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乐地做教师 做快乐的教师 被引量:5
1
作者 冯辉梅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9年第7期14-15,共2页
真正的教育是发自教育者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能让教育者享受工作乐趣和幸福感的。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面对学生,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学生的成长快乐、幸福与否。快乐地做教师,做一个快乐的教师,是教师个体生命的需要,更是教育事业的... 真正的教育是发自教育者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能让教育者享受工作乐趣和幸福感的。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面对学生,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学生的成长快乐、幸福与否。快乐地做教师,做一个快乐的教师,是教师个体生命的需要,更是教育事业的必需。为此,教师要学会:哲学思辨,乐观面对,享受平凡工作的快乐;科学规划,勤业创业,享受事业成功的快乐;知彼知己,合作分享,享受和谐交往的快乐;教学相长,反思提升,享受自我发展的快乐;修身养性,科学调适,享受心灵自由的快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 工作平凡 事业成功 和谐交往 自我发展 心灵自由
下载PDF
中外和谐交往思想资源及其现代价值
2
作者 徐锦中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5-96,111,共3页
构建和谐社会必然包含着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我们应该加强和谐交往关系中的道德研究和建设,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交往思想遗产,借鉴西方和谐交往理念及其实现机制,挖掘中外和谐交往思想资源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交往 主体间性
原文传递
论高校师生和谐交往 被引量:2
3
作者 韩传信 《中国德育》 2007年第5期37-40,共4页
师生和谐交往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其特征表现为师生平等对话、主动参与、互动共生、影响久远。高校师生的和谐交往包括知识层面、能力层面、道德层面、情感层面上的交往,它们需要多层次的贯通融合而逐步实现。
关键词 和谐交往 高校德育 师生关系
原文传递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交往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鲜兰 陈明吾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7-61,共5页
社会和谐的关键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交往实践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交往是一个历史范畴,和谐交往是交往实践的理想状态。实现和谐交往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内... 社会和谐的关键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交往实践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交往是一个历史范畴,和谐交往是交往实践的理想状态。实现和谐交往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合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和谐交往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调整好各种利益关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实现和谐交往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建设和谐文化,为实现和谐交往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道德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交往 社会关系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增强高校图书馆员与大学生“和谐交往”的意识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翠琪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8-21,共4页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员与其服务对象大学生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和特点,分析了产生不和谐的关键原因,指出了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图书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树立"和谐交往"意识的关键,提出了要正确看待"不和谐"交往关系...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员与其服务对象大学生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和特点,分析了产生不和谐的关键原因,指出了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图书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树立"和谐交往"意识的关键,提出了要正确看待"不和谐"交往关系中隐藏的和谐价值,增强图书馆员与大学生"和谐交往"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员 大学生 和谐交往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交往
6
作者 孙宇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4期10-11,共2页
党的十七大明确了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关系,而两者的实现都以和谐的社会交往关系为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单个的社会个体之间有效的社会交往形成的,社会的发展需要人际交往关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因此,人际交往在现代... 党的十七大明确了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关系,而两者的实现都以和谐的社会交往关系为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单个的社会个体之间有效的社会交往形成的,社会的发展需要人际交往关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因此,人际交往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和睦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交往 人际关系 沟通
下载PDF
