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分“唐筛”和“糖筛” 确保母婴都健康
1
作者 沈玫玉 花春英 《糖尿病之友》 2020年第10期48-49,共2页
孕检是优生优育的重要检测手段,对指导孕期生活、排除胎儿畸形及维护母婴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唐筛”和“糖筛”是产前检查中两个不同的检查项目,由于读音相同,很容易被孕妇搞混。那么,如何区分“唐筛”和“糖筛”呢?为何要筛查唐氏综... 孕检是优生优育的重要检测手段,对指导孕期生活、排除胎儿畸形及维护母婴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唐筛”和“糖筛”是产前检查中两个不同的检查项目,由于读音相同,很容易被孕妇搞混。那么,如何区分“唐筛”和“糖筛”呢?为何要筛查唐氏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的最佳筛查时间是孕15〜20周,是孕期中相当重要的一项了解早期胎儿健康的筛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检查 氏综合征 优生优育 胎儿畸形 母婴健康 孕检
原文传递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唐筛中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张颖 许金婷 解晓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141-142,共2页
临床确定唐筛风险中危群体,使用无创产前基因再次检测,测算此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科学评估新型检测方法,为临床普及提供数据参考。方法:筛选我院妇产科2017年01月-2019年12月住院待产孕妇,产前经典唐氏筛查方法检测结果阳性,留取静脉血样... 临床确定唐筛风险中危群体,使用无创产前基因再次检测,测算此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科学评估新型检测方法,为临床普及提供数据参考。方法:筛选我院妇产科2017年01月-2019年12月住院待产孕妇,产前经典唐氏筛查方法检测结果阳性,留取静脉血样本送实验室执行NIPT检测(无创产前基因),将检测结果显示高风险孕妇,执行羊水穿刺并染色体核型分析;NIPT测定数据与核型检测数据对比分析;唐筛低风险者继续临床随访。结果:37例NIPT检测结果显示异常,阳性率1.11%;0.45%的比例源自21三体高风险者,0.21%的比例由性染色体异常所贡献;13号与18号三体者概率极低。此37例NIPT阳性结果孕妇,再次经CMA、羊水穿刺进行复检,其中26例仍显示阳性,阳性率0.78%,其中,21三体者比例最高,其他基因次之,13号和18号三体异常最低。将羊穿结果同NIPT检测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尤其是性染色体、13号、18号染色体的异常更显著。 NIPT检测灵敏度高达100%;在误诊率方面,对18号三体测定具有0.12%的误诊率,21号与其他染色体三体异常的误诊率非常低;13号、18号三体阳性预测分别25%、20%,性染色体57%的阳性预测。结论:唐筛中危群体必须予以高度关注,而NIPT由于其操作简便,准确率高,误诊率极低,具有极高的临床潜在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中危患者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唐筛高危人群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翠 赵明刚 +2 位作者 赵乐 王晓岩 王翔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第11期1454-1457,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简称唐筛)高危人群快速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18例唐筛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218例孕妇均行羊膜腔穿刺术,并对...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简称唐筛)高危人群快速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18例唐筛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218例孕妇均行羊膜腔穿刺术,并对羊水细胞分别行FISH实验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分析FISH技术在快速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218例孕妇中,FISH实验检出染色体数量异常9例(4.13%),其中21-三体综合征5例,18-三体综合征2例,13-三体综合征1例,45X[25]/46,XY[75]1例;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11例(5.04%),较FISH多检出平衡易位1例,染色体多态性1例。结论 FISH技术具有耗时短、灵敏度高等特点,对于唐筛高危人群快速产前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探针种类的限制,检测范围有限,应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高危 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下载PDF
唐筛高危孕妇随访之中应用现况-背景-评估-建议模式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田少霞 万晓盼 翁海淼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分析唐筛高危孕妇随访中应用现况-背景-评估-建议模式(SBA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濮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的唐筛高危孕妇患者,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干预,给予研... 目的分析唐筛高危孕妇随访中应用现况-背景-评估-建议模式(SBA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濮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的唐筛高危孕妇患者,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行SBAR沟通模式,对比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脉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水平变化以及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不良妊娠结局以及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有所提高,研究组SAS、SDS评分改善幅度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效回访率、不良妊娠结局低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唐筛高危孕妇应用SBAR沟通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干预工作的工作质量,改善医护之间的合作关系,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孕妇 现况 背景 评估 沟通模式
