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话与祛魅--神话诗学视域下的《告别马焦拉》和《淹没地带》比较研究
1
作者 邱静娟 《俄罗斯文艺》 2024年第1期58-69,共12页
俄罗斯“新现实主义”作家先琴的《淹没地带》是一本向传统派作家拉斯普京致敬的书,是对其小说《告别马焦拉》的“改写”。前者拒绝了后者的神话诗学,走向了政论。前者从三个方面反驳后者:将“大西岛”神话转变为世界覆灭的“淹没地带”... 俄罗斯“新现实主义”作家先琴的《淹没地带》是一本向传统派作家拉斯普京致敬的书,是对其小说《告别马焦拉》的“改写”。前者拒绝了后者的神话诗学,走向了政论。前者从三个方面反驳后者:将“大西岛”神话转变为世界覆灭的“淹没地带”,将人、神、鬼共在的神话世界改造成人民受压制奴役欺骗的现实世界,将进步的神话蜕化为文明的谎言。消解了马焦拉的“神话”,《淹没地带》直击21世纪俄罗斯的生存绝境,引发对“新现实”的严肃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普京 告别 先琴 《淹没地带》 神话
原文传递
《告别马焦拉》中的代际伦理书写
2
作者 高俊英 卢艳玲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0期23-25,共3页
拉斯普京是俄罗斯“农村散文”作家的代表,作品中充斥着乡土情结与家园意识。《告别马焦拉》是拉斯普京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面对马焦拉岛即将被水淹的难题,不同人群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本文拟用代际伦理从空间、时间及人性三个角... 拉斯普京是俄罗斯“农村散文”作家的代表,作品中充斥着乡土情结与家园意识。《告别马焦拉》是拉斯普京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面对马焦拉岛即将被水淹的难题,不同人群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本文拟用代际伦理从空间、时间及人性三个角度阐述三代人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如何做出抉择,以及抉择背后折射出的不同伦理特征,由此透视拉斯普京借代际伦理差异对现代化发展与农村文化传统的态度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告别 代际伦理 代际差异
下载PDF
拉斯普京获索尔仁尼琴文学奖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捷 《外国文学动态》 2000年第5期41-43,共3页
根据俄罗斯报刊报导,著名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拉斯普京获得了2000年度索尔仁尼琴文学奖。这件事在俄罗斯文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关键词 索尔仁尼琴 斯普京 文学传统 布克奖 告别 索洛乌欣 俄罗斯精神 布罗茨基 丘特切夫
原文传递
20世纪俄罗斯生态文学——回归一元论语境的批判和预警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明清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34-39,共6页
"人类纪"时期,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涉及自然、社会、精神领域的全球性问题。生态文学是俄罗斯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20世纪俄罗斯生态文学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窠臼,建立全新价值体系,重新定位自然与人的关系,如《鱼王》否认人... "人类纪"时期,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涉及自然、社会、精神领域的全球性问题。生态文学是俄罗斯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20世纪俄罗斯生态文学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窠臼,建立全新价值体系,重新定位自然与人的关系,如《鱼王》否认人是万物的尺度,建立整体主义生态伦理观;《告别马焦拉》批判工业文明对自然的进犯以及文明的欲望本质,揭示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和不可持续性;《野猫精》等生态启示录文学作品展示人类过度膨胀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警示人类不要自掘坟墓。文学从生活的书记员变为生态运动的发起者,是人类回归自然之路上里程碑式的精神顿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生态文学 整体主义生态伦理观 《鱼王》 告别 《野猫精》
下载PDF
《告别马焦拉》的象征与启示
5
作者 白文昌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2,共6页
