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0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作用 被引量:67
1
作者 佘丹阳 刘又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 比较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对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能力。方法 以 10株单纯诱导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和 5株诱导产AmpC酶并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ESBLs)的阴... 目的 比较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对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能力。方法 以 10株单纯诱导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和 5株诱导产AmpC酶并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ESBLs)的阴沟肠杆菌为对象 ,采用肉汤稀释渐进突变选择法筛选突变株 ,三维试验监测受试菌的AmpC酶产生情况 ,琼脂稀释法测定突变株的抗生素敏感性。结果 在单纯诱导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中 ,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对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能力最强。在诱导产AmpC酶并产ESBLs的阴沟肠杆菌中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对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能力最强。头孢吡肟对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作用较弱 ,但可逐渐增强部分受试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亚胺培南对高产AmpC酶突变没有选择作用 ,也没有导致受试菌耐药性增强。结论 各种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能力是不一致的 ,在治疗由阴沟肠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时 ,应选择具有高抗菌活性、低选择能力的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抗药性 微生物 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 哌拉西林 头孢 舒巴坦 头孢他啶 头孢噻肟 AmpC酶突变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陈俊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3期1554-1556,共3页
重症肺炎是一种由呼吸道严重感染引发的重症急症发病类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衰竭、机体重度炎症反应、脏器功能窘迫。此病往往发病较急,病情严重,炎症侵袭广泛,病死率高,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大威胁。老年患者群体器官可能... 重症肺炎是一种由呼吸道严重感染引发的重症急症发病类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衰竭、机体重度炎症反应、脏器功能窘迫。此病往往发病较急,病情严重,炎症侵袭广泛,病死率高,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大威胁。老年患者群体器官可能已经发生退行性改变,机体免疫水平下降,与青壮年相比,治疗难度增大,感染侵袭和其他并发症发生危险增高。目前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是长期抗菌治疗造成的耐药性导致临床疗效越来越差。医学研究表明,中医中药在肺炎治疗中可起到个体化治疗效果,尤其是多靶点调节对呼吸功能和抗炎治疗可发挥双向治疗作用,且中药耐药性小,不良反应少。本研究通过选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中西医联合用药的方法对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成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临床治疗 参麦注射液 临床研究 舒巴坦钠 哌拉西林 老年 中西医联合用药
下载PDF
不同配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与抑酶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耘 郝凤兰 李家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3-120,共8页
本文报告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4:1)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15:1)对39株革兰阴性杆菌所产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比较。以生物法测定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抑酶保护率。结果表明:β-内酰胺酶对哌拉西林... 本文报告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4:1)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15:1)对39株革兰阴性杆菌所产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比较。以生物法测定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抑酶保护率。结果表明:β-内酰胺酶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的相对水解率明显低于单独使用哌拉西林(P<0.01)且优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P<0.05)。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4:1时,相对水解率与8:1相比又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4:1明显优于8:1。说明他唑巴坦起到了增强哌拉西林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和抑酶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Β-内酰胺酶 酶稳定性
全文增补中
氧氟沙星与哌拉西林单用或联合应用的抗生素后效应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睿 刘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83-386,398,共5页
本文应用AVANTAGE分析仪的微生物比浊法测定了氧氟沙星(OFLX)与哌拉西林(PIPC)单用或联合应用的抗生素后效应(PAE),结果表明OFLX单用时对受试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均产生明显的PAE; PIPC单用时对革兰氏阳性球菌PAE较明显,对... 本文应用AVANTAGE分析仪的微生物比浊法测定了氧氟沙星(OFLX)与哌拉西林(PIPC)单用或联合应用的抗生素后效应(PAE),结果表明OFLX单用时对受试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均产生明显的PAE; PIPC单用时对革兰氏阳性球菌PAE较明显,对革兰氏阴性杆菌PAE较小,两药单用时PAE值随药物浓度增高而显著增大,而两药联用时,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均呈现协同或相加PAE;对革兰氏阳球菌的PAE,仅在相对低浓度组合时呈现相加作用。PAE的存在提示在设计给药方案时可适当减少剂量,延长给药间期,仍能维持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后效应 氧氟沙星 哌拉西林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延长输注时间的优化给药方案与传统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吕扬 闫昭 +3 位作者 王东浩 董伟林 杨洋 夏睿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9-483,共5页
