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径式护理配合呼吸机护理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惠 宋凯丽 薛爱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第14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路径式护理配合呼吸机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路径式护理... 目的:探讨路径式护理配合呼吸机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路径式护理配合呼吸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81.63%(P<0.05);观察组人机协调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用力呼吸肺活量(FVC)、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6分钟步行试验(6MWT)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中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以及SGRQ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22.45%(P<0.05)。结论:路径式护理配合呼吸机护理应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路径式护理 呼吸机护理 呼吸衰竭 肺功能
下载PDF
急诊科呼吸机护理中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2
作者 刘丽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61-0164,共4页
研究急诊科呼吸机护理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呼吸科急诊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急诊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 研究急诊科呼吸机护理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呼吸科急诊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急诊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科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呼吸机护理干预在多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在治疗效率和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改善上取得了积极的实施意义;为急诊呼吸机护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呼吸机护理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气管切开后的呼吸机护理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崔晓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5期170-171,共2页
目的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的呼吸机护理体会。方法:对16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机的护理进行综合回顾分析。结果:13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经抗感染治疗以及综合化的护理后也康复出院,1例患者因脑疝死亡。... 目的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的呼吸机护理体会。方法:对16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机的护理进行综合回顾分析。结果:13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经抗感染治疗以及综合化的护理后也康复出院,1例患者因脑疝死亡。结论:对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后的患者进行妥善的呼吸气道管理可以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存在,并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昏迷 气管切开术 呼吸机护理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余国珍 《现代护理》 2004年第12期1108-1109,共2页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及意义。方法 使用呼吸机早期辅助呼吸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 ,根据新生儿的年龄、体重及病情调节呼吸机的各种参数 ,对室内空气、呼吸机管道、气管插管进行严格的消毒 ,各种护理...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及意义。方法 使用呼吸机早期辅助呼吸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 ,根据新生儿的年龄、体重及病情调节呼吸机的各种参数 ,对室内空气、呼吸机管道、气管插管进行严格的消毒 ,各种护理操作前执行无菌操作 ,以预防呼吸道感染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报警给予及时处理。结果  3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成功 36例 ,治愈率达 94 .73%。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时 ,加强呼吸道的管理 ,严格无菌操作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早期械通气 呼吸机护理
下载PDF
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机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郝菁晶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0期3009-3010,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呼吸机护理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我院结合自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43例气管切开术后应用呼吸机的患者的护理经验.以研究分析如何有效的进行呼吸机的护理。结果全部43例患者均无感染发生,其中39例患者... 目的探讨临床呼吸机护理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我院结合自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43例气管切开术后应用呼吸机的患者的护理经验.以研究分析如何有效的进行呼吸机的护理。结果全部43例患者均无感染发生,其中39例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逐渐脱机.另有4例患者需仍需长期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高效的护理干预对于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呼吸机护理
下载PDF
依从性管理在ICU护士呼吸机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岩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4期122-124,共3页
目的观察ICU护士在呼吸机护理中运用依从性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6例机械通气患者以及对应护理人员24名,将其均分为参照组18例机械通气患者与12名护理人员,研究组18例机械通气患者与12名护理人员。... 目的观察ICU护士在呼吸机护理中运用依从性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6例机械通气患者以及对应护理人员24名,将其均分为参照组18例机械通气患者与12名护理人员,研究组18例机械通气患者与12名护理人员。参照组实行常规管理护理模式,研究组实行依从性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几率以及两组护理人员依从性。结果参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几率7(38.88%)高于研究组0(0.00%),χ^2=8.6897,P=0.0032,组间差异显著;参照组护理人员依从性3(25.00%)低于研究组11(91.67%),χ^2=10.9714,P=0.0009,组间差异显著。结论依从性管理可以增强护理人员依从性,提升呼吸机护理工作有效性,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护士 呼吸机护理 依从性管理 护理效果 风险事件 组间对比
下载PDF
小组工作模式对1例延髓出血机械通气6年患者的作用
7
作者 华亚芳 朱文娟 +4 位作者 潘胜桂 杜慧华 阮晓云 陆益民 安沂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7期2102-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小组工作模式在我院自2004年8月至今收住1例延髓出血无自主呼吸、高位瘫痪呼吸机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小组工作模式:病区主任和护士长,本院床位医师,康复治疗师,专业护士,驻点护生和外请武警总院神经干细胞移植专家... 目的:探讨小组工作模式在我院自2004年8月至今收住1例延髓出血无自主呼吸、高位瘫痪呼吸机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小组工作模式:病区主任和护士长,本院床位医师,康复治疗师,专业护士,驻点护生和外请武警总院神经干细胞移植专家组成一支小组团队,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神经干细胞移植辅助治疗,康复治疗师个案康复功能锻炼。护理上给予气管切开护理、呼吸机管理、基础护理、聆听护理、神经干细胞(NSE)移植护理等。结果:患者在神经干细胞移植第2疗程后小便自解,在康复治疗师膈肌刺激下能脱机长达6h/d,住院6年间无肺部感染、肺萎陷、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无压疮,无尿路感染,情绪稳定。结论:采取小组工作模式治疗高位截瘫呼吸机辅助通气的疗效显著,明显提高患者整体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工作模式 延髓出血 神经干细胞移植 呼吸机护理 聆听护理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患儿呼吸机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
8
作者 余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4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儿呼吸机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重症监护室患儿,根据盲选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儿呼吸机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重症监护室患儿,根据盲选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家长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呼吸机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患儿呼吸机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降低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患儿机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还可以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患儿 呼吸机护理 舒适护理 家长满意度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患儿呼吸机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吴立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7期266-267,共2页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室患儿呼吸机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儿共6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呼吸机护理方式,3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呼吸机护理中舒适护理方式,观察...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室患儿呼吸机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儿共6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呼吸机护理方式,3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呼吸机护理中舒适护理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病死率(6.67%)低于对照组(16.67%),而护理满意度(93.33%)远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资料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性质(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患儿呼吸机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护理 舒适护理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0
作者 姚秀娟 徐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70-73,共4页
