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什么是正义?——多维度的综合考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毛勒堂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112-118,共7页
“正义”乃当今之“显学”,但仍然是一个歧见迭出的艰深问题,这要求更多的学理深究。从词源层面的考辨看,正义标示着一种统一、和谐、理性的社会基本秩序和据之而践行的个人崇高德性。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看,正义乃是人们现实社会经济政... “正义”乃当今之“显学”,但仍然是一个歧见迭出的艰深问题,这要求更多的学理深究。从词源层面的考辨看,正义标示着一种统一、和谐、理性的社会基本秩序和据之而践行的个人崇高德性。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看,正义乃是人们现实社会经济政治利益关系失衡的折射并要求社会利益关系平衡的价值表达。从哲学的视野来看,正义根本的指示把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人之根本的价值捍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词源考察 思想史考察 哲学考察
下载PDF
教育评价发展历史的哲学考察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俭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共6页
将教育评价发展历史与哲学发展的历程结合起来,对教育评价的历史进行哲学考察,寻求教育评价内在的发展规定性,以期对当代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教育评价观的建构,寻找哲学的、历史依据。
关键词 教育评价 发展历史 哲学考察
下载PDF
《周易》经传堪舆思想源考
3
作者 张耀天 游君宜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3-69,共7页
《周易》经传所构建的哲学体系,对后世堪舆学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周易》与中国古代堪舆学密切相关:作为“中国哲学教科书”的《周易》,其“究天人之变”的原则,是堪舆学的哲学基础;《周易》生命哲学的底色,是堪舆学的价值基... 《周易》经传所构建的哲学体系,对后世堪舆学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周易》与中国古代堪舆学密切相关:作为“中国哲学教科书”的《周易》,其“究天人之变”的原则,是堪舆学的哲学基础;《周易》生命哲学的底色,是堪舆学的价值基础;《周易》象数、义理研究的分野,成为堪舆学的方法论基础。对《周易》经传中蕴含堪舆思想的考察,一方面有助于理顺堪舆学的理论源泉,另一方面有助于考察堪舆学的哲学意涵和民俗价值。以《周易》经传为起点,考察中国古代堪舆学的源流,既肯定了堪舆学的哲学价值和学术意义,也有助于对堪舆学进行反思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堪舆学 《周易》 哲学考察
下载PDF
关于社会系统复杂性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永胜 《系统科学学报》 2006年第2期43-47,共5页
社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运用唯物史观考察了社会系统复杂性的根源和生成途径,指出社会实践的复杂性是社会系统复杂性的最深刻根源。从复杂性理论视角研究了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自组织性、开放性、动态演化性、不确定性、非线性、... 社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运用唯物史观考察了社会系统复杂性的根源和生成途径,指出社会实践的复杂性是社会系统复杂性的最深刻根源。从复杂性理论视角研究了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自组织性、开放性、动态演化性、不确定性、非线性、不可逆性、统计性、多元性及奇异性等复杂性特征,探讨了研究社会系统复杂性的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系统 复杂性 哲学考察
下载PDF
技术与时间中的记忆线 被引量:6
5
作者 闫宏秀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9,共3页
在斯蒂格勒关于技术的哲学考察中,记忆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在其思想体系中,记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意蕴之外,更是贯穿在技术与时间内在关联中的一条主线。在其三卷本的《技术与时间》中,每卷都有关于记忆的研究,且表述多元。在第一卷... 在斯蒂格勒关于技术的哲学考察中,记忆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在其思想体系中,记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意蕴之外,更是贯穿在技术与时间内在关联中的一条主线。在其三卷本的《技术与时间》中,每卷都有关于记忆的研究,且表述多元。在第一卷《技术与时间1:爱比米修斯的过失》中,有"裂变的记忆""技术化就是丧失记忆""内在环境就是社会化的记忆"等;在第二卷《技术与时间2.迷失方向》中,有"第三记忆""记忆工业化""公正的记忆""作为记忆的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与时间》 内在环境 斯蒂格勒 哲学考察 三卷本 内在关联 社会化 思想体系
原文传递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哲学考察——以库恩范式革命为视角
6
作者 彭成义 《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0,共6页
从1964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建立国际政治系算起,国际关系学在当代中国已经走过近60年的历程,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不仅包括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国外国际关系学的大规模译介和学习掌握,也包括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对国... 从1964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建立国际政治系算起,国际关系学在当代中国已经走过近60年的历程,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不仅包括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国外国际关系学的大规模译介和学习掌握,也包括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可以说走到今天,中国国关界的学科、学理和学派自觉都达到了崭新高度。尽管如此,笔者认为,虽然有关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不同进路都从各自角度挖掘了传统中华文化的思想资源,而且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了中华文明独特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有一定程度的自觉反思,但是尚未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并且不够系统和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 国际关系理论 政治系 哲学考察 库恩范式 学科体系 复旦大学
