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3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 被引量:388
1
作者 俞可平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共2页
本文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建设以及联合国千年发... 本文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建设以及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互相协调,整体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和谐社会 节约型社会建设
下载PDF
软法的兴起与软法之治 被引量:298
2
作者 姜明安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36,共12页
现代社会,软法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大量出现,并呈现不断发展、增长的势头,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自由产生了越来越重大的影响。软法在规范人们行为和调整社会关系方面,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人们要抑制其消极作用... 现代社会,软法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大量出现,并呈现不断发展、增长的势头,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自由产生了越来越重大的影响。软法在规范人们行为和调整社会关系方面,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人们要抑制其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和利用其积极作用,就必须通过硬法对软法的创制和实施进行规范;保障社会共同体成员对软法创制和实施过程的广泛和直接参与;保证国家和社会对软法创制和实施过程的全面和有效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法 硬法 社会共同体 法治 和谐社会
原文传递
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 被引量:161
3
作者 俞可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5,共6页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它之所以在全社会引起强烈的共鸣,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这本来就是人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二是,我们在社会和谐方面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新的严...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它之所以在全社会引起强烈的共鸣,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这本来就是人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二是,我们在社会和谐方面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新的严重挑战。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块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善治即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善治 和谐社会 公共治理
下载PDF
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 被引量:190
4
作者 王名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2,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社会组织发展迅速,目前其总量已达300万家。社会组织的快速增长及其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彰显,大大拓展了社会的包容力与多元化格局,在增大社会资本的同时提高了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及其张力,加快了我国走向公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社会组织发展迅速,目前其总量已达300万家。社会组织的快速增长及其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彰显,大大拓展了社会的包容力与多元化格局,在增大社会资本的同时提高了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及其张力,加快了我国走向公民社会的历史进程。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将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虽然我们无法断定,它将会沿着怎样的道路向前推进,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组织在实践中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公民社会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被引量:148
5
作者 吴慰慈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0,共3页
文章论述了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和作用。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共图书馆必将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缩小社会差距,维护信息公平、保障公民权利,活跃文化生活、提高教育水平,弥补数字鸿沟、推动和谐发展的作用。指出公共图书馆的一些... 文章论述了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和作用。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共图书馆必将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缩小社会差距,维护信息公平、保障公民权利,活跃文化生活、提高教育水平,弥补数字鸿沟、推动和谐发展的作用。指出公共图书馆的一些新理念,如维护信息公平,保障公民权利等,是进入新世纪后才提出并逐渐认识的。要加强对这些新理念的宣传和研究,原有的一些教科书显得陈旧,有必要重写。公共图书馆是图书馆体系中的重要类型,要加强公共图书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职能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和谐发展 信息公平 公民权利 图书馆体系 图书馆研究 社会矛盾
下载PDF
对“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 被引量:126
6
作者 朱力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53,共8页
“和谐社会”提出了社会发展的质量目标。“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的要素合理与功能协调的表述 ,它有四个条件。当前 ,我国的社会结构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 ,累积了大量的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 ,提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社会发展... “和谐社会”提出了社会发展的质量目标。“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的要素合理与功能协调的表述 ,它有四个条件。当前 ,我国的社会结构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 ,累积了大量的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 ,提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社会发展自身的需要。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能够建立起一种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结构 社会机制
下载PDF
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 被引量:134
7
作者 王登峰 黄希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和谐社会即构成社会的各个团体及个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可以表现为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水平、个人行为方式以及个性特点等方面),但彼此之间又能够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包括保持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心... 和谐社会即构成社会的各个团体及个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可以表现为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水平、个人行为方式以及个性特点等方面),但彼此之间又能够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包括保持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心理学出发,这三方面的工作除了物质、制度和政策层面的努力以外,更重要的是确保这些努力能够被个体准确感知和把握。心理学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领域包括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研究、对个人成长与成功的研究以及对团体动力学的研究。解决和处理好我国心理学研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于顺利完成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自我和谐 人际和谐 和谐社会 心理学
