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胃经穴名角度探义“阳明多气多血” 被引量:9
1
作者 樊伟 韩行 +1 位作者 邵晓雪 王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6-259,共4页
“阳明多气多血”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胃经部分腧穴命名受到该理论的影响。经研究发现,“阳明多气多血”理论内涵在胃经中并非指经络全段皆多气多血,而是大迎、丰隆、承满、地仓和库房五穴气血储量最大,水突、水道与气户、气舍、气... “阳明多气多血”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胃经部分腧穴命名受到该理论的影响。经研究发现,“阳明多气多血”理论内涵在胃经中并非指经络全段皆多气多血,而是大迎、丰隆、承满、地仓和库房五穴气血储量最大,水突、水道与气户、气舍、气冲于颈胸腹段气血通流,天枢-地仓、丰隆和归来构成三大气血调控轴。从腧穴命名含义角度系统挖掘,不仅可以明晰胃经从头走足之多气多血状态,还可以更好地诠释“阳明多气多血”理论,同时也为经脉气血理论的探析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 胃经 多气多血 腧穴 命名含义
下载PDF
明代广东三十六行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仁安 《学术研究》 1980年第2期18-23,共6页
明朝的广东三十六行,它和以后清代的厂东洋行即十三行的产生及形成,有着历史的渊源联系。而关于清代广东十三行的起源,中外学者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仍然是一个是而未决的历史疑案。本文试就明朝广东三十六行的命名含义、行商数... 明朝的广东三十六行,它和以后清代的厂东洋行即十三行的产生及形成,有着历史的渊源联系。而关于清代广东十三行的起源,中外学者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仍然是一个是而未决的历史疑案。本文试就明朝广东三十六行的命名含义、行商数额及其与清初广东十三行的关系等方面作一初步探索。一明朝的海外贸易,私营的有“商舶”、“寇舶”,官营的有“贡舶”、“市舶”①。在明朝“海禁”开放以前,虽然私营的对外贸易从法定的意义上是被禁止的,但有明一代,却经常有内外私商违禁私自泛海贩易。所以,在明初,私营的对外贸易不仅存在,而且在与“海禁”政策的斗争中不断地发展着。至于明朝官营的所谓“贡舶”、“市舶”的海外贸易,则实际上是一种“朝贡贸易”制度。《明史·食货志》说:“海外诸国入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海外贸易 明朝 广东新语 市舶司 朝贡贸易 明代 万历年间 命名含义 清代
下载PDF
从膀胱经穴名角度探义“巨阳者,诸阳之属也” 被引量:2
3
作者 于超 樊伟 王巍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3期81-83,共3页
“巨阳者,诸阳之属也”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热论》,意指足太阳膀胱经与全身阳经皆有联系,阳气充盛。膀胱经部分腧穴命名受到该理论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内涵体现在络却、会阳、神堂、承筋阳气充... “巨阳者,诸阳之属也”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热论》,意指足太阳膀胱经与全身阳经皆有联系,阳气充盛。膀胱经部分腧穴命名受到该理论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内涵体现在络却、会阳、神堂、承筋阳气充盛;睛明、委阳、殷门、至阴、眉冲,飞扬阳气流通态势强盛;承山、通天--仆参、三焦俞构成多维立体空间通路。从腧穴命名含义角度系统挖掘,不仅可以明晰膀胱经从头走足之脉气流注状态,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巨阳者,诸阳之属也”之意,同时也为探析经络循行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阳 太阳 膀胱经 腧穴 命名含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