目的 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延长输注时间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血药浓度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1日至10月31日收入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HAP患者50例,其细菌学药敏结果提示TZP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8m... 目的 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延长输注时间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血药浓度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1日至10月31日收入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HAP患者50例,其细菌学药敏结果提示TZP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8mg/L或16 mg/L,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TZP 4.5 g,6h间断给药1次,每次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成;治疗组输注方案为TZP 4.5 g,6h间断给药1次,输液泵持续静脉泵入3h.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3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临床肺感染评分(CPIS)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成功率、补救治疗率、抗菌药物费用;于给药开始0.5、1、2、3、4、6h取血,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UPLC-MS)分别测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血药浓度.结果 用药3d后治疗组PCT(μg/L∶2.16±0.17比4.77±0.25)、CPIS(分,6.21±1.14比6.92±1.35)及补救治疗率(12.0%比52.0%)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APACHEⅡ评分(分)略低于对照组(21.38±7.37比22.15±5.46,P>0.05).经积极补救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88.0%比80.0%)和复发率(4.2%比7.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组抗菌药物使用费用(元)明显低于对照组(4330.38±1087.24比5506.15±1361.73,P<0.01),抗菌药物疗程(d)明显短于对照组(6.00±1.05比8.20±1.03,P<0.01).监测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3种细菌感染,治疗组给药0.5~6 h TZP血药浓度均大于MIC水平,但对照组在给药2~3h后TZP血药浓度已降至MIC以下.治疗组血药浓度高于MIC持续时间占给药间隔的百分比(%T>MIC)平均为86.82%,而对照组%T>MIC平均42.84%.结论 使用TZP延长输注时间的给药方案应用于由较高MIC值的革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革兰阴性菌 最低抑菌浓度 延长输注时间 医院获得性肺炎
原文传递
哌拉西林及三唑巴坦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赵彩云 李耘 李家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32,46,共6页
比较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4∶1,2∶1)、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3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产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生物法测定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抑酶保护率。结果表明,... 比较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4∶1,2∶1)、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3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产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生物法测定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抑酶保护率。结果表明,β内酰胺酶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的相对水解率明显低于单独使用哌拉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有显著性差异(P<0.01),近似于头孢哌酮舒巴坦。当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为4∶1时,相对水解率与8∶1相比又有非常显著降低。说明三唑巴坦起到了增强哌拉西林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和抑酶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Β-内酰胺酶 酶稳定性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不良反应23例文献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业清 徐传新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16期1501-1503,共3页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2-2013年国内期刊发表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ADR文献进行检索,并就收集到的23例ADR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3例ADR患者年龄分布以老年...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2-2013年国内期刊发表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ADR文献进行检索,并就收集到的23例ADR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3例ADR患者年龄分布以老年人为主;发生时间最快为静脉滴注1滴时发生,最慢为连续用药19 d后;以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其次为血液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严格掌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适应证,实施个体化给药,同时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发生ADR及时处理,并上报ADR监测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原文传递
双黄连注射液与哌拉西林、头孢噻肟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18
8
作者 章小敏 叶爱菊 《广东药学》 2000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 :为了解双黄连注射液与哌拉西林、头孢噻肟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将双黄连注射液与哌拉西林、头孢噻肟按临床常用药物浓度比例进行配伍 ,在 37℃非直射自然光下 ,4h内观察混合物的外观性状、pH值、紫外光谱吸收曲线及吸收度、硅胶GF... 目的 :为了解双黄连注射液与哌拉西林、头孢噻肟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将双黄连注射液与哌拉西林、头孢噻肟按临床常用药物浓度比例进行配伍 ,在 37℃非直射自然光下 ,4h内观察混合物的外观性状、pH值、紫外光谱吸收曲线及吸收度、硅胶GF2 54 TLC斑点变化。结果 :配伍液在观察时间内外观性状、pH值、紫外光谱吸收曲线及吸收度、TLC斑点无改变。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可与哌拉西林、头孢噻肟配伍静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液 哌拉西林 头孢噻肟 稳定性 配伍
下载PDF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8
9