拉斯普京的中篇小说《告别马焦拉》从问世之日起就得到俄罗斯国内外读者、文学研究者和评论家最为广泛的关注。人们在这部作品中读到了对现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焦虑,对盲目追求发展的担忧,对保护环境的呼吁,对人的愚昧和狂妄自大的谴责以... 拉斯普京的中篇小说《告别马焦拉》从问世之日起就得到俄罗斯国内外读者、文学研究者和评论家最为广泛的关注。人们在这部作品中读到了对现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焦虑,对盲目追求发展的担忧,对保护环境的呼吁,对人的愚昧和狂妄自大的谴责以及对人类即将面临的暗淡前途的忧虑。作家在这部作品里使用了一系列的象征符号勾画了一幅人类和世界的恐怖图景,《告别马焦拉》是一部极具启示意味的作品,处处都暗示着当今社会所潜伏的危险以及未来世界可能出现的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告别 象征符号 启示
原文传递
《告别马焦拉》中的他者形象
6
作者 索雅卿 《美化生活》 2022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随着近现代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西方生态危机不断加重,自然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和威胁。由于人类主体地位的确立,人类对环境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从新的层面上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逐渐沦为了他者。生... 随着近现代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西方生态危机不断加重,自然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和威胁。由于人类主体地位的确立,人类对环境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从新的层面上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逐渐沦为了他者。生态文学兴起后,文学作品中被破坏或被威胁的自然环境出现的愈加频繁。拉斯普京把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忧患意识在《告别马焦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本文将对《告别马焦拉》中的他者形象进行分析研究,以警示人们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关心,努力构建美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告别 斯普京 他者 人与自然
下载PDF
当代苏联生态文学 被引量:1
7
作者 许贤绪 《中国俄语教学》 1987年第1期57-60,48,共5页
“生态文学”()是当代苏联文学中的一个新名词,但所谈的却是一个老问题,即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在苏联文学中有悠久的传统,即叶赛宁-普里什文传统。
关键词 生态文学 普里什文 叶赛宁 就这样 告别 斯普京 丘特切夫 艾特玛托夫 科夫 《文学报》
下载PDF
肖洛霍夫的小说诗学及其影响
8
作者 李毓榛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1993年第4期59-64,共6页
肖洛霍夫是二十世纪俄罗斯伟大小说家。他的小说艺术何止影响了俄罗斯一代作家,甚至不仅俄罗斯的作家。但是关于小说创作的诗学问题,他本人没有系统的论述,而且很少论及,我们这里所论述的肖洛霍夫小说诗学,大多是根据他的小说作品所做... 肖洛霍夫是二十世纪俄罗斯伟大小说家。他的小说艺术何止影响了俄罗斯一代作家,甚至不仅俄罗斯的作家。但是关于小说创作的诗学问题,他本人没有系统的论述,而且很少论及,我们这里所论述的肖洛霍夫小说诗学,大多是根据他的小说作品所做的分析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斯普京 苏联文学 被开垦的处女地 一个人的遭遇 陀思妥耶夫斯基 告别 《战争与和平》 上前线
下载PDF
七十年代苏联小说述评
9
作者 杨传鑫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10,共10页
五、六十年代,由于苏联社会的急剧变化,苏联文学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和紧张的探索。进入七十年代后,苏联文学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苏联文学批评家中,库兹涅佐夫对这种新变化作了如下的说明: 当代文学越来越清楚地显示了不同于前十年... 五、六十年代,由于苏联社会的急剧变化,苏联文学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和紧张的探索。进入七十年代后,苏联文学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苏联文学批评家中,库兹涅佐夫对这种新变化作了如下的说明: 当代文学越来越清楚地显示了不同于前十年的某些特点,正象五十——六十年代文学不同于战后十年文学那样。今天的社会形势和文学形势也不同于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当文学上的慷慨陈词和争论,思想上的不平静状态和苦楚已远远成为过去的时候,极端现象消失了,文学生活中较为求实的和建设性的氛围形成了,时代已变得不再那么喧哗和那么紧张,我们给文学气质的某些部分甚至可能带来了一些损失,但是文学的进程却变得丰富多彩和复杂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文学 索特尼科夫 苏联作家 贝科夫 库兹涅佐夫 巴克兰诺夫 告别 正象 艾特玛托夫
