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哥巴文字源考证的几点看法——读《纳西族哥巴文字源流考》 |
喻遂生
|
《中国文字研究》
|
2005 |
4
|
|
2
|
东巴文与哥巴文、玛丽玛莎文、达巴文的关系之初步研究 |
王元鹿
|
《中国文字研究》
|
2006 |
4
|
|
3
|
哥巴文造字机制研究 |
邓章应
|
《中国文字研究》
|
2008 |
2
|
|
4
|
从同义比较看纳西族多文种间的关系与发展 |
黄思贤
余淑芬
|
《中国文字研究》
|
2008 |
1
|
|
5
|
纳西哥巴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白小丽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6
|
国立丽江师范学校校舍奠基纪念碑民族文字考释 |
邓章应
杨四梅
|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
2018 |
1
|
|
7
|
关于哥巴文字符与汉字之间关系的重新审视 |
李晓兰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0 |
|
8
|
关于哥巴文字源问题的探讨 |
李晓兰
|
《龙岩学院学报》
|
2014 |
0 |
|
9
|
纳西哥巴文水系字与东巴文相关字群比较研究 |
李晓兰
|
《华西语文学刊》
|
2016 |
0 |
|
10
|
《云南记忆名录》简介(第一批) |
黄燕玲
|
《云南档案》
|
2022 |
0 |
|
11
|
试析z33sr21ha55i33在东巴文献中的表现方式 |
李晓亮
|
《华西语文学刊》
|
2011 |
0 |
|
12
|
哥巴文经书《大祭风·迎请卢神》研究 |
田玲玲
|
《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
|
2014 |
0 |
|
13
|
浅析借用汉字的哥巴文字符 |
余攀
|
《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
|
2014 |
0 |
|
14
|
浅谈哥巴文的缀饰字素 |
杨蕾
|
《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
|
2014 |
0 |
|
15
|
《求取占卜经》哥巴文异体字分析 |
刘婕
|
《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
|
2014 |
0 |
|
16
|
关于哥巴文中gΛ^(31)ba^(31)ku^(33)tur^(55)tur^(33)命名为“字缀”的探讨 |
李晓兰
|
《淄博师专学报》
|
2012 |
0 |
|
17
|
哥巴文的判定 |
刘婕
|
《龙岩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8
|
从哥巴文与东巴文、汉字及藏文的比较看其来源问题 |
李子涵
|
《华西语文学刊》
|
2010 |
0 |
|
19
|
《大祭风·超度董族的吊死者·卷首》字符体系研究 |
杨蕾
|
《龙岩学院学报》
|
2014 |
0 |
|
20
|
哥巴文ɡΛ^(31)bɑ^(31)ku^(33)tur^(55)tur^(33)特点、成因及意义 |
李晓兰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