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混种对小麦产量及条锈病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陈企村 朱有勇 +2 位作者 李振岐 唐永生 康振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3,共5页
用"繁19"、"引11-12"、"川麦107"、"靖麦10号"、"青春55"、"46548-3"和"安96-8"7个不同小麦品种,组合成6个品种混种的群体,于2003~2004年、2004~2005年、2005... 用"繁19"、"引11-12"、"川麦107"、"靖麦10号"、"青春55"、"46548-3"和"安96-8"7个不同小麦品种,组合成6个品种混种的群体,于2003~2004年、2004~2005年、2005~2006年在云南省曲靖市对其产量效应进行了多年多点试验,并在自然发病条件下,调查了6个品种混种群体对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品种混种的产量效应平均为+3.9%;小麦品种混种在产量上的正效应、0效应、负效应所出现的频率分别为69.4%、8.3%、22.3%;年份、地点等具体环境条件会影响小麦品种混种的产量效应。在小麦条锈病发病强度相对较高的年份,品种混种可降低条锈病病情指数。因此,品种混种在我国一些小麦产区有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小麦产量 小麦条锈病 品种多样性
下载PDF
品种混种控制小麦白粉病及其对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姜延涛 许韬 +1 位作者 段霞瑜 周益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6-285,共10页
研究品种混种对控制小麦白粉病的效果以及对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可为利用品种多样性持续控制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2011—2012和2012—2013年度选用抗病性不同、遗传背景有较大差异的8个小麦生产品种,按每个组合3-8个品种... 研究品种混种对控制小麦白粉病的效果以及对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可为利用品种多样性持续控制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2011—2012和2012—2013年度选用抗病性不同、遗传背景有较大差异的8个小麦生产品种,按每个组合3-8个品种进行田间混种,人工接种白粉菌混合菌株,比较品种混种对小麦白粉病的病害流行曲线下面积以及小麦产量、粗蛋白含量和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混种组分品种的数量对防效有影响,其中以4个品种混种的防病效果最好,但当品种数达到7个及以上时,混种也显示出较好的控病效果。2011—2012年度混种组合中有防效的占42.4%,相对防效为1.2%-26.8%,约50%的混种组合表现增产,增产幅度为0.2%-14.6%;2012—2013年度有防治效果的组合占75.0%,相对防效1.8%-45.4%,约71%的混种组合表现增产,增产范围为0.9%-16.6%。供试品种中周麦18总体表现最好,并且与其他品种混种后对控制小麦白粉病、增加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均有正向效应。不同混种组分品种间存在互作,其互作对病害控制及产量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品种 病害流行曲线下面积 产量 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小麦品种混种对条锈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企村 朱有勇 +2 位作者 李振岐 唐永生 康振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9-123,共5页
【目的】为生产上应用品种混种防治小麦条锈病提供依据。【方法】于2003~2004年和2004~2005年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比较了繁19、引11-12、川麦107、靖麦10号、青春55、46548-3和安96-8这7个小麦品种单种,及在感病品种繁19的基础上依... 【目的】为生产上应用品种混种防治小麦条锈病提供依据。【方法】于2003~2004年和2004~2005年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比较了繁19、引11-12、川麦107、靖麦10号、青春55、46548-3和安96-8这7个小麦品种单种,及在感病品种繁19的基础上依次加入上述其余6个品种分别形成组分为2~7的小麦品种混种群体后,条锈病的发生程度。【结果】不同小麦品种混种的条锈病病情指数与其组分单种病情指数的平均数相比,平均减少57.7%,减少幅度为37.2%~72.2%。在2003~2004年,不同小麦品种混种群体的条锈病病害防治效应显著性都不高,但在2004~2005年,包含4、6、7个组分的小麦品种混种群体的条锈病病害防治效应均为显著(P〈0.05),包含3、5个组分的小麦品种混种群体的条锈病病害防治效应也比较显著(P〈0.10)。对于2005年试验资料作进一步分析发现,小麦品种混种群体的条锈病病害防治效应,有随组分数目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结论】利用品种混种可以使小麦条锈病的病情指数降至一定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小麦条锈病 组分数目 品种多样性
下载PDF
小麦品种混(间)种对小麦条锈病防治效果和产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冲 郭洁滨 +3 位作者 孙振宇 马占鸿 刘跃富 陈伦开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利用甘肃甘谷县和四川盐亭县当地各4个对条锈病具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按照抗感品种不同比例混(间)种研究各种植方式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作用和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并以REM比较各混(间)种种植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混(间)种对本地... 利用甘肃甘谷县和四川盐亭县当地各4个对条锈病具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按照抗感品种不同比例混(间)种研究各种植方式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作用和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并以REM比较各混(间)种种植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混(间)种对本地菌源引起的病害有明显效果,混种对病害的减轻程度为29.6%-81.9%,对外来菌源引起的病害效果较差;混(间)种对于小麦的增产作用也表现不一,28个混间种处理中,仅8个处理(占28.6%)有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小麦条锈病 产量
