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20年代末文学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与唯物史观文学论的兴起 被引量:16
1
作者 程凯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4-102,共9页
1928年到1932年,新文学文坛上兴起译介唯物史观文学论的潮流。这一潮流并非对政治革命的简单呼应,它有着更普遍的社会基础:唯物史观作为一种“新科学”提供了对社会、历史的整体性理解并指示青年介入社会实践的路径,它对现代文学观念造... 1928年到1932年,新文学文坛上兴起译介唯物史观文学论的潮流。这一潮流并非对政治革命的简单呼应,它有着更普遍的社会基础:唯物史观作为一种“新科学”提供了对社会、历史的整体性理解并指示青年介入社会实践的路径,它对现代文学观念造成的精神危机产生救正作用。同时,它也使得“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重心从初期的“意识斗争”转向以知识论的方式把握新世界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阶级意识转化的复杂性与内在紧张感。左翼青年在译介过程中对唯物史观文学论内部多样性与现实感的忽视与弱化则表现出他们在接受新思想时的根本缺陷。而鲁迅翻译唯物史观文学论所持的原则、立场与此恰好形成对照:即,不是把新兴思想作为自我解救的途径,而是把新兴思想的接受看作发现自我真实状况和面对真实状况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文学 文学知识分子 翻译实践 鲁迅
下载PDF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文艺暴动”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
2
作者 杜吉刚 王翔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82-94,391,共14页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也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文艺暴动"期。该时期,"文艺暴动"的参与者、卷入者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缺乏感以及紧迫的革命文学形势,触发了中国现代文学界第一次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翻译运...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也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文艺暴动"期。该时期,"文艺暴动"的参与者、卷入者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缺乏感以及紧迫的革命文学形势,触发了中国现代文学界第一次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翻译运动,无产阶级文学论、唯物史观文学论等马克思主义文论观念都纷纷被翻译到中国,进而使马克思主义文论观念迅速成为了中国文学界的核心话语,取代了"五四"以来西方各种资产阶级文论思想在中国文学界的主导位置。但是,由于国内国际政治、学术等因素的影响,该时期中国文学界所译介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文献,总体上理论成色相对不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 文艺暴动 马克思主义文 无产阶级文学 唯物史观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