下载PDF
“和谐社会”及其道德基础 被引量:109
8
作者 万俊人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道德基础 社会生活 生活方式
下载PDF
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33
9
作者 杨玲丽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16期149-157,共9页
自从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1879年提出"共生"概念,共生引起了生物学界的普遍关注。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组成,所以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也广泛存在于社会系统中。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理论"很快在社... 自从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1879年提出"共生"概念,共生引起了生物学界的普遍关注。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组成,所以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也广泛存在于社会系统中。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理论"很快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借用。本文在回顾生物学中共生理论的基础上,归纳了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如哲学、工业生态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中的应用。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运用共生现象的"普遍性"和"互惠性"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中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关系存在的客观性,按照共生原理不断推进社会协同进化、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共生理论 社会科学 和谐社会
下载PDF
社团合作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 被引量:123
10
作者 高丙中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0-123,共14页
本文关注中国社会近些年不断发展的社团平等合作,并努力把这类现象阐发为中国社会在结构上加速分化的同时迈向有机团结的表现。文章沿用涂尔干的“有机团结”概念把此类现象所包含的目标自主、生存自立、合作自愿、协商平等的特性看作... 本文关注中国社会近些年不断发展的社团平等合作,并努力把这类现象阐发为中国社会在结构上加速分化的同时迈向有机团结的表现。文章沿用涂尔干的“有机团结”概念把此类现象所包含的目标自主、生存自立、合作自愿、协商平等的特性看作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借以理解当下中国社会建立横向联结方式的一种机制及其对于中国公民社会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作者据此进一步认为,社会科学同时兼顾社会分化和社会团结的角度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正在成为现代复杂社会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团体 合作 公民社会 有机团结 和谐社会
原文传递
和谐社会面面观 被引量:100
11
作者 俞可平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共2页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生活 经济生活 社会管理
下载PDF
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 被引量:108
12
作者 李忠杰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5,共12页
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是人类社会赖以运行的两种最根本、最基础、最普遍的机制。两种机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体制、规范表现出来的,两种机制,将社会的各个部分和要素组合起来,使之成为具有内在逻辑的统一整体,规范并决定着整个社会... 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是人类社会赖以运行的两种最根本、最基础、最普遍的机制。两种机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体制、规范表现出来的,两种机制,将社会的各个部分和要素组合起来,使之成为具有内在逻辑的统一整体,规范并决定着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在社会运行机制变动过程中,某种程度的平衡机制欠缺、动力机制失范,就是当今中国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深层病因。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应该是这种把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有机地、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政党、一个政府,治国理政,一定要全面把握和处理好动力与平衡之间的关系,按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紧密结合的要求,深刻把握这种决定社会发展方向、轨迹和各种表现形式的内在运行机制,制定和实施好治国理政的纲领、战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体制,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防止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制 平衡机制 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原文传递
民生法治论 被引量:110
13
作者 付子堂 常安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40,共15页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深化研究民生法治理论。当代中国的民生话语,无论是其理论蕴含还是其政治语境,与中国古代的民生话语及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生主义,都有了本质的不同。和谐社会以民生为本,而法治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对...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深化研究民生法治理论。当代中国的民生话语,无论是其理论蕴含还是其政治语境,与中国古代的民生话语及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生主义,都有了本质的不同。和谐社会以民生为本,而法治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对于破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民生难题,有理由也有可能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一方面,法治的实践性品格要求其必须回应转型期中国的民生难题;另外一方面,法治在破解民生难题方面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民生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但其实质,则是一个典型的权利问题,而权利,正是法治的要义所在。法治关注民生,构建民生法治,乃是解决民生问题与建设现代法治的绝佳交汇点;建设民生法治,是21世纪中国法治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和谐社会 民生 民主 民生法治
原文传递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剥夺行为与调控路径 被引量:109
14
作者 方创琳 刘海燕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49-860,共12页
伴随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衍生出了一系列区域剥夺行为,这种行为主要是指强势群体和强势区域基于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借助政策空洞和行政强制手段掠夺弱势群... 伴随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衍生出了一系列区域剥夺行为,这种行为主要是指强势群体和强势区域基于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借助政策空洞和行政强制手段掠夺弱势群体和弱势区域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项目、政策偏好、生态、环境容量,转嫁各种污染等的一系列不公平、非合理的经济社会活动行为;这些区域剥夺行为具有强制性、垄断性、层次性、等级性和貌似合理性等基本特征;区域剥夺的内容包括对土地、水、资源、生态环境容量、资金、人才、技术、劳动力、重大建设项目甚至政策等的剥夺;政策空洞与调控失控形成的剥夺惯性,利益驱动形成的剥夺动力和弱势群体透支形成的剥夺温床是产生区域剥夺行为的主要成因;剥夺的后果表现为空间开发失调、资源配置失衡、政策调控能力受限甚至失效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延缓。最后从意识形态、政策制定、制度建设、空间扩散和和谐发展等五大方面提出了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消减区域剥夺行为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剥夺 弱势群体 和谐社会 调控路径:中国
