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0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巫术思维与文学的复生——《哈利·波特》现象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42
1
作者 叶舒宪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6-62,共7页
“后文学时代”出现了迄今为止世界文学的最畅销作品《哈利·波特》,这一现象及其所代表的文学复生契机对批评理论界是一个尖锐挑战和反讽。文学人类学对巫术思维与异教想像的研究,是理解《哈利·波特》另类美学观的文化蕴涵,... “后文学时代”出现了迄今为止世界文学的最畅销作品《哈利·波特》,这一现象及其所代表的文学复生契机对批评理论界是一个尖锐挑战和反讽。文学人类学对巫术思维与异教想像的研究,是理解《哈利·波特》另类美学观的文化蕴涵,发掘其反叛现代性的思想潜能的有效途径。巫术作为文学思维的返祖归根在后现代艺术中催生出强烈的原始主义倾向,与近代理性的“祛魅”相反,以重新为世界“复魁”的方式对抗物质主义和唯科技主义的精神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文学时代 哈利·波特 为文 原始主义 世界文学 反叛 反讽 巫术 现象 祛魅
下载PDF
《哈利·波特》与后现代文化寻根 被引量:26
2
作者 叶舒宪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31-35,共5页
《哈利·波特》是后文学时代出现的一个文学奇迹。它的风靡世界表明反叛现代性的潜流已经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 ,它的后现代文化寻根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让基督教的上帝退隐不见 ,让异教女神所代表的新生态自然观取代西方传统的... 《哈利·波特》是后文学时代出现的一个文学奇迹。它的风靡世界表明反叛现代性的潜流已经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 ,它的后现代文化寻根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让基督教的上帝退隐不见 ,让异教女神所代表的新生态自然观取代西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 ;用麻瓜世界与魔幻世界的对立来批判现代性 ,针对理性的异化和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所导致的人性痼疾———“过度增长癖”而开出一剂猛药 :用复归巫术幻想的万物有灵世界的方式来克服人对物欲的痴迷 ,来对抗市场魔鬼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利·波特 后现代文化 异教女神 苏格兰 小说 后现代性
下载PDF
《哈利·波特》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3
作者 姜淑芹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7,共6页
《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出版后,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波特风",形成"哈利.波特现象",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哈利.波特现象"经历了"文学经典/文化幼稚病"之争后进入了回归文本、走向多元的... 《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出版后,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波特风",形成"哈利.波特现象",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哈利.波特现象"经历了"文学经典/文化幼稚病"之争后进入了回归文本、走向多元的学术研究时期。十年间《哈利.波特》研究已经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学者们已经从文本内外对《哈利.波特》做了较深入的剖析,下一步在往纵深继续发展的时候,也应注重联系,走向多层次的互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利·波特 文化幼稚病 多元 互文
下载PDF
视听文明时代的到来——新的美学与感知世界的新方式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晓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27,共12页
以电影为代表的视听艺术在当代文化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视听也愈加成为年轻一代感知艺术和感知世界的主导形式。电子科技与艺术的全面结合将形成新文明的基础,视听艺术为主导的文化将会更深刻地影响人类,进而塑造人类感知外部世界和... 以电影为代表的视听艺术在当代文化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视听也愈加成为年轻一代感知艺术和感知世界的主导形式。电子科技与艺术的全面结合将形成新文明的基础,视听艺术为主导的文化将会更深刻地影响人类,进而塑造人类感知外部世界和感知自我存在的方式。因此,本文尝试把未来发生的社会变化表述为"视听文明"到来的时代。视听文明是与口传文明、书写文明相对的新的文明形式,传统以哲学—理性的"求真务实"的认知方式,让位于艺术—感性的虚拟审美的认知方式。新的时空观念、星际的概念、超历史和超现实的主体存在感、虚拟世界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所有这些都提出了文化的和美学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世界 视听艺术 认知方式 主导形式 超现实 工业资本主义 哈利·波特 后现代 文化工业 《魔戒》
原文传递
从平行研究视角对比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中折射的生态哲学观——以《哈利·波特》和《皮皮鲁总动员》为例 被引量:22
5
作者 黄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80-88,共9页
