刑罚,但是这笔账却全部记到了法... 在先秦诸子中,法家的命运是最值得玩味的:虽然商鞅变法的成功与秦朝的建立已充分证明了运用法家思想治国的有效性,但后世之统治者却几乎无人愿意仿效这种成功的经验;虽然秦朝的灭亡是因为君昏臣暴、滥用刑罚,但是这笔账却全部记到了法家的头上;虽然封建统治者采用"阳儒阴法"的治国策略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且法对维护社会秩序的实际作用要远远大于儒家提倡的德,但是人们却把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与繁荣完全归功于儒家;而20世纪70年代出于某种政治目的开展的评法批儒运动,更是使法家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时至今日,倡新儒家者有之,倡新道家者亦有之,法家却一直被冷落。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列国竞争、强者为王的年代,法家倡导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政策无疑是极为有效的;另一方面,法家提倡以法治国,主张依据人情之真实而设立治道,"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这些也与现代社会倡导的法制精神有一致之处。当然,法家思想自有其因时代原因而造成的局限,他们所谓的法体现的是国君的意志,法对国君缺乏有效的制约作用,并由此产生了种种弊端;当大一统的帝国建立之后,法家思想作为一种统治思想没有因为失去了竞争对象而作出适当的调整,其高强度的扩张力转而成为严重伤害国内民众的暴力,等等,也是我们必须看到的。因此,应当以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对待这一份历史遗产,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以服务于现代社会。为了推动学界对法家思想的深入研究,本期编发韩东育、周炽成、宋洪兵三位先生关于法家思想研究的文章,以飨读者。关于法家思想,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诸如法家思想如何促成了秦国的强大、秦朝灭亡与法家思想的真实关系、法家思想对汉朝及以后的封建社会的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思想 封建统治者 解方 逻辑 中国封建社会 治国策略 先秦诸子 商鞅变法
原文传递
秦代谪戍、赘婿、闾左新考 被引量:23
8
作者 蒋非非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5-61,共7页
秦代谪戍、赘婿、闾左新考蒋非非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在他死后不过一年便陷入战乱,首先揭竿而起的是楚地被征发谪戍渔阳的九百名闾左。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序》中说:“陈涉起匹夫,驱瓦合谪戍旬月以王楚”。自汉后两千... 秦代谪戍、赘婿、闾左新考蒋非非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在他死后不过一年便陷入战乱,首先揭竿而起的是楚地被征发谪戍渔阳的九百名闾左。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序》中说:“陈涉起匹夫,驱瓦合谪戍旬月以王楚”。自汉后两千多年间,“闾左”陈涉首事之功已是定评。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谪戍 赘婿 秦王朝 《睡虎地秦墓竹简》 军功爵制 陈胜 商鞅变法 自耕农 城旦舂 债务奴隶
原文传递
秦汉的户籍制度 被引量:19
9
作者 高敏 《求索》 1987年第1期72-81,共10页
户口版籍制度,是统治者控制社会人口的手段。有了它,就有了制定政令、征发徭役、课取赋税和分配权力的依据,更有了加强控制、防乱止暴和彼此监督以巩固统治的基础。因此,治秦汉史实有研究其户籍制度之必要。且户籍之制,殷周之制,已经渺... 户口版籍制度,是统治者控制社会人口的手段。有了它,就有了制定政令、征发徭役、课取赋税和分配权力的依据,更有了加强控制、防乱止暴和彼此监督以巩固统治的基础。因此,治秦汉史实有研究其户籍制度之必要。且户籍之制,殷周之制,已经渺茫。后世历代行之者,大都上属商鞅变法后之秦制。因而研究秦汉户籍制度,更有明历代户籍制度渊源的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名籍 居延 汉书 户口册 秦汉 商鞅变法 官府 市籍 傅律
下载PDF
切实保障人地二权是土地流转的核心问题 被引量:20
10
作者 秦晖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3,共3页
“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土德唯庸,养苍生而无言。”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耕者有其田,土地承载着国家社稷的安宁、也承载着黎民百姓的福祉;从商鞅变法到圈地运动,对于土地的每一次变动,既有可能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也可能... “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土德唯庸,养苍生而无言。”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耕者有其田,土地承载着国家社稷的安宁、也承载着黎民百姓的福祉;从商鞅变法到圈地运动,对于土地的每一次变动,既有可能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也可能是苍生刍狗、生灵涂炭的肇端。从这个维度看,我们正在进行的农地流转,不仅承载着占全国48%的农村人口的全部希望,而且寄托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的梦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当年毛泽东和黄炎培的延安窑洞对,言犹在耳,对土地改革必须是审慎的、稳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价值 风险 土地改革 耕者有其田 上善若水 圈地运动 商鞅变法
原文传递
汉代兵制述略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连庆 《史学集刊》 1983年第2期21-30,共10页
