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由“周孔”而“孔孟”:儒家话语体系建构中的“圣人之道”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燕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6,168,共5页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孔孟"取"周孔"而代之,"周孔之道"演化为"孔孟之道",是儒家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建构话语体系的产物。随着周、孔形象渐趋圣化,汉唐时人多以周、孔并举,包含政治教化与人伦道...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孔孟"取"周孔"而代之,"周孔之道"演化为"孔孟之道",是儒家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建构话语体系的产物。随着周、孔形象渐趋圣化,汉唐时人多以周、孔并举,包含政治教化与人伦道德两方面内涵的"周孔之道"得以生成。继韩愈"道统论"之后,宋儒建构"性与天道"理论和道统谱系,"孔孟之道"逐渐成为儒学的代名词。统治者藉由教育、祭祀等参与此过程,也彰显出道统与治统的复杂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
孔
之
道
孔
孟
之
道
圣人
道
统
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孔”与“周孔之道”述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晨寅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5,共10页
周公制礼作乐,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孔子有感于所处之世礼崩乐坏,向往周公之治,试图恢复周礼。孟子最早提出"周孔之道"。先秦儒家以周孔为圣人,而其他诸家则借批评周孔以表达学派思想。司马迁宣扬"周孔之道"最力,...
周公制礼作乐,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孔子有感于所处之世礼崩乐坏,向往周公之治,试图恢复周礼。孟子最早提出"周孔之道"。先秦儒家以周孔为圣人,而其他诸家则借批评周孔以表达学派思想。司马迁宣扬"周孔之道"最力,东汉明帝时将周孔之道纳入国家教化体系。隋代王通承孔子"从周"之志,提倡以礼乐之道化成天下。唐太宗时周、孔分祀,迄至中唐,韩愈作《原道》,区分治统与道统,"孔孟"逐渐代替"周孔"。明末黄道周认为宋儒乃因治统缺失而强调道统,从而导致门户之见的产生,因此他弘扬六经、回归周孔之学以救时弊。清代朱彝尊亦提倡周孔之道,而章学诚则认为义理、博学、文章三者必合于一,乃可通往周孔之道,道统于此有向学统转化的迹象。当今反思周孔之道的历史发展,对重建礼义之邦、实现文化复兴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
孔
之
道
治统
道
统
学统
原文传递
先秦儒家话语形构与“周孔之道”述论
3
作者
李燕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9-34,共6页
从知识考古学的角度看,"周孔之道"的生成关乎先秦儒家的话语形构。春秋中后期以来,面对现实危机与变革需求,诸子纷纷建言立说,并围绕"圣人救世"的思想主张交相驳难。其中,儒家作为观察、感知、记录和教化的主体,通...
从知识考古学的角度看,"周孔之道"的生成关乎先秦儒家的话语形构。春秋中后期以来,面对现实危机与变革需求,诸子纷纷建言立说,并围绕"圣人救世"的思想主张交相驳难。其中,儒家作为观察、感知、记录和教化的主体,通过描述、阐发和辩论等方式形构"圣人之道"话语。随着周、孔形象渐趋圣化,以"六经"为核心的古代典籍成为儒家经典并取得权威地位,"周孔之道"也得以在儒家的话语运作中被表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
孔
之
道
先秦儒家
话语形构
圣人
“六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周孔之道”到“孔孟之道”——由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 (Ⅰ) 文综第25题想到的
4
作者
孙英勇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14年第1期43-45,共3页
现在提起“儒学”这个概念,人们总是将其同“孔孟之道”联系在一起,但这种理解只能说是明清两代四书八股、程朱理学占绝对统治地位下形成的观念。而在先秦和汉唐的大部分时期里,人们对“儒学”更普遍的理解是“周孔之道”。
关键词
孔
孟
之
道
周
孔
之
道
演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由“周孔”而“孔孟”:儒家话语体系建构中的“圣人之道”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燕
机构
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6,168,共5页
文摘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孔孟"取"周孔"而代之,"周孔之道"演化为"孔孟之道",是儒家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建构话语体系的产物。随着周、孔形象渐趋圣化,汉唐时人多以周、孔并举,包含政治教化与人伦道德两方面内涵的"周孔之道"得以生成。继韩愈"道统论"之后,宋儒建构"性与天道"理论和道统谱系,"孔孟之道"逐渐成为儒学的代名词。统治者藉由教育、祭祀等参与此过程,也彰显出道统与治统的复杂关联。
关键词
周
孔
之
道
孔
孟
之
道
圣人
道
统
治统
Keywords
doctrine of the Duke of Zhou and Confucius
doctrine of Confucius - Mencius
sage
Confucian orthodoxy
Rule orthodoxy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孔”与“周孔之道”述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晨寅
机构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育系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5,共10页
文摘
周公制礼作乐,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孔子有感于所处之世礼崩乐坏,向往周公之治,试图恢复周礼。孟子最早提出"周孔之道"。先秦儒家以周孔为圣人,而其他诸家则借批评周孔以表达学派思想。司马迁宣扬"周孔之道"最力,东汉明帝时将周孔之道纳入国家教化体系。隋代王通承孔子"从周"之志,提倡以礼乐之道化成天下。唐太宗时周、孔分祀,迄至中唐,韩愈作《原道》,区分治统与道统,"孔孟"逐渐代替"周孔"。明末黄道周认为宋儒乃因治统缺失而强调道统,从而导致门户之见的产生,因此他弘扬六经、回归周孔之学以救时弊。清代朱彝尊亦提倡周孔之道,而章学诚则认为义理、博学、文章三者必合于一,乃可通往周孔之道,道统于此有向学统转化的迹象。当今反思周孔之道的历史发展,对重建礼义之邦、实现文化复兴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关键词
周
孔
之
道
治统
道
统
学统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先秦儒家话语形构与“周孔之道”述论
3
作者
李燕
机构
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
出处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9-34,共6页
文摘
从知识考古学的角度看,"周孔之道"的生成关乎先秦儒家的话语形构。春秋中后期以来,面对现实危机与变革需求,诸子纷纷建言立说,并围绕"圣人救世"的思想主张交相驳难。其中,儒家作为观察、感知、记录和教化的主体,通过描述、阐发和辩论等方式形构"圣人之道"话语。随着周、孔形象渐趋圣化,以"六经"为核心的古代典籍成为儒家经典并取得权威地位,"周孔之道"也得以在儒家的话语运作中被表达出来。
关键词
周
孔
之
道
先秦儒家
话语形构
圣人
“六经”
Keywords
Doctrine of the Duke of Zhou and Confucius
the Pre-Qin Confucianism
discursive formation
Sage
the Six Classics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周孔之道”到“孔孟之道”——由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 (Ⅰ) 文综第25题想到的
4
作者
孙英勇
机构
山东省新泰市教育局教研室
出处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14年第1期43-45,共3页
文摘
现在提起“儒学”这个概念,人们总是将其同“孔孟之道”联系在一起,但这种理解只能说是明清两代四书八股、程朱理学占绝对统治地位下形成的观念。而在先秦和汉唐的大部分时期里,人们对“儒学”更普遍的理解是“周孔之道”。
关键词
孔
孟
之
道
周
孔
之
道
演变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由“周孔”而“孔孟”:儒家话语体系建构中的“圣人之道”
李燕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周孔”与“周孔之道”述论
郑晨寅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原文传递
3
先秦儒家话语形构与“周孔之道”述论
李燕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周孔之道”到“孔孟之道”——由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 (Ⅰ) 文综第25题想到的
孙英勇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