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唾液酸苷酶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楼洪萍 赵晓飞 李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1476-1476,1478,共2页
目的:探讨唾液酸苷酶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246例妇产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同时用唾液酸苷酶法和传统的Am sel法检测BV,并比较结果。结果:9246例标本中,唾液酸酶法检出细菌性阴道病986例,Am sel法检出965例,符合率达... 目的:探讨唾液酸苷酶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246例妇产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同时用唾液酸苷酶法和传统的Am sel法检测BV,并比较结果。结果:9246例标本中,唾液酸酶法检出细菌性阴道病986例,Am sel法检出965例,符合率达99.4%,经卡方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0.25,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Am els诊断标准,唾液酸苷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操作简便,对操作者经验要求不高,结果客观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唾液酸酶法 AMSEL法
原文传递
唾液酸苷酶法检测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晓洁 邱胜丰 +2 位作者 董宁 黎青 王敏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399-2401,共3页
目的探讨唾液酸苷酶法检测对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意义。方法应用唾液酸苷酶法快速检测266例BV(A组)、470例健康妇女(B组)、172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C组)和9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D组)。结果 A组阳性率93.61%(249/266),明显高于B组的3.6... 目的探讨唾液酸苷酶法检测对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意义。方法应用唾液酸苷酶法快速检测266例BV(A组)、470例健康妇女(B组)、172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C组)和9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D组)。结果 A组阳性率93.61%(249/266),明显高于B组的3.62%(17/470)、C组的3.49%(6/172)和D组的9.78%(9/92)(P<0.01)。阴道唾液酸苷酶预测细菌性阴道病的敏感性为93.61%(249/266),特异性为96.38%(453/470)。结论采用唾液酸苷酶法诊断BV具有特异性强、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酶法 细菌性阴道病
原文传递
5594例阴道分泌物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葛绍锋 闫炳龙 王小华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11期471-472,共2页
目的探讨BV三项联合检测法测定技术在阴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生理盐水涂片镜下检查清洁度、霉菌、滴虫;用BV三项联合试剂检测筛查细菌性阴道病。结果 5594患者标本中,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为796例,占14.2%;真菌性阴道炎为988例,占17... 目的探讨BV三项联合检测法测定技术在阴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生理盐水涂片镜下检查清洁度、霉菌、滴虫;用BV三项联合试剂检测筛查细菌性阴道病。结果 5594患者标本中,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为796例,占14.2%;真菌性阴道炎为988例,占17.7%;滴虫性阴道炎为60例,占1.1%;其中清洁度Ⅰ、Ⅱ度时1861例,BV、真菌、滴虫的阳性率分别为4.5%、0.5%、0%;清洁度为Ⅲ、Ⅳ度时3732例,BV、真菌、滴虫的阳性率分别为19.1%、26.2%、1.6%。结论 BV三项联合检测能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阴道的各种病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还可提示阴道菌群的变化,建议常规定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BV) 过氧化氢 唾液酸酶法 霉菌 滴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