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8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上)——关于ME命题的论证 被引量:274
1
作者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7+9+4+6+8+10,共8页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ME命题 哲学基础 教育改革 实践探索
下载PDF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思 被引量:177
2
作者 何克抗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4年第7期15-18,23,共5页
一般认为,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虽然是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由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学者奠定,但是这种理论开始在世界范围流行,并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还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而且一般公认,建构主义之所以在当代兴起是和多媒体与网... 一般认为,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虽然是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由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学者奠定,但是这种理论开始在世界范围流行,并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还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而且一般公认,建构主义之所以在当代兴起是和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尤其是Internet)的逐步普及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育思想 哲学基础 认识论 “主观主义” 教育改革
下载PDF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 被引量:117
3
作者 曾繁仁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5,共8页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开始了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生态美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包含生态维度的新美学观,它以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为其哲学基础,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和超越,也是美学学...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开始了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生态美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包含生态维度的新美学观,它以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为其哲学基础,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和超越,也是美学学科的当代发展。生态美学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这是一种新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生态美学包含生态本真美、生态存在美、生态自然美、生态理想美与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等内涵。在西方则以海德格尔的“四方游戏说”为其典范表述,这恰是海氏受到中国道家思想影响的成果,因此生态美学必将开创中西美学对话交流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美学观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美学 20世纪中期 人文主义精神 工业文明 实践存在论 生态危机 人类社会 哲学基础 实践美学 当代发展 美学学科 整体主义 理论原则 审美批判 海德格尔 思想影响 对话交流 中西美学
原文传递
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 被引量:109
4
作者 戴浩一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2,77,共12页
本文提出非自主性语法的哲学基础,针对Chomsky及其它生成语法学者所依据的自主性语法提出全然不同的看法:(1)语法现象是概念系统概念化的结果,因此语法与语义的对应有其自然原则可循,并非完全任意:(2)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概念化原则,因... 本文提出非自主性语法的哲学基础,针对Chomsky及其它生成语法学者所依据的自主性语法提出全然不同的看法:(1)语法现象是概念系统概念化的结果,因此语法与语义的对应有其自然原则可循,并非完全任意:(2)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概念化原则,因此本文也大幅修正了Jackendoff对句法结构与概念结构的关系。本文以汉语语法来阐述非自主性语法的基本精神,并初步探讨汉语语法概念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 生成语法学 语法现象 概念结构 句法结构 概念系统 语义 基本精神 依据 哲学基础
原文传递
共在存在论:人际与心际 被引量:127
5
作者 赵汀阳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2-30,共9页
The author develops a very original ontology of coexistence.It gives a new framework and some reinterpretations to ontological problems and it is argued to be a more constructive ontological foundation for political t... The author develops a very original ontology of coexistence.It gives a new framework and some reinterpretations to ontological problems and it is argued to be a more constructive ontological foundation for political theory and ethics.The ontology of coexistence highlights some of Confucian ideas supposed universally good,from which the author develops three key principles as coexistence prior to existence,to be is to do and facio ergo sum,and is argued to be the reorientation of ont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论 共在 人际 哲学理论 混合理论 哲学观念 哲学基础 政治哲学
原文传递
乔姆斯基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及其缺陷——兼论语言能力的合成观 被引量:87
6
作者 石毓智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3,共12页
本丈从一般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全面检讨乔姆斯基语言学说所赖以建立的逻辑基础,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研究上的问题。乔姆斯基学说的建立与演化的主要逻辑方法是类比,由于其类比所依据的是与语言极不相同的事物,因此造成许多扭曲语言本... 本丈从一般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全面检讨乔姆斯基语言学说所赖以建立的逻辑基础,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研究上的问题。乔姆斯基学说的建立与演化的主要逻辑方法是类比,由于其类比所依据的是与语言极不相同的事物,因此造成许多扭曲语言本质的后果。它的形式化手段只是一种科学的表象,而并不符合普通科学对理论形式化的要求。乔氏理论在总体上是失败的,但是它可以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更接近语言实际的理论,也有助于了解其他当代语言学流派产生的背景。文章还介绍了我们的“语言能力的合成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姆斯基 语言能力 语言学 哲学基础 合成 缺陷 科学方法论 逻辑基础 逻辑方法 语言本质 语言实际 形式化 学说 类比
