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楔状缺损修复治疗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7
1
作者 李萍 张清 +3 位作者 王嘉德 潘洁 张海华 汪骏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42,共3页
目的 评价楔状缺损 (简称楔缺 )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75例 5 0 9颗楔缺牙分别用光固化复合体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 ,于修复后 1、2及 4年用改良的USPHS系统评价其疗效。结果 楔缺修复后的临床成功率从 2年时的 8... 目的 评价楔状缺损 (简称楔缺 )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75例 5 0 9颗楔缺牙分别用光固化复合体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 ,于修复后 1、2及 4年用改良的USPHS系统评价其疗效。结果 楔缺修复后的临床成功率从 2年时的 85 5 %下降为 4年时的 2 7 7% ,并发现1 8% (修复后 2年 )和 6 6 % (修复后 4年 )的患牙原楔缺修复体颈缘下方出现的新“楔状缺损”。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 ,有咬合因素患牙组的临床失败率明显高于无咬合因素组。结论 楔缺修复治疗的临床成功率受患牙承担咬合力的大小和修复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提示在楔缺的治疗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颈 咬合 楔状缺损
原文传递
粗粒土的强度与咬合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8
2
作者 陈希哲 《工程力学》 EI CSCD 1994年第4期56-63,共8页
土的强度在土木工程中有重要意义,它是计算地基承载力、土坡稳定性和挡土墙上土压力的关键。现今国内外强度理论中,对无粘性土只计算内摩擦角ψ,粗粒土采用天然休止角α。作者进行了大量大型三轴压缩试验与现场陡坡试验并经工程实践... 土的强度在土木工程中有重要意义,它是计算地基承载力、土坡稳定性和挡土墙上土压力的关键。现今国内外强度理论中,对无粘性土只计算内摩擦角ψ,粗粒土采用天然休止角α。作者进行了大量大型三轴压缩试验与现场陡坡试验并经工程实践,证明粗粒土中存在一种新的力。此力非通常的内摩擦力,称为咬合力。由于咬合力的存在,使粗粒土的强度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国家规范与一般高校教材中均无此内容。因此,这项研究具有相当的科学与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咬合 地基 承载
下载PDF
渐进性咬合紊乱导致兔髁突退行性变的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陈金武 王美青 刘晓东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3-105,I005,共4页
目的 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是否可导致兔髁突软骨退行性变。方法  2 7只 5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随机分为渐进性咬合紊乱组 (A组 )、操作对照组 (B组 )和空白对照组 (C组 )。A组动物以正畸用橡皮圈分别将一侧上颌和对侧下颌第一前磨牙... 目的 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是否可导致兔髁突软骨退行性变。方法  2 7只 5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随机分为渐进性咬合紊乱组 (A组 )、操作对照组 (B组 )和空白对照组 (C组 )。A组动物以正畸用橡皮圈分别将一侧上颌和对侧下颌第一前磨牙向近中牵拉 ,以形成上下牙不吻合接触的咬合紊乱 ;B组作结扎钢丝操作对照 ,不牵拉。分别在 6月龄、7月龄、8月龄时取材 ,各时间点每组取材 3只实验动物 ,对双侧髁突作组织学观察和测量。结果 B、C两组髁突软骨表现无明显差异 ,A组有明显随时间延长而加重的退行性变 ,表现为髁突前、中部软骨变薄 ,肥大层软骨不连续 ,局部组织纤维化 ;髁突后部软骨增厚 ,增殖层未成熟细胞比例增加。结论 渐进性咬合紊乱可导致兔髁突软骨退行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性咬合紊乱 髁突退行性变 动物实验 咬合 颞下颌关节
原文传递
正常(牙合)牙尖交错位咬合平衡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胡志刚 程辉 +2 位作者 郑明 郑志强 马守治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18-620,共3页
