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模糊数学集模型构建的发酵蚝油品质组分评定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许凌志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9-151,共3页
以牡蛎发酵蚝油为研究对象,对牡蛎不同发酵时间获得的发酵蚝油产品的品质组分进行研究,目的是为蚝油组分的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方法,以牡蛎不同发酵时间的蚝油产品的重要指标氨基酸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为评价因素建...
以牡蛎发酵蚝油为研究对象,对牡蛎不同发酵时间获得的发酵蚝油产品的品质组分进行研究,目的是为蚝油组分的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方法,以牡蛎不同发酵时间的蚝油产品的重要指标氨基酸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为评价因素建立模糊数据集,以模糊测度技术对发酵蚝油进行品质组分评价,通过隶属度矩阵作出客观评价,为模糊测度技术的熟练运用提供了基础,通过和实际测定结果比较,该方法的准确度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集
模糊测度技术
发酵蚝油
品质
组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黄化新品系加工绿茶品质组分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翔
刘东娜
+5 位作者
龚雪蛟
李兰英
尧渝
黄藩
汪闵
罗凡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00-2107,共8页
【目的】为研究茶树黄化新品种加工绿茶品质组分特性。【方法】以四川茶树黄化新品系为研究对象,福鼎大白为对照,对3个不同品系加工绿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儿茶素组分、游离氨基酸组分及香气化合物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茶树黄化新品系...
【目的】为研究茶树黄化新品种加工绿茶品质组分特性。【方法】以四川茶树黄化新品系为研究对象,福鼎大白为对照,对3个不同品系加工绿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儿茶素组分、游离氨基酸组分及香气化合物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茶树黄化新品系金凤系列均适宜制作绿茶(酚氨比均小于8),且绿茶品质组分与对照间存在明显差异。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除金凤2号外,咖啡碱含量均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儿茶素总量则有高有低。金凤1号的优势儿茶素为C(6.58%),金凤2号的为EGC(3.14%)和EC(1.13%),金凤3号中EGCG含量最高(10.12%),茶树黄化品系EGCG含量均高于对照。游离氨基酸则以鲜味氨基酸(γ-氨基丁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茶氨酸和天冬酰胺)为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金凤2号(2.53%)>金凤3号(2.02%)>福鼎大白(2.11%)>金凤1号(1.97%)。黄化品系中香气化合物大于1%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其中新植二烯、丁酸-反-2-己烯酯、己酸-顺-3-己烯酯、β-紫罗酮、α-松油醇和δ-杜松烯是黄化品系与福鼎大白区别的重要香气物质。【结论】初步探讨了茶树黄化品系的主要品质组分,为茶树黄化新品种选育及品质研究和加工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黄化品系
金凤
绿茶
品质
组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模糊数学集模型构建的发酵蚝油品质组分评定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许凌志
机构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9-151,共3页
基金
2019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LJfxgz201905)。
文摘
以牡蛎发酵蚝油为研究对象,对牡蛎不同发酵时间获得的发酵蚝油产品的品质组分进行研究,目的是为蚝油组分的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方法,以牡蛎不同发酵时间的蚝油产品的重要指标氨基酸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为评价因素建立模糊数据集,以模糊测度技术对发酵蚝油进行品质组分评价,通过隶属度矩阵作出客观评价,为模糊测度技术的熟练运用提供了基础,通过和实际测定结果比较,该方法的准确度极高。
关键词
模糊集
模糊测度技术
发酵蚝油
品质
组分
Keywords
fuzzy set
fuzzy measure technique
fermented oyster sauce
quality component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黄化新品系加工绿茶品质组分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翔
刘东娜
龚雪蛟
李兰英
尧渝
黄藩
汪闵
罗凡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00-2107,共8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茶树黄化新资源的发掘、评价与开发利用”(2018N20054)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19)。
文摘
【目的】为研究茶树黄化新品种加工绿茶品质组分特性。【方法】以四川茶树黄化新品系为研究对象,福鼎大白为对照,对3个不同品系加工绿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儿茶素组分、游离氨基酸组分及香气化合物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茶树黄化新品系金凤系列均适宜制作绿茶(酚氨比均小于8),且绿茶品质组分与对照间存在明显差异。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除金凤2号外,咖啡碱含量均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儿茶素总量则有高有低。金凤1号的优势儿茶素为C(6.58%),金凤2号的为EGC(3.14%)和EC(1.13%),金凤3号中EGCG含量最高(10.12%),茶树黄化品系EGCG含量均高于对照。游离氨基酸则以鲜味氨基酸(γ-氨基丁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茶氨酸和天冬酰胺)为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金凤2号(2.53%)>金凤3号(2.02%)>福鼎大白(2.11%)>金凤1号(1.97%)。黄化品系中香气化合物大于1%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其中新植二烯、丁酸-反-2-己烯酯、己酸-顺-3-己烯酯、β-紫罗酮、α-松油醇和δ-杜松烯是黄化品系与福鼎大白区别的重要香气物质。【结论】初步探讨了茶树黄化品系的主要品质组分,为茶树黄化新品种选育及品质研究和加工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茶树
黄化品系
金凤
绿茶
品质
组分
Keywords
Tea plant
Yellow strains
Jinfeng
Green tea
Quality components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72.5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模糊数学集模型构建的发酵蚝油品质组分评定研究
许凌志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茶树黄化新品系加工绿茶品质组分分析
张翔
刘东娜
龚雪蛟
李兰英
尧渝
黄藩
汪闵
罗凡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