儿童文学是陪伴和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资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英国和中国本土儿童文学的代表,《哈利·波特》和《皮皮鲁总动员》不仅创造了奇妙的幻想世界,也阐述了发人深... 儿童文学是陪伴和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资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英国和中国本土儿童文学的代表,《哈利·波特》和《皮皮鲁总动员》不仅创造了奇妙的幻想世界,也阐述了发人深省的生态哲理,引发儿童和成人的共鸣。从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平行研究视角出发,对比这两部中外儿童文学作品,探讨作品中所折射的生态哲学观的异同及其深层原因和意蕴,从而更深刻地了解文学的本质和对人类的意义。通过比较发现,受到作者的童年经历,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中西方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两部作品在故事背景、情节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共性是都表达了作者对于当前社会现状和自然生态问题的关切以及对问题产生根源的思考。通过分析两部作品中生态意识的异同并挖掘其产生的深层动因,进一步探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对未来发展的启示,对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创造,特别是弘扬生态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生态哲学观,彰显价值理性,端正儿童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 哈利·波特 《皮皮鲁总动员》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凯尔特文化复兴思潮与《哈利·波特》 被引量:14
6
作者 叶舒宪 《瞭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8,共3页
近期,一部讲述巫术与魔法的小说《哈利·波特》风靡全球。在这部小说里,“巫师”、“巫术”这些原本在人们印象中“恶”的事物,都被赋予了“善”的意义。其实,这正反映了目前西方文化思潮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凯尔特文化的复兴。
关键词 小说 哈利·波特 西方文化思潮 原本 讲述 巫术 文化复兴 特点 意义 事物
原文传递
“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采访记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红 《外国文学动态》 2000年第6期35-38,共4页
一切听上去宛如一则现代童话:1998年,一个年仅31岁、名叫约翰娜·K.罗琳(Johanne K.Rowling)的女人,刚刚跟丈夫离婚,独自抚养着一个才3个月的女儿,没有工作,生活没有着落。她冒着雨,推着童车行走在英国爱丁堡的街头,直走到女儿睡着... 一切听上去宛如一则现代童话:1998年,一个年仅31岁、名叫约翰娜·K.罗琳(Johanne K.Rowling)的女人,刚刚跟丈夫离婚,独自抚养着一个才3个月的女儿,没有工作,生活没有着落。她冒着雨,推着童车行走在英国爱丁堡的街头,直走到女儿睡着了。她冲进咖啡馆,叫一杯速溶咖啡,利用那仅有的一个半小时发疯地写起小说。她将手稿寄给一位代理人,他立即收下它并马上找到一家出版社……不久,罗琳和她笔下的主角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就一下子蜚声全球了。短短三年之内,罗琳连续创作出了三部有关哈利·波特的冒险经历的书:《哈利·波特和智者的石头》、《哈利·波特和恐惧之屋》和《哈利·波特和阿斯卡班的囚徒》。它们的影响似有神助,连续在各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居高不下。据伦敦出版罗琳作品的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出版社称,这三本书在全球的销量已经高达3000万册,并被译成了32种文字,为作者挣得了1500万英镑的收入。它们还在国内外频频获奖,J.K.罗琳因“哈利·波特”从苏格兰艺术委员会得到了儿童文学作者们迄今得到的最高奖金。今年6月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还向她颁发了英国皇家勋章,7月14日,她又被英国爱塞特大学授予文艺学名誉博士称号。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制片公司买下了这些作品的电影制作权,计划在2001年11月推出首部电影《哈利·波特和智者的石头》,精明的丹麦玩具商看好这一故事人物,购得了四年的专利,并跟华纳兄弟制片公司达成了协议,准备随前二部哈利·波特电影同步推出可拆卸的哈利·波特木制玩具。出版罗琳作品的英国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的股票自1998年以来也连涨了8倍。最近罗琳又推出了她的第四部哈利·波特作品《哈利·波特和火高脚杯》,其销售之火爆打破了至今的销售记录。图书出版前八天网上订购就这28万多册,仅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利·波特 智者 石头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成人文学 魔法世界 出版社 文化机构 华纳兄弟 斯伯里 布卢姆 儿童
原文传递
案例教学在林学专业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钦美 崔建国 +4 位作者 于长志 张智 吴月亮 张丽杰 林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39-946,共8页
遗传学是林学专业本科生普遍反映最难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很难满足遗传学教学的需求。根据林学专业的理论特点和实际需求,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选取了"开棺验亲"、"黑果枸杞茎刺"、"哈... 遗传学是林学专业本科生普遍反映最难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很难满足遗传学教学的需求。根据林学专业的理论特点和实际需求,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选取了"开棺验亲"、"黑果枸杞茎刺"、"哈利·波特与魔法力"等一系列典型的案例应用于林学专业的遗传学教学。实践证明针对遗传学的案例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 案例教学 植物组织培养 哈利·波特 科研案例
下载PDF
一部超级畅销书的“生命工程”——《哈利·波特》的整体开发与营销 被引量:12
9
作者 聂震宁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2,共6页
关键词 哈利·波特 图书出版 装帧设计 图书销售
下载PDF
