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附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呼气流速峰值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伟 陆一鸣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9-612,共4页
目的:验证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测呼气流速峰值(PEFR值)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入选67例缺血性心肌病伴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参附组33例和常规组34例,参附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 目的:验证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测呼气流速峰值(PEFR值)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入选67例缺血性心肌病伴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参附组33例和常规组34例,参附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每天1次,每次60m L)。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1、3、7天两组患者的血压、尿量、PEFR值、心功能分级、呼吸困难程度评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期间,参附组患者的血压波动较小,尿量明显增多(P<0.05),呼吸困难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第1天,参附组较常规组NTpro BNP水平下降幅度较大(P<0.01);治疗后第7天,参附组较常规组PEFR值明显增加(P<0.05);临床疗效参附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EFR可作为一项客观指标用于评价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急性心力衰竭 呼气流速峰值 缺血性心肌病
原文传递
益肺汤对哮喘缓解期峰值呼气流速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魏成功 全权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8-39,共2页
观察自拟方益肺汤对 2 6例哮喘缓解期患者治疗前后峰值呼气流速 (PEF)变化的影响 ,疗程 8周。结果显示 ,患者PEF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说明益肺汤可改善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 。
关键词 益肺汤 中医药疗法 哮喘 呼气流速峰值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与肝素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PEFR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惠芬 赵家慧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957-960,共4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呼气流速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R)的影响。方法筛选AECOPD患者107例,随机分...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呼气流速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R)的影响。方法筛选AECOPD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53)给予常规内科措施包括肝素治疗,试验组(n=54)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0.6mL腹壁皮下注射,2次/d,连续7d。比较2组治疗后7d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7d的血清B型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血氧合指数[PaO_2/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_2)]、PEFR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7d血清BNP、LVEF、呼吸困难程度评分、PaO_2、PaO_2/FiO_2及PEFR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ECOPD呼吸衰竭患者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并能有效提高PaO_2和PaO_2/FiO_2,改善PE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气流速峰值 治疗结果
下载PDF
Effect of breathing and Daoyin exercise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麒 史苗颜 +2 位作者 张炜 田君 韩丑萍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5年第6期353-360,共8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breathing and Daoyin exercise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due to deficiency of the lung and kidney(grade II-III)...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breathing and Daoyin exercise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due to deficiency of the lung and kidney(grade II-III).Methods: A total of 60 eligible case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n=30) and a control group(n=30) by random number table.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Western medical treatment, whereas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conducted breathing and Daoyin exercises in addition to routine Western medical treatment.