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新评价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 |
高放
|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4
|
|
2
|
关于中苏两党在“三和”路线上分歧的由来 |
郭美兰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3
|
赫鲁晓夫若干理论评析 |
唐玉琴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4
|
2023年,肖斯塔科维奇在波士顿 |
王璞
|
《天涯》
|
2024 |
0 |
|
5
|
赫鲁晓夫的对外战略思想评析 |
唐玉琴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6
|
重大体育赛事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
李贤华
|
《人民公安》
|
2011 |
3
|
|
7
|
中苏两党关于“三和”问题的争论评析 |
李明斌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8
|
赫鲁晓夫的对外战略思想及其影响 |
唐玉琴
|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9
|
对美政策的成败 |
许志新
|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10
|
目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 1958年2月1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議上的講話 |
周恩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
1958 |
2
|
|
11
|
中苏大论战中的时代环境问题 |
洪礼维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2
|
把反对赫魯晓夫修正主义的斗爭进行到底——紀念《关于国际其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議》发表两周年 |
|
《前线》
|
1965 |
1
|
|
13
|
略论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思想 |
李德硕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1
|
|
14
|
普遍和谐观念与企业经营 |
汤一介
|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
1993 |
0 |
|
15
|
寄语新年 |
本刊评论员
|
《电影艺术》
|
1958 |
0 |
|
16
|
欧洲新地缘政治格局的由来和特点 |
侯远长
刘维丽
|
《党校科研信息》
|
1994 |
0 |
|
17
|
试论赫鲁晓夫的“两种制度和平共处” |
孙国军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05 |
0 |
|
18
|
在和平竞赛中实现海上崛起 |
胡波
|
《东北之窗》
|
2014 |
0 |
|
19
|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的基本内容简介? |
李静杰
|
《学习与研究(北京)》
|
1988 |
0 |
|
20
|
从台湾海峡的态势看沿海青少年思想教育 |
王章煌
|
《青年探索》
北大核心
|
199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