《哈利·波特》现象与受众文化心理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冉红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自1997年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英国首次发行以来,《哈利·波特》系列一直占据英、美等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之首,成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书。由美国华纳电影公司拍摄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仅前两部在全球就取得了1... 自1997年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英国首次发行以来,《哈利·波特》系列一直占据英、美等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之首,成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书。由美国华纳电影公司拍摄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仅前两部在全球就取得了18亿美金的票房收入,打破了全球的票房纪录。这一文化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本文对于这样一个根源于西方,迅速跨越文化的界线,影响遍及全球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主要是从自身、他人和环境,文化的三个关系对象入手,引申出电影走红世界的原因,即抓住观众欣赏的心理因素:突破现实的虚构世界,打破禁锢的奇思妙想,冲破平淡的惊险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利·波特 电影 受众心理 文化心理
下载PDF
“新时代”运动的文学冲击波——从《塞来斯廷预言》到《哈利·波特》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舒宪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12,共4页
现代性是近年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 ,本身便意味着人们对世界近代以来的发展路径和方向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总体反思。叶舒宪先生从“文化寻根”的立场展开讨论 ,着眼于今日西方民间和学界对现代性问题的思... 现代性是近年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 ,本身便意味着人们对世界近代以来的发展路径和方向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总体反思。叶舒宪先生从“文化寻根”的立场展开讨论 ,着眼于今日西方民间和学界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和回应 ,角度独特 ,视野开阔 ,立论新颖。我刊从本期开始 ,将连续发表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寻根 广泛 文学 叶舒宪 独特 哈利·波特 预言 现代性问题 思想方式 反思
原文传递
杂志也疯狂——以Xplus为例试析多媒体电子杂志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义兰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73,共4页
关键词 电子杂志 多媒体 试析 疯狂 人的世界 哈利.波特 施振荣 柳传志 金钥匙 领导
下载PDF
论《哈利·波特》系列的叙事结构 被引量:12
13
作者 姜淑芹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6-82,共7页
《哈利.波特》系列的深层叙事结构由主体、客体、帮助者和反对者四个行动位组成。在叙事过程中,主体与反对者的对立保持不变,而客体与助者则是动态的,由此在表层结构中实现了"相同线索不同故事"的叙事效果。作品主体叙事结构... 《哈利.波特》系列的深层叙事结构由主体、客体、帮助者和反对者四个行动位组成。在叙事过程中,主体与反对者的对立保持不变,而客体与助者则是动态的,由此在表层结构中实现了"相同线索不同故事"的叙事效果。作品主体叙事结构遵循隐喻性极强的民间故事结构,保证了整体叙事框架的稳定性,使整个系列连贯有序。客体角色与助者角色的变化在稳定单一的大框架下拓展了叙事空间,使情节与时代特点结合,富于变化;助者角色与反对者角色的混合则使叙事产生了不确定性,使情节显得扑朔迷离。稳定的民间故事结构与动态的行动位变化使《哈利.波特》系列的故事既传统老套又新鲜刺激,使阅读过程既轻松又富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利·波特 行动位 叙事结构
原文传递
魔幻与现实交相辉映 传统与现代水乳交融——试析《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创作渊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段波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70-72,共3页
英国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已经成为全球文坛的普遍现象,但是《哈利·波特》决不是来自外太空的异型,她是集众多文学传统之大成的“混血”精灵,熔圣经文学、神话传说、魔幻主义、超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于一炉,... 英国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已经成为全球文坛的普遍现象,但是《哈利·波特》决不是来自外太空的异型,她是集众多文学传统之大成的“混血”精灵,熔圣经文学、神话传说、魔幻主义、超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于一炉,作品多角度、多层次地映射了社会生活。正是充分吮吸了传统文学的精华才铸就了《哈利·波特》在世界文坛上经典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利·波特 文学渊源 经典
下载PDF
论《哈利·波特》的叙事事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衡霞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S1期41-44,共4页
《哈利·波特》是一部叙事性强的现代长篇童话小说,它的叙事实际上是"核心"事件与一系列"卫星"事件的特殊组合。这些叙事事件不是随意乱放的,而是经过作者罗琳女士匠心独运的巧妙安排,即采用"惊奇"和... 《哈利·波特》是一部叙事性强的现代长篇童话小说,它的叙事实际上是"核心"事件与一系列"卫星"事件的特殊组合。这些叙事事件不是随意乱放的,而是经过作者罗琳女士匠心独运的巧妙安排,即采用"惊奇"和"悬念"这两种重要的艺术手段精心组织,以营造出契合读者心理的阅读氛围,使他们在字里行间得到美感和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利·波特 叙事事件 童话小说
下载PDF
来自魔界的呐喊——试析《哈利·波特》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被引量:9
16