目的对正常(牙合)牙尖交错位(ICP)最大(牙合)力咬合进行定量研究,初步探讨 ICP 咬合平衡的生理范围。方法应用 T-Scan Ⅱ系统记录123名正常(牙合)者 ICP 最大(牙合)力的咬合情况,测量并计算力的中心点(COF)、(牙合)力百分比值、(牙合)... 目的对正常(牙合)牙尖交错位(ICP)最大(牙合)力咬合进行定量研究,初步探讨 ICP 咬合平衡的生理范围。方法应用 T-Scan Ⅱ系统记录123名正常(牙合)者 ICP 最大(牙合)力的咬合情况,测量并计算力的中心点(COF)、(牙合)力百分比值、(牙合)接触点数目。结果正常(牙合)者 ICP 最大(牙合)力时力的中心点相对位置、(牙合)力百分比差值以及不对称系数均服从正态分布,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6.60~6.68 mm,-15.50%~12.10%,0.65~1.39;98.4%的正常(牙合)者 ICP 最大(牙合)力咬合时力的中心点分布于后牙区。结论正常(牙合)者最大(牙合)力时 ICP 咬合是稳定、平衡的咬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牙(牙合) 平衡 咬合
原文传递
牙根纵裂患者的咬合应力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曾艳 王嘉德 周书敏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 研究牙根纵裂致病的咬合力因素。方法 用光法分析 34例患者 39颗患牙的接触合力分布 ,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在 11种受力状况下的内应力分布。结果  2 6例患者 (31颗患牙 )全口牙齿接触合力分布不均 ,患牙接触合... 目的 研究牙根纵裂致病的咬合力因素。方法 用光法分析 34例患者 39颗患牙的接触合力分布 ,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在 11种受力状况下的内应力分布。结果  2 6例患者 (31颗患牙 )全口牙齿接触合力分布不均 ,患牙接触合力最大 ;下第一恒磨牙受到咬合力与牙长轴方向呈 30° ,水平力与偏纵向力时 ,近中根根尖部根管壁出现了较大的拉应力且集中于其颊舌中线部位。结论 接受较大咬合力和有害应力并长期集中在患牙近中根根管壁的颊舌中线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he法 牙根纵裂 咬合 分析
原文传递
上颌骨切除术与赝复体修复 被引量:25
6
作者 赵铱民 刘宝林 +1 位作者 袁井圻 黄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改进上颌骨切除术的手术设计,为上颌骨缺损的赝复创造良好条件,以实现上颌骨缺损的最佳修复效果。方法:分别对采用变异上颌骨切除术和常规上颌骨切除术后患者的赝复体进行牙合力测定和咀嚼效能测定,对余留基牙的松动情况进行... 目的:改进上颌骨切除术的手术设计,为上颌骨缺损的赝复创造良好条件,以实现上颌骨缺损的最佳修复效果。方法:分别对采用变异上颌骨切除术和常规上颌骨切除术后患者的赝复体进行牙合力测定和咀嚼效能测定,对余留基牙的松动情况进行远期临床观察,比较不同方法手术后赝复体的修复效果。结果:保留了部分患侧上颌骨的患者的缺损侧赝复体平均牙合力和咀嚼效能,分别为一侧上颌骨全部切除患者缺损侧雁复体平均拾力和咀嚼效能的4倍和5.7倍;在A基牙近缺损区保留了5mm左右骨壁的患者,其A基牙松动率远低于采用常规一侧上颌骨切除术的患者。结论:在遵循肿瘤外科的原则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变异的一侧上颌骨切除术,多保留一些上颌骨支持组织以增加对上颌赝复体的支持,利于患者咀嚼功能的重建;在A基牙近缺损区侧保留5mm以上的骨组织,可有效地防止A基牙松动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切除术 赝复体 咬合
下载PDF
楔状缺损充填治疗后牙颈部硬组织应力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清 王嘉德 霍波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4-265,I005,共3页
目的 了解楔状缺损患牙充填治疗后 ,牙颈部硬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 在下颌前磨牙颊舌向纵剖面上设计楔状缺损模型 ,选择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两种材料模拟充填缺损区 ;用二维有限元法对模型受力作用时牙颈部应力做分析。结果 ... 目的 了解楔状缺损患牙充填治疗后 ,牙颈部硬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 在下颌前磨牙颊舌向纵剖面上设计楔状缺损模型 ,选择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两种材料模拟充填缺损区 ;用二维有限元法对模型受力作用时牙颈部应力做分析。结果 复合树脂充填和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均可使缺损附近的应力集中明显改善 ;缺损最深处的最大主应力值分别降至 36 2MPa和 42 5MPa,接近正常牙应力值 32 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 牙充填 治疗 牙颈部 硬组织应 咬合 牙应
原文传递