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a total of 3 months. Then the observation was made on changes in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major clinical symptoms, 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m MRC), distance in 6-minute walk test(6-MWT), COPD assessment test(CAT) and efficacy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for COPD(ESQ-COP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0% 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showing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btained mor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coughing, sputum production, dyspnea and shortness of breath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btained more significant elevation in 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FEV1%) and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btained lower m MRC score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btained longer 6-MWT distance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btained lower CAT score(P〈0.01) and higher ESQ-COPD score(P〈0.05)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Breathing and Daoyin exercises combined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al treatment are effective for stable COPD(grade II-III) d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ical and Breathing Exercises Research on Qigong Pulmonary Disease Chronic Obstructive Respiratory Function Tests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原文传递
子午流注纳子针法对哮喘患者PEF及IL-4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开斌 凌云 李雁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第6期395-396,共2页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针法对哮喘患者呼气峰流量(PEF)及血清白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纳子针法组(观察组)和常规针法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4个疗程。观察针刺前后PEF、IL-4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针法对哮喘患者呼气峰流量(PEF)及血清白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纳子针法组(观察组)和常规针法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4个疗程。观察针刺前后PEF、IL-4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针法对PEF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针法均能降低哮喘患者血清中IL-4的水平,此效应以前者尤为明显(P<0.01)。结论子午流注纳子针法能更好地改善哮喘患者的呼气峰流量及白介素-4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哮喘 子午流注纳子法 呼气流速峰值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气急鉴别指数判别呼吸困难类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兴友 沈毅 +1 位作者 查云 牛宪忠 《临床肺科杂志》 2002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探讨气急鉴别指数 (dyspnea differentiation index,DDI)判别肺源性呼吸困难与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优越性。方法 测定 116例急性呼吸困难的 Pa O2 和 PEF值 ,根据 Rajesh K.Ailani等创立的公式计算气急鉴别指数 DDI,用 DDI对 116例... 目的 探讨气急鉴别指数 (dyspnea differentiation index,DDI)判别肺源性呼吸困难与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优越性。方法 测定 116例急性呼吸困难的 Pa O2 和 PEF值 ,根据 Rajesh K.Ailani等创立的公式计算气急鉴别指数 DDI,用 DDI对 116例急性呼吸困难的原因进行判别并与 PEF和临床表现的诊断符合率相比较。结果  DDI、PEF和临床表现对 116例急性呼吸困难的原因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92 .7%、77.5 %、6 8.9%。结论 用 DDI判别肺源性呼吸困难与心源性呼吸困难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明显优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困难 气急鉴别指数 呼气流速峰值 DDI 肺源性呼吸困难 心源性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夜间哮喘呼气流速峰值及呼吸驱动昼夜节律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海燕 陈宝元 郭美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27-28,32,共3页
目的 :探讨夜间哮喘(nocturnalasthma,NA)患者呼气流速峰值与呼吸驱动的昼夜节律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分3组 :夜间哮喘组(n=10)、哮喘非夜间发作组(n=10)、健康对照组 (n=10)。采用西德CUSTO肺功能仪及Jaeger呼吸驱动测试仪... 目的 :探讨夜间哮喘(nocturnalasthma,NA)患者呼气流速峰值与呼吸驱动的昼夜节律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分3组 :夜间哮喘组(n=10)、哮喘非夜间发作组(n=10)、健康对照组 (n=10)。采用西德CUSTO肺功能仪及Jaeger呼吸驱动测试仪分别于4时、8时、16时、22时测定肺功能———呼气流速峰值(PEF)及呼吸驱动———气道闭合压 (P0.1)。结果 :夜间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PEF均于16时达峰值 ,4时降到最低 ,夜间哮喘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 ,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哮喘非夜间发作组夜间PEF无降低。3组P0.1 均未发现明显昼夜节律。PEF与呼吸驱动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夜间哮喘患者PEF呈昼夜节律改变 ,P0.1 未发现明显昼夜节律 ,且二者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哮喘 呼气流速峰值 呼吸驱动 昼夜节律