下载PDF
小麦品种混种对条锈病控制效果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赵磊 孙振宇 +5 位作者 黄冲 王爽 潘娟娟 王海光 曹世勤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4,共6页
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按不同比例混种,研究品种多样性控制小麦条锈病的田间效果,以期为利用品种多样性防治小麦条锈病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甘肃省甘谷县和北京市上庄镇当地对条锈病具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按照不同混种比例布局了25个... 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按不同比例混种,研究品种多样性控制小麦条锈病的田间效果,以期为利用品种多样性防治小麦条锈病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甘肃省甘谷县和北京市上庄镇当地对条锈病具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按照不同混种比例布局了25个混种处理和7个单种处理,比较了品种混种对条锈病的控制效果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相对抗病性指数(RRI)把品种抗性加以分类,并以相对混种效果参数(REM)比较各混种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混种对小麦条锈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混种处理相对于感病品种单种病情指数平均下降30.5;混种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在25个小麦品种混种处理中,有14个处理有增产效果(REM>1),占56%,在甘谷试验地抗病(R)品种和高感(HS)品种按质量比5∶1混种时相对感病品种单种处理抗病增产效果最好,而在上庄试验地,高抗(HR)、中感(MS)和感病(S)按质量比1∶1∶1混种时相对感病品种单种处理抗病增产效果最好。品种混种作为综合治理小麦条锈病的措施之一,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品种 产量 品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品种混种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振宇 黄瑾 +4 位作者 张勃 王晓明 贾秋珍 曹世勤 金社林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8期7-9,共3页
在甘肃甘谷对供试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不同抗性水平的3个当地主栽小麦品种进行了不同比例混合种植,结果表明,除感病品种兰天6号与抗病品种天选46以等比例混种处理外,其余各处理的相对防效均在60%以上,尤其是感抗比例在1∶3、1∶5混种组... 在甘肃甘谷对供试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不同抗性水平的3个当地主栽小麦品种进行了不同比例混合种植,结果表明,除感病品种兰天6号与抗病品种天选46以等比例混种处理外,其余各处理的相对防效均在60%以上,尤其是感抗比例在1∶3、1∶5混种组合下的相对防效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品种 防效
下载PDF
品种混种对小麦条锈病发生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红丽 蒋倩 +2 位作者 曹世勤 孙振宇 王海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共21页
为探索适用于小麦条锈病绿色防控的品种混种模式,选择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和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为研究地点,分别以小麦品种陇鉴9825、天选66号和陇鉴9822以及铭贤169、北京0045和农大211为研究对象,在两地均设... 为探索适用于小麦条锈病绿色防控的品种混种模式,选择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和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为研究地点,分别以小麦品种陇鉴9825、天选66号和陇鉴9822以及铭贤169、北京0045和农大211为研究对象,在两地均设置9个单种和混种处理,调查条锈病的普遍率、病情指数、病害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C)以及小麦千粒重和亩产量数据,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获得病害相对防效和产量相对增加率,从而比较不同品种混种对条锈病发生和小麦产量影响。结果表明甘谷试验站不同处理间病害普遍率、病情指数、AUDPC的变化比上庄实验站处理间的大。从相对防效综合来看,天选66号和陇鉴9822的混种处理加重病害发生,而北京0045和铭贤169按照3∶1的质量比混种对病害具有较好防效。在甘谷试验站的所有混种处理中,仅陇鉴9825和陇鉴9822按照5∶1质量比混种对千粒重的平均相对增加率为正值,其值为1.49%;仅天选66号和陇鉴9822按照1∶1质量比混种对亩产量的平均相对增加率为负值,其值为-7.57%,按照3∶1质量比混种对亩产量的平均相对增加率最大,其值为13.44%。上庄实验站的混种处理对千粒重和亩产量的平均相对增加率均为负值,农大211和铭贤169按照3∶1质量比混种对千粒重和亩产量的负效应最大,其平均相对增加率分别为-8.62%和-27.20%。在甘谷试验站,千粒重与第五次调查的普遍率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901 4(P<0.01),同时,亩产量与第五次调查的普遍率的相关系数为-0.415 8(P<0.05);在上庄实验站,千粒重和亩产量与普遍率、病情指数、AUDPC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品种混种可持续绿色防治小麦条锈病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小麦 品种 病害防治 产量
原文传递
浅谈鲜食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
8