楔状缺损与咬合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清 王嘉德 +2 位作者 李萍 曾艳 王春莲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临床分析研究楔状缺损与力的关系。方法 将 12 3例患不同程度楔状缺损的中老年患者 ,按楔状缺损的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度 4组 ;使用电阻应变式咬合力计测量上颌尖牙、第一、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牙齿咬合力 ;用光法测定上... 目的 临床分析研究楔状缺损与力的关系。方法 将 12 3例患不同程度楔状缺损的中老年患者 ,按楔状缺损的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度 4组 ;使用电阻应变式咬合力计测量上颌尖牙、第一、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牙齿咬合力 ;用光法测定上颌牙齿最高接触强度。结果 楔状缺损患牙的咬合力低于无楔状缺损牙。上颌第一双尖牙的楔状缺损患牙的最高接触强度高于未患牙 ,楔状缺损组中的第一磨牙和第一双尖牙相对于其邻牙的最高接触强度增高。结论 力与楔状缺损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 牙楔状缺损 中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上颌前牙区不同种植修复体在不同咬合受力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安尼卡尔·安尼瓦尔 帕丽黛姆·图尔迪 +2 位作者 阿迪力·麦木提敏 张帆 尼加提·吐尔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531-2536,共6页
背景: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中,修复因素与咬合因素影响着植体内部结构及植体-骨界面处应力的分布,植体内部结构及植体-骨界面处应力分布是否平衡决定着种植体的长期寿命与周围骨质水平的稳定性。目的:探讨与分析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钴铬合金... 背景: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中,修复因素与咬合因素影响着植体内部结构及植体-骨界面处应力的分布,植体内部结构及植体-骨界面处应力分布是否平衡决定着种植体的长期寿命与周围骨质水平的稳定性。目的:探讨与分析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体在3种咬合关系中对植体-骨界面处、种植体、修复基台、固位螺丝及修复体内部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参照1例上颌中切牙区行种植体植入修复患者的锥形束CT影像资料,运用Mimics17.0软件建立上颌中切牙种植修复体模型,分别构建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钴铬合金烤瓷冠两种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对刃合、正常合、深覆合3种咬合状况进行加载,分析在2种修复体与3种加载方式影响下种植体内部各结构与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在钴铬合金烤瓷冠组中,当咬合关系由对刃合转变为正常合及深覆合时,修复体咬合位点处应力相应增加,而修复基台、种植体边缘及植体-骨界面处的应力减小;正常咬合关系中固位螺丝处的应力较其他两种咬合方式更为集中,等效应力峰值更高。②在二氧化锆全瓷冠组中,当咬合关系由对刃合转变为正常合及深覆合时,修复基台、种植体及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峰值呈逐渐下降趋势;正常合时修复体咬合位点及固位螺丝处的应力峰值高于其他两种咬合关系。③对刃合时,钴铬合金烤瓷冠组修复体咬合位点处的等效应力峰值略高于二氧化锆全瓷冠组,修复基台、固位螺丝、种植体与种植体-骨界面的等效应力峰值略低于二氧化锆全瓷冠组;正常合时,钴铬合金烤瓷冠组种植体颈部处的等效应力峰值略高于二氧化锆全瓷冠组,修复体、修复基台、固位螺丝、种植体-骨界面的等效应力峰值略低于二氧化锆全瓷冠组;深覆合时,钴铬合金烤瓷冠组修复体咬合位点处及种植体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修复体 前牙美学区 咬合 修复体 生物 三维有限元 咬合 有限元分析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咬合力与大鼠牙周组织改建关系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8
10
作者 袁林 赵云凤 周伟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 :研究在体内情况下咬合力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拔牙法拔除大鼠一侧上颌磨牙 ,建立模拟下颌磨牙咬合力丧失及增强的动物模型。选择某一特定细胞因子 ( IL- 6 )用于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实验中鉴定 ,且行组织形态学... 目的 :研究在体内情况下咬合力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拔牙法拔除大鼠一侧上颌磨牙 ,建立模拟下颌磨牙咬合力丧失及增强的动物模型。选择某一特定细胞因子 ( IL- 6 )用于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实验中鉴定 ,且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 HE染色 )。结果 :免疫组化以及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IL- 6蛋白及 IL- 6 m RNA表达在咬合力增强组及减弱组均较正常咬合力组明显改变。组织形态学观察表明 ,咬合力增强及减弱对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与正常咬合力明显不同。结论 :通过拔除大鼠一侧上颌磨牙建立的动物模型 ,达到较好地模拟咬合力丧失、增强的目的。此动物模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咬合 牙周组织改建