下载PDF
呼气峰值流速对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宋冰 洪永忠 +1 位作者 陈济明 徐智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31-532,共2页
目的:观察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R)在心源性呼吸困难组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呼气峰速仪测定轻、中、重度呼吸困难患者79例,其中心源性呼吸困难组32例,肺源性呼吸困难组47例。结果:心源性... 目的:观察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R)在心源性呼吸困难组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呼气峰速仪测定轻、中、重度呼吸困难患者79例,其中心源性呼吸困难组32例,肺源性呼吸困难组47例。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PEFR之值为(218±85)L/min,肺源性呼吸困难组PEFR之值为(106±50)L/min,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呼气峰速仪可作为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困难 诊断 鉴别 呼气流速峰值
下载PDF
自拟温阳利水汤辅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呼气流速峰值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吕霞 王济邦 徐玉琴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6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利水汤辅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呼气流速峰值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基础组各41例,基础组给予患者相应的规范化基础治疗,联合组在除基础组治疗外,另予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口...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利水汤辅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呼气流速峰值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基础组各41例,基础组给予患者相应的规范化基础治疗,联合组在除基础组治疗外,另予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口服自拟温阳利水汤;两组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结果从临床相关指标、下肢小腿部周径变化、呼吸困难改善程度疗效、临床疗效、呼气流速峰值等几方面比较,联合组均优于基础组(P<0.05)。结论采用自拟温阳利水汤辅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提高呼气流速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利水汤 急性心力衰竭 呼气流速峰值
下载PDF
吸入沙丁胺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气流速受限的影响
10
作者 陈宇清 周新 蔡映云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评价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呼气流速受限 (EFL)的影响。方法  2 8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在吸入沙丁胺醇干粉剂前后行常规肺功能测定和呼气负压 (NEP)测试。结果 NEP测试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EFL... 目的 评价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呼气流速受限 (EFL)的影响。方法  2 8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在吸入沙丁胺醇干粉剂前后行常规肺功能测定和呼气负压 (NEP)测试。结果 NEP测试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EFL。吸入沙丁胺醇后FEV1 ,FVC和FEF50 iso vol均有显著增高 ,流速受限 (FL)指数则明显下降〔(79.1± 1 2 .0 ) %与 (63 .2± 1 2 .9) % ,P <0 .0 1〕。 1 1例COPD患者的FEV1 ≥ 1 5 % (阳性组 ) ,其余1 7例FEV1 <1 5 % (阴性组 ) ,两组患者的FEF50 iso vol和FL指数则无明显差异 (FEF50 iso vol为 (43 .3± 2 0 .2 ) %与 (39.6± 2 1 .7) % ,FL指数为〔(2 1 .5± 8.4) %与 (1 9.6± 1 1 .7) % ,均P >0 .0 5〕。FL指数与ΔFEF50 % iso vol呈显著相关(r =0 .50 8,P <0 .0 1 ) ,而与FEV1 的相关性不明显 (r=0 .1 0 6 ,P >0 .0 5)。结论 COPD患者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其EFL可得到显著改善 ,FVC和FEV1 均显著增加 ,EFL的改善程度相当于FEF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呼气流速峰值 支气管扩张剂
下载PDF
“胃不和”患者的气道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宁 刘建博 +3 位作者 李慧 李典鸿 黄琳 李毓 《华夏医学》 2003年第3期303-304,共2页
目的 :探讨“胃不和”患者的气道反应性。方法 :动态观察受试者的食管 p H和呼气流速峰值 (PEF) ,并作组胺激发试验。结果 :“胃不和”患者的食管 p H在进食前后和夜间低于对照组。当食管 p H<5 .0时 ,1h后 PEF也开始下降 ,两者成正... 目的 :探讨“胃不和”患者的气道反应性。方法 :动态观察受试者的食管 p H和呼气流速峰值 (PEF) ,并作组胺激发试验。结果 :“胃不和”患者的食管 p H在进食前后和夜间低于对照组。当食管 p H<5 .0时 ,1h后 PEF也开始下降 ,两者成正相关 (r=0 .96 )。组胺激发试验阳性率为 4 4 .0 % (2 2 /5 0 ) ,但以轻度和最轻度为主。经中药治疗后 ,有 80 .0 %的患者症状缓解 ,p H和 PEF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组胺激发试验阳性率降至 8.0 % (4 /5 0 )。结论 :“胃不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不和 气道反应性 PH 食管 呼气流速峰值
下载PDF
