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氨酰甘氨酸的简便合成方法
1
作者 魏太保 顾生玖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3期93-94,共2页
以甘氨酸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25哌嗪二酮,后者在NaOH存在下水解即得二肽甘氨酰甘氨酸.
关键词 甘氨酰甘氨酸 哌嗪二酮 合成
下载PDF
甘氨酸在高岭土表面的吸附和热缩合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孟明 夏凌燕 郭丽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6,共5页
采用TG/DTA、FT-IR和insitu DRIFT等技术对甘氨酸在高岭土表面的吸附和热缩合反应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甘氨酸平衡浓度和溶液pH值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原位条件下甘氨酸的缩合反应历程.结果表明,溶液呈弱酸性时,甘氨酸在高岭土上的... 采用TG/DTA、FT-IR和insitu DRIFT等技术对甘氨酸在高岭土表面的吸附和热缩合反应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甘氨酸平衡浓度和溶液pH值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原位条件下甘氨酸的缩合反应历程.结果表明,溶液呈弱酸性时,甘氨酸在高岭土上的吸附量最大,但吸附等温线不符合Langmuir模型.在强酸性、弱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吸附态的甘氨酸分别主要以阳离子、两性离子和阴离子形式存在.弱酸性溶液中,甘氨酸的—NH3+基团与高岭土表面的≡S—O-(S为Si或Al)基团之间的氢键作用是吸附的主要驱动力,而强酸性溶液中,≡S—O-基团的质子化,以及碱性溶液中—NH3+向—NH2的转化,是导致吸附量下降的主要原因.Insitu DRIFT结果表明,在110-160℃温区,有明显的线式二肽形成;随着温度升高至210℃时,二肽进一步脱水,形成环化缩合产物哌嗪二酮(DKP).没有检测到硅酯类或铝酯类中间体的特征峰,反应可能按氢键促进下的自缩合机理进行,高岭土的存在使缩合反应温度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 高岭土 吸附 热缩合 甘氨酸 哌嗪二酮
下载PDF
海绵Haliclona baeri中两个新的哌嗪二酮类化合物
3
作者 王灿彬 雷玉 +2 位作者 廖小建 徐石海 赵冰心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39-1842,共4页
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已从Haliclona海绵中分离得到了一系列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大多表现出抗菌、细胞毒和酶活性等.然而,对海绵H.baeri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非常少,为了进一步挖掘该种海绵的化学成分,本课题组对海绵H.baeri进行了... 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已从Haliclona海绵中分离得到了一系列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大多表现出抗菌、细胞毒和酶活性等.然而,对海绵H.baeri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非常少,为了进一步挖掘该种海绵的化学成分,本课题组对海绵H.baeri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哌嗪二酮类化合物,分别是Haliclines A(1)和B(2),以及五个已知化合物(3~7).通过光谱分析阐明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并通过计算电子圆二色谱(ECD)的方法确定了新化合物1和2的绝对构型.化合物1是首次发现的具有L-氮杂环丁烷-2-羧酸结构片段的天然哌嗪二酮类化合物.此外,还对化合物1和2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 Haliclona baeri 哌嗪二酮
原文传递
哌嗪二酮的气相HeI光电子能谱及其量化计算
4
作者 王殿勋 郑世钧 徐广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84-488,共5页
给出了哌嗪二酮的气相HeI 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并进行了化合物分子的HAM/3,MNDO,MINDO/3,INDO,CNDO/2和EHMO 等量子化学计算研究.UPS谱低电离能(<11.00eV)区的四重峰被指认为分子体系中氧-氧,氮-氮原子孤对轨道间的通过键相互作用... 给出了哌嗪二酮的气相HeI 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并进行了化合物分子的HAM/3,MNDO,MINDO/3,INDO,CNDO/2和EHMO 等量子化学计算研究.UPS谱低电离能(<11.00eV)区的四重峰被指认为分子体系中氧-氧,氮-氮原子孤对轨道间的通过键相互作用导致的分裂峰.表明HAM/3和MNDO 计算法是预指该化合物实验电离能正确次序、轨道对称性类型以及通过键相互作用导致分裂大小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谱 哌嗪二酮 量子化学计算
下载PDF
2,5-哌嗪二酮与α,β—不饱和醛反应研究