下载PDF
舌侧集中牙合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全口义齿修复低平牙槽嵴无牙颌患者咀嚼效率及咬合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苗丽亚 艾红军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评价舌侧集中牙合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全口义齿修复低平牙槽嵴无牙颌患者的咀嚼效率及咬合力。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到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就诊的牙槽嵴吸收较严重的无牙颌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闭口式印模... 目的评价舌侧集中牙合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全口义齿修复低平牙槽嵴无牙颌患者的咀嚼效率及咬合力。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到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就诊的牙槽嵴吸收较严重的无牙颌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闭口式印模法在同一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咬合记录下为同一患者制作舌侧集中牙合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2种不同牙合型全口义齿,每例患者随机先后接受2副义齿盲戴使用。每副义齿分别在戴用1周、3个月时采用吸光度法测量咀嚼效率以及用Tee-Tester咬合压力测试仪测量2种牙合型的最大咬合力,并在每副义齿使用3个月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略高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咬合力小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主观满意度调查问卷中,患者对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的舒适性、稳定性、咀嚼能力等评价更高。结论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全口义齿相比,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低平牙槽嵴无牙颌患者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具有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相当的咀嚼效能,且咬合力小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从而延缓了牙槽嵴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侧集中(牙合) 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 咀嚼效率 咬合 闭口式印模
原文传递
正常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胡志刚 郑明 +1 位作者 程辉 程祥荣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 动态分析牙尖交错位 (ICP)咬合接触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 T- Scan 系统 ,记录 2 5名正常者最大咬合力的 ICP咬合过程 ,对咬合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对受试者最大力状态下接触点数目的三次重复测量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P&... 目的 动态分析牙尖交错位 (ICP)咬合接触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 T- Scan 系统 ,记录 2 5名正常者最大咬合力的 ICP咬合过程 ,对咬合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对受试者最大力状态下接触点数目的三次重复测量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咬合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呈 S型。随咬合力增加 ,前牙和后牙的接触点数目都增多。 结论  T- Scan 系统传感器具有很高的重复性。 ICP咬合随着咬合力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咬合 诊断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咬合接触对桩核冠修复后牙体及牙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姚蔚 陈维毅 +2 位作者 李冰 赵彬 王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5-620,共6页