商鞅变法,在军事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其特点有三:一、奖励耕战,兵农合一,人民平时务农,一旦有事则充当士兵。二、制定有十等爵,使民以军功分别受爵,爵位较高者可以取得复除食邑的特权。三、以家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倍其赋的办法,防止隐瞒... 商鞅变法,在军事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其特点有三:一、奖励耕战,兵农合一,人民平时务农,一旦有事则充当士兵。二、制定有十等爵,使民以军功分别受爵,爵位较高者可以取得复除食邑的特权。三、以家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倍其赋的办法,防止隐瞒壮丁,确保士兵的来源。这种作法实质上是把专制政权政治、经济的支柱,放在个体小农身上。因此,当井田制彻底崩溃以后,小农经济还有发展前途的时候,与这种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兵制,便有存在的余地;反之,当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小农破产破落的时候,这种兵制便无法存续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制 商鞅变法 土地兼并 奖励耕战 兵农合一 专制政权 小农经济 倍其赋 发展前途 重大改革
下载PDF
战国授田制试论 被引量:18
12
作者 袁林 《社会科学(甘肃)》 1983年第6期62-67,共6页
战国时期土地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以往较为流行的答案是:井田制的瓦解与可以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近年来,随着秦代简牍的大量发现,越来越多的同志主张:战国,特别是商鞅变法之后秦的基本田制为授田制,此制一直延续到秦... 战国时期土地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以往较为流行的答案是:井田制的瓦解与可以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近年来,随着秦代简牍的大量发现,越来越多的同志主张:战国,特别是商鞅变法之后秦的基本田制为授田制,此制一直延续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但是,要使这种观点牢固地确立起来,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还需要对战国授田制作更为充分完整的分析论述,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授田制 土地私有制 土地制度 商鞅变法 井田制 秦始皇 秦代
下载PDF
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绍东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4-99,共6页
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 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传统的改造与整合 ,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 ,制订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 ;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 ,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 ,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乘势而行、借势而进、因势利导 ,是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变法 文化传统 功利主义 国家实力
下载PDF
商鞅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朱绍侯 《零陵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68-72,共5页
一般史书都说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是商鞅变法时所建立的,其实商鞅所建立的秦国早期军功爵制,和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至少有以下五点不同:一、一级以下还有三级;二、二级以上至大良造只有十六级;三、有爵者有乞庶子的权利;四、不受限制的逐... 一般史书都说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是商鞅变法时所建立的,其实商鞅所建立的秦国早期军功爵制,和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至少有以下五点不同:一、一级以下还有三级;二、二级以上至大良造只有十六级;三、有爵者有乞庶子的权利;四、不受限制的逐级晋升爵位和受赐田宅;五、低级爵位有树墓权。以上五点显示商鞅所建立的秦国早期军功爵制,比较重视低级爵位的利益,高爵与低爵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低爵也享有很多权利,而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高爵与低爵之间是不可逾越的,低爵仅成为荣誉头衔,权利大大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变法 秦国早期军功爵制 《商君书·境内篇》
下载PDF
关于商鞅变法赋税改革的若干考辨 被引量:16
15
作者 晋文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22,共8页
