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阔的视野,崭新的高度——评周惠泉近著《金代文学论》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杰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8-279,共2页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征,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时空条件等原因,各时代的文学并非重复或雷同,而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呈现各自的时代色彩。从这个意义上,王国维先生所谓“...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征,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时空条件等原因,各时代的文学并非重复或雷同,而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呈现各自的时代色彩。从这个意义上,王国维先生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说法,是颇有道理的。但在断代文学史的研究方面,古来学者所投入的精力、所依据的标准并不相同,凡涉及到少数民族统治的地域或时代,则往往囿于狭隘的正统观念,一概视为其文化落后不足观,而对其推动中华文化由多元走向一元的重要贡献缺乏认识。金代文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冷落局面和偏颇看法,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泉 广阔的视野 金代文学 文学论 金代文化 中华文化 宇文虚中 生卒年 中国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原文传递
评周惠泉《金代文学学发凡》 被引量:1
2
作者 常国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122-123,共2页
评周惠泉《金代文学学发凡》常国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植根于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交叉点上的金代文学,得益于两种文化的双向交流、优势互补,曾以其质实贞刚的审美风范彪炳于世,为中国文学甫秀北雄、异轨齐驱的历史走向增加了合力... 评周惠泉《金代文学学发凡》常国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植根于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交叉点上的金代文学,得益于两种文化的双向交流、优势互补,曾以其质实贞刚的审美风范彪炳于世,为中国文学甫秀北雄、异轨齐驱的历史走向增加了合力,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厥功甚伟。然而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文学 惠泉 文学学 北方民族文化 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 发凡 正统观念 《归潜志》 生平事迹
下载PDF
辽金文学研究取得新的突破——国家重大项目“中国各民族文学的贡献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管窥 被引量:1
3
作者 富育光 《北方论丛》 2003年第4期F002-F003,共2页
周惠泉在参预国家重大项目“中国各民族文学的贡献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中 ,从多民族的中国文学观出发 ,对辽金文学的多民族性进行了开拓探索 ,认为以独特的美学风范彪炳于世的辽金文学反映了中原地区汉民族的农耕文化与北方民族的游猎... 周惠泉在参预国家重大项目“中国各民族文学的贡献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中 ,从多民族的中国文学观出发 ,对辽金文学的多民族性进行了开拓探索 ,认为以独特的美学风范彪炳于世的辽金文学反映了中原地区汉民族的农耕文化与北方民族的游猎文化的撞击交融的历史趋势 ,为多元一体、北雄南秀的中华文学提供了同两宋文学异轨齐驱、优势互补的重要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泉 辽金文学
下载PDF
《金代文学论》简评 被引量:1
4
作者 汤晓青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0-92,共3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性的文化系统。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工作的日渐深入,一种新的文学史观——多民族的中国文学史观已经形成。从民族融合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些问题,逐渐成为新的学术热点...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性的文化系统。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工作的日渐深入,一种新的文学史观——多民族的中国文学史观已经形成。从民族融合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些问题,逐渐成为新的学术热点,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面世。这其中,中国历史上几次重要的民族融合时期,自然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文学 文学批评 民族融合 惠泉 文学论 少数民族文学 北方民族文化 文学发展 元好问 中华文化
原文传递
金代文学研究百年回顾 被引量:1
5
作者 胡传志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6-34,共9页
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一环,其中镶嵌着元好问、王若虚等足以辉映古今的文学家,但其地位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公认.元、明二朝视金若寇仇,对金源文学,或视而不见,或贬损有加.清立国以后,出于民族认同感等多种原因,对金源文学颇多垂青.... 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一环,其中镶嵌着元好问、王若虚等足以辉映古今的文学家,但其地位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公认.元、明二朝视金若寇仇,对金源文学,或视而不见,或贬损有加.清立国以后,出于民族认同感等多种原因,对金源文学颇多垂青.他们编纂《全金诗》、《金文最》等文献,评注金诗,才给予金代文学较多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研究 金代文学 文学研究 《论诗三十首》 元遗山 作家研究 文学遗产 惠泉 宋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
原文传递
《金代文学学发凡》序 被引量:1
6
作者 邓绍基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46-247,共2页
前人谈论金代文学,实际上存在着金代文学赖元好问以传的观点。这实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或许同这种观点有关,长期以来,研究元好问的论著不断出现,对金代其他作家和一些重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对来说就比较冷落,通论有金一代文学的著作... 前人谈论金代文学,实际上存在着金代文学赖元好问以传的观点。这实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或许同这种观点有关,长期以来,研究元好问的论著不断出现,对金代其他作家和一些重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对来说就比较冷落,通论有金一代文学的著作更是凤毛麟角。学人常引以为憾。 周惠泉同志多年来专攻金代文学,成绩卓著。我在主持《中国文学通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文学 文学学 元好问 文学研究 审美范式 惠泉 发凡 文学现象 王若虚 文学通史
原文传递
旧赏回头已隔年,高花又见出新妍——周惠泉先生学术评传
7
作者 王永 《天中学刊》 2012年第3期18-21,共4页