下载PDF
论拉斯普京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
10
作者 韩洪举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74-78,共5页
瓦连京·格利高里耶维奇·拉斯普京(1937——)是活跃在当代苏联文坛上的一员骁将。二十几年来,他一直围绕着精神道德问题进行艺术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苏联当代最著名的道德小说家之一。所以,老作家扎雷金在《评拉斯普京... 瓦连京·格利高里耶维奇·拉斯普京(1937——)是活跃在当代苏联文坛上的一员骁将。二十几年来,他一直围绕着精神道德问题进行艺术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苏联当代最著名的道德小说家之一。所以,老作家扎雷金在《评拉斯普京的中篇小说》中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普京 现实主义艺术 告别 维奇 语言大师 艺术探索 中说 格利 精神道德 俄罗斯文学
下载PDF
《告别马焦拉》中的茶炊主题
11
作者 邢金华 《俄语学习》 2017年第2期58-62,共5页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专属的象征本民族文化的具体物象。对俄罗斯来说,这一具体物象可以表现为茶炊。在饱含文化寻根意味的拉斯普京作品《告别马焦拉》中,茶炊主题深入人心,这一物件贯穿全文,深入马焦拉村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马焦...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专属的象征本民族文化的具体物象。对俄罗斯来说,这一具体物象可以表现为茶炊。在饱含文化寻根意味的拉斯普京作品《告别马焦拉》中,茶炊主题深入人心,这一物件贯穿全文,深入马焦拉村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马焦拉村同呼吸、共命运。这正是作者分析该作品的重点。本文拟分析这部作品中的茶炊主题,挖掘茶炊与作品主旨和人物形象之间的联系,进而探究该作品在新时代下表达出的独特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告别 茶炊主题 思想内涵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固守与城市文明向往之冲突——论拉普斯京中篇小说《告别马焦拉》的主题意蕴
12
作者 施成群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38-141,155,共5页
城镇化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问题,一方面可以进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现代生活,但另一方面却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文化危机与心灵困惑,拉普斯京中篇小说《告别马焦拉》深刻揭示了苏联城镇化过程中带来的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之间冲... 城镇化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问题,一方面可以进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现代生活,但另一方面却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文化危机与心灵困惑,拉普斯京中篇小说《告别马焦拉》深刻揭示了苏联城镇化过程中带来的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之间冲突。拉斯普京有着浓郁的故土情怀,对侵占农民土地,强迫村民搬迁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传统道德、文化、秩序的颠覆及给人们心灵造成的痛苦予以了揭示与批判,对一群坚守乡村立场,固守乡土的俄罗斯母亲形象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中国目前正在全面经历城镇化过程,遇到了同样的困境,《告别马焦拉》给当代中国作家生态文学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斯京 告别 城镇化 乡村文明 生态文学
下载PDF
拉斯普京小说《木房》的主人公形象分析
13
作者 杨桦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05年第1期218-225,共8页