5
作者 王立新 施耀曾 胡宏纹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4,共4页
在超声波分散金属钾作用下,2,5-哌嗪二酮与α-β不饱和醛剧烈反应。反应只生成单缩产物,不进行Michael加成。产物的立体构型采用NOE偶合常数确定。文中首次用谱学法证明了该反应的立体化学。
关键词 哌嗪二酮 超声波 NOE 不饱和 缩合
下载PDF
评述哌嗪二酮与3-亚甲基哌嗪二酮类化合物
6
作者 刘兴旺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由于哌嗪二酮类化合物相对较简单,所以它们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肽衍生物。哌嗪二酮类化合物与3-亚甲基哌嗪二酮类化合物在生物化学和合成化学上具有重要用途。本文简要介绍一下这两类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合成方法。
关键词 哌嗪二酮 3-亚甲基哌嗪-2 5- 合成
原文传递
几类4-取代苄基-2,6-哌嗪二酮的合成
7
作者 覃兆海 陈馥衡 谢毓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1235-1239,共5页
介绍了4类具有络合性质或潜在的络合性质的4-取代苄基-2,6-哌嗪二酮化合物的合法。所合成的化合物中有些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抑制白血细胞P388生长的活性。
关键词 哌嗪二酮 合成 抗肿瘤
下载PDF
2,5─哌嗪二酮与α,β─不饱和醛反应研究
8
作者 王立新 施耀曾 +1 位作者 姚亦明 胡宏纹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3-69,共7页
综合运用了多种波谱学方法及化学手段确证并归属了2,5-哌嗪二酮与α,β-不饱和醛在超声波分散金属钾及双季铵盐作用下反应产物的立体化学与核磁共振信号,为研究这个反应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关键词 哌嗪二酮 不饱和醛 化学反应
下载PDF
N,N'-双(膦酰基苯基次甲基)-2-咪唑啉酮及2,3-哌嗪二酮的合成
9
作者 蒋楠 迟国臣 +2 位作者 周正洪 李洪涛 陈茹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18-520,共3页
By the addition reaction of the schiff base of ehylenediamine with diethyl phosphite, his-a-aminophosphonate (II) wereobtained, Which were cyclized with triphosgene or oxalyl chloride giving the title compounds (ill) ... By the addition reaction of the schiff base of ehylenediamine with diethyl phosphite, his-a-aminophosphonate (II) wereobtained, Which were cyclized with triphosgene or oxalyl chloride giving the title compounds (ill) or (IV) in high y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膦酸 咪唑啉 哌嗪二酮 合成 衍生物
下载PDF
紫芝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刘超 王洪庆 +1 位作者 李保明 陈若芸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研究紫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紫芝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分分离得到6个甾醇,1个脂肪酸和1个哌嗪二酮衍生物。结构鉴定为:麦角甾-7,22-二烯-3β-醇(1),麦... 目的:研究紫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紫芝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分分离得到6个甾醇,1个脂肪酸和1个哌嗪二酮衍生物。结构鉴定为:麦角甾-7,22-二烯-3β-醇(1),麦角甾醇(2),6,9-环氧麦角甾-7,22-二烯-3β-醇(3),过氧麦角甾醇(4),麦角甾-7,22-二烯-3-酮(5),β-谷甾醇(6),α-羟基-二十四烷酸(7),cyclo(D-Pro-D-Val)(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紫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芝 甾醇 脂肪酸 哌嗪二酮衍生物
下载PDF
哌嗪二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浩 王德心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5-400,共6页
关键词 哌嗪二酮衍生物 杂环 有机合成 组合化学
下载PDF
锦灯笼中哌嗪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舒尊鹏 李新莉 +3 位作者 徐炳清 王秋红 杨炳友 匡海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1-475,共5页