背景:桩核冠修复牙体缺损是恢复牙齿形态与功能的有效方法,但其修复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进一步研究多重影响的效应以优化设计。目的:研究不同咬合接触状态下,不同程度牙体缺损采用不同桩核材料修复后的组织应力水平变化。方法:通过C... 背景:桩核冠修复牙体缺损是恢复牙齿形态与功能的有效方法,但其修复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进一步研究多重影响的效应以优化设计。目的:研究不同咬合接触状态下,不同程度牙体缺损采用不同桩核材料修复后的组织应力水平变化。方法:通过CT数据建立人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实体模型,并通过软件生成完整天然牙、6种缺损形式(全颌面轻度缺损、全颌面重度缺损、近中颌面轻度缺损、近中颌面重度缺损、远中颌面轻度缺损、远中颌面重度缺损)及2种桩核(纤维桩、氧化锆桩)冠修复的模型,导入ANSYS三维有限元软件,分析在稳定咬合接触(ABC)和不稳定咬合接触(AC)状态下的牙体、牙周组织应力。结果与结论:相对于稳定咬合(ABC)接触,不稳定咬合(AC)接触提高了牙体和牙周组织应力水平,并且不稳定咬合对修复后牙影响更明显;采用高弹性模量的桩材料修复时,牙体组织应力更高且缺损越大应力越高;纤维桩修复后牙周组织应力略高于氧化锆桩,与缺损形式关系不明显;结果表明,临床修复体咬合调整需精确恢复,尤其是不能缺少B区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 桩核技术 有限元分析 牙应分析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下颌第一磨牙 牙体缺损 纤维桩 树脂核 氧化锆桩 咬合 Von Mises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无牙颌患者咀嚼肌肌电值与咬合力间的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姚月玲 欧阳官 +1 位作者 汪文骏 曹鸿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研究无牙颌患者的咬合力与肌电值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选择15名颌关系正常的无牙颌患者,控制咬合力在10,20,30,40N状态下,测定了相对应的颞肌前束、嚼肌的肌电值.结果:在相同咬合力作用下,无牙颌患者左右侧肌... 目的:研究无牙颌患者的咬合力与肌电值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选择15名颌关系正常的无牙颌患者,控制咬合力在10,20,30,40N状态下,测定了相对应的颞肌前束、嚼肌的肌电值.结果:在相同咬合力作用下,无牙颌患者左右侧肌电值间无统计学差异,无牙颌患者的咀嚼肌肌电值随着咬合力增加而增大,两者间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并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无牙颌患者的咬合力与咀嚼肌肌电活动有密切关系,其变化规律与天然牙列者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咀嚼肌 肌电图 咬合
下载PDF
非贵金属材料钴铬合金烤瓷联冠及烤瓷桥修复后基牙咬合力与牙周组织的变化 被引量:16
15
作者 曹园 唐旭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834-2838,共5页
背景:测量牙缺失患者修复后的咬合力指标,可有效判断修复效果和患者修复后口腔功能的恢复情况。目的:观察行钴铬合金烤瓷联冠、烤瓷桥修复后患者基牙咬合力及牙周组织的变化。方法:将100例男性烤瓷牙修复患者随机分5组修复,其中20例采... 背景:测量牙缺失患者修复后的咬合力指标,可有效判断修复效果和患者修复后口腔功能的恢复情况。目的:观察行钴铬合金烤瓷联冠、烤瓷桥修复后患者基牙咬合力及牙周组织的变化。方法:将100例男性烤瓷牙修复患者随机分5组修复,其中20例采用钴铬合金烤瓷联冠修复前牙,20例采用钴铬合金烤瓷联冠修复前磨牙,20例采用钴铬合金烤瓷联冠修复磨牙,20例采用钴铬合金烤瓷桥修复前牙,20例采用钴铬合金烤瓷桥修复后牙。修复前、修复后即刻、修复后6个月,检测基牙咬合力变化及牙周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与结论:(1)咬合力:5组修复后即刻、修复后6个月的咬合力均高于修复前(P<0.05);修复前、修复后即刻、修复后6个月,烤瓷联冠磨牙组、烤瓷桥后牙组的咬合力高于烤瓷联冠前磨牙组、烤瓷联冠前牙组、烤瓷桥前牙组(P<0.05),烤瓷联冠前磨牙组咬合力高于烤瓷联冠前牙组、烤瓷桥前牙组(P<0.05);(2)牙周组织:5组组内修复前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控制指数、临床附着水平、牙龈沟液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5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3)结果表明:行钴铬合金烤瓷联冠、烤瓷桥修复治疗能显著提升患者基牙咬合力,并且对牙周影响很小,生物相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钴铬合金 烤瓷联冠 烤瓷桥 基牙 咬合 牙周组织
