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谐文化的哲学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玲玲 祝爱武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7-182,共6页
和谐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中庸”传统与“和合”理念。文化强大的导向功能决定了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协调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化解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培育和谐的文化意识,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中庸”传统与“和合”理念。文化强大的导向功能决定了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协调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化解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培育和谐的文化意识,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哲学意蕴和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和谐文化 和谐价值取向
下载PDF
对传统无讼立法的考察与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广全 于逸生 《北方法学》 2010年第5期127-131,共5页
无讼显示了中国古代立法的和谐价值取向,其在国家法和家法族规中都有相关的规定。无讼立法有其历史文化基础,发挥了一定的使社会关系和谐的功能。从整体上看,无讼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但在社会转型时期,对于我国社... 无讼显示了中国古代立法的和谐价值取向,其在国家法和家法族规中都有相关的规定。无讼立法有其历史文化基础,发挥了一定的使社会关系和谐的功能。从整体上看,无讼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但在社会转型时期,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讼 家法族规 和谐价值取向 和谐社会
下载PDF
简·奥斯丁的性别政治观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秦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6-108,共3页
简·奥斯丁以坚定的女性立场和高度的女性智慧,运用修辞性叙事技巧,建构了女性主体地位,争得了公共话语权;全面、系统、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父权制社会歧视妇女的一系列制度;主张建构一个互为主体.相互尊重独立人格,自由平等... 简·奥斯丁以坚定的女性立场和高度的女性智慧,运用修辞性叙事技巧,建构了女性主体地位,争得了公共话语权;全面、系统、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父权制社会歧视妇女的一系列制度;主张建构一个互为主体.相互尊重独立人格,自由平等,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性别政治关系。将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作为实现男女平等的一个重要途径;她认为女性真正的独立离不开男性对女性主体身份的认同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奥斯丁 修辞性的叙事 性别政治 女性主体地位 和谐价值取向
下载PDF
公共文化和谐价值取向与科学发展策略——对构建和谐文化与培育文明风尚途径研究的系列论文
4
作者 钱立洁 《职业时空》 2009年第8期163-164,共2页
公共文化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升华,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持和基础保障。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十分薄弱,积极创建公共文化和谐,必须探讨公共文化和谐价值取向的科学发展策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公共文化和谐的良... 公共文化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升华,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持和基础保障。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十分薄弱,积极创建公共文化和谐,必须探讨公共文化和谐价值取向的科学发展策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公共文化和谐的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 和谐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
下载PDF
整体思维方式与传统法律文化之和谐价值取向
5
作者 蔡振亚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思维方式是一定文化的特质 ,是一定文化之所以成为该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和谐价值的追求 ,就应该了解为什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和谐价值的追求是那么恒久。决定这一点的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整体思维方式 ... 思维方式是一定文化的特质 ,是一定文化之所以成为该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和谐价值的追求 ,就应该了解为什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和谐价值的追求是那么恒久。决定这一点的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整体思维方式 ,即讲求一元、天人合一、注重整体、追求和谐的独特思想 ;在这种思维方式下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尤为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家、人与国之间关系的和谐 ,由此衍生出独特的中华法律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法律文化 和谐价值取向 整体思维方式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野下非刑罚化的价值取向与理论基础探析
6
作者 王斌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72-75,共4页
以监禁刑为主的近代各国刑罚体系,在矫正罪犯和恢复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日益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以监禁刑为主的刑罚运行成本在不断增加,其改造效能也有待加强。非刑罚化是对犯罪行为处罚,在不适用刑罚而采其他处罚... 以监禁刑为主的近代各国刑罚体系,在矫正罪犯和恢复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日益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以监禁刑为主的刑罚运行成本在不断增加,其改造效能也有待加强。非刑罚化是对犯罪行为处罚,在不适用刑罚而采其他处罚手段能达目的时,可排除刑罚适用的责任承担方式,其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且符合刑罚发展趋势和保障人权之需要。研究我国非刑罚化的价值取向及其理论与实践基础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刑罚化 和谐社会价值取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