原文传递
关于“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研究”的几点元思考
7
作者 刘永富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2-25,共4页
随着“全球化”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各种自称从哲学的角度研究、谈论全球化问题的著作、论文也大量涌现。但人们在谈论、研究“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问题”时,往往忽视了其中的一些元问题,很少有人对这种谈论研究本身进行反思,很少考... 随着“全球化”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各种自称从哲学的角度研究、谈论全球化问题的著作、论文也大量涌现。但人们在谈论、研究“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问题”时,往往忽视了其中的一些元问题,很少有人对这种谈论研究本身进行反思,很少考察这种谈论、研究本身所预设的一些前提性问题:怎么才算哲学的视角;对“全球化”的哲学考察主要是什么样的考察。对于“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研究”中的元问题是否有明确的意识、能否作恰当的处理,将关系到“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研究”能否走向有序与成熟,能否进行认真的有意义的对话。本文的第一部分考察了怎么才算是哲学的视角或视野,澄清了流行做法中的问题,阐述了哲学的视角应有的四个特点。本文的第二部分根据所确定的哲学视角的特点,指出在从哲学的角度研究全球化问题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但本文并不展开论述这些问题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哲学考察 哲学考察 全球化
下载PDF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哲学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柏俊 谢炜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哲学考察 中国共产党 内涵界定 外延考察 方法论
原文传递
可信任:人工智能伦理未来图景的一种有效描绘 被引量:1
9
作者 闫宏秀 《社会科学文摘》 2019年第10期8-10,共3页
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本质是对人与技术关系的再度厘清与辨析。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人与技术的关系是基于某种信任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深度融合。这种信任是人与人工智能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但这种信任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信任之外,还涉及... 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本质是对人与技术关系的再度厘清与辨析。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人与技术的关系是基于某种信任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深度融合。这种信任是人与人工智能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但这种信任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信任之外,还涉及人对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系统间的信任。关于这种信任的哲学考察,可以借助信任的表征——可信任来进行。即通过可信任来解码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描绘人工智能伦理的未来图景。但这种描绘是否有效呢?对此,本文将从伦理旨趣、存在逻辑、实现途径三个方面,解析可信任人工智能何以可能,以推进人工智能向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可信任 存在逻辑 深度融合 伦理研究 人与技术 哲学考察 实现途径
原文传递
对教育理念的哲学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光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6-40,共5页
理念、教育理念当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他们在西方哲学发展史和中国哲学发展史中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本文通过对此的系统考察,比较清晰地理清了理念、教育理念的涵义,并提出当代教育理念必须与时俱进。
关键词 理念 教育理念 哲学考察
下载PDF
哲学视野下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厚羿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37-41,共5页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合称,是近年来在教育界颇受好评的一项大型的德育工程。"三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如何正确理解"三生"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并内化为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合称,是近年来在教育界颇受好评的一项大型的德育工程。"三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如何正确理解"三生"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并内化为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教育是一种审慎的教育,审慎即是对人生的不断反思与追问。"三生"作为人生的三个组成部分与境界层级,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三者既是教育的前提与条件,更是教育的对象与旨归。文章拟对生命、生存、生活三个概念在哲学的视野下做必要的理论阐明与逻辑澄清,从而为能够更好地开展"三生教育"做好学理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生存 生活 哲学考察
下载PDF
空间性分析:对中国工程历史的一种哲学考察
12
作者 李三虎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05年第1期119-145,共27页