本文在重新理解史料的基础上对商鞅"罚赋"、"初为赋"和"算赋"等颇多争议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考辨。文中提出:商鞅"罚赋",即初次变法所规定的"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实... 本文在重新理解史料的基础上对商鞅"罚赋"、"初为赋"和"算赋"等颇多争议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考辨。文中提出:商鞅"罚赋",即初次变法所规定的"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实际上并非仅指某一种具体赋敛,而应当是包括当时秦人家庭的所有赋税形式。所谓"初为赋",则应是商鞅随着秦国土地制度的改革所进行的一次重大赋税改革。就内容来说,它既不单纯是指口赋,也不单指田赋,更不单纯是指军赋,而可能是包括了上述三种赋敛及其他赋税。至于商鞅创设的"算赋",也并非是所谓口赋,而应当属于军赋,是一种对妇女所专门征收的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变法 赋税改革 罚赋 初为赋 算赋 秦代 赋税制度
下载PDF
西汉的功劳 阀阅制度 被引量:13
16
作者 朱绍侯 《史学月刊》 1984年第3期17-26,共10页
“论功劳行赏罚”,这是春秋、战国以来,推行军功爵制的一条基本原则。商鞅变法所宣布的“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便是这一原则的具体贯彻和落实。根据《商君书·境内》和《睡虎地秦墓竹简》的资料,我们知道秦曾建立一套“劳... “论功劳行赏罚”,这是春秋、战国以来,推行军功爵制的一条基本原则。商鞅变法所宣布的“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便是这一原则的具体贯彻和落实。根据《商君书·境内》和《睡虎地秦墓竹简》的资料,我们知道秦曾建立一套“劳、论、赐”的赐爵程序,就是根据将士建立功劳的大小,经过评议,赐给不同爵位和田宅、封邑的程序。在汉代也完全继承了秦代的赐爵程序。根据《史记》、《汉书》、《后汉书》、《居延汉简甲乙编》的资料研究,汉代以功劳为依据的赐爵手续,比秦代更完备,或者说有新的发展,它不仅适用于赐爵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延汉简 睡虎地秦墓竹简 后汉书 军功爵制 司马迁 商鞅变法 史记 爵位 李广利 汉元帝
下载PDF
汉代的户籍和上计制度 被引量:11
17
作者 韩连琪 《文史哲》 1978年第3期17-25,46,共10页
一汉代的户籍制度,是上承秦制。秦代户籍的建立是开始于秦献公五年,“初为户籍,相伍。”到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井田制彻底废除,以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后,为了重耕战,富国强兵,对人民严格地进行了什伍... 一汉代的户籍制度,是上承秦制。秦代户籍的建立是开始于秦献公五年,“初为户籍,相伍。”到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井田制彻底废除,以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后,为了重耕战,富国强兵,对人民严格地进行了什伍的编制,并强制人民“毋得擅迁”(《垦令》),使“行间无所逃,迁徙无所入”(《画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上计制度 后汉书 郡国 井田制 小农经济 商鞅变法 汉武帝 阶级矛盾 居延汉简
下载PDF
试论商鞅变法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国祥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8-31,共4页
商鞅变法的成功对秦统一中国有不可否认的历史作用 ,但是 ,这场变法也给秦及秦以后的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主要有 :以愚民为手段的变法最终导致整个民族创造性意识的萎缩和窒息 ;以农耕为主 ,压制工商业发展的变法... 商鞅变法的成功对秦统一中国有不可否认的历史作用 ,但是 ,这场变法也给秦及秦以后的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主要有 :以愚民为手段的变法最终导致整个民族创造性意识的萎缩和窒息 ;以农耕为主 ,压制工商业发展的变法举措最终导致整个民族的民主意识的弱化 ;商鞅变法奠定了中国自秦以后 2 0 0 0多年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模式。在现代的社会中 ,只有充分认识到封建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弊端 ,才能从前人成功的光环中走出来 ,冷静地反思历史文化 ,这有利于新世纪史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变法 创造性意识 民主意识 发展模式 负面影响 工商业发展
下载PDF
重新认识秦文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留珠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1-5,共5页
秦人始国前后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对戎战争,使秦文化先天具有军事性。商鞅变法后与法家思想相结合的秦文化,军事性空前膨胀,这是由于法家思想本系军事思想而产生的叠加效应。秦文化的军事性既成就了秦的统一事业,同时也造成了秦主朝的... 秦人始国前后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对戎战争,使秦文化先天具有军事性。商鞅变法后与法家思想相结合的秦文化,军事性空前膨胀,这是由于法家思想本系军事思想而产生的叠加效应。秦文化的军事性既成就了秦的统一事业,同时也造成了秦主朝的速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化 军事性 商鞅变法 法家思想
下载PDF
秦人的价值观和中国的统一 被引量:10
20
作者 林剑鸣 《人文杂志》 1988年第2期85-90,共6页
秦之所以能统一中国,首先是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战国末年已经出现全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没有这个前提,任何个人或那一个诸侯国主观上企图统一中国都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 秦人 历史趋势 价值观 社会经济 诸侯国 政治 商鞅变法 公元前 宗法制 周平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