作者 邓学兵 赵宗珉 +1 位作者 高双燕 李丽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849-850,共2页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PIP/TAZ)在治疗中、重症感染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 10 0例临床表现为中、重症感染的患者 ,给予 PIP/TAZ治疗。结果 临床痊愈率为 78%,有效率为 84%,细菌清除率为80 %,不良反应率为 3%。结论 ...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PIP/TAZ)在治疗中、重症感染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 10 0例临床表现为中、重症感染的患者 ,给予 PIP/TAZ治疗。结果 临床痊愈率为 78%,有效率为 84%,细菌清除率为80 %,不良反应率为 3%。结论  PIP/TAZ在治疗中、重症感染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广谱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中症感染 重症感染 疗效
下载PDF
不同抗菌药物对肺部感染新生儿肠道菌群及消化系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求凝 张雪梅 +3 位作者 谢邦贵 陈小冰 古裕鸟 卢玉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531-2534,共4页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对肺部感染新生儿治疗疗效及对肠道益生菌菌落平衡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300例肺部感染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儿分为哌拉西林组、头孢类组和联合用药组,同时选取同期医...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对肺部感染新生儿治疗疗效及对肠道益生菌菌落平衡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300例肺部感染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儿分为哌拉西林组、头孢类组和联合用药组,同时选取同期医院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哌拉西林组使用哌拉西林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头孢类组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使用哌拉西林联合头孢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收集四组研究对象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肠道菌落类型及数量检测,统计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评价三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哌拉西林组、头孢类组、联合用药组益生菌中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数量较健康组低(P均<0.05),腐败菌中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高于健康组(P<0.05);哌拉西林组显效例数57例占57.00%、有效例数36例占36.00%,头孢类组显效例数55例占55.00%、有效例数33例占33.00%,联合用药组显效例数60例占60.00%、有效例数37例占37.00%,三组患儿疗效均处于较高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哌拉西林治疗新生儿肺部感染疗效与其他抗菌药物疗效相似,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肠道菌落益生菌失调状况,联合用药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多,同时容易导致患儿肠道益生菌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肺部感染 新生儿 疗效 肠道菌落
原文传递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魏敏吉 张慧琳 +5 位作者 孙培红 赵彩芸 周颖 赵霞 刘玉旺 赵东方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研究比较静脉滴注哌拉西林/舒巴坦(4∶1)复方制剂在健康志愿者中的药动学。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随机交叉静脉滴注哌拉西林/舒巴坦(2000m g/500m g)复方制剂、哌拉西林(2000m g)、舒巴坦(500m g),用反相高效液相法分别测定血清和... 目的研究比较静脉滴注哌拉西林/舒巴坦(4∶1)复方制剂在健康志愿者中的药动学。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随机交叉静脉滴注哌拉西林/舒巴坦(2000m g/500m g)复方制剂、哌拉西林(2000m g)、舒巴坦(500m g),用反相高效液相法分别测定血清和尿样中哌拉西林和舒巴坦的药物浓度。结果哌拉西林和舒巴坦在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可以用二室模型进行最佳拟合。所得到的药动学参数为:对单独的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舒巴坦中哌拉西林cm ax分别为(124.40±20.19)和(138.70±25.53)m g/L;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0.80±0.16)h和(0.88±0.39)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129.23±32.91)和(155.81±58.52)m g.h/L;12h尿药回收率分别为(55.4±22.0)%和(43.6±12.3)%。舒巴坦和哌拉西林/舒巴坦中舒巴坦的峰浓度cm ax分别为(27.50±3.22)和(35.10±4.68)m 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29.25±4.99)和(44.37±6.48)m g.h/L;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03±0.24)h和(1.02±0.15)h;12h尿药回收率分别为(51.8±25.6)%和(41.5±19.4)%。结论受试者对三种制剂在30m in静脉滴入均耐受性良好,舒巴坦对哌拉西林的体内处置影响不明显,但哌拉西林对舒巴坦的体内处置有明显影响。复方制剂中哌拉西林和舒巴坦的尿排泄率均小于单独给药时的排泄率,提示哌拉西林和舒巴坦可能竞争结合同样的尿路消除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舒巴坦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清 尿样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学东 魏风芹 +1 位作者 栾念旭 魏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04-1905,共2页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注射对支气管扩张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确诊为支气管扩张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组)56例和哌拉西林/舒巴坦(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注射对支气管扩张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确诊为支气管扩张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组)56例和哌拉西林/舒巴坦(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2.5g,2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3.0g,2次/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0~14d,所有入选病例均完成治疗,未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结果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30例,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5例,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组临床疗效更好,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注射安全、有效地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且具有低附加损害的特点,无1例患者出现伪膜性肠炎及二重真菌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哌拉西林 舒巴坦 支气管扩张 铜绿假单胞菌
