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写大唐故事 抒民族正气──韦昕作品研讨会纪要
1
作者 小雨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民族正气 故事 研讨会 新历史小说 当代意义 民族精神 小说创作 小人物 人物塑造 作品
下载PDF
“过把瘾”不死怎么办?
2
作者 平白 《探索与求是》 1996年第10期47-48,共2页
“过把瘾”不死怎么办?平白怕听流行歌曲。自谓道行不深,担心被那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的歌词把挺明白的事儿弄糊涂。比如"人一辈子怎么活着"这个题目,你以为已明白了八九,但听歌星们轮番喊几遍试试,没准被诱进横竖也找不到路径的"... “过把瘾”不死怎么办?平白怕听流行歌曲。自谓道行不深,担心被那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的歌词把挺明白的事儿弄糊涂。比如"人一辈子怎么活着"这个题目,你以为已明白了八九,但听歌星们轮番喊几遍试试,没准被诱进横竖也找不到路径的"迷宫":有的歌星们鼓吹人生的要义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歌曲 价值尺度 精神支柱 情感世界 生活作风 故事 游戏人生 情感变化 司马光 财政资金
下载PDF
吐鲁番出土卜天寿抄《三台词》的校释与冯唐故事话本的传承
3
作者 刘瑞明 《西域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吐鲁番出土卜天寿抄《三台词》的校释与冯唐故事话本的传承刘瑞明一1969年,新疆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墓地的一座唐墓中,出土有卜天寿所写的《论语郑氏注》抄本,抄本末尾另有一些诗词和杂录。1971年12月,郭沫若写有《卜天寿(... 吐鲁番出土卜天寿抄《三台词》的校释与冯唐故事话本的传承刘瑞明一1969年,新疆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墓地的一座唐墓中,出土有卜天寿所写的《论语郑氏注》抄本,抄本末尾另有一些诗词和杂录。1971年12月,郭沫若写有《卜天寿(论语)抄本后的诗词杂录》一文,后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故事 吐鲁番 郭沫若 汉文帝 《清平山堂话本》 解梦 校释 天寿 台词
下载PDF
唐故事的不成文法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淑明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8年第7期28-28,共1页
唐故事的不成文法特征刘淑明中国古代典籍中有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词语——故事。然而,必须指出,这里所论及的故事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故事,而是指过往之事,旧日的成例、事例、典章制度或例行之事及典故等等。古人援引故... 唐故事的不成文法特征刘淑明中国古代典籍中有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词语——故事。然而,必须指出,这里所论及的故事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故事,而是指过往之事,旧日的成例、事例、典章制度或例行之事及典故等等。古人援引故事是具有明显功利性的,往往是为了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成文法 故事 《旧书》 习惯法 判例法 杨嗣复 大学衍义补 法律效力 李德裕 法律体系
原文传递
《梦溪笔谈》中档案的利用
5
作者 蔡宪智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共1页
一、从<梦溪笔谈>中看沈括对官方档案的利用 1.利用皇家档案.沈括提到在编定祭祀制度时,曾对祭祀的次序有所怀疑,从而追溯到唐代有记录的旧制:按唐故事,凡有事于上帝,则百神皆预遣使祭告,唯太清宫、太庙则皇帝亲行.其册祝皆曰:&#... 一、从<梦溪笔谈>中看沈括对官方档案的利用 1.利用皇家档案.沈括提到在编定祭祀制度时,曾对祭祀的次序有所怀疑,从而追溯到唐代有记录的旧制:按唐故事,凡有事于上帝,则百神皆预遣使祭告,唯太清宫、太庙则皇帝亲行.其册祝皆曰:'取某月某日有事于某所,不敢不告.'宫、庙谓之'奏告',余皆谓之'祭告'.唯有事于南郊,方为'正祠'.至天宝九载,乃下诏曰:'‘告’者,上告下之词.今后太清官宜称‘朝献’,太庙称‘朝飨’.'自此遂失'奏告'之名,册文皆为'正祠'.这里记载了唐朝时期皇帝郊庙记录于册,并有祝词,唐天宝九年,皇帝下令将'奏告'、'祭告'改称'朝献'、'朝飨',并在册中记录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皇家档案 记录 皇帝 朝时期 沈括 祭祀制度 故事 追溯 祝词 上帝 清官 怀疑 次序
下载PDF
自觉担起新闻“打假”责任
6
作者 吴振钢 《新闻前哨》 1997年第4期44-44,共1页
最近获悉两则真实的荒唐故事:一是炮制“徐洪刚爱上了打工妹”的假新闻的作者在报上向读者公开道歉;一是黑龙江日报记者从西安《家庭之友》杂志刊登的通讯《45年前的恋人从死亡名单上走来》一文中受到启发,对文中的主人公进行追踪采访,... 最近获悉两则真实的荒唐故事:一是炮制“徐洪刚爱上了打工妹”的假新闻的作者在报上向读者公开道歉;一是黑龙江日报记者从西安《家庭之友》杂志刊登的通讯《45年前的恋人从死亡名单上走来》一文中受到启发,对文中的主人公进行追踪采访,结果“踏遍青山”,不见其人,原来是一名自由撰稿人杜撰的假新闻.不久前,笔者在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举办的第18期新闻宣传干部培训班上,与新华社高级编辑文有仁同志谈起此事,老教授道出了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对假新闻现象的痛心与忧虑:“我们的编辑、记者、通讯员都要负起‘打假’的责任.”作为一名宣传干部,笔者也常以拙笔撰写新闻稿,是业余通讯员大军中的一员.假新闻事件引起了我的思考:一些假新闻之所以屡屡见报,报社编辑固然有责任,但许多假新闻来源于我们业余通讯员之手,不能不令人感慨.我想,我们每个业余通讯员都应有“新闻打假从我做起”的自觉性.在向新闻单位投稿时务必慎重,对那些道听途说的故事即使“新闻性很强”也不要轻易动笔,务必采访调查清楚;对自己拿不准的数据等材料也应逐一核实;更不要明知真相却肆意曲解,为我所用地添油加醋处理之后投递给报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新闻 业余通讯员 新闻性 新闻工作者 自由撰稿人 黑龙江日报 宣传干部 新华社 故事 新闻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