作者 吴春雨 吴春辉 吴春旭 《吉林蔬菜》 2023年第2期185-186,共2页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鲜食玉米推广工作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提升鲜食玉米栽培水平可以有力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农户效益增收。通过鲜食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栽培面积得到扩大。鲜食玉米品种...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鲜食玉米推广工作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提升鲜食玉米栽培水平可以有力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农户效益增收。通过鲜食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栽培面积得到扩大。鲜食玉米品种较多,多品种混种栽培不符合规范,连接饲料玉米地块种植发生串粉混杂,影响鲜食玉米品质;由于未掌握鲜食玉米新品种种植技术和缺乏严格管理耕作等原因造成鲜食玉米低产低效。推广鲜食玉米种子,强化种植技术指导,才能让鲜食玉米实现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品种试验 栽培水平 饲料玉米 植业结构调整 低产低效 品种 增产增收
下载PDF
我国小麦品种混种产量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企村 《种子科技》 2020年第21期23-24,共2页
为了解小麦品种混种产量的变化趋势,从而为我国有机小麦生产及种业开发提供依据,利用混种产量实测值比混种组分单种产量实测值的平均数增减的百分数方法,从我国已发表文献中获取小麦混种产量效应值307个,分析其频率分布情况。总的来看,... 为了解小麦品种混种产量的变化趋势,从而为我国有机小麦生产及种业开发提供依据,利用混种产量实测值比混种组分单种产量实测值的平均数增减的百分数方法,从我国已发表文献中获取小麦混种产量效应值307个,分析其频率分布情况。总的来看,这些效应值有负向偏斜分布特征,但不显著,与混种组分单种产量的平均数相比,混种产量增加3.8%,混种有效率达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产量
下载PDF
关于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增加品种混种技术的建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企村 《中国标准化》 2020年第1期99-104,共6页
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有引导和规范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双重作用。品种混种是在同一地块内利用作物种内多样性的一种生产方法。本文主要从必要性、可能性和具体操作等三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品种混种的概念和技术纳入有机产... 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有引导和规范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双重作用。品种混种是在同一地块内利用作物种内多样性的一种生产方法。本文主要从必要性、可能性和具体操作等三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品种混种的概念和技术纳入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问题,指出品种混种不但不会减少经济收益,而且兼顾生态健康效益,把品种混种纳入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加以提倡,对我国有机产品生产、销售和认证会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T 19630 品种 产量 有机农业 多样性 相互作用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传播的数学建模与仿真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牧野 李颖 +2 位作者 于倩 黄海洋 张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1-447,共7页
运用数学建模和仿真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混种方式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首先,针对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在植物上繁殖和在空间中传播的特点建立偏微分方程的传染病模型.模型的数值结果反映了晚疫病形成与传染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 运用数学建模和仿真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混种方式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首先,针对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在植物上繁殖和在空间中传播的特点建立偏微分方程的传染病模型.模型的数值结果反映了晚疫病形成与传染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与田间一些观测现象相吻合.然后通过灵敏度分析,探讨了叶片大小、孢子囊感染效率和病斑半径最大增长速率等诸多参数对疫情发展的影响.最后,构造了具有不同参数值的四类马铃薯品种的各种混种方式,通过计算仿真模拟,比较了晚疫病在的不同混种方式下的传染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随机混种方式具有较好的抗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不同品种方式 偏微分方程模型 时空动态 数值仿真模拟
下载PDF
玉米多品种混种栽培技术
12
作者 金叶 《新农业》 2021年第15期23-23,共1页
玉米多品种混种栽培是指在玉米清种过程中,把普通玉米品种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玉米杂交种,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进行播种的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玉米田间群体结构,通过不同玉米品种间授粉而充分发挥F0代杂交优势,实现... 玉米多品种混种栽培是指在玉米清种过程中,把普通玉米品种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玉米杂交种,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进行播种的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玉米田间群体结构,通过不同玉米品种间授粉而充分发挥F0代杂交优势,实现田间群体结构内玉米多品种间的优势互补,确保玉米稳产与增产。据调查统计,玉米多品种混种栽培可增产10%以上。由于这种技术不需要额外增加种植管理成本,操作相对简便易行,增产效果显著,应大面积推广这种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结构 玉米品种 栽培技术 杂交优势 增产效果 品种 玉米杂交 大面积推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