马克思的和谐交往范式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玉平 李晓元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从"异化劳动"理论的对抗交往形式到"真实共同体"理论的和谐交往范式,这是一个既合乎历史又合乎逻辑的过程。和谐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必然结论、最后归宿和价值核心,有着丰富的思想意蕴,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 从"异化劳动"理论的对抗交往形式到"真实共同体"理论的和谐交往范式,这是一个既合乎历史又合乎逻辑的过程。和谐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必然结论、最后归宿和价值核心,有着丰富的思想意蕴,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构和谐交往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和谐交往 和谐社会 理论价值
下载PDF
中班幼儿的和谐交往
8
作者 陈丽娟 《今日教育(当代幼教)》 2011年第2期30-31,共2页
和谐交往,是幼儿社会发展的重要需要,也是孩子走向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在伙伴群体中和谐的交往,对他们锻炼交往能力,形成良好个性,以便更好地独立面对社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中班段的孩子已具有了初步的社会交往意识,但... 和谐交往,是幼儿社会发展的重要需要,也是孩子走向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在伙伴群体中和谐的交往,对他们锻炼交往能力,形成良好个性,以便更好地独立面对社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中班段的孩子已具有了初步的社会交往意识,但和谐交往的水平、能力欠佳。为此,我对我班幼儿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社会交往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交往 中班幼儿 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发展 伙伴群体 交往意识 日常活动 社会化
下载PDF
论理解是和谐交往的基本道德心理诉求 被引量:1
9
作者 匡促联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8,共4页
伦理意义上的"理解"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交往对象的价值取向进行理性了解,并从情感和意志上予以合"和谐互动"之目的的认可及支持的心理活动。同其他学科中的"理解"相比,伦理视阈内的"理解"... 伦理意义上的"理解"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交往对象的价值取向进行理性了解,并从情感和意志上予以合"和谐互动"之目的的认可及支持的心理活动。同其他学科中的"理解"相比,伦理视阈内的"理解"有其自身的理解主体、理解对象、理解过程、理解动机和理解目的。社会交往中一些非重大利益冲突的化解、人际疏离的弥合、多元文化条件下一些不必要摩擦的避免等都诉求于理解的参与。在社会和学校实施或隐或显的理解教育是促进和谐交往的重要伦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 和谐交往 理解诉求 理解教育
下载PDF
树立新型师生观,共建和谐师生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英 《科教导刊》 2011年第27期69-69,100,共2页
新世纪我们需要的是树立一种情感与知识相沟通的桥梁般的师生观,它既满足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也是学生良好个性及全面发展的要求.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顺应新课程下的素质教育,注重“以人为本”,发展教... 新世纪我们需要的是树立一种情感与知识相沟通的桥梁般的师生观,它既满足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也是学生良好个性及全面发展的要求.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顺应新课程下的素质教育,注重“以人为本”,发展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相互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民主 多维 和谐交往
下载PDF
校园植物码书制作学习活动
11
作者 冯科展 《中国科技教育》 2023年第10期34-36,共3页
项目背景。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影响着师生的心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校园环境在学生情操的陶冶、兴趣的激发、和谐交往环境的营造等方面均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学校一直重视良好校园环境的营... 项目背景。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影响着师生的心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校园环境在学生情操的陶冶、兴趣的激发、和谐交往环境的营造等方面均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学校一直重视良好校园环境的营造,并荣获“河北省绿色校园”称号。然而,师生在享受优美的环境、欣赏绚丽多彩的花草树木时,却对校园植物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我们的校园,激发大家热爱校园的情感,项目组为校园植物制作了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获取植物详细信息的电子材料合集,简称“码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环境 绿色校园 花草树木 和谐交往 校园植物 春风化雨 码书 项目背景
下载PDF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交往理性的构建
12
作者 梁红军 《云梦学刊》 2011年第3期124-126,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正是在于其回归"交往理性"的需要。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互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自身的超越,必须依靠交往理性的理论指导。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交往关系入手,对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正是在于其回归"交往理性"的需要。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互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自身的超越,必须依靠交往理性的理论指导。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交往关系入手,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往问题进行了分析,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交往理性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交往理论 和谐交往
下载PDF
马克思的和谐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13
作者 王玉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8-59,63,共3页