下载PDF
TeeTester与T-ScanⅢ咬合分析仪对正常青年学生咬合力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颖 丁张帆 +3 位作者 康龙 周娜 任利玲 康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1期8289-8293,共5页
背景:TeeT ester和T-ScanⅢ两种咬合分析仪在口腔临床各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国内对两种仪器的使用尚未见到对比数据。目的:应用TeeT ester与T-ScanⅢ两种咬合分析仪研究正常青年学生的咬合特征,并比较两系统咬合分析的差异。方法:采用Te... 背景:TeeT ester和T-ScanⅢ两种咬合分析仪在口腔临床各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国内对两种仪器的使用尚未见到对比数据。目的:应用TeeT ester与T-ScanⅢ两种咬合分析仪研究正常青年学生的咬合特征,并比较两系统咬合分析的差异。方法:采用TeeT ester咬合系统V3.2.0记录13例正常受试者在牙尖交错位状态下的左右侧咬合力分布百分比、力中心点位置、力不对称指数、前牙咬合力占力总值的百分比,采用T-ScanⅢV8.01咬合分析仪记录13例正常受试者在ICP时的上述指标,并在25%,50%,75%,100%最大咬合力时的4个时段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检测数据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与结论:(1)TeeT ester与T-ScanⅢ两系统所测得的左右侧咬合力分布百分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两系统所测得的所有受试者力中心点绝大多数在规定灰圈内,且均位于前磨牙区。两系统所测得力中心点距中线的垂直距离、力中心点偏移方向,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两系统所测得的力不对称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Tee Tester所测得的前牙咬合力占总力的百分比大于T-ScanⅢ所测结果,且在50%,75%,100%最大咬合力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1)正常者左右侧咬合基本平衡。(2)左右侧咬合力分布百分比、力中心点、力不对称指数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咬合是否正常的指标。(3)Tee Tester与T-ScanⅢ在前牙咬合力占总力百分比的测量方面存在差异,需要继续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HE| 咬合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咬合分析 正常[牙合] TeeTester T-ScanⅢ
下载PDF
卡瓦与套管咬合力的实验与计算混合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邵立国 岳澄 +5 位作者 王燕群 王鹏林 邹华民 张全胜 郝金克 叶金胜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7-39,共3页
利用模拟装置实现了卡瓦与套管在地面上的实验,使用电测的方法测量胀卡时套管外表面的应变.由实验数据获得计算网格节点处的应变,同时利用单位咬合力作用套管的有限元结果进行数值法计算,获得卡瓦各咬合齿对套管咬合力的分布,为卡... 利用模拟装置实现了卡瓦与套管在地面上的实验,使用电测的方法测量胀卡时套管外表面的应变.由实验数据获得计算网格节点处的应变,同时利用单位咬合力作用套管的有限元结果进行数值法计算,获得卡瓦各咬合齿对套管咬合力的分布,为卡瓦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定装置 卡瓦 混合法 套管 咬合 采油
下载PDF
T—Scan Ⅲ咬合分析系统测量正常[牙合][牙合]力分布初探 被引量:12
18
作者 马斐斐 胡秀莲 +1 位作者 李健慧 林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牙合]不同[牙合]位[牙合]力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正常[牙合]志愿者53名,男性29名,女性24名,年龄20—31岁[平均(25.9±2.1)岁],使用T—Scan Ⅲ咬合分析系统,测量正常[牙合]牙尖交错[牙合]... 目的探讨正常[牙合]不同[牙合]位[牙合]力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正常[牙合]志愿者53名,男性29名,女性24名,年龄20—31岁[平均(25.9±2.1)岁],使用T—Scan Ⅲ咬合分析系统,测量正常[牙合]牙尖交错[牙合]、前伸[牙合]及侧方[牙合]各牙的[牙合]力百分比及咬合时间,分析侧方[牙合]的[牙合]接触类型。