原文传递
国产与进口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的药物动力学比较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仲义 汤震 +2 位作者 仇益群 赵明华 谢荣康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 :比较国产和进口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 (8∶ 1)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8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交叉 iv gtt两种制剂 ,采用 RP- HPL C法测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体内的血药浓度 ,对两种制剂的药... 目的 :比较国产和进口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 (8∶ 1)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8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交叉 iv gtt两种制剂 ,采用 RP- HPL C法测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体内的血药浓度 ,对两种制剂的药物动力学进行比较。结果 :iv gtt4.5 g后国产制剂的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 T1 / 2β分别为 (0 .83± 0 .12 )、(0 .81± 0 .0 5 ) h,AUC分别为 (6 17.72± 94.83)、(70 .78± 2 .88) m g· h/L;进口制剂两组分为 T1 / 2β分别为 (0 .81± 0 .0 9)、(0 .82± 0 .0 5 ) h,AUC分别为 (6 6 3.84± 70 .35 )、(72 .30± 3.72 ) mg· h/L,经双单侧 t检验 ,两种制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药物动力学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含量 被引量:16
14
作者 闫小燕 胡欣 +2 位作者 曹国颖 何笑荣 殷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建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 /舒巴坦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C18柱 ,流动相为 :甲醇 0 .2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 10 %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 水 (5 10∶5 0∶8∶432 ) ,pH4.1,检测波长为 2 30nm ,流速 0 .8mL·... 目的 :建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 /舒巴坦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C18柱 ,流动相为 :甲醇 0 .2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 10 %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 水 (5 10∶5 0∶8∶432 ) ,pH4.1,检测波长为 2 30nm ,流速 0 .8mL·min-1。结果 :线性范围为舒巴坦 5 .1~ 6 0 6 .3mg·L-1,哌拉西林 13 .2~ 15 83.1mg·L-1,回收率哌拉西林为 (99.6± 0 .5 ) % ,舒巴坦 (10 0 .2±0 .8) % ,最低检测限为 2 .2 2ng和 0 .94ng。结论 :本法简便、专属、重现性好 ,可同时测定哌拉西林和舒巴坦含量 ,亦可用于有关物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舒巴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下载PDF
哌拉西林/舒巴坦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睿 柴栋 +3 位作者 方翼 王中孝 刘庆锋 裴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研究哌拉西林/舒巴坦(piperacillin/sulbactam)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临床分离菌株265株,经VITEK重新鉴定;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杀菌浓... 目的:研究哌拉西林/舒巴坦(piperacillin/sulbactam)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临床分离菌株265株,经VITEK重新鉴定;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菌落计数法绘制杀菌曲线;并测定细菌接种量、培养基pH值以及血清蛋白含量对MIC的影响。结果:不同配比哌拉西林/舒巴坦(1:1、2:1、4:1)对临床常见菌的杀菌活性无明显差异,均强于哌拉西林;对G-杆菌产酶菌抗菌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对照药,如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等。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1:1、2:1、4:1)是一个有效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制剂,三种配比的哌拉西林/舒巴坦体外抗菌活性相似,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舒巴坦 体外抗菌活性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656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吕媛 刘健 +1 位作者 郝凤兰 李家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研究比较了国产哌拉西林/他佐巴坦及哌拉西林和其它联合制剂对656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制剂与哌拉西林相比显示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粘质沙雷... 研究比较了国产哌拉西林/他佐巴坦及哌拉西林和其它联合制剂对656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制剂与哌拉西林相比显示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粘质沙雷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MIC90是哌拉西林的MIC901/16~1/3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其他酶抑制剂联合制剂抗菌活性比较表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大肠埃希氏菌、粘质沙雷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抗菌活性比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联合制剂强4~16倍。对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球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制剂对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球菌以及淋病奈瑟氏球菌的MIC90与哌拉西林MIC90相似,但对表葡球菌、其他金葡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制剂的MIC90是哌拉西林的1/8,而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制剂的抗菌活性较其他酶抑制剂联合制剂强4~16倍。对脆弱拟杆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MIC90是哌拉西林的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他佐巴坦 体外抗菌作用
下载PDF
哌拉西林复合制剂致药物热的临床表现 被引量:15
17