原文传递
程序正义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48
7
作者 陈小文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31,共6页
关键词 程序正义 哲学基础 正当程序 法律程序 民族精神
原文传递
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 被引量:55
8
作者 杨春时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1-84,共4页
生态美学需要有一个哲学基础。启蒙运动以来,确立了主体性哲学的主导地位。但主体性建立在主客对立和主体对客体的征服的基础上,因此,主体性哲学是反生态主义的,主体性美学包括实践美学不能成为一种生态美学。现代美学已经完成了由主体... 生态美学需要有一个哲学基础。启蒙运动以来,确立了主体性哲学的主导地位。但主体性建立在主客对立和主体对客体的征服的基础上,因此,主体性哲学是反生态主义的,主体性美学包括实践美学不能成为一种生态美学。现代美学已经完成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型,只有主体间性才能成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主体间性哲学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规定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通过二者的交往、对话、沟通、融合而达到审美的境界。不仅现代西方美学包括生态美学是主体间性的,而且中国古代美学也是主体间性的,因而也具有生态美学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主体性 生态美学 哲学基础
下载PDF
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61
9
作者 陈守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3-57,共5页
对作者建立的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哲学内涵——相对可变性,哲学基础——物质运动的矛盾原理进行了阐明,给出了该理论的主要概念与定义,同时对可变模糊集合与可拓集合哲学基础的区别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哲学内涵 哲学基础 可变模糊集 相对隶属函数 相对差异函数
下载PDF
“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 被引量:64
10
作者 季羡林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6-,27,共2页
季羡林:“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于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在这一点上东西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3东方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和”。这个伦理原则的哲学基础就是“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 季羡林:“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于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在这一点上东西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3东方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和”。这个伦理原则的哲学基础就是“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一。这种伦理原则的最典型的代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 伦理原则 人与大自然 《西铭》 季羡林 哲学基础 伦理思想 《东方杂志》 伦理道德规范 伦理道德思想
原文传递
足球文化内涵的研究 被引量:51
11
作者 肖子亮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28,共3页
随着我国足球职业化步伐的延伸,人们逐步地以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足球运动,其中,足球文化的凸现最具代表性。但是,在足球文化的定义、内涵等问题上,许多足球界专家、学者各持一词,难以达成共识。为了探究这些问题,笔者以足球文化的母概念... 随着我国足球职业化步伐的延伸,人们逐步地以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足球运动,其中,足球文化的凸现最具代表性。但是,在足球文化的定义、内涵等问题上,许多足球界专家、学者各持一词,难以达成共识。为了探究这些问题,笔者以足球文化的母概念文化为出发点,深入地研究了文化学领域各学派对文化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足球文化的定义;剖析足球文化的结构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文化 文化观念 哲学基础 定义 构成部分 文化结构
下载PDF
天下观与新天下体系 被引量:56
12
作者 赵汀阳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70-76,共7页
古代天下体系是先贤在特殊历史状态中完成的政治创制。新天下体系对其既有继承也有发展,是使世界成为政治主体的世界体系,是以世界为整体政治单位的共在秩序。从天下去理解世界,就是以整个世界作为思考单位去分析问题,从而超越现代民族... 古代天下体系是先贤在特殊历史状态中完成的政治创制。新天下体系对其既有继承也有发展,是使世界成为政治主体的世界体系,是以世界为整体政治单位的共在秩序。从天下去理解世界,就是以整个世界作为思考单位去分析问题,从而超越现代民族国家的思维。天下体系是一个基于存在论理由而与价值观无关的世界,是以共在存在论为基础的世界体系。新天下体系的制度理性以关系理性为原则。西方个人—共同体—民族国家的政治系统与天下—国—家的政治系统之间形成一种齿轮式的啮合,存在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可以扩大政治可能世界的容量而有助于建构一种政治新概念,通过增加全球政治的维度,使政治哲学变成"全球理论/国际理论/国家理论"三重结构,其中,全球政治是新天下体系整个政治概念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观 新天下体系 政治主体 制度理性 哲学基础
下载PDF
论太极拳理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45
13
作者 高谊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1-46,共6页
通过对太极拳的运动形式以及健身养生的特点进行哲学意义上的剖析论述 ,探讨了太极拳整体理论中的天人合一观、阴阳观、道观、气观以及太极图与太极哲理的内在联系 ;太极拳功法中的阴阳与虚实、无为与无不为、修形与悟道、反者道之动以... 通过对太极拳的运动形式以及健身养生的特点进行哲学意义上的剖析论述 ,探讨了太极拳整体理论中的天人合一观、阴阳观、道观、气观以及太极图与太极哲理的内在联系 ;太极拳功法中的阴阳与虚实、无为与无不为、修形与悟道、反者道之动以及一生万物、万物归一的辩证内涵。辨析了太极拳技击中所蕴涵的以柔克刚、引进落空、舍己从人等哲学思想。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跨学科的理论研究以及提高太极拳的价值作用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传统文化 哲学基础 中国哲学
下载PDF
交互隐喻与涉身哲学——认知科学新进路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50
14
作者 刘晓力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3-80,共8页