和谐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精髓和价值核心,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意蕴。马克思的和谐交往理论深刻影响了哈贝马斯等当代西方哲学的交往理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构和谐交往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和谐交往 和谐社会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浅谈中庸之道的方法论意义
14
作者 罗利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9-20,共2页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重要的、具有某种形式化特点的实践理性方法论,它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和谐交往,以及人的自身修养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庸之道 和谐交往 自身修养 平衡智慧
下载PDF
论佛教伦理精神与和谐交往
15
作者 汪怀君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1-65,共5页
在佛教伦理文化中,作为理论基石之一的"缘起论"揭示的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思维以及"万法皆空"的思想。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注、关爱他人,同时也是在成就自我。而佛教的善恶报应说,突出道德... 在佛教伦理文化中,作为理论基石之一的"缘起论"揭示的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思维以及"万法皆空"的思想。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注、关爱他人,同时也是在成就自我。而佛教的善恶报应说,突出道德在果报产生过程中的重要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就使人在交往过程中乐于从善、畏惧作恶。此外,慈悲是佛道之根本,它以平等为前提,引出利他主义精神。佛教伦理以其独特的精神智慧有效地改善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交往关系,其价值资源具有普适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伦理精神 和谐交往 因果报应 慈悲
下载PDF
在和谐交往中敞开心灵之门
16
作者 李明静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2013年第7期8-9,共2页
一、初识 “上课。” “起立。” “同学们好!” “报……告……”声音细长而无力。
关键词 和谐交往 心灵 上课 同学
下载PDF
宽语文的课堂生态
17
作者 郑冬梅 《江西教育(教学版)(B)》 2018年第5期24-25,共2页
巴尔扎克说过:"灵魂要吸收另一个灵魂的真诚来充实自己,然后以加倍的真诚奉还于人,一旦人与人之间缺少了这种美妙的关系,就失去了生机。""宽语文"就是努力建构交往、灵动、和谐、共生的生态课堂,用一个灵魂真诚地唤醒另一个灵魂,... 巴尔扎克说过:"灵魂要吸收另一个灵魂的真诚来充实自己,然后以加倍的真诚奉还于人,一旦人与人之间缺少了这种美妙的关系,就失去了生机。""宽语文"就是努力建构交往、灵动、和谐、共生的生态课堂,用一个灵魂真诚地唤醒另一个灵魂,两两共鸣,充实丰满之后,再去唤醒更多的灵魂,让每一个灵魂在和谐交往、共生共长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生态 语文 和谐交往 巴尔扎克 生态课堂 灵魂 真诚 共生
原文传递
分歧到共识:和谐交往的价值图景演绎
18
作者 陈付龙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1,共5页
人际交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样态,人际交往的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愿景。考察人际交往的价值图景演绎,从价值分歧到价值共识是人际交往走向和谐的内在韵律。在分歧到共识的演绎中,价值分歧为价值共识的达成提供了可能与挑战,"同... 人际交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样态,人际交往的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愿景。考察人际交往的价值图景演绎,从价值分歧到价值共识是人际交往走向和谐的内在韵律。在分歧到共识的演绎中,价值分歧为价值共识的达成提供了可能与挑战,"同意预设"下的价值整合则是分歧走向共识的必要通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交往 价值分歧 价值共识 价值整合
原文传递
论道家伦理精神与和谐交往
19
作者 汪怀君 《桂海论丛》 2011年第3期51-55,共5页
在道家伦理文化中,"道"在本体与普遍法则的意义上统摄着自然、社会与人生。道的本性就是自然,无知无欲、自然无为,在处理交往关系时,就能够游刃有余,实现从容的"无不为"。道家伦理主张,人应该像水一样守柔处弱、谦... 在道家伦理文化中,"道"在本体与普遍法则的意义上统摄着自然、社会与人生。道的本性就是自然,无知无欲、自然无为,在处理交往关系时,就能够游刃有余,实现从容的"无不为"。道家伦理主张,人应该像水一样守柔处弱、谦退不争,展现一种对待他人的宽容、包容胸怀;世人应该贵生养生,贵重生命,不可为名利、财物所累,这有益于从源头上保持人内心的澄明,找到克服人与人之间相互异化的途径,达到交往的和谐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伦理 和谐交往 自然无为 慈柔不争 贵生养生
下载PDF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理性的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淑辉 赵继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4-256,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理性是规定并调节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间关系的理性观念,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话语的表达、教育方式的选择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觉之以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交...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理性是规定并调节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间关系的理性观念,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话语的表达、教育方式的选择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觉之以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理性的生成与行为外化过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交往视角的忽视、教育内容的缺失、"主体间性"的遮蔽,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谐交往理性要求教育者在教育中实现交往理性的回归,理性地思考自我以及自我与被教育者的交往关系,力求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和谐交往中达到理解与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交往理性 和谐交往理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