综合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近来1年的肺部患者中,选择临床资料完整的慢阻肺患者。遵从研究对象选择标准,选择60例。与此同时,将其随机分组,保持例数相等(观察组和对照组)。将整个护理过程... 综合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近来1年的肺部患者中,选择临床资料完整的慢阻肺患者。遵从研究对象选择标准,选择60例。与此同时,将其随机分组,保持例数相等(观察组和对照组)。将整个护理过程中每位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主要观察满意度和治疗情况。结果:结束护理治疗后,将数据收集整理,得出观察组的患者在人性化护理下,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6.67%,能够发现为对照组80.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值参数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6.67%低于对照组13.3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阻肺疾病患者科学全面地进行无创呼吸机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将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融入到日常工作,能够有效地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将患者的病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患者的血气值参数,减少并发症,让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因此,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呼吸机护理 无创 人性化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新生儿I型呼吸衰竭的护理
11
作者 何彩云 沈丽霞 孔祥燕 《肇庆医学》 2009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CPAP治疗新生儿I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及意义。方法:使用呼吸机早期辅助呼吸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根据新生儿体重、血气情况调节压力及吸氧浓度,对室内空气、呼吸机管道进行严格消毒,预防呼吸道感染。结果:95例... 目的:探讨CPAP治疗新生儿I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及意义。方法:使用呼吸机早期辅助呼吸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根据新生儿体重、血气情况调节压力及吸氧浓度,对室内空气、呼吸机管道进行严格消毒,预防呼吸道感染。结果:9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使用CPAP辅助呼吸治疗成功87例,治愈率达91.6%。结论:CPAP治疗新生儿I型呼吸衰竭时,加强呼吸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持续气道正压 呼吸机护理
下载PDF
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喻华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年第6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究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观察护理后患者血气指标水平,统计患者慢阻肺有关健康知识了解程... 目的 探究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观察护理后患者血气指标水平,统计患者慢阻肺有关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77.50%)(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护理效果较好,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无创呼吸机护理 人性化护理
下载PDF
洗胃与气管插管时机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潘云霞 王群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7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洗胃与气管插管不同时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气管插管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8例呼吸衰竭早期即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22例在呼吸即将停止或呼吸停止后行... 目的探讨洗胃与气管插管不同时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气管插管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8例呼吸衰竭早期即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22例在呼吸即将停止或呼吸停止后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不同,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即行气管插管正确使用呼吸机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中毒 气管插管时 应用呼吸机护理要点
下载PDF
呼吸衰竭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使用呼吸机的护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连梅 孙桂荷 崔彩梅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626-628,共3页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障碍,以致在平静休息时亦不能进行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机体出现严重的缺氧状态,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以及相关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称为呼吸衰竭。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治疗已...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障碍,以致在平静休息时亦不能进行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机体出现严重的缺氧状态,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以及相关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称为呼吸衰竭。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治疗已成为治疗呼吸衰竭及呼吸停止的有效措施之一,呼吸机产生通气,以代替或者改善自主呼吸,从而达到增加通气量,减轻呼吸消耗的目的。因此,使用呼吸机能够明显提高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但是有创的人工气道一旦护理失当,则会导致患者呼吸道阻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护理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气管切开术后 呼吸机护理问题 护理对策
下载PDF
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无创呼吸机护理体会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芳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3期142-144,共3页
目的评价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所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同时,采取随机法进行分组,每组重症患者各40例.对照组40例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患者... 目的评价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所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同时,采取随机法进行分组,每组重症患者各40例.对照组40例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护理干预模式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抢救 无创呼吸机护理 血气水平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石程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3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7例,对比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各项肺功能指标、各项血气指标、病情恢复时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HAMD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病情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开展,对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无创呼吸机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无创呼吸机护理 人性化护理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雪芬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年第11期212-213,共2页
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常规+人... 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常规+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气指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血气值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可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呼吸机护理
原文传递
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丹丹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11期144-144,147,共2页
目的:分析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0例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 目的:分析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0例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疾病 人性化 护理 无创呼吸机护理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的影响
19
作者 练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163-165,共3页
探讨循证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对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提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70例在2021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并按照入院顺序划分为参照组(n=35)和实验组(n=35... 探讨循证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对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提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70例在2021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并按照入院顺序划分为参照组(n=35)和实验组(n=35)。参照组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配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配合循证护理,后续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变化、肺功能改善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三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有助于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和肺部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无创呼吸机护理 肺功能 治疗效果
下载PDF
COPD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包富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22-124,共3页
探究COPD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人性化护理方案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择90例COPD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入组时间段为2020年8月到2022年3月,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不良反... 探究COPD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人性化护理方案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择90例COPD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入组时间段为2020年8月到2022年3月,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肺功能指标(护理前与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护理前,研究组与参照组FVC、FEV1/FVC、FEV1指标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研究组FVC、FEV1/FVC、FEV1数值均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96.7%VS6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COPD无创呼吸机护理中,融入人性化护理,可提升患者肺功能指标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无创呼吸机护理 人性化护理 肺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