苏联解体之后面对全俄罗斯的衰败和全民的意志消沉,整个世界都在问:"俄罗斯人究竟怎么了?"拉斯普京也为自己的民族深深地痛苦,在《住院》里,他就借主人公之口庄严宣告:"现在最重要的是——堂堂正正地活下去。"在《... 苏联解体之后面对全俄罗斯的衰败和全民的意志消沉,整个世界都在问:"俄罗斯人究竟怎么了?"拉斯普京也为自己的民族深深地痛苦,在《住院》里,他就借主人公之口庄严宣告:"现在最重要的是——堂堂正正地活下去。"在《葬人同一片土地》里他把母亲的死与女儿精神上的新生联系在一起。他把"人民"与"居民"区分开来,并用通行于贝加尔湖的规则来表明自己对人民基础的信心:"人民——不是国家的居民,而是民族的根。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普京 主人公形象 小说写作 俄罗斯人民 活下去 俄罗斯民族 告别 俄罗斯精神 庄严宣告 达丽
原文传递
《告别马焦拉》的代际伦理叙事特征
14
作者 陈新宇 薛慧娴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21年第3期99-108,共10页
在拉斯普京的《告别马焦拉》(1976)中,以达丽娅为代表的老一辈是乡村秩序、乡村文化的体现者,在他们身上承载了作家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和捍卫。在叙事上,作家通过达丽娅、巴维尔和安德烈三代人的形象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他们对搬离马焦拉的态... 在拉斯普京的《告别马焦拉》(1976)中,以达丽娅为代表的老一辈是乡村秩序、乡村文化的体现者,在他们身上承载了作家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和捍卫。在叙事上,作家通过达丽娅、巴维尔和安德烈三代人的形象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他们对搬离马焦拉的态度,因此在代际伦理视域中分析代际关系,代际差异成为我们在本文重新解读《告别马焦拉》的新视角。以空间和时间为向度,阐释老中青三代人在关于留在马焦拉还是离开马焦拉的选择中,在向前还是后退的选择中表现出的对现代化进程接受和理解上的冲突,以此揭示作家的文化保守主义和反现代性叙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叙事 代际伦理 斯普京 告别 反现代性
原文传递
年轻的俄罗斯
15
作者 瓦连京.拉斯普京 刘文飞 《译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瓦连京·拉斯普京,从 2 0世纪 6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 ,先后写出《为玛丽亚借钱》( 1 967)、《最后的期限》( 1 970 )、《活着 ,但要记住》( 1 975 )和《告别马焦拉》( 1 976)等名作 ,很快就成了苏联新潮战争文学和乡村小说的代表人... 瓦连京·拉斯普京,从 2 0世纪 6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 ,先后写出《为玛丽亚借钱》( 1 967)、《最后的期限》( 1 970 )、《活着 ,但要记住》( 1 975 )和《告别马焦拉》( 1 976)等名作 ,很快就成了苏联新潮战争文学和乡村小说的代表人物。苏联解体前后 ,他在文学界和社会上的活动都很积极 ,小说《火灾》( 1 985 )影响很大 ,并使他第二次获得了苏联国家文学奖 ,他还曾是戈尔巴乔夫的总统委员会成员。苏联解体之后 ,他对新现实持强烈的批判态度 ,陆续创作的一些中短篇小说都是他这种政治观点的艺术折射。通过他新近的创作 ,我们一方面可以对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社会现状 ,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生活有一个具体的感受 ,另一方面也能明显地感觉到俄罗斯文学强大的批判传统和道德精神的延续。在这篇《年轻的俄罗斯》( 1 994)中 ,作者通过他一次空中旅行时的所见所闻 ,对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新现实做出了一个象征性的概括 ,从中不难体味出作者的忧虑乃至悲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苏联解体 斯普京 告别
原文传递
两种道德力量的碰撞
16
作者 魏汪而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36-40,共5页
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拉斯普京(1931—)是六、七十年代出现在苏联文坛上的一颗引人注目的新星。根据目前所能看到的有关资料,我们知道,他一共出版了两部特写集《天涯海角》和《新城市点燃篝火的人》(1966)、一部短篇小说集... 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拉斯普京(1931—)是六、七十年代出现在苏联文坛上的一颗引人注目的新星。根据目前所能看到的有关资料,我们知道,他一共出版了两部特写集《天涯海角》和《新城市点燃篝火的人》(1966)、一部短篇小说集《来自另一世界的人》(1967)和五部中篇小说:《为玛丽娅借钱》(1967)、《最后的期限》(1970)、《活下去,并且要记住》(1974)、《告别马焦拉》(1976)和《火灾》(1986)。从创作的数量来看,并不算多,但影响很大,其中的《活下去,并且要记住》(以下简称《活下去》)在苏联评论界中引起争论,1977年荣获苏联国家文学奖金。《火灾》荣获1987年苏联国家文学奖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下去 告别 短篇小说集 苏联国家 斯普京 道德力量 最后的期限 安德烈 维奇 热爱生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