下载PDF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与传统唐筛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丽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8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对比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与传统唐筛检验的效果。方法选取460例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孕妇,检查期间孕妇实施传统唐筛检查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比两种检验效果。结果传统唐筛检验结果中高风险例数明显高于无创产前基因筛查结果,差异... 目的分析对比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与传统唐筛检验的效果。方法选取460例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孕妇,检查期间孕妇实施传统唐筛检查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比两种检验效果。结果传统唐筛检验结果中高风险例数明显高于无创产前基因筛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羊膜腔穿刺结果为金标准,传统唐筛检验阳性率及假阳性率均高于无创产前基因筛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产前基因筛查准确率95.24%高于传统唐筛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唐筛,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在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准确率更高,可为优生优育方案的实施提供可靠参考,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综合征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传统 检验效果
下载PDF
唐筛高危孕妇360例产前诊断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丽 储穆庭 +2 位作者 孙文芝 冯光 杨晓军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3014-3015,共2页
目的:提高唐筛高危孕妇产前诊断依从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60例唐筛高危孕妇产前诊断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10月~2006年5月唐筛高危孕妇共1201例,其中有360例在知情同意下接受了产前诊断... 目的:提高唐筛高危孕妇产前诊断依从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60例唐筛高危孕妇产前诊断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10月~2006年5月唐筛高危孕妇共1201例,其中有360例在知情同意下接受了产前诊断,依从率为20.18%。经羊水细胞培养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了30例异常核型,阳性检出率为8.33%,与2000-2003年的发生率3%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处理z。检验,P〈0.01,差异显著。其中染色体缺失、易位等16例,占53.33%;染色体数目异常14例,占46.66%(21三体7例;18三体5例;克氏征1例;多倍体(69,XXX)1例)。结论:唐筛高危孕妇能否接受进一步产前诊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咨询能力、意向、技巧及孕妇的经济条件、文化水平。在超声引导下的羊膜腔穿刺术和传统的羊水细胞培养方法变得更加安全可靠、经济简便。医生在咨询工作中,应针对孕妇的不同情况综合分析、评价她所面临的发病风险,交代病情要客观、适度,切记过重地描述羊膜腔穿刺术的风险,以免增加孕妇的精神心理负担,产生为难情绪,使羊膜腔穿刺的依从率下降。产前诊断的孕妇数量过少容易出现漏诊,也会影响唐筛工作的客观、有效评价。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检出率有升高趋势,这是否与孕妇的职业接触(如长时间的电脑接触)、环境污染(食物、药物、病毒)、某些营养素不足(如叶酸缺乏)等因素相关,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孕妇 产前诊断 依从率
下载PDF
辅助生育与自然妊娠孕妇早期唐氏筛查结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齐一鸣 王东梅 +1 位作者 曾玉坤 刘玲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1期44-45,48,共3页
目的比较采用辅助生育技术受孕与自然受孕者孕早期唐氏筛查各项指标及筛查假阳性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该院进行早期(10~13+6w)唐氏筛查的IVF孕妇1 600例,筛选同期孕周、年龄、体重等因素相匹配的自然受孕孕妇16 ... 目的比较采用辅助生育技术受孕与自然受孕者孕早期唐氏筛查各项指标及筛查假阳性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该院进行早期(10~13+6w)唐氏筛查的IVF孕妇1 600例,筛选同期孕周、年龄、体重等因素相匹配的自然受孕孕妇16 000例为对照组,入选孕妇均为单胎。抽血前B超明确孕周并测量NT,测血清学标志物PAPP-A、fβ-h CG的水平,比较两组各指标中位数的差异及筛查假阳性率。结果各孕周段两组孕妇PAPP-A Mo M值均〈1.0,IVF组孕妇PAPP-A Mo M值低于相应孕周的对照组。两组各孕周段fβ-h CG Mo M值均在1.0左右,相应孕周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N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F组21三体筛查阳性率为13.40%,显著高于对照组10.19%。两组失访率均在8%左右。其中,IVF组206例21三体高风险孕妇中84.5%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2例;对照组935例中71.5%接受穿刺,确诊15例。两组确诊率相当。IVF组筛查假阳性率为14.6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P=0.006)。结论IVF技术的使用会降低早期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PAPP-A的浓度,因此增加胎儿21三体检出的假阳性率,建议引入适当的校准系数进行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三体 IVF 早孕期 fβ-h CG PAPP-A
下载PDF
329例唐筛高风险孕妇羊水穿刺结果及妊娠结局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超波 王珺 +2 位作者 张靖 肖西峰 王晓红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8期962-964,共3页
目的分析329例唐筛高风险(>1/270)孕妇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二代测序NGS结果以及妊娠结局,初步评价血清学检测的效果。方法抽取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二代测序检测,电话随访妊娠结局。结果329例样本中,染色体三体共6例,占比为1.8... 目的分析329例唐筛高风险(>1/270)孕妇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二代测序NGS结果以及妊娠结局,初步评价血清学检测的效果。方法抽取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二代测序检测,电话随访妊娠结局。结果329例样本中,染色体三体共6例,占比为1.82%,孕妇终止妊娠。多态性核型21例,占比为6.38%,其中1例先天性肛门闭锁,余未见出生缺陷。除外三体,NGS检测到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 16例(15例重复,1例缺失),占比为4.86%。缺失的1例接受建议,验证双亲,为母亲来源,孕妇继续妊娠。16例均未见出生缺陷。结论作为减少出生缺陷的常规手段之一,孕中期血清学检测对减少出生缺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假阳性率高,产前诊断检出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风险 染色体核型分析 二代测序 出生缺陷
