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数学集模型构建的发酵蚝油品质组分评定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许凌志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9-151,共3页
以牡蛎发酵蚝油为研究对象,对牡蛎不同发酵时间获得的发酵蚝油产品的品质组分进行研究,目的是为蚝油组分的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方法,以牡蛎不同发酵时间的蚝油产品的重要指标氨基酸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为评价因素建... 以牡蛎发酵蚝油为研究对象,对牡蛎不同发酵时间获得的发酵蚝油产品的品质组分进行研究,目的是为蚝油组分的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方法,以牡蛎不同发酵时间的蚝油产品的重要指标氨基酸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为评价因素建立模糊数据集,以模糊测度技术对发酵蚝油进行品质组分评价,通过隶属度矩阵作出客观评价,为模糊测度技术的熟练运用提供了基础,通过和实际测定结果比较,该方法的准确度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集 模糊测度技术 发酵蚝油 品质组分
下载PDF
茶树黄化新品系加工绿茶品质组分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翔 刘东娜 +5 位作者 龚雪蛟 李兰英 尧渝 黄藩 汪闵 罗凡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00-2107,共8页
【目的】为研究茶树黄化新品种加工绿茶品质组分特性。【方法】以四川茶树黄化新品系为研究对象,福鼎大白为对照,对3个不同品系加工绿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儿茶素组分、游离氨基酸组分及香气化合物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茶树黄化新品系... 【目的】为研究茶树黄化新品种加工绿茶品质组分特性。【方法】以四川茶树黄化新品系为研究对象,福鼎大白为对照,对3个不同品系加工绿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儿茶素组分、游离氨基酸组分及香气化合物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茶树黄化新品系金凤系列均适宜制作绿茶(酚氨比均小于8),且绿茶品质组分与对照间存在明显差异。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除金凤2号外,咖啡碱含量均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儿茶素总量则有高有低。金凤1号的优势儿茶素为C(6.58%),金凤2号的为EGC(3.14%)和EC(1.13%),金凤3号中EGCG含量最高(10.12%),茶树黄化品系EGCG含量均高于对照。游离氨基酸则以鲜味氨基酸(γ-氨基丁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茶氨酸和天冬酰胺)为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金凤2号(2.53%)>金凤3号(2.02%)>福鼎大白(2.11%)>金凤1号(1.97%)。黄化品系中香气化合物大于1%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其中新植二烯、丁酸-反-2-己烯酯、己酸-顺-3-己烯酯、β-紫罗酮、α-松油醇和δ-杜松烯是黄化品系与福鼎大白区别的重要香气物质。【结论】初步探讨了茶树黄化品系的主要品质组分,为茶树黄化新品种选育及品质研究和加工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黄化品系 金凤 绿茶 品质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