作者 段波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9-161,共3页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一部关心穷苦者和被压迫者命运的反全球化的宣言书。它以巫术思维为武器,以消除贫困、压迫、剥削、不平等为鲜明旗帜,反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文明,向往神秘的原始思维、前基督教文明的世界。系列小说深刻地揭示...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一部关心穷苦者和被压迫者命运的反全球化的宣言书。它以巫术思维为武器,以消除贫困、压迫、剥削、不平等为鲜明旗帜,反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文明,向往神秘的原始思维、前基督教文明的世界。系列小说深刻地揭示现实世界里践踏人权的卑劣行径,同时严厉地批判了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奴隶制度等丑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利·波特 现实主义 反种族主义 反奴隶制度 反全球化
下载PDF
《哈利·波特》的双重解读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泉根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55,共4页
一、网络时代的阅读神话 在影视、DVD、电脑和互联网等新兴传媒狂轰滥炸的今天,在一片“文学已死”、“图书将亡”的哀叹声中,一位骑着飞天扫帚、戴着圆形眼镜的英国英俊少年书生哈利·波特的横空出世,不但将干百万游戏机前... 一、网络时代的阅读神话 在影视、DVD、电脑和互联网等新兴传媒狂轰滥炸的今天,在一片“文学已死”、“图书将亡”的哀叹声中,一位骑着飞天扫帚、戴着圆形眼镜的英国英俊少年书生哈利·波特的横空出世,不但将干百万游戏机前的孩子们重新拉回到了阅览室,而且创造了网络时代的阅读神话。我们且来看以下几个镜头—— 镜头之一:2000年7月8日深夜12时,《哈利·波特》(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利·波特 儿童文学 巫术思维 世界文化思潮
下载PDF
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浅析儿童文学作品中所折射的生态哲学观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以《哈利·波特》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璐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9期189-191,共3页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人际关系对于人物的生态哲学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以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哈利·波特》为例,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通过对比具有不同社会生态特征的“麻瓜”世界...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人际关系对于人物的生态哲学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以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哈利·波特》为例,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通过对比具有不同社会生态特征的“麻瓜”世界和“魔法”世界,探析作品中透过人物、文字、情节而传递出的内在的深层的社会生态哲学观,并深入分析社会生态哲学观对主人公哈利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在当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引导少年儿童汲取儿童文学作品中折射的生态哲学观,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生态哲学观 少年儿童成长 哈利·波特
下载PDF
从《哈利·波特》看隐喻映合的相似性和创造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碧霞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6-49,共4页
隐喻的映合或映射形成了语义的三角图。在这种时而等边三角形、时而不规则三角形的几何图形中 ,隐喻的语义说、语用说和认知理论说起了深刻的催化作用。时跨概念域的语义转移在从《哈利·波特》看隐喻映合的作用下揭示了人类思维的... 隐喻的映合或映射形成了语义的三角图。在这种时而等边三角形、时而不规则三角形的几何图形中 ,隐喻的语义说、语用说和认知理论说起了深刻的催化作用。时跨概念域的语义转移在从《哈利·波特》看隐喻映合的作用下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发展、概念的形成、行为的依据以及语义的发展等。隐喻映合的相似性和创造性使人们通过新的视角更好地理解和发现事物并了解和探索世界。罗琳在她撰写的《哈利·波特》作品中巧妙地展示了隐喻的运用 ,并把它作为文章推理的根据 ,为读者营造了各种变幻的意境 ,帮助我们理解了文章也剖析了世界。人类要认知周围的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 ,我们需要借助已知的概念及其系统去隐射未知领域 ,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总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利·波特 小说评论 隐喻 语义 语用说 认知理论
下载PDF
翻译目的论与《哈利·波特》英汉译本的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炼红 《南昌高专学报》 2007年第2期36-38,共3页
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的目的作为所有翻译行为所应遵循的首要法则,即目的决定方法。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对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小说《哈利·波特》及其中文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如何... 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的目的作为所有翻译行为所应遵循的首要法则,即目的决定方法。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对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小说《哈利·波特》及其中文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如何更好地服务儿童读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 儿童文学 哈利·波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