对于中国工程的历史发展,科技史学者们已经在"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下把它包含在科学技术历史中,做了不少文献考证或实证性研究。但如果这种爱国主义意识形态是立足于西方的"科学技术语境",显然会涉及到对中国工程... 对于中国工程的历史发展,科技史学者们已经在"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下把它包含在科学技术历史中,做了不少文献考证或实证性研究。但如果这种爱国主义意识形态是立足于西方的"科学技术语境",显然会涉及到对中国工程的历史哲学探索问题。这个问题发轫于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Joseph Nedham)提出的一个难题:"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满足于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考察 空间性 哲学探索 科学史家 李约瑟 实证性研究 文献考证 中国古代科学 工程布局 工程哲学
下载PDF
平衡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
13
作者 房良钧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85年第1期43-45,共3页
对平衡范畴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即不仅有量的相等意义上的平衡和量的一定比例的保持上的发衡,而且还有结构平衡。
关键词 矛盾理论 哲学概括 哲学研究》 历史经验教训 相互排斥 全国一盘棋 复合系统 哲学考察 著名论断 则都
原文传递
中国近现代语言乌托邦的文化哲学考察
14
作者 时世平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1年第3期96-97,共2页
通用语的前提是人类交际必须在享有共同语码的群体中进行,共同语码规定了交际双方需要遵守或接受的规则。不过,通用语是在语言丁具层面上的乐观考量,它忽视、摒弃了语言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思维、经济甚至意识形态诸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通用语 语言文字 中国近现代 人类交际 语言乌托邦 哲学考察 共同语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考察研究
15
作者 雷荣 《才智》 2014年第22期239-240,共2页
通过马克思哲学主义思想去解读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科学的理解过程中,把握好内在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发展,为进一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做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探究出对... 通过马克思哲学主义思想去解读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科学的理解过程中,把握好内在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发展,为进一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做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探究出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思想 哲学考察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中防御权的法哲学考察
16
作者 韦志明 李玉蓉 《理论界》 2006年第9期67-68,共2页
防御权是一种理论上的定义,但这并不等于法律中并无防御性权利之实。它是被追诉人在刑事诉讼中为了对抗公权力非法侵犯所依凭的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性权利的聚合。主体性理念、平等理念、人权保障理念是论证防御权存在的正当性所在。
关键词 被追诉人 防御权 哲学考察 理念
原文传递
需要建立现代自然哲学
17
作者 金吾伦 李曦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86年第2期65-,共1页
《晋阳学刊》1985年第5期)为了适应二十世纪以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对自然界的统一作进一步的说明,应该建立现代自然哲学。因为:一、现代自然科学在研究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中。
关键词 现代自然哲学 现代自然科学 晋阳 协同学 宇宙学 哲学考察 相互作用力 社会与自然 前进路 耗散结构论
原文传递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圳改革创新丛书》(第二辑)面世
1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张鹏 《南方论丛》 2015年第2期2-2,共1页
4月8日,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与海天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圳改革创新丛书》(第二辑)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共12部著作,分别是:《深圳学派建设丛书》:1.《学术论——学术的... 4月8日,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与海天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圳改革创新丛书》(第二辑)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共12部著作,分别是:《深圳学派建设丛书》:1.《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报告厅 哲学考察 改革创新 黄发 社区治理模式 学术品牌 港澳工作 中晚唐 城市规划实施 敢闯
原文传递
双重性哲学考察:当代西方批评史上重要概念之阐释
19
作者 程军 《求索》 CSSCI 2012年第7期194-196,共3页
"双重性"是当代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两种对立的、相反的要素、性质、价值或意义的共存、并置并结合在某一事物之中的存在状态。在巴赫金看来,双重性是"对话主义"精神的具体化形式;解构主义理论家把双重性看... "双重性"是当代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两种对立的、相反的要素、性质、价值或意义的共存、并置并结合在某一事物之中的存在状态。在巴赫金看来,双重性是"对话主义"精神的具体化形式;解构主义理论家把双重性看作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哲学观念的解构;后现代主义者把双重性当作后现代主义本身的矛盾、宽容、多元和相对主义的精神气质的具体体现。从哲学层次考察,主体间性是双重性概念的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性 哲学概念考察 解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