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珔《说文假借义证》词例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余国庆 《辞书研究》 CSSCI 1998年第5期116-122,共7页
关键词 假借义 《说文》 《孟子》 词例 一声之转 周秦两汉 《史记·秦始皇本纪》 《左传》 通假字 《汉书·艺文志》
下载PDF
二十世纪以来的周秦两汉舆制研究综述
2
作者 谢南山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62-65,76,共5页
周秦两汉的舆制研究一直受到史界的关注,由于考古挖掘出土文物的增多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在七十年代以来出现了较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包括车舆的制造、技术、形制以及制度等方面。但总体上,关于舆的制度、文化以及象征意义与权力阶层的... 周秦两汉的舆制研究一直受到史界的关注,由于考古挖掘出土文物的增多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在七十年代以来出现了较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包括车舆的制造、技术、形制以及制度等方面。但总体上,关于舆的制度、文化以及象征意义与权力阶层的关系等问题上研究还是较为滞后。现就前人的研究成果作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以来 周秦两汉 舆制 综述
下载PDF
地缘因素与周秦两汉西南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
3
作者 孙俊 张晓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9-23,共5页
族群政治地理空间是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建构的主要内容。以周秦两汉西南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建构为例,阐述了地缘因素对中国古代大一统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的影响。西南地区地缘因素对大一统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明显影响出现于商周之际,但... 族群政治地理空间是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建构的主要内容。以周秦两汉西南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建构为例,阐述了地缘因素对中国古代大一统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的影响。西南地区地缘因素对大一统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明显影响出现于商周之际,但迟至战国中期西南地区的地缘意义主要集中于汉中区域,且族群政治地理空间是地域性的“华夏区”与“蛮夷区”的划分。战国中后期,巴蜀区域地缘意义凸显,秦定巴蜀后战略空间推移至巴蜀地区,巴蜀地区的华夏化为秦汉时期新的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地缘因素与西南夷地区郡县化有直接的关联,大一统王朝国家建构则促进了族群政治地理空间性质的转变,“巴蜀—内蛮夷—外蛮夷”政区性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得以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因素 族群政治地理空间 西南地区 周秦两汉 大一统多民族国家
下载PDF
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周秦两汉驾车运动及其文化内涵
4
作者 李有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73,共7页
从文献与考古互证的视角而言,周秦两汉是中国古代驾车运动最兴盛的时期,"执辔如组,两骖如舞"的驾车技能和车马竞技是当时华夏体育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御者主要通过辔、衔、策对马匹进行控制,"六节"和"五驭&qu... 从文献与考古互证的视角而言,周秦两汉是中国古代驾车运动最兴盛的时期,"执辔如组,两骖如舞"的驾车技能和车马竞技是当时华夏体育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御者主要通过辔、衔、策对马匹进行控制,"六节"和"五驭"是驾车人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法。在周秦两汉驾车运动由御法(驾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御技(战车的驾驶技巧)、御礼(乘车的驾驶礼仪)至御道(驾车的政治隐喻)的文化演变中,虽然作为体育行为实践的"御"逐渐弱化,但随着驾车活动由具体操作逐渐进入政治隐喻语境中,"御"这种体育活动的伦理性、生态性和文化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和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车 周秦两汉 体育文化
下载PDF
周秦两汉之画法及其典范意义——以若干重要的出土画迹为线索
5
作者 梁文健 《河北画报》 2021年第16期88-89,125,共3页
周秦两汉是中国画技法、构图、风格特色的产生与定型之关键时期。许多后起的出土画迹表明,中国画的不少优秀传统(如讲究设色、善于用线、疏密相生等)都可追溯到周秦两汉。这些由来已久的画法在继承中发展,对后世中国绘画起到了不容小觑... 周秦两汉是中国画技法、构图、风格特色的产生与定型之关键时期。许多后起的出土画迹表明,中国画的不少优秀传统(如讲究设色、善于用线、疏密相生等)都可追溯到周秦两汉。这些由来已久的画法在继承中发展,对后世中国绘画起到了不容小觑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秦两汉 出土画迹 画法 典范
下载PDF
周秦两汉时期农业灾害致灾原因初探 被引量:8
6
作者 卜凤贤 《农业考古》 2002年第1期290-294,共5页
关键词 周代 秦代 周秦两汉时期 农业灾害 致灾原因
下载PDF
周秦两汉时期农业防灾抗灾技术措施
7
作者 卜凤贤 《古今农业》 2001年第2期9-24,共16页
农业生产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人和自然斗争、防灾抗灾的过程。周秦两汉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农作技术的改进提高方面,在农业减灾领域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农业减灾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形成了传统农学中杰... 农业生产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人和自然斗争、防灾抗灾的过程。周秦两汉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农作技术的改进提高方面,在农业减灾领域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农业减灾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形成了传统农学中杰出的“三才理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反映了时人对农业生产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深刻认识。它既指导人们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之便利积极发展生产,同时也开阔了人类的减灾视野,把人类减灾活动引导向观测天文以测报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减灾 周秦两汉时期 技术措施 农业生产 农作物 防灾抗灾 水利工程 抗旱保墒 水利建设 关中地区
下载PDF
评裴传永的《论语外编》
8
作者 孙熙国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论语》 《孔子家语》 汉书·艺文志 纂辑 言论 《孔丛子》 疑难字句 周秦两汉 《礼记》 学术著作
下载PDF
《论语外编——孔子佚语汇释》评介
9
作者 路德斌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3-113,共1页
孔子的言论除了在《论语》中有较为集中的记述外,更大量的还散见于历代特别是周秦两汉的重要典籍中,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就精辟、可信程度而言也丝毫不亚于《论语》。正因如此,古往今来不少学者都曾致力于纂辑《论语》之外的孔子言论并且... 孔子的言论除了在《论语》中有较为集中的记述外,更大量的还散见于历代特别是周秦两汉的重要典籍中,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就精辟、可信程度而言也丝毫不亚于《论语》。正因如此,古往今来不少学者都曾致力于纂辑《论语》之外的孔子言论并且各有所成,而由裴传永同志奋斗七载始告完成的《论语外编——孔子佚语汇释》(济南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一书,更是这类书中饶具特色、扎实严谨的一部。我认为这部书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家语》 汇释 周秦两汉 疑难字词 可信程度 言论 突出特点 “不” 传神达意
下载PDF
读书的真意义
10
作者 俞平伯 云中雨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7年第12期4-4,共1页
读书的人不少,但真正理解读书意义的人不多.如果你想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那不妨请你先了解一下——
关键词 文字 民族国家 民族复兴 教育写作 社会生计 周秦两汉 读书人 以义为利 功名富贵 好学深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