结果正常[牙合]牙尖交错[牙合]时[牙合]力百分比最大的牙位依次为7、7、6和6,分别为(18.7±7.5)%、(15.7±7.1)%、(13.6±5.4)%和(13.3±4.3)%,7654 4567为[牙合]力集中区,[牙合]力百分比为(61.3±12.4)%;左侧[牙合]力百分比[(46.4±7.0)%]显著小于右侧[(53.6±7.0)%](P〈0.05)。前伸[牙合]时21 12为[牙合]力集中区,[牙合]力百分比为(85.1±25.5)%,左前区(123)与右前区(321)的[牙合]力百分比分别为(49.2±26.4)%和(48.1±2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P〉0.05)。左侧方[牙合]时尖牙保护[牙合]占28%(13/46),组牙功能[牙合]占33%(15/46),多重保护[牙合]占39%(18/46);右侧方验时尖牙保护[牙合]占30%(14/46),组牙功能[牙合]占44%(20/46),多重保护[牙合]占26%(12/46);侧方验时拾力升高时间和咬合分离时间分别为(0.34±0.11)和(1.00±0.39)s。结论20~30岁正常[牙合]牙尖交错[牙合]时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是[牙合]力集中区,第二磨牙受力最大;前伸[牙合]时[牙合]力集中于21 12,侧方[牙合][牙合]接触类型具有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牙合] 咬合 咬合时间 [牙合]接触类型
原文传递
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测量无牙颌All-on-4种植修复后(骀)力分布初探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斐斐 林野 +3 位作者 邸萍 李健慧 崔宏燕 孙凤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17-520,共4页
目的 探讨无牙颌All-on-4种植修复后患者不同(骀)位(骀)力分布规律,以期得到无牙颌All-on-4种植修复(骀)力分布的提示,为调(骀)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测量13例无牙颌患者All-on-4种植修复后不同(骀)位(骀... 目的 探讨无牙颌All-on-4种植修复后患者不同(骀)位(骀)力分布规律,以期得到无牙颌All-on-4种植修复(骀)力分布的提示,为调(骀)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测量13例无牙颌患者All-on-4种植修复后不同(骀)位(骀)力分布百分比及咬合时间.结果 最大牙尖交错位时:全牙列(骀)力百分比最大的牙位依次是(4)、(5)、(4)、(5),分别为(17.3±3.1)%、(15.8±4.6)%、(15.5±2.2)%和(15.2±5.5)%,种植体所在的前磨牙区和前牙区分别占(64.0±6.7)%、(19.2±8.0)%;左侧(骀)力百分比为(50.5±6.1)%,右侧为(49.5±6.1)%,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伸(骀)位:(21)(12)的(骀)力百分比为(90.4±27.7)%,右前区和左前区(骀)力百分比分别为(45.2±32.2)%和(54.8±3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3,P>0.0S);(骀)接触时间和(骀)分离时间分别为0.18(0.11,0.26)和0.52(0.35,1.14)s.侧方(骀)位时:单牙支持的(骀)型8例,组牙功能(骀)5例,平均(骀)接触时间与(骀)分离时间分别为0.20(0.13,0.34)和1.07(0.58,1.46)s.结论 无牙颌All-on-4种植修复后最大牙尖交错位时(骀)力相对集中于种植体所在的前磨牙区;前伸(骀)位时(骀)力集中于(21)(12);左右侧方(骀)位时(骀)力在前后区域分布均匀,侧方运动非工作侧无接触,单牙支持的(骀)型与组牙功能(骀)均是可接受的(骀)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 牙种植 无牙 咬合 牙种植 无牙
原文传递
咬合力对托槽与弓丝间摩擦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厉松 王邦康 +1 位作者 罗颂椒 廖力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研究咬合力对托槽与弓丝间摩擦力影响。方法 :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 ,对咬合力对摩擦力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不同大小的咬合力作用下 ,尖牙远中移动过程中 ,弓丝与托槽之间摩擦力的变化。结果 :在咬合力的作用下 ,弓丝与托... 目的 :研究咬合力对托槽与弓丝间摩擦力影响。方法 :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 ,对咬合力对摩擦力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不同大小的咬合力作用下 ,尖牙远中移动过程中 ,弓丝与托槽之间摩擦力的变化。结果 :在咬合力的作用下 ,弓丝与托槽基底间的摩擦力随着咬合力的增加而减少 ;弓丝与托槽翼间的摩擦力随着咬合力的增加而增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 托槽 弓丝 摩擦 有限元分析 口腔正畸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