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法象药理学说浅述 被引量:20
1
作者 史成和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680-681,701,共3页
用唯象理论阐述中医思维方式之一"取象比类"。提出中医取象比类法在中药理论中作为一种独立的药性概念即为法象药理;在天人整体观理论指导下,利用法象药理学说并加以深入研究,能更多揭示中医尚未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中医 比类 药理 用药
下载PDF
钱学森发展中医思想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邹伟俊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2-5,共4页
介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关于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思想,认为中医现代化必须以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通过第一步唯象中医学研究和第二步建立人体科学来完成。
关键词 中医 综合集成 钱学森
下载PDF
唯象中医学和大临床 被引量:2
3
作者 邹伟俊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68-271,共4页
通过三境界人体现的综合阐述,进一步展示唯象中医学在当今人类多元医学及多元文化综合研究时代的开发前景。认为与唯象中医学研究思路相吻合的大临床是医学临床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中医 中医 三境界人体观 大临床 病理学
下载PDF
唯象中医学与泛系方法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卓同年 刘粤生 《大自然探索》 1991年第1期55-62,共8页
关键词 中医理论 中医 泛系方法论
下载PDF
论唯象中医学泛系研究的基础和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卓同年 《中医研究》 1992年第3期3-5,共3页
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讨论了开展唯象中医学泛系研究的数学基础,介绍了今后可供借鉴的泛系方法,并给出了若干探索性例证。本文对开拓这一课题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医 数学 研究
下载PDF
唯象中医学与泛系方法论 被引量:1
6
作者 卓同年 刘粤生 《中医研究》 1991年第1期3-4,共2页
本文在简述唯象中医学和泛系方法论的基础上,论证了二者的结合点,并通过对阴阳学说和辨证论治的泛系分析,相应提出了泛系方法论为唯象中医学研究提供的一整套框架和方法。本文是钱学森氏倡导运用泛系方法论研究唯象中医以来的第一篇专... 本文在简述唯象中医学和泛系方法论的基础上,论证了二者的结合点,并通过对阴阳学说和辨证论治的泛系分析,相应提出了泛系方法论为唯象中医学研究提供的一整套框架和方法。本文是钱学森氏倡导运用泛系方法论研究唯象中医以来的第一篇专题文献。因而对中医及人体科学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阴阳学说 泛系方法学
下载PDF
发展中医的途径——唯象中医学研究
7
作者 邹伟俊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1年第6期2-7,共6页
通过唯象中医学三大模型图的系统阐述,提出具有系统观特色的唯象中医学研究是中医发展新途径的见解。认为唯象中医学具有文化学研究的特点,必须从人类东西方文化系统范围内去理解中医的发展,才能明确唯象中医学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中医 方法研究 中医多学科研究
下载PDF
《周易》与唯象中医学
8
作者 朱昌智 《国医论坛》 1989年第4期7-8,共2页
唯一以现象来分析、归纳、总结、概括事物的本质,从中获得系统的理论叫唯象理论。中医学对临床出现的症状、体征,认识角度不是探索其实质器官的解剖生理、病理,而是探索这些现象与其它现象(如社会状况、自然气候、心理因素等)之间有些... 唯一以现象来分析、归纳、总结、概括事物的本质,从中获得系统的理论叫唯象理论。中医学对临床出现的症状、体征,认识角度不是探索其实质器官的解剖生理、病理,而是探索这些现象与其它现象(如社会状况、自然气候、心理因素等)之间有些什么关系,以及总结人们改善、控制这些临床现象的实践经验,力图用哲理、伦理、天文、地理等知识与医学知识结合,把这些现象讲清楚,用唯象理论来认识、总结、规范医学系统理论,进一步研究人体自身的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中医
下载PDF
中医食疗在内科病证中治疗的意义
9
作者 孙德彬 《中国民康医学》 1996年第5期252-252,共1页
中医食疗在内科病证中治疗的意义孙德彬一、中医食疗的渊源我国古代食物疗法历史渊源流长。在记述周代礼制的《周礼》一书中,曾记录了当时的医事制度,医学共分四科。其中食医是掌管王室贵族饮食卫生的医生。可见饮食与医疗的关系,当... 中医食疗在内科病证中治疗的意义孙德彬一、中医食疗的渊源我国古代食物疗法历史渊源流长。在记述周代礼制的《周礼》一书中,曾记录了当时的医事制度,医学共分四科。其中食医是掌管王室贵族饮食卫生的医生。可见饮食与医疗的关系,当时已高度重视。现在最早的医学理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食疗 内科病证 现代医学 战略意义 重要作用 中医现代化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中医 创新与发展 学术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