下载PDF
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86
15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徐一帆 +4 位作者 文兼武 察志敏 宋长青 刘晓越 程晞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29,共7页
2005年国家统计局重点研究课题。此研究从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入手,采用定量分析法描述”社会和谐“的综合指数和若干分类指数,分析和判断近期我国社会和谐的变化情况。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差距,明辨方向... 2005年国家统计局重点研究课题。此研究从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入手,采用定量分析法描述”社会和谐“的综合指数和若干分类指数,分析和判断近期我国社会和谐的变化情况。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差距,明辨方向,为推进社会更加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统计监测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 被引量:86
16
作者 张文显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0,共14页
本文基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理解,对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机理和机制性作用的认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10种法律机制,即构筑民主与共和的机制,尊重和保障权利和人权的机制,激发活力和创造的机制,公正合理... 本文基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理解,对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机理和机制性作用的认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10种法律机制,即构筑民主与共和的机制,尊重和保障权利和人权的机制,激发活力和创造的机制,公正合理协调利益的机制,重建确保社会信用的机制,维护生态平衡、天人和谐的机制,保证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机制,反腐倡廉、守护认同的机制,定分止争、化解纠纷的机制,建构和谐世界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法律机制 法治
原文传递
信息生态平衡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被引量:94
17
作者 娄策群 赵桂芹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06-1610,共5页
本文探讨了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阐述了信息生态平衡的含义与表现,分析了信息生态平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作者认为,信息生态系统结构优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信息生态系统功能良好能促进人类社会进一步和谐... 本文探讨了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阐述了信息生态平衡的含义与表现,分析了信息生态平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作者认为,信息生态系统结构优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信息生态系统功能良好能促进人类社会进一步和谐,信息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信息生态 生态平衡 信息生态平衡
下载PDF
社会质量理论:研究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视角 被引量:98
18
作者 林卡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有关和谐社会的研究就是探讨中国社会建设途径、形成社会发展导向的重要工作。在强化对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方面,社会质量理论可以为此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该理论把社会团结、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这些理念有机地联系起来,... 有关和谐社会的研究就是探讨中国社会建设途径、形成社会发展导向的重要工作。在强化对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方面,社会质量理论可以为此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该理论把社会团结、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这些理念有机地联系起来,为研究社会和谐问题奠定了理论分析的基础,并为展开对于社会和谐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想养料和理论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策 社会保障 社会质量 和谐社会
原文传递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策略 被引量:92
19
作者 李迎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9-114,共6页
鉴于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中发挥着其他职业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正大力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当前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既具备了诸如国家社会建设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党和政府全力推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事业快速发... 鉴于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中发挥着其他职业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正大力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当前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既具备了诸如国家社会建设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党和政府全力推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事业快速发展、国外及港台相关经验可资借鉴等有利条件,也存在着对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的社会认同度不高、专业服务组织发展缓慢、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体系尚不健全、高校人才培养与实际部门需要不衔接、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本土策略尚待探索等不利因素。充分利用当前发展社会工作的各种有利条件,同时针对各种制约因素逐个加以应对、化解,是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合理路径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职业化 和谐社会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与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被引量:74
20
作者 王春福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4,共6页
和谐社会是各个群体利益关系相协调的社会。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是协调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前提。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在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社会利益表达机制的缺欠,影响着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进而影... 和谐社会是各个群体利益关系相协调的社会。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是协调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前提。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在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社会利益表达机制的缺欠,影响着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进而影响公共政策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根本上解决利益表达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待于政治生活现代化的拉动、公共治理多元化的推动和社会公众组织化的促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利益表达 公共政策 社会群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