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努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
邓纯东
|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4
|
|
2
|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改革 创新学术理论研究与传播 |
忻平
于智慧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3
|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四维审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 |
王栋
席云
侯秀芳
梁明伟
金玉秋
|
《学理论》
|
2023 |
1
|
|
4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原则及其启示 |
刘影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5
|
贵州社会科学(月刊)2019年总目录 |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6
|
对莎士比亚中国化理论构想的五维考察及反思 |
孙媛
|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
|
2021 |
0 |
|
7
|
发挥学术期刊重要功能 推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学术期刊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研讨会综述 |
《江苏社会科学》编辑部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8
|
试论服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人文社科名词审定工作———以收词原则为例 |
温昌斌
|
《中国科技术语》
|
2024 |
0 |
|
9
|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时代解读、面临挑战与关键路径——陈先达教授论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 |
严国红
欧阳愉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23 |
0 |
|
10
|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逻辑学何为? |
张立英
|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
2023 |
0 |
|
11
|
“正德、利用、厚生”:实践概念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兼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 |
解嘉正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