作者 朱素燕 胡毅坚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了解哌拉西林复合制剂致药物热的临床表现,为临床准确诊断药物热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10年我院收集的47例哌拉西林复合制剂致发热患者的用药天数、累积用药剂量和实验室检查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哌拉西林复合制剂导致药物热可... 目的了解哌拉西林复合制剂致药物热的临床表现,为临床准确诊断药物热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10年我院收集的47例哌拉西林复合制剂致发热患者的用药天数、累积用药剂量和实验室检查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哌拉西林复合制剂导致药物热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其致药物热发生的高峰期约在用药后8~14 d,大多数患者发生药物热时哌拉西林的累积用药剂量为1.6~2.7 g.kg-1。结论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作为诊断药物热的参考依据,药物热的发生与用药时间、累积用药剂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药物热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原文传递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重症肝病患者贫血加重及血小板减少3例 被引量:14
18
作者 范春蕾 董金玲 +2 位作者 李磊 武永乐 丁惠国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170-171,共2页
3例重症肝病合并感染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0、68、50岁)接受碳青霉烯类、利奈唑胺及氟康唑联合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血象变化。因疗效不佳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8 h/次静脉滴注。其中例1于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11 d后... 3例重症肝病合并感染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0、68、50岁)接受碳青霉烯类、利奈唑胺及氟康唑联合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血象变化。因疗效不佳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8 h/次静脉滴注。其中例1于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11 d后出现贫血及血小板计数下降;例2、例3分别于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7 d后出现贫血加重及血小板计数下降。3例患者分别在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后31、21、7 d,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明显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贫血 血小板减少
原文传递
哌拉西林与哌拉西林复方制剂致不良反应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程国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差异性分析哌拉西林与哌拉西林复方制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近年来期刊公开报道的有关哌拉西林与哌拉西林复方制剂所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哌拉西林致不良反应男女比例为1∶0.95;哌拉西林... 目的:差异性分析哌拉西林与哌拉西林复方制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近年来期刊公开报道的有关哌拉西林与哌拉西林复方制剂所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哌拉西林致不良反应男女比例为1∶0.95;哌拉西林复方制剂致不良反应男女比例为1∶0.69,且主要发生在老年患者,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哌拉西林,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别。结论:重视哌拉西林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护,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哌拉西林复方制剂 不良反应 差异性分析
下载PDF
2007—2009年住院患者临床分离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郭萍 曹彬 +4 位作者 刘颖梅 栗方 王珊珊 黎斌斌 杨春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62-467,共6页
目的 分析2007-2009年北京朝阳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住院患者连续分离的、不重复的病原菌7 444株.采用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药敏试验结果,数据录入WHONET 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 目的 分析2007-2009年北京朝阳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住院患者连续分离的、不重复的病原菌7 444株.采用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药敏试验结果,数据录入WHONET 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头孢吡肟88.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敏感率为83.2%~62.7%,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分别为60.8%和56.1%,阿米卡星为90.8%.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检出率为53.6%,高于肺炎克雷伯菌的25.8%和奇异变形杆菌的3.8%.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90.2%,其次对妥布霉素,为87.9%,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82.9%~78.3%,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70.6%和63.9%.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依次为50.1%、46.1%和46.5%,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34.4%和42.3%.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2007年的分离率为17.3%,2008年为49.8%,2009年上升为59.4%.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除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为100%、磺胺甲口 恶唑-甲氧苄啶为84.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10%.MRSA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99%,MSSA 仅为11.9%;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占9.8%,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占屎肠球菌的68.7%,高于粪肠球菌的47.7%.结论 临床应积极有效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多重耐药性发生及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临床分离菌 耐药性分析 during 敏感率 左氧氟沙星 亚胺培南 哌拉西林 美罗培南 抗菌药物 环丙沙星 鲍曼不动杆菌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 头孢他啶 头孢 头孢吡肟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他唑巴坦 屎肠球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