呼气流速峰值在哮喘病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乃娥 郑沛玉 王新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0年第24期2447-2448,共2页
目的 :研究呼气流速峰值在哮喘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临床表现和呼气流速峰值分别制订治疗方案并观察疗效。结果 :在轻、中度的患者中 ,仅有 4/10和 8/19的患者符合 ;在急、重度两种分析方法中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关键词 哮喘病急性发作 呼气流速峰值 预计值 治疗
下载PDF
重度COPD气流阻塞相关因素分析
13
作者 许光兰 《临床荟萃》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1365-1366,共2页
目的探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气流阻塞的相关因素。方法测定 6 6例重度 COPD患者的用力肺活量和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重度 COPD患者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皆有显著差异 (P<0 .0 5 ... 目的探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气流阻塞的相关因素。方法测定 6 6例重度 COPD患者的用力肺活量和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重度 COPD患者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皆有显著差异 (P<0 .0 5 ) ,相关分析显示重度 COPD患者 FEV1 %与 PEF%、Vmax75%、Vm ax50 %、和 Vmax2 5%呈明显正相关 (依次为 r=0 .3197,P<0 .0 0 1;r=0 .70 5 7,P<0 .0 0 1;r=0 .5 6 96 ,P<0 .0 0 1;r=0 .4 2 0 9,P<0 .0 0 1)。结论影响重度 COPD患者气流阻塞的因素包括小气道阻塞、大气道病变与阻塞以及呼吸肌功能受损状况 ,但肺功能检查只能粗略反映呼吸肌功能状况 ,因而在 COPD患者中开展呼吸肌功能检测很必要 ,并建议将该项检查列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肺疾病 阻塞性 呼气流速峰值 呼吸肌 气道梗阻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呼气流速峰值昼夜节律变化的临床意义
14
作者 邱澄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38-139,共2页
呼气流速峰值(PEFR)是反映通气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单次测定其临床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我科用国产袖珍呼气峰速仪对22例哮喘患儿进行PEFR昼夜节律变化的观察,并以1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儿童 呼气流速峰值
下载PDF
哮喘儿童呼气峰速及气道反应性的测定
15
作者 刘长山 朱洗尘 《天津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哮喘 呼气流速峰值 气道反应 儿童
下载PDF
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以胸闷为突出症状的哮喘的鉴别
16
作者 诸葛毅 周建英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896-898,共3页
关键词 支气管高反应性 诊断 鉴别 呼气流速峰值
下载PDF
呼气流速峰值用于鉴别心源性或肺源性呼吸困难
17
作者 张劭夫 《国际呼吸杂志》 1992年第4期217-218,共2页
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合理治疗,必须鉴别其究竟为心源性抑或肺源性。但仅据临床表现常难以确定。现讨论绝对呼气流速峰值(PEFR)在急性中度和严重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对未经治疗的40例(均40岁以上)的41例次急性呼吸困难发... 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合理治疗,必须鉴别其究竟为心源性抑或肺源性。但仅据临床表现常难以确定。现讨论绝对呼气流速峰值(PEFR)在急性中度和严重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对未经治疗的40例(均40岁以上)的41例次急性呼吸困难发作患者,均于用药前在急诊室进行PEFR测定,但对氧疗不加限制。入选患者的急性呼吸困难发作主要由充血性心衰(C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流速峰值 急性呼吸困难 心源性 肺源性呼吸困难 快速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患者 充血性心衰 急诊室 肺水肿
原文传递
呼气流速峰值鉴别急性呼吸困难的临床意义
18
作者 何建猷 王果 梁坚 《医学综述》 1995年第8期375-376,共2页
关键词 呼吸困难 呼气流速峰值 鉴别诊断
下载PDF
122例健康男性老人呼气流速峰值昼夜变化的观察
19
作者 安康 倪玉琪 季玉珍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1年第5期4-5,共2页
为了解男性老年人气道阻力的昼夜变化规律,我们对122例健康男性老人进行24小时呼气流速峰值(下简称PEFR)测定。同时和3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以及40例慢性支气管炎(下称慢支)肺气肿患者的昼夜PEF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其相互关系,现报道... 为了解男性老年人气道阻力的昼夜变化规律,我们对122例健康男性老人进行24小时呼气流速峰值(下简称PEFR)测定。同时和3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以及40例慢性支气管炎(下称慢支)肺气肿患者的昼夜PEF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其相互关系,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流速峰值 PEFR 气道阻力 昼夜变化 慢支 气道反应性 慢性支气管炎 昼夜波动 支气管收缩 昼夜节律变化
下载PDF
运动性哮喘
20
作者 纪树国 《空军总医院学报》 1991年第1期36-37,共2页
数百年前人们就认识到运动可诱发哮喘,缓解期哮喘患者更易发生。运动性哮喘(EIA)的概念是指在一定运动之后,诱发气道痉挛、阻力增加,甚至哮喘发作;但应除外其他哮喘发作的因素,如感染、过敏等。大约60—80%哮喘患者在剧烈运动后可引起... 数百年前人们就认识到运动可诱发哮喘,缓解期哮喘患者更易发生。运动性哮喘(EIA)的概念是指在一定运动之后,诱发气道痉挛、阻力增加,甚至哮喘发作;但应除外其他哮喘发作的因素,如感染、过敏等。大约60—80%哮喘患者在剧烈运动后可引起哮喘发作。正常人运动后虽有气短症状,但气过阻力并不增,加,更无哮喘发作,短暂休息即可恢复。 EIA临床表现无异于普通哮喘发作,这些人大部分有支气管哮喘病史,但确有少数人往往无哮喘病史,运动后首次诱发哮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哮喘 EIA 呼气流速峰值 第一秒时间肺活量 气道痉挛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