To eliminate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computational metaphor, the situated cognition, embodied cognition and the dynamic theory of cognition have revise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cogni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new a... To eliminate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computational metaphor, the situated cognition, embodied cognition and the dynamic theory of cognition have revise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cogni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new approach to cognitive science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metaphor and embodied philosophy reveals the complexities of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provides the new concept about the nature of cognition and the new enlightenment on reconsidering the problems, such as those of mind-body and mind-brain-mach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科学 哲学基础 新计算主义 情境认知理论 复杂系统认知理论
原文传递
互动假说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46
15
作者 赵飞 邹为诚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8-87,共10页
互动假说是话语互动认知研究的理论纲领。本文把互动假说的历史发展划分为初步提出、完整提出和最近更新三个过程,指出互动假说的哲学基础是互动主义认识论,本质是语言互动的心理认知,核心是语言能力较强的说话人所做的语言互动结构调整... 互动假说是话语互动认知研究的理论纲领。本文把互动假说的历史发展划分为初步提出、完整提出和最近更新三个过程,指出互动假说的哲学基础是互动主义认识论,本质是语言互动的心理认知,核心是语言能力较强的说话人所做的语言互动结构调整,即意义协商基础上的形式协商。意义协商是形式协商的原动力,形式协商是意义协商的衍生体,二者"一体两翼",共同推进二语习得的发展。互动假说与社会学意义上的人际互动理论在本体观和方法论上有本质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说 意义协商 “一体两翼” 语言互动 社会学意义 认知研究 哲学基础 心理认知
原文传递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下)——关于ME命题的论证 被引量:51
16
作者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29,共9页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所以现代教育技术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点。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ME命题 哲学基础 教育改革 实践探索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简述 被引量:32
17
作者 熊学亮 《外语研究》 2001年第3期11-13,25,共4页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发展过程和现状 。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哲学基础 发展过程 现状
下载PDF
身体素养哲学基础、概念界定和评测体系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5
18
作者 施艺涛 崔华 解有毅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11,共9页
目的:探讨身体素养的哲学基础、概念界定与评测体系,解决身体素养的身体本源化、翻译统一化与评测制度中国化问题。方法:应用系统评价方法搜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31日,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文献,采用主题分析法进... 目的:探讨身体素养的哲学基础、概念界定与评测体系,解决身体素养的身体本源化、翻译统一化与评测制度中国化问题。方法:应用系统评价方法搜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31日,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文献,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0篇,大多数文献都采用了Whitehead提出的概念,将身体素养定义为“为了生活而重视并承担参与身体活动的责任所需要的动机、信心、身体能力及知识与理解。”突出了以一元论、现象学、存在主义为基础的哲学。大部分文献强调了学校是主要评测环境,要针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测。结论:身体素养的哲学基础重点强调了身体的本源性,是对身体的新认识与再思考。身体素养与体育素养,在本源、维度、发展目标、受众群体和两者关系上存在明显差异,将“physical literacy”翻译成身体素养更为合适。推进身体素养评测制度中国化,要提升评测制度易操作性、评测标准地域性、评测环境覆盖性、评测维度衔接性和评测方式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素养 哲学基础 概念 评测体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渊源 被引量:35
19
作者 王荣党 《学术探索》 2000年第3期71-74,共4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 ,在许多高等学校提倡和开展了多年。综观其理论与实践 ,对其意义、作用、内容、形式与特点研究和宣传得多 ,而对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很少涉及 ,且缺乏系统性。本文把理论和现实作为两个切...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 ,在许多高等学校提倡和开展了多年。综观其理论与实践 ,对其意义、作用、内容、形式与特点研究和宣传得多 ,而对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很少涉及 ,且缺乏系统性。本文把理论和现实作为两个切入点 ,阐述了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提出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有“三大基石” ,即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它的哲学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它的理论基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它的基本原理 ;现实依据有“四大客观要求”,即 :是高等教育的客观需要 ,是当代大学“线性经历”的特殊要求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要求 ,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理论依据 现实依据 哲学基础
下载PDF
全纳教育的哲学基础:批判与反思 被引量:41
20
作者 邓猛 肖非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22,共5页
本文分析了全纳教育发展的哲学理论基础,认为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交织推动全纳教育的发展;全纳教育理论体现了建构对实证、人文对科学的批判与颠覆,这是西方实证科学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产物,是社会科学研究者认识到科学实证主义局... 本文分析了全纳教育发展的哲学理论基础,认为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交织推动全纳教育的发展;全纳教育理论体现了建构对实证、人文对科学的批判与颠覆,这是西方实证科学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产物,是社会科学研究者认识到科学实证主义局限性后的批判与超越。带有浓重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全纳教育理论在特殊教育领域似乎成功地成为垄断式话语,顺利地成为各国特殊教育政策制定、实施的依据与动力,然而,全纳教育及其所秉持的理想主义与后现代式的激进教育观点只是特殊教育发展理论范式众多选择中的一种,它的存在不应以取消、禁止其他理论范式为基础。在西方全纳教育者宣称:全纳教育超越任何经验或实证研究的时候,我国特殊教育研究需要克服研究方法中个体经验式和纯哲学思辨式的两种流弊,加强实证研究的规范与传统,使特殊教育学科体系建立在科学经验研究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纳教育 哲学基础 批判与反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