目的研究锦灯笼Phyysalis allkekengi var.francheti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NMR等波谱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锦灯笼大孔吸附树脂50%7,醇洗脱组分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目的研究锦灯笼Phyysalis allkekengi var.francheti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NMR等波谱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锦灯笼大孔吸附树脂50%7,醇洗脱组分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S,6R)-3-异丙基-6-(2-甲基丙基)-2,5-哌嗪二酮(1)、(3S6D-3-异丁基-6-异丙基-2,5-哌嗪二酮(2)、(3S,6S)-3,6-二-(2-甲基丙基)-2,5-哌嗪二酮(3)、(3S,6S)-3,6-二异丙基-2,5-哌嗪二酮(4)、(3S,6R)-3-(2-甲基丙基)-6-苄基-2,5-哌嗪二酮(5)、(3S,6S)-3-异丁基-6-苄基-2,5-哌嗪二酮(6)、(3S,6S)-3-异丙基-6-对羟基苄基-2,5-哌嗪二酮(7)、(3S,6R)-3-异丙基-6-对羟基苄基-2,5-哌嗪二酮(8)、(3S,6R)-3-(2-甲基丙基)-6-对羟基苄基-2,5-哌嗪二酮(9)、(3S,6S)-3-异丁基-6-对羟基苄基-2,5-哌嗪二酮(10)、(3S,6S)-3-异丙基-6-苄基-2,5-哌嗪二酮(11)、(3S,6R)-3-异丁基-6-(2-甲基丙基)-2,5-哌嗪二酮(12)、(3S,6S)-3-苄基-6-对羟基苄基-2,5-哌嗪二酮(13)。结论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灯笼 哌嗪 (3S 6R)-3-异丙基-6-(2-甲基丙基)-2 5-哌嗪二酮 (3S 6S)-3-异丁基-6-异丙基-2 5-哌嗪二酮 (3S 6S)-3-异丙基-6-苄基-2 5-哌嗪二酮
原文传递
植物一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Ⅱ)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能江 郭顺星 +1 位作者 肖盛元 谢芬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 :对一种对植物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头孢霉属真菌的发酵菌丝体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柱色谱分离 ,现代物理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 3 异丙基 6 异丁基 2 ,5 哌嗪二酮 (Ⅰ ) ,硫酸胆碱(Ⅱ ) ,鞘安醇 (Ⅲ )等 1... 目的 :对一种对植物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头孢霉属真菌的发酵菌丝体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柱色谱分离 ,现代物理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 3 异丙基 6 异丁基 2 ,5 哌嗪二酮 (Ⅰ ) ,硫酸胆碱(Ⅱ ) ,鞘安醇 (Ⅲ )等 11个化合物。结论 :Ⅰ ,Ⅱ为首次从头孢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霉属 3-异丙基-6-异丁基-2 5-哌嗪二酮 硫酸胆碱 提取 分离 植物
下载PDF
2,6-哌嗪二酮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1-取代苯基-4-(2′,3′-二乙酰氧基-5′-甲氧羰基苄基)-2,6-哌嗪二酮的合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全 沈旭 +1 位作者 蒋华良 谢毓元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82-186,共5页
本文设计合成了11个1-取代苯基-4-(2′,3′-二乙酰氧基-5′-甲氧羰基苄基)-2,6-哌嗪二酮类化合物,并经对小鼠白血病细胞P388、小鼠肝癌细胞Hep和人体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实验表明,化合物9j对... 本文设计合成了11个1-取代苯基-4-(2′,3′-二乙酰氧基-5′-甲氧羰基苄基)-2,6-哌嗪二酮类化合物,并经对小鼠白血病细胞P388、小鼠肝癌细胞Hep和人体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实验表明,化合物9j对P388白血病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9d对Hep肝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文还考察了超声波辐射时间对Mannich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二酮 抗癌药 哌嗪二酮 合成 药理
下载PDF
硫化氢供体桥二硫哌嗪二酮类小分子的合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钏 张春燕 赵玉玺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35-339,共5页
利用改良的Trown合成法,以甘氨酸酐为原料,经氮烷基化、溴化、取代、脱乙酰基及氧化反应合成了4个桥二硫哌嗪二酮环类小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MS(EI)确证。
关键词 甘氨酸酐 气体信号分子 硫化氢供体 Trown合成 哌嗪二酮 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