原文传递
749例唐筛高风险孕妇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章荣 尹婷 +3 位作者 毛华芬 王永安 郑安舜 王雷雷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9年第11期1336-1336,1300,共2页
目的针对749例孕中期唐筛高风险(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风险切割值为1:270)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分析,初步探讨染色体异常与唐筛高风险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以及Lifecycle产前筛查软件,结合孕妇年龄、体... 目的针对749例孕中期唐筛高风险(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风险切割值为1:270)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分析,初步探讨染色体异常与唐筛高风险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以及Lifecycle产前筛查软件,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信息进行校正分析,计算胎儿唐氏综合征的发病风险率。高风险孕妇经遗传咨询,知情同意后采集羊水,进行细胞培养,常规制片后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749例唐筛高风险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16例,异常率为2.13%。结论胎儿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孕中期孕妇血清标记物(AFP+free-β-HCG)筛查结果异常的诱因之一,孕中期唐筛高风险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分析对减少出生缺陷与提高人口素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风险 染色体核型分析
原文传递
第三届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专业学术年会纪要
10
作者 何玺玉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3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由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沈阳军区第二〇二医院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专业学术年会暨全军出生缺陷产前诊断学习班”于2013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在沈阳军区第二〇二医院举行... 由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沈阳军区第二〇二医院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专业学术年会暨全军出生缺陷产前诊断学习班”于2013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在沈阳军区第二〇二医院举行。来自全军174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223篇,同时邀请17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54篇论文在4个分会场进行大会发言,14家不孕不育集中诊治机构进行了工作汇报。现从“生殖健康、避孕节育、围产医学、出生缺陷干预、不孕不育集中诊治”5个领域对大会的亮点和热点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年会 优生优育 检查 不孕不育 IUD 计划生育 胎儿畸形
下载PDF
唐筛高危孕妇临床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卫东 王桂珍 卢立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1期147-147,共1页
目的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优生优育。方法分析51例孕14~21周、唐筛结果大于1/250的高危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染色体异常3例;先心病3例;早产4例。结论唐筛的高危孕妇出生缺陷率高,为降低出生缺陷,提倡产前筛查并重视高危的结果,尽量选... 目的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优生优育。方法分析51例孕14~21周、唐筛结果大于1/250的高危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染色体异常3例;先心病3例;早产4例。结论唐筛的高危孕妇出生缺陷率高,为降低出生缺陷,提倡产前筛查并重视高危的结果,尽量选择自然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孕妇 出生缺陷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在唐筛高危孕妇随访中的应用分析
12
作者 吴仁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4期24-24,共1页
探究SBAR沟通模式在唐筛高危孕妇随访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观察对象为我院接受诊治的唐筛高危孕妇共计10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例数相同,两组各50例,分别实施SBAR沟通模式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同时比较护理效... 探究SBAR沟通模式在唐筛高危孕妇随访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观察对象为我院接受诊治的唐筛高危孕妇共计10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例数相同,两组各50例,分别实施SBAR沟通模式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同时比较护理效果的不同。结果: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可看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无效回访率更低、治疗依从性更高以及交接班缺陷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唐筛高危孕妇中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进而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连续性,改善医护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沟通模式 高危孕妇 随访 应用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