周惠泉是卓有建树的辽金文学及文化史研究专家,其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金代文学研究、辽代文学研究、满族说部研究。这些研究代表了当今少数民族文学及口传文学的前沿成就。周惠泉沉潜于文学史研究界较少涉足的金代文学文献,又... 周惠泉是卓有建树的辽金文学及文化史研究专家,其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金代文学研究、辽代文学研究、满族说部研究。这些研究代表了当今少数民族文学及口传文学的前沿成就。周惠泉沉潜于文学史研究界较少涉足的金代文学文献,又将视野拓展至整个辽金文学及东北文化特质的阐扬,同时又能紧跟口传文学研究的国际流行趋势,在学术界获得了较高的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泉 辽金 说部
下载PDF
筚路蓝缕 开拓创新——评周惠泉著《金代文学研究》
8
作者 富育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2-173,共2页
关键词 惠泉 《金代文学研究》 书评
下载PDF
金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9
作者 周惠泉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59-261,共3页
金朝(1115—1234)是我国活动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古老民族女真族建立的政权,立国不久便南下中原,灭辽克宋,进而据有江淮以北的广大地区,与南宋对峙。当时金朝不仅在军事上拥有明显的优势,政治、经济、文化也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发展。从长... 金朝(1115—1234)是我国活动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古老民族女真族建立的政权,立国不久便南下中原,灭辽克宋,进而据有江淮以北的广大地区,与南宋对峙。当时金朝不仅在军事上拥有明显的优势,政治、经济、文化也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发展。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金朝的出现大大增强了北方各族人民对于祖国中央的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文学 元好问 文学研究 历史回顾 惠泉 社会科学 女真族 中国文学 金朝 山西大学学报
原文传递
学术性与大众化的融合——评周惠泉主编的《辽金元文学史话》
10
作者 刘兴汉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74-275,共2页
中国文学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学史,不是单一的汉民族的文学史,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以往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中,辽金文学却很少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就是元代文学除元曲之外,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辽金两代,此前并无一部像样的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学史,不是单一的汉民族的文学史,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以往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中,辽金文学却很少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就是元代文学除元曲之外,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辽金两代,此前并无一部像样的文学史。影响最大的两部文学史著作,即文革以前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和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也不过把辽金文学附翼在宋代文学之后,成为宋代文学十数章中的一章而已。究其原因,对辽金文学的缺乏了解恐怕是个重要因素。而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梓行的周惠泉先生等主编的《辽金元文学史话》却以空前的规模,以“史话”的形式,展示了辽金元文学的全貌。全书评述作家达180余人,覆盖面之广直至今日创所未有,可以说它填补了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的“空白”。这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建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辽金元 惠泉 大众化 学术性 辽金文学 元好问 中国古代文学 元文学 宋代文学
原文传递
金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审视──评周惠泉著《金代文学学发凡》
11
作者 胡传志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0-112,共3页
金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审视──评周惠泉著《金代文学学发凡》胡传志长期以来,金代文学研究不仅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而且以往的研究还经常受旧的“正统”思想和民族意识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定的偏见。进一步加强金... 金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审视──评周惠泉著《金代文学学发凡》胡传志长期以来,金代文学研究不仅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而且以往的研究还经常受旧的“正统”思想和民族意识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定的偏见。进一步加强金代文学的研究,需要我们以新的眼光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文学 文学研究 历史审视 惠泉 文学学 北方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 元好问 少数民族 汉文化
下载PDF
王寂的生卒年应为公元1128-1194年
12
作者 刘达科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生卒年 《文学遗产》 文学家 惠泉 流年
原文传递
沧海拾遗珠 文坛添新著──评《金代文学学发凡》
13
作者 吴东范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95-95,共1页
沧海拾遗珠文坛添新著──评《金代文学学发凡》吴东范周惠泉先生在我国金代文学研究方面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一位年富力强的中年学者。近年来,他辛勤耕耘于金代文学研究领域,成果颇丰。最近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代文学学发凡... 沧海拾遗珠文坛添新著──评《金代文学学发凡》吴东范周惠泉先生在我国金代文学研究方面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一位年富力强的中年学者。近年来,他辛勤耕耘于金代文学研究领域,成果颇丰。最近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代文学学发凡》一书即其研究金代文学的系列成果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文学 文学学 惠泉 文学研究 元好问 遗珠 发凡 审美范式 文化互补 文学观
下载PDF
编后记
14
《文学遗产》 1986年第6期34-34,共1页
本期刊物以金元以后的文学研究为重点。赵廷鹏等的《赋到沧桑句便工》所论元遗山的纪乱诗、周惠泉文所考证的金代作家王寂的生平等,都是过去很少谈到的。他们的看法,可填补文学史研究的空白。几篇明清小说和小说理论的研究,都有作者自... 本期刊物以金元以后的文学研究为重点。赵廷鹏等的《赋到沧桑句便工》所论元遗山的纪乱诗、周惠泉文所考证的金代作家王寂的生平等,都是过去很少谈到的。他们的看法,可填补文学史研究的空白。几篇明清小说和小说理论的研究,都有作者自己的见解,提出的论析,均可备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后记 文学史研究 文